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书(校对)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247


黎嘉骏颇为惆怅,她又去找了季男神,男神一如既往的风流倜傥,请她搓了一顿后,胡天胡地侃了一下午,最终还是感怀的拜拜了。
分离前男神很是复杂的表示许久没见,小妹妹见识经历已经完压众大学狗,而他读了一肚子书还不知道报国的门在何处,被黎嘉骏大笑着糊弄了过去,又一次认真提醒之,快点出国没个五十年别回来巴拉巴拉,再次被当成开玩笑。
不过男神的未来她是不怎么担心的,说不定她都活不过他……这么想想真是心塞。
其后她又去拜访了范师兄,与他分享了近日的心得,得知了她所经历的事情,听她亲口承认所作所为大多受他影响,范师兄显得又是激动又是不安,连声道你不必如此。
黎嘉骏哪会说他的指点只是给她了一条比较清晰的路而已,并没有对她的行动玉望产生催动力,只是拿出自己近日的一些投书与他探讨了一下,并且建议范师兄也给大公报投书。
她一直觉得这位师兄的一些思考方式很合大公报那些头头儿的胃口,反正楼先生肯定会很喜欢他。
范师兄一口答应,表示他早有此意。
一晃好多天过去,北平日复一日的深陷在远处战火的阴影中,喜峰口掉了,冷口掉了,古北口掉了,东北一线算是彻底被打通,北平已经在铁蹄下瑟瑟发抖,与此同时,位于热河西南的滦东地区发生了第二次战斗,残留在那的东北军彻底溃退,长城的东南一线也轰然倒塌,连天津都黑云压顶,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压下来,平津危急!
何应钦他们还没离城。
他们不离,记者们自然也不离。
这个城市在逃难的和犹豫的百姓中一天天的枯败,黎嘉骏简直是以一种看破红尘的姿态每日悠闲的吃早饭,锻炼,去报社办事处听消息,洗照片,看书,然后回去睡觉。
北平的物资也极为紧缺,逃走的商人和难民大多都是有能力逃的,剩下的自然都是些没能力的,在一些公益性的赠粮后,即使是政府也自身难保,报社同僚本已经准备好系紧裤腰带,可是机器猫黎嘉骏有一日高贵冷艳的送来了小半车粮食。
……南锣鼓巷的黎宅作为二哥唯一知道的地方,全家一直担心他有一天突然回来会没东西吃,所以几乎是奢侈的雇了一个护院隔一段时间去更新一点粮食,报偿是不菲的工钱和那些更换下来的旧粮,显然当初雇佣护院的人眼光独到,那个护院人虽然走了,但是却并没有擅自带走新更的粮食,天知道黎嘉骏在打开地窖看到里面堆成一堆的大米时,简直激动的不要不要的。
这也给她的驻扎北平的要求提供了不小的底气。
虽然这是个危险的差事,但是冤大头自己要出钱抢着送人头,大家也想不出理由来反驳,于是本来要留下的小冯被送回了南京,北平分社留下了熟悉北平事务的周先生、经验丰富的丁先生和黎嘉骏。
其实这每一日大家围着转的不过就是几个不好的战况,还有日本方面的动向,这两天听意思,似乎是要和谈。
现在城外的每一道战线几乎都不堪一击,几位将军被打得焦头烂额,他们几乎都无法说自己能守几天,他们能保证的就是守住这几个小时,这对一场战争来说是极为可笑的,因为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攻破一道防线的时间可能还不如他们睡个觉多,而对中国人来说他们这一天天的苟延残喘大多数时间都是因为日本人行军累了需要睡眠……
如此情况,想要保住华北,只有和谈。
所谓的,和谈。
黎嘉骏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表情和周先生的语气一样平静,周先生是个很稳重的人,与丁先生很像,都是文质彬彬,可是相比丁先生有时候的忧郁感,周先生就显得镇定沉着得多,他对黎嘉骏不冷不热,但并不是因为黎嘉骏人傻钱多,更多地是因为他有着更为理智和谨慎的工作态度和处世之道,这也是为什么报社坚持要他在北平驻守,实在是找不出比他更适合处理现在诡谲的军政关系。
她本以为这样平淡的状况会持续到秘密和谈结束,最大的风波大概要等和谈的结果出来看全国人民的反应,却不想丁先生先给了她一个大惊喜。
这一日,黎嘉骏把新审完的有关五四运动的投书递交给丁先生,丁先生没看投书,先招她坐下:“嘉骏,你先坐,有话问你。”
黎嘉骏闻言停下她摘袖套的动作,坐在丁先生对面:“什么事?”
