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8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1/2763

  当然,这样的话,他只会对冯一平说。
  “前辈谬赞了。”冯一平也非常客气。
  张总随意看了几眼窗外的江南,远处的云层很低,好像又要下雨的样子,“冯总。”
  “张总,叫我一平就好。”冯一平说道。
  张总笑了下,也没客气,“那你也别一口一个张总的叫,我比你多吃了几十年的饭,你就叫我老张。”
  不待冯一平推辞,他问道,“一平,我们都知道,你的公司,是国际化做得最好的,那你对国际化,有什么看法?”
  这位果然是心系工作,都没寒暄,就直接和冯一平探讨起这样的话题来。
  “我的公司的国际化,其实不是典型的国内公司的国际化,”冯一平说,“你也知道,我在美国的那些公司,其实和国内的业务,关联不大,不是在国内公司的业务基础上发展起来,而是直接在美国创办的公司。”
  他这么说,是因为他从事的行业,和张总从事的行业,不具有可比性。
  张总他们的国际化,只能是选择同行业。
  “但我认为,尤其是在加入WTO,国外的公司纷纷涌入国内以后,对我们来说,国际化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如果单纯从欧美市场的特色来看,购并,或许是最有效的一条路。”
  “虽然在这条路上,我们很可能会经历很多波折,但这是我们迟早要踏上的行程……”
  张总沉吟起来。
  ……
  类似的情形,已经接棒的联想少帅杨总、还没有后来那么强势的格力董女王,彩电行业长虹的新当家人赵总、TCL的李董,都在机场意外的遭遇了这一幕。
  到中午时分,中国3C家电业中,第一二梯队的公司负责人,少有的聚集在一起,堪称这个初秋,国内经济界最大的盛事。
  下午两点,宝石山下,西子湖畔的省人民大会堂外,各路媒体人头攒动,很有几分年初两会的盛况。
  因为电商园区尚在建设中,由嘉盛阿里牵头的国内第一届家电行业的峰会,将在这里举行。
  两点半,各路人马纷纷入座,在大家的掌声中,老马有些激动的走到演讲台前,“各位尊敬的合作伙伴,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们电商平台的大力支持。”
  “我们很高兴的看到,自我们的商城上线以来,在我们双方的通力协作下,通过我们的商城销售的大件家电,3C小家电,已经越来越高,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在近两个月,把家电的月销售额,提高到10亿以上。”
  老马的声音稍稍有些飘。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他顺势停下来喝了一口水。
  看着下面的嘉宾,他抑制不住激动。
  去年年底,当小马哥在台上尴尬而不失礼貌的陪笑时,他其实也坐在台下,当然不是第一排。
  他其实是去年的年度经济人物之一,但是在那会,不同于其它获奖者的理所应当、实至名归,老马的获奖,被认为是花钱公关来的。
  但是今天,他作为主人站在台上,而当时坐在前排的那些人,有不少此时却在台下。
  他相信,从此以后,自己再领什么奖,一定会被大家评价为实至名归的事。
  要不,干脆学冯一平,不再领取任何国内颁发给个人的奖项?那好像层次更高一些。
  “但这只是我们的一个小目标,我们有信心,在未来,让3C和家电业,平均每月在我们平台的上销售,达到50亿,甚至是100亿。”
  “为了更好的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决定,在我们的商城上,新设一个电器城。”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共赢的选择
  “这将是为在座的各位的产品,专门打造的一个平台。”老马继续解释这个举措的目的。
  只是,台下的各位,这时已经忍不住议论起来,不少人还用明显很怀疑的眼光看着老马。
  他刚才说什么,月销售50亿,甚至100亿?那不是意味着,光他们这个平台,一年的销售就可以达到600亿到1000亿?
  这可能吗?
  要知道,在04年,国内南北两大家电连锁销售巨头,国美的销售额刚过200亿,而苏宁,则刚过90亿。
  这样的成绩,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在去年,他们两家开店的速度大大提速,达到了平均5天新开一家店的速度。
  他们不禁想起去年年初举行的另一场类似的会议。
  那是在首都,由国美召开的被他们称为“全球战略峰会”的会议。
  也是在那次会议上,他们提出了一个目标,到2008年,实现销售额1200亿,倒是和老马今天在台上所说的数据一致。
  呵呵,两个过千亿,加起来就是只他们这两家,就能帮大家销售两千亿,这是我们的好日子要来临?
  在座的多数人并不这么看。
  张总微微的摇了摇头。
  好在老马没有具体说哪一年能完成这个目标,这样看来,倒还算谨慎。
  但这会依然有人鼓掌。
  董女王站了起来,鼓着掌说,“我支持!”
  她当然支持。
  格力和线下巨头的争端,大家都清楚。
  在被国美清退他们的产品后,他们争锋相对的在每一家国美的隔壁开店。
  老马见状,也不得不停下来解释,“我了解大家的疑虑,但我相信,各位也非常清楚重要的一点,在我们商城上的旗舰店,是大家自主经营,我们作为平台方,只是尽全力协助各位做出更高的销售额。”
  “我们的平台,不仅是能帮助大家销售的一个平台,也是能让大家直接听到用户意见的一个平台。”
  这话,是大家想听的。
  之所以这一次,他们中的很多,不是派出副手与会,而是自己亲至,除了因为这是冯一平亲自发出的邀请,也是因为,他们需要其它的渠道。
  国内家电连锁巨头的壮大,让他们又喜又忧。
  作为家电和3C产品生产厂家,销售,始终是他们最关键的问题,国内家电连锁巨头强大的销售能力,无疑是他们的好帮手,和那几家的协议,就意味着高额的销售。
  忧的,自然是格力的遭遇。
  这年头,客大欺店,销售商倒逼生产商的事,并不是新闻。
  今天是格力,明天就有可能是他们。
  但作为厂家,怎么可能放弃定价权和市场决策权,沦落到亏本赚吆喝?
  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非常清楚这一点。
  这么说吧,如果现在家电连锁业的那几家,一年的销售额,加起来,占据了家电销售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那么可以说,他们今天坐在这里的这些人中的一大部分,怕是只能任人宰割,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不是臆想,这是有先例可循的。
  家电厂家和强势销售商的矛盾,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就已经发生。
  当时,日本国内的家电连锁商大荣,因为自己在销售市场上的支配地位,屡屡破坏松下的市场策略。
  松下让中间商最低只能以指导价的9折销售,大荣就85折销售,松下定下85折销售,大荣就8折……总之,就是比你低5个点。
  大荣借这样的低价优势抢了其它中间商的生意不说,反过来,还要求松下补偿他这5个点的损失。
  之后,松下停止给大荣供货……
  双方之间的纠缠,一直从64年折腾到94年——这可是整整30年时间。
  有哪家公司,愿意为这样的事情折腾上30年?
  我们改革开放才多少年?
  也是松下实力雄厚,不然,早就折腾个精光。
  所以这次才会有这么多一把手来出席这次会议,他们需要另外的渠道,而且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渠道。
  嘉盛商城,就正是这样的一个渠道。
  和老马说的一样,这不仅是一个能提高他们销售额,听到用户声音的一个渠道,还是他们能够藉此和其它中间商,尤其是在和大型家电连锁商谈判时,提高自身话语权和底气的一个渠道。
  “我们不会和大家谈条件,我们只想让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给我们的用户,我们期待各位伙伴,能在旗舰店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经营,希望售前的咨询,能热情明了,售后服务,能快捷周到。”
  老马的话,无疑又让大家听了很舒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1/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