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6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6/2763

  “没办法,大家都觉得,我的普通话说得最标准,”那姑娘还解释了一下那位大妈为什么偏偏要指她,“你看,他们家在那边,第二排右手边的第二家,”她指着对面山上的房子说。
  “谢谢你,你好像标准的不止是普通话。”周宁多说了一句。
  “哦,我是食品公司外贸部的。”
  “难怪,谢谢。”周宁看了一下,刚才的那个最活跃的小姑娘,此时站在大人堆里,已经完全看不到踪影。
  看着一行人朝那边走去,马上有人说,“静萍,孩子别被拍到就好,你怎么还怕被拍到?”
  “我啊,不喜欢上镜。”黄静萍说。
  至少不能这么随随便便的上镜,她也不想给冯一平带来麻烦。
  看着电视台的人已经走得干净,她便招呼女儿,“阿曼达,我们去村部的幼儿园好不好?”
  “不回家帮忙看着点啊。”有人问。
  “不用,他们应付得来。”黄静萍领着阿曼达,一大群孩子跟着,沿着路朝前村部那边走去。
  ……
  周宁他们此时已经到了目的地,门半掩着,她刚喊了一声“冯叔叔”,便看见一个头上有丝丝白发,肤色黝黑,穿着件青色苹果领毛衣,精神头挺好,看上去约莫五十多的中年人迎出门来,“是央视的周主持吧,快请进。”
  周宁一喜,这么顺利?金诚一愣,这么容易?
  “您好,对叔叔,是我。”周宁走上去,弯腰和冯振昌握手。
  “欢迎欢迎,快请进。”
  “大家也都进屋,屋里暖和。”他笑着招呼后面的人。
  摄制组的人都没有迟疑,马上跟在周宁身后,好奇的走进首富爸妈家里。
  进门是个客厅,约莫20个平方左右,布置得挺简洁,就放着一套实木沙发。
  周宁看这觉得挺眼熟,然后马上明白过来,这正是嘉盛家具爆款的那一套沙发。
  不便宜,但也不贵,他们自家这样的全套,也就4000左右。
  可能是平常家里就来人比较多,周围还零散放着好几张椅子,有木制的,有藤艺的。
  一个穿着件暗红色粗针开衫毛衣,从头到脚也收拾得很利索,但全身上下,看不到一件首饰的阿姨,正端着一个茶盘,往茶几上摆茶,茶几中间,早就已经放上了好几个果盘,一副早有准备的样子。
  “来了,快坐,先喝杯茶暖和暖和。”
  “谢谢阿姨,您别忙了,我们不渴。”
  其它人此时都忍不住四处打量客厅的布置,真是有些简单,除了这些桌椅,就只墙角放着一台空调立柜。
  还不是城里的大多数人家喜欢用的德国或者日本的牌子,是地道的国产货。
  屋顶上,并没有富豪人家标配的水晶吊灯,就是灯具市场里常见的那种款式的顶灯。
  墙上,有乡下人家标配的中堂,自然是大幅的毛主席像。
  至于其它三面墙,那便是空空如也。
  哦,门后看到了一台飞利浦的吸尘器,这样东西,目前倒没有成为大多数家庭的标配。
  大家把这客厅的装修,和自己家的做了对比,都感觉自己的客厅,竟然都比首富家的客厅布置得还要好。
  家里之所以这么装修,其实是嘉盛装饰反复考量之后的结果。
  冯一平家的客厅,就一个特色,来往的人多,所以空间利用率要高,同时,主要考虑到不能给梅秋萍增加压力,所以,要便于打扫。
  因此,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一样都没配,好在他家也并不需要把客厅布置得多好,来向登门的人证明什么。
  但这并不是说装饰公司没用心。
  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他们用了很多心。
  比如,顶上那看起来简单平常的顶灯,其实并不简单,和看似普通的墙壁组合在一起,就让客厅的明亮度维持在一个非常好的水平。
  同时,就是主位的那张沙发那,只要一开口,整个客厅都能轻松听到,但是门外又听不到什么动静……
  至于底下还做了地热,那倒没什么稀奇的,不过,他们也还是花了不少心思,让最终出来的效果,是温热,而不是燥热。
  还有那看似普普通通的门、窗、窗玻璃……其实都不简单。
  当然,这些事,不但周宁他们看不出来,冯振昌和梅秋萍,其实也不清楚。
  真正的低调,不是你开着一辆很像帕萨特的辉腾,而是连开辉腾的人,也始终以为自己开的就是帕萨特,顶多是改装过的帕萨特。