丁先生这时候却面露复杂,很是纠结了一下才开口:“有个……差使。”
“哦,行。”
“你还不知道是什么就应了?”
“先生总不会害我吧。”黎嘉骏笑,“再说了,先生能想到我代表我能行,这般信任,不敢辞也。”
“这……真不是什么好差事……哎,再容我想想。”丁先生摆摆手,示意她可以走了。
黎嘉骏却被勾起了好奇心,站起来双手撑着办公桌:“先生,您太残忍,这样可不厚道!我已经睡不好了,您要害我失眠么?”
丁先生却看都不看她:“哎你先回去吧,好好休息。”
“先生,交给我吧,看我多聪明机灵能干!”
“分明是冲动任性不乖!”
“……”黎嘉骏撅起嘴,干脆一屁股坐下,癞皮狗状,“那您都这么说了,我怎么能辜负那般盛赞呢!”
丁先生瞪眼,半响才无奈道:“本想你可以多学多看,但考虑此事甚不光彩,以后恐怕于你不利,你还是别想了。”
黎嘉骏想了想,认真道:“先生,您先告诉我什么事,我自己判断可以吗?”
丁先生叹气,摇了摇头。
……
半个月后,五月十七日,黎嘉骏站在了天津火车站的站台上,看着火车缓缓驶入。
第76章
谈判风云
火车正在缓缓进入站台,黎嘉骏与一群军官和大叔翘首等在那儿。
这是黎嘉骏到这儿后接触到的最高层次的场面,河北省的主席于学忠都在场,他一直愁容满面,看着火车的眼神充满急切。
所有人都很严肃,这种欢迎大人物的场面本应该有乐队和欢呼的群众,但是现在谁也没心情去组织这个,他们更愿意用余下的精力去应付接下来的场面。
火车还没停。
黎嘉骏心里有一丝不耐和紧张,混杂着期待和忐忑,临时获得的任务并不轻松,让她有点期待却又害怕,她死死的盯着火车,心里默默排练着一会儿该有的每一个动作。
就在她偷偷的扯着嘴角练习着微笑时,旁边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声,远处站台上等待上车的人都被一排警察拦在了后头,本来平静的场面忽然被几个耸动的身影打破,似乎是有谁快速的跑向火车划开了人流,在大家都还好奇的仰头往那儿看时,三声枪响忽然响起,巨响完全压过了进站火车的轰鸣声,带来一阵玻璃碎裂的声音和刺耳的尖叫!
“什么情况!什么情况!”有人大吼着,几个军官掏出了枪往四面指着。
有反应迅速的人已经趴下了,就如黎嘉骏那般的,她几乎是在第一声枪响时就扑在了地上双手抱头,随后仰起头急喘着看向枪声传来的方向,周围的百姓一阵疯狂地骚动,所有人都推搡着往外跑去,几乎三声枪响后没多久,整个站台就一团乱!
就在她抬头张望的时候,一个灰色的包裹冒着烟从人群中飞出,以一个精准的抛物线被扔进火车车厢。
……那扇车窗的玻璃空了一块,参差不齐。
刺杀!
黎嘉骏脑子里空成一片。
她当然认得那个包裹,那就是个炸药包!等引线烧完,就该炸了,按照经验,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
“炸弹!卧倒!”她的尖叫和众多同样发出警告的声音合在一起,就在几秒后轰隆一声,巨大的爆炸把那一节车厢炸成了露天的,残骸和碎肢还有各种文件漫天飞溅,如大雨一样哗啦啦的掉在站台上。
黎嘉骏全身都疼,耳朵更疼,太近了,即使是在站台末端,爆炸的车厢甚至才刚刚进站,但作为一场爆炸,离她还是太近了,飞溅的东西打得她身上生疼,此时天热,她只穿了薄衫,爆炸产生的热度糊了她一脸,即使对着地面还能感到头发一阵阵的滚烫,那一瞬间她以为太阳掉下来了。
有一阵子她脑子都处于嗡鸣状态,她大张着眼睛爬起来,看到身边几个军官双手疯狂地划动着,她身后有些政府官员顶着破衣烂衫纷纷涌向炸开的车厢,而警察和士兵则在人群中凶蛮的挤着,搜寻着行凶者。
她被一个路过的军官往后拦了拦:“危险!站远点!”他大吼,随后他朝她身后一瞪眼:“怂个屁!你们还不如女娃!上来帮忙!敢跑的枪毙!”
