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心理学(校对)第1部分在线阅读
书名:害羞心理学
著者:(美)菲利普·津巴多
-------------------------------------------------------
☆本文由看帮网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勿用于商业行为,一切后果自负☆
☆看帮网-精品电子书☆
☆https://www.kanbang.cc☆
-------------------------------------------------------
编辑手记
“害羞诊所”就在你身边
因为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菲利普·津巴多的名字为心理学界所熟知。然而他真正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还是因为他对害羞的研究。
1972年,津巴多和他的研究团队开始深入街头巷尾,在超市门口分发问卷,在学术会议上成立小组,请人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害羞,并分享自己的经历。他甚至在电视、杂志、报纸上对好莱坞明星、体育明星、政客等公众人物进行访谈,深度讨论害羞的问题。
津巴多发现在他抽样调查的上万人中,约4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害羞表现,其中36%的患者其病史超过10年。害羞已经成为让大家严重困扰的社会问题。
1977年,津巴多开创性地在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害羞诊所,一边通过更多的案例来研究害羞者的心理特点,一边帮助害羞者适应社会,克服害羞。
30年过去了,津巴多的害羞诊所从斯坦福迁到了硅谷中心帕洛阿尔托。虽然接待患者的不再是津巴多本人,而是专门聘请的注册心理师,虽然每小时的治疗费高达140美元,前来咨询的害羞者还是络绎不绝。在人们心中,津巴多的“害羞诊所”已经是一个传奇的品牌,一个充满魔力、值得朝圣的地方。许多人走进这里时,都是低着头,脚步匆匆。而当他们走出这里时,已经抬头挺胸,充满自信。
而现在,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做一个害羞的人,你不必远赴美国,不必花上每小时140美元的代价,就能与津巴多本人对话。这本书就像一个移动的“害羞诊所”,积淀着30多年来津巴多对害羞的深刻观察,传授着津巴多在研究数万名害羞者之后总结出来的实用建议。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需要,大师就在你身边。
推荐序一
中国人的害羞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陈会昌
“害羞”这个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似乎并不带有多大的贬义,害羞的性格也算不上什么天大的缺点。过去,“害羞的女孩”也许还掺杂了些许“可人”的含义;一个害羞的男孩,大概也不会被幼儿园和小学老师讨厌。
但是,最近一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中西文化的沟通,“害羞”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的含义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频繁发生的求职面试、辩论会、商业谈判、业务推销等活动使所有人都难以逃脱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而害羞者在这些活动中的劣势就越来越尖锐地凸显出来。
根据我们的研究经验,现在多数的父母都把孩子的害羞、内向看做孩子身上突出的缺点,很多幼儿园老师和小学、中学老师也表示,他们更喜欢外向、胆大的学生。过去,我们认为,只有在美国这种以竞争和进取为国民精神的国度,“害羞”才是个贬义词。现在,我们中国人也许要重新审视“害羞”这个概念在我们头脑中的意义了。
从1995年开始,我和加拿大学者合作,对北京市208名两岁的儿童进行追踪研究,至今已追踪14年之久。“害羞”正是我们这项追踪研究的主题之一,我们很想知道,害羞、退缩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是怎样发展的;他们在家庭、幼儿园和学校受到了怎样的对待;小时候害羞、退缩或者胆大、外向的孩子,长大后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有变化,变化有多大;害羞、退缩究竟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习成绩、社会适应有什么影响,等等。
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儿童害羞、退缩者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美国和加拿大儿童。但是,在我们研究的初期,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无论是父母,还是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都不认为害羞是一个了不起的缺点。后来,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发现,害羞、退缩的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问题。好在我们并没有发现,他们在学习方面有什么困难。更重要的一个发现是,害羞、退缩的人格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验的积累和环境影响,很多原来非常害羞的人变得不那么害羞了。遗传虽然对害羞、退缩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但环境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本书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以20世纪60~70年代做的模拟监狱研究而闻名全世界。20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读他的著作就被他的研究深深地吸引,并曾在全国法制心理学科研规划会上介绍过他的研究。现在,当我读完了他的《害羞心理学》一书之后,深感心理学家应该关心社会生活,也有能力给社会大众提供帮助。同时,我也有些惊讶,津巴多教授原来也能写出这样通俗、吸引人的科普著作。
与一般科普著作不同的是,津巴多教授的这本《害羞心理学》完全以自己对各行各业的5000名被研究者的调査研究为依据。这5000人中,不仅有美国、德国等西方人,也有中国人、日本人等东方人。他不仅从科学意义上告诉人们害羞是什么,应该怎么理解它,而且告诉人们,怎样对待它和对付它。
本书理论观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自不待说,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么知名的大心理学家,居然写出了如此通俗易懂的书!可以说,作者是不举例子不谈概念,先谈生活再谈心理学。任何人拿到这本书以后,都会被其内容所吸引,而且能毫不费力地读完它。
像《害羞心理学》这种以人格特征中的某一个问题为焦点,深入探讨人的心理问题的著作,目前我国出版得还很少。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受到一般读者和专业人士的关注。
推荐序二
催出美丽的生命之花
《心理月刊》执行主编
王珲
出于对心理学大师津巴多的尊敬和信任——因为他写出了那本非常好看的《心理学与生活》,我打开了这本书。
坦率地说,如果不是编辑的邀请,我很可能与此书擦肩而过。害羞?害羞的心理,我以为,本书的主题于我没有那么迫切。
慢慢地读。有些事情的真相开始浮出水面。我记起关于害羞的三件事。
你肯定没听说过“害羞男子俱乐部”。这是京城同性恋圈子里的一个精英团体。它如何存在、如何互动,我所知太少。但我认识其中据说是推动它成立的人。他们才华横溢,成熟而卓越,尽管稍显内向,但会把“害羞”视做自己的突出特征,我不免还是小吃一惊。
又有一次,我应邀参加一个网络视频访谈节目。谈话的主题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邀请来的嘉宾自称“魔鬼咨询师”,专以教人搭讪为业,是从业余爱好渐入佳境的,成了专门在周末带着自觉害羞的男人,锻炼其在公共场所与漂亮女孩“套瓷”的能力。他的培训竟大受欢迎。
而4年前,在筹备《心理月刊》时,“敢于当众讲话”是我们编辑部高票认同的一个选题。事后证明,这个话题确实存在着广泛共鸣。借着操作该选题,我第一次了解到,那个与我谈话时总是低着头“嗯,嗯”几下就急着消失的编辑,只是出于害羞,而我几乎错以为她不喜欢和我多说话呢。
津巴多的研究展现了形形色色的害羞。由此,我收获了一种新的视角。原来,即便是我自己的身上,也存在着某个特定时刻的害羞——比如,在大学时候的舞场上,我总是鲜被男生邀请去跳舞——原来是内在的紧张让我的面部表情异常严肃。一个明明站到了舞池边的人,看起来却像是在说:“嗨,别来烦我,我讨厌跳舞。”要命的是,我不仅一直自视活泼、外向,他人也是这样认识我的,哪承想,这种由内在引发的无意识焦虑,给自己带来了挫败感,他人对我也因此产生了“高傲”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