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3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0/2763

  可能是考虑到大家的层次,或者说结合孟买的实际,冯一平接下来终于讲了一段她能理解,迪克西特也能明白的应用。
  “那么,按照这个趋势,我们这些不懂电影的人,也能在宝莱坞的一部电影上映之前,就能利用海量数据和特定算法,预测出这部电影的票房。”
  玛丽卡顿时一怔,他说到了电影,这是在照顾我吗?
  冯一平还真没注意到她。
  但是,在上映之前,就可以预测一部电影票房,这怎么可能?
  “这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有过去十几年宝莱坞所有商业电影的数据库,数据库里的内容,包括预算、电影流派、拍摄、阵容、获得奖项和收入等数据,再参考现在的收入和物价指数,那么,这种预测是完全可能的。”
  “同理,另一个问题也就很好理解,在一个电影项目立项的时候,我们依靠这个数据库,依靠我们编写的算法,就可以预测哪些电影项目,未来会是亏损的。”
  “那么,还可以利用数据库和算法,为这个注定会亏损的项目,提供解决办法,比如,削减预算,或者是,启用另一位明星。”
  “也就是,只要有了这样的数据库,只要开发出相应的算法,我们这些外行,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只会赚钱,不会亏损的制片人。”
  他这番话,说得玛丽卡非常激动。
  其它的不了解,电影圈的这些事,她还不了解吗?
  就是不能在国际性的电影节中获奖,只要自己出演的每一部片子,都不会亏本,都会给投资人带来不错的回报,那自己的片约怎么会少?
  只要一直有反响不错的作品上映,自己的知名度怎么会低?怎么不会跃居到一线?
  片约多,也就意味着自己有更多展现和提高自己演技的机会,这些机会多起来,就和冯一平说的一样,量变也会引起质变,自己的演技如何不会提高?
  演技得到了提高,出产的作品又多,那不是意味着,获奖的机会也多?
  咦,怎么感觉自己一下子明白了好多事情?我这也算是了解了大数据吗?
  居然让我都能了解这样的高科技理论,他真厉害!
  迪克西特感觉自己的心也火热起来,如果真能在事先对回报有大致的预测,那自己的梦想,不是又近了一步?
  是的,他是一个有梦想的摄影师,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部电影的导演,不过,他都见过了因为一部片子亏损,拖垮整个公司的事例,那一部片子让一个人破产,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所以他迟迟下不了这个决心。
  现在看来,自己的这梦想,并不是没有机会实现,虽然很难一次就功成名就,但总算也能不会一次就一败涂地,负债累累,一蹶不振。
  安迪亚此时快速的在笔记本上录入冯一平的话,心里也难掩火热,他已经想到了冯一平所提出的理论,可以在自家的哪些方面应用。
  首先就是对生产线的维护,他相信,监测并提前维护安装在车间的生产线,一定要比监测那些在路上或者空中工作的交通工具要容易。
  只要这项工作能够取得实效,提高生产线的利用率,那么,回报将是巨大的。
  同理,这个理论,还能应用在对成本的控制上,对他们家这样钢铁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巨头来说,成本减少哪怕千分之一,那也是非常可观的一个数字。
  最主要的,在自己负责的并购领域,这个理论更能提供非常有效的帮助,他将有助于帮助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筛选最合适的收购对象,并且对收购后的发展,做出可靠的预测。
  肖恩此时有些坐不住,他真切的感觉到,接触的越多,就会发现对冯一平低估得越多。
  他才刚到印度几十个小时,就已经发现并把握住了那么两个前景光明的项目,但是现在,他竟然在继蓝海战略之后,又提出了这么一个新的,同样必将受到广泛关注的新理论。
  只是,这两天,塔塔对你应该招待得不错啊,这样蕴含着巨大机会的新理论,为什么不能先跟我们通通气?
  他确信,在公开发表这个理论之前,冯一平肯定已经在很多领域,在自己下属的公司,已经有了安排。
  好吧,这也是不能强求的,塔塔能招待他,其实也是一个机会,塔塔对他的招待,也不是无所求的。
  再说,冯一平难道离不开塔塔的招待吗?
  台上,冯一平历时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也接近尾声,“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工具,它告知信息但不解释信息,它指导我们去理解,但有时也会引起误解。”
  “大数据提供的不是最终答案,只是参考答案,为我们提供暂时的帮助,以便等待更好的方法和答案出现,这也提醒我们在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应当怀有谦恭之心,铭记人性之本。”
  “我们要始终记住,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不是依靠工具,而是发挥会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奋,积极的创造未来。”
  “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的分享,谢谢!”