  “叔叔阿姨好,今天来得冒昧,打搅了,还没出十五,我们给您拜个晚年。”
  “好好好,”冯振昌端着自己的保温杯,很和蔼的笑着,“不打扰,佳怡那姑娘,已经给我们打电话了,让我们一定配合央视的贵客。”
  “不敢当不敢当。”周宁站了起来。
  “姑娘,坐,别客气,就当自己家一样,来,吃水果。”
  那一盘红红的果子,是此时市面上少见的莲雾。
  “谢谢阿姨,阿姨,您和叔叔看起来真精神。”
  “精神?老咯,他63我51,都老咯。”
  听说冯振昌居然已经63,摄制组的人都有些不信,他看起来,真就是50多的样子。
  这也是他们家的一个特色,原来就这样,冯振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60多看起来不过刚50,而冯一平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成熟,20多的时候,看起来就像30多。
  当然,这是他安静下来的时候,那些不熟悉的人的看法。
  “真看不出来,您和叔叔有什么养生秘诀吗?”
  “养生?吃饱睡足多做事算不算?”
  周宁都有些后悔,应该是一进门就把让灯光什么的到位,他爸妈的这些话,其实也挺有意思。
  父母的性格和为人,自然会影响到孩子。
  “叔叔阿姨,今天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能和你们俩聊聊,你看,因为我们需要拍摄,家里的光线有些暗,我们需要架设一些设备,可以吗?”
  “可以啊。”冯振昌又答应得很爽快。
  摄制组的动作就更快了。
  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而且冯一平目前还没到家,如果他到家,那么,大家自然就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叔叔阿姨,最近网上的那些消息,你们听说了吗?”周宁直接问道。
  “知道,我看过。”冯振昌说。
  “看了以后,是什么感受?生气吗?”
  “生气,是有些,主要是一平妈妈,她是个急性子,听说了一些网上的言论以后,有些恼火。”冯振昌看了眼老伴,说道。
  “我不是气他们批评一平,我是生气他们胡乱编排一平,你就算是编排,也用点心啊,那有些话,就是胡说一气。”梅秋萍也用口音挺重的普通话说道。
  “你认为网上的那些都是编排的?”周宁问。
  梅秋萍摇摇头,“现在我们都不关心这些事了,一平跟我们说,金翎也跟我们说,还有些领导也跟我们说,这网上的有些事,你最好不要去搭理,就让他们说好了。”
  “我们一想,也是,有那个跟他们掰扯的功夫,还不如踏实做点事。”
  周宁愣了一下,竟然这么淡然?
  “叔叔你也是一样吗?”
  “我是一开始就没怎么把那些言论往心里去,一平这两年名气太大,这样的事,迟早会有,我估计,以后也免不了。”
  “我听出来了,你也认为网上的那些言论,都站不住脚。”周宁说。
  冯振昌笑了笑,没有正面回应,“我们做了大半辈子农民,就明白一个道理,事是做出来的,你花了多少力气,就能打多少粮食。”
  “所以看一个人怎么样,去看看他地里的庄稼,去看看他年底的收成就知道。”
  “老实说,一平他现在做了多少事,我和他妈,还真不太清楚,他现在跟我们说得也少,但我想,现在技术这么好,他做的那些事,就是有些人没看到,上网一查,哦,一搜,就能搜得出来。”
  “那只要认识字的,两边对照着看一下,好些事就不用再说什么。”
  “对照之后,就不言自明。”周宁总结道。
  采访有些出乎她的预料,这老两口,对那件事现在竟然已经不再在意。
  而这老两口说的话,虽然很口语化,但条理很清晰。
  整体来看,其实不是不在意,只是他们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对社会有信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6/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