黎嘉骏回头,看到三个下级军官一脸慌张的转身跑上前,跟着那个军官往火车冲去。
没人拦着她了。
脚尖前后转了一下,几乎没怎么犹豫,她也跟了上去。
火车已经停了下来,惊慌失措的人们却不被允许下车,营救的人们纷纷涌上那被炸成一个蜂巢的车厢,没一会儿,有人送来担架,好几具尸体被运了下来。
一具具血红的、残缺的、在担架上的尸体,有几个军人,还有一些平民。
看于学忠等人的反应,本次被刺杀的主角似乎是毫发无损,可是这次刺杀却祸及了十来个平民和士兵。
黎嘉骏没想到她会这么快再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尤其还是在没有战争的后方,她的心脏几乎立刻就被揪紧了,尤其是想到这个火车上的人所为何事后,更是郁闷的说不出话来。
此时,原先在站台上的百姓已经被疏散,三个行凶者被警察押着走了过来,直接跪在火车前,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一个个都眉清目秀,眼神清澈,带着盎然的正气和活力,此时,面对几个大人物喷火的双眼,他们怡然不惧,反而大怒回喷:“谁敢跟日本鬼子和谈!谁就是卖国贼!只要和日本鬼子的接触的!我们死也不会放过!”
更心塞了。
黎嘉骏对于丁先生那句“不是什么好差事”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她所站的位置就在那三个年轻人的眼神攻击范围之下,此时几乎有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
他们没有说错,这一次请来的人,就是来主持和谈的。
不和谈,华北就保不住了。
看到在场人脸色都不好,警察局长很有眼力见的让手下把那三个年轻人拖了下去,过了一会儿,火车上的人全都被赶下了火车,赶出站台,等确定清空了场地以后,迟来的欢迎仪式才沉重的开始。
欢迎仪式简单粗暴。
大家簇拥着一个深情疲惫消瘦的中年人下了火车,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刚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敢问先生可有脱困之法,只要有一点可能,但凡有令,莫不敢辞!”
这般不客套,显然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而这样直接的问,分明是把来人当成诸葛亮了。
黎嘉骏忍不住开始观察来人。
来人名叫黄郛。
按照黎嘉骏的尿性,她当然是完全不知道这人是谁的,可是这不妨碍前辈们对他的了解,提起黄郛这个人,至少丁先生和周先生,都是很复杂的。
他与校长在日本相识,因为同出于浙江又有共同的梦想,随后与陈其美一道,三人义结金兰。谁知二次革命失败,老大陈其美身亡,三人只有各奔前程,他国内外辗转躲避了一阵后,回来为北洋政府服务,校长此时却在南边开始掌握南京政府,后来北洋积弱,他又以长于政务而闻名南北,便应了校长之邀,南下做了南京政府的外交部长,算是给义弟撑腰。
天有不测风云,1928年5月3日,济南惨案爆发,一直以来日军都已护侨为名霸占着济南、青岛等地的铁路沿线,那一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路过,日方突然冒出来说我方挑衅,企图挑起战争,我方没有搭理,两天后日军竟然冲进中国的山东交涉署,虐杀了里面的十七位工作人员,甚至还削去了人称“中国外交第一人”的署长蔡公时的耳鼻后枪杀之,手段耸人听闻,更加可怕的是,当时国民政府一力避战,交涉不成后,竟然让怒而反击的济南守军撤出济南,耀武扬威的日军随后竟然对济南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一万多军民死于屠刀之下,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再听闻手段,竟然与南京大屠杀如出一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2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