  但一时竟有些冷场。
  冯一平回头看了一眼,维路卡校长拿着笔,坐在那里盯着自己,一动不动。
  台下,好多人和维路卡校长一样,也依然拿着笔,或者把手放在笔记本键盘上,聚精会神的看着自己。
  这就结束了?不是应该还有很多没讲的吗?
  这就有些尴尬了,掌声没有,主持人也不说话,难道是要我来宣布让大家退场?
  维路卡校长身边的一位教授,轻轻的碰了他一下,“嗯?”他转头看了一眼,那位朝前面示意了一下。
  维路卡这才反应过来,细心的合上笔记本,“对不起,对不起。”他笑着走向冯一平。
  也就在这个时候,前排和左边的一个角落里,同时响起了掌声,前排的那两个,是安巴尼家的那一对儿女,而角落的那个,竟然是玛丽卡?她怎么也来了?
  冯一平正想对她点点头,“哗”的一声,震耳的掌声响起来,跟着,一块接一块,那些胳膊下面还夹着笔记本的年轻人,全都站起来鼓掌,冯一平一时竟然都看不到玛丽卡。
  “抱歉,谢谢,”维路卡拉着冯一平的手,“感谢冯先生选择在我们学校,公开这项新理论。”
  他很清楚,从今天起,孟买大学,是免不了要狠狠的蹭蹭冯一平这个注定会广受关注的新理论的热度。
  “这是我的荣幸。”
  冯一平冲着台下挥手,“谢谢,谢谢大家。”
  台下的听众,此时还在站着鼓掌,那掌声,没有停歇的意思。
  冯一平知道,自己的策略,取得了成功。
  在印度这样一个有底蕴,又自恋的国度,你炫富,吹嘘自己的经历,不一定会有效果。
  但如果你能拿出一门新理论,那就另当别论,对这样的人,他们会服气的。
  是的,眼下这个礼堂里的所有印度人,此时对冯一平,都是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
第七百四十三章
疑惑
  “对不起,对不起,请让让。”欧文带着手下,和孟买大学的保安人员,加起来一共二十多个人一起,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冯一平从/些热情的学生中解救出来。
  还有不少学生就扯着自己身上的衣服,或者把自己的笔记本朝冯一平跟前递,“冯先生,给我签个名吧!”
  冯一平是真有些不敢,这些年轻人太热情,再签几个名,怕是又得被围起来。
  欧文推着冯一平朝车那边走,弱弱的对周围解释,“非常感谢同学们的热情,但我们已经约好了下一个行程,请理解。”
  玛丽卡和几个助理完全靠不过去,眼前的这一幕,让她非常羡慕,如果有哪一天,自己也能这么受欢迎,那么,就已经算是非常成功。
  “太棒了老板,”一上车,迈克就兴奋地说道,“我相信,从今晚到明天,印度所有的报纸和新闻网站,都会报道你刚才的演讲。”
  “当然,该做的公关工作,我们也不会放松。”
  前两天,他们就针对可能的反响,做了相关的预案,就一个目的,要确保冯一平因为大数据时代这个理论,在印度一炮而红。
  为此,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会力争印度所有的知名媒体,来报道这一新闻。
  但现在,好像那些准备有些多余,自家老板的新理论,目前想必正在飞速的传播着。
  “和你预想的一样,这一定会为我们在印度业务开展,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刷名气和声望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工作。
  冯一平相信迈克的判断,只要这些接触到他演讲的人有相关的素养,自然就会明白这个理论的意义。
  他估计,从现在信息传播的速度来预测,到明天,一定会更热闹。
  这时,欧文叫了一声,“老板,”冯一平一看,前面停着几辆车,一个穿着制服的人,对他们这辆车扫了一眼,急忙敲了敲那辆劳斯莱斯的车窗,马上,两位小安巴尼从车上跳下来,兴奋的朝着冯一平的车挥手,“冯先生。”
  这个面子还是得给,“停一下。”
  姑娘伊莎双手握成拳放在胸前,一脸的崇拜,“冯先生,我好崇拜你。”
  “谢谢。”其实冯一平有点佩服他老爸,那个印度的能源巨头,他相信,在这个时代,能做能源生意的,都绝不简单。
  “冯先生,能帮我签个名吗?”男孩阿卡什·安巴尼说。
  “当然可以,”冯一平接过他的本子,“我讲的这些,能理解吗?”
  “能理解一部分,大家都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新理论。”
  这孩子,看着冯一平,同样崇拜得不行。
  冯一平正准备上车离开,又有几辆车开过来,“冯先生,”安迪亚急匆匆的从车上走下来,隔着老远就伸出双手,“虽然今晚就能见面,但我觉得,有必要提前当面向你表达我的崇敬。”
  没时间跟那些发出邀请的家族一一接洽,于是冯一平决定,还是在泰姬玛哈酒店举办一次自助晚宴,同时和孟买的这些豪门们聊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