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书(校对)第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7

-------------------------------------------------------
☆本文由看帮网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勿用于商业行为,一切后果自负☆
☆看帮网-精品电子书☆
☆https://www.kanbang.cc☆
-------------------------------------------------------
《百年家书》作者:疯丢子
文案: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他们倒下的那一刻,早已成为永恒。
——摘自《一寸山河一寸血》
她还记得外公浑浊的双眼望着外面的车水马龙
那眼神透过窗户和高楼,映出来的,却是古镇中的一叶扁舟和小河上的一缕夕阳
宁静的画面背后,是浓重的黑暗和血光,每一个人的笑容都带着苦涩,哭声都带着疲倦
然后笑不出,哭不出,麻木的生存,等到曙光吹散了乌云,绝望变成了希望
即使鹤发鸡皮,垂垂老矣,那根撑过了百年黑暗的脊梁,依然刚直如铁,顶天立地。
直到经历了那一切,她才真切的明白
你觉得他们笨拙,落后,愚昧,顽固
却是他们,坚持,不屈,奋战,守候
才有了今天的丰衣,足食,欢笑,和自由。
谢谢你,
我已经逝去的,和尚未逝去的老一辈。
内容标签:爱情战争
穿越时空
欢喜冤家
民国旧影
搜索关键字:主角:黎嘉骏(艾珈)

配角:秦观澜,黎家人

其它:民国旧人
第1章
前言
这文写好了就看
写不好我大概要喝茶
所以能写多少写多少
本文和1938一样,可能会有很多影视纪录片历史书本课本资料小说的影子,毕竟信息来源都那么点儿但我可以保证:我会尽量做到里面的都是真的和1938不同,这里会出现很多名人,但是老样子,女主怎么都作不出不一样的历史来这里没有制服美男了,没金发碧眼了,通篇大叔大妈农民工人臭要饭的穷当兵的所以看了1938的过来大概要失望我的初衷只有一个:
我是九零后,我为自己带盐,如果我都不记住,那00后更不会知道他那中二的生活是谁换来的。
就这样,以后公告在这儿更新好了,我真是机智出天际了。
20150211更新
关于我写文的历史观问题
这个在战起1938里也有人表达过不满,或者说大部分不喜欢的人都表示穿回去什么都不做有什么意思1938的话,男主做了,他想做的事,女主做了她能做的,我觉得差不多了但是到了家书里呢,在眼看若干惨剧即将发生的时候,有些亲们就觉得既然穿越回去了,那无论如何要做点什么啊,挽救点什么啊,改变点什么啊,至少不要那么心痛吧!
最好南京大屠杀不发生,最好女主是天蝎星人,最好1937从打开始我们就是上风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设定一个不大清楚历史的女主的原因。
经过这段时间更新和观察留言,我想问一句:如果没有百度,对于这段历史,我改,或者不改,多少人看得出来?
请膝盖痛的亲们不要生气,在我开始关注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也以为我接触到了一个新次元
前言我已经说了,我写这些就是为了记住。
富含网络语言和吐槽是我在写这段历史的过程想尽力让自己开心点,我可不想因为开这么一个坑变成公知,愤青,中二或者抑郁症……
我这个人有些地方很偏执,我觉得每一个事情的产生都是由一些必然组成的,少一样都不行。
没有皇姑屯,就没有后来的东北易帜,没有东北易帜对日本的刺激,就不一定会有九一八,没有九一八的成功,就不会刺激的陆军发动七七,没有七七的轻而易举,就不会让他们自信到以为可以三月亡华,没有他们为了三月亡华而丧心病狂的突进,就不会有因为吃撑了而捉襟见肘的僵局……
同样的,南京大屠杀的产生,其实是有必然原因的,而南京大屠杀的产生,也同样引发了后面的必然事件。
我不改,因为这场战争,我们才是胜利者。
根据蝴蝶效应,如果真的有穿越回去,我怕哪里动弹一下,我们会不会反而败了?
请注意一点,并不是真的有人穿越回去了,走的人已经走了,就算真的因为YY而有了一个他们还活着的平行世界,那也不是这个世界的他们了。
战争一开始打得多惨,后面胜利就赢得多爽。
而对于日本
战争一开始爬的多高,后期失败就摔得多痛。
所以,我个人认为,最想穿越回去改变历史的,应该是他们。
而不是我们。
这不是爽文。
但是爽文之所以爽,是因为虐的地方,它够虐。
谢谢!为了各种爱谢谢。
第一卷:东三省烽火初燃
第2章
开始
外公的葬礼后,一大家子人沉默地整理着遗物。
在别人看来,外公真可谓高寿了,喜丧,他一直身体安康,直到最后一刻才猝然长逝,宛然是没什么痛苦的。
可家里人又都明白,外公去的不痛苦,生时却也未见得幸福。
外公并不是什么很了不起的、睿智有风度的老人。即使有了个两室一厅的敞亮的公寓,他硬是不肯住到任何一个稍大点的房间去,自己缩在朝北的小房间里,窄床,破柜,发霉的味道,反正小辈几个自有记忆起就不爱进去,也实在不敢接触这个总是单独坐在小床上的小老头儿。
小老头儿外公倔强,像茅坑里的石头,让一起吃饭,不吃,缩在阳台的矮凳子上吃酱油拌菜;让一起出游,不去,一个人一大早拎着个破袋子就出去坐公交车,他逢车必上,在窗边坐着一圈又一圈,中午回来吃了饭继续出去,总之就没个停的时候。
照长辈的说法,外公这是爱占政府便宜,七十岁以上老人坐车不用钱,那时候艾珈倒也信了,但后来有一天不知怎么的,鬼使神差的跟了外公一起上车,外公很高兴,笑起来露出一口蜡黄的牙,上了车后,笨拙的塞给艾珈二十块零花,然后尴尬了一会,就看向窗外,看了一路。
一般带小孩的都习惯让小孩在靠窗的位置,可外公没有,他自己抢先坐了,给钱后再也没理外孙女,就这么看着外面。
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老年人特有的,带着水光的眼神,反射着外面的光,他眼睛里容纳了所有窗外的街景,让艾珈觉得,他仿佛用全身心看着这个世界。
没有手机,不识字,外公的眼睛,除了看新闻,就是看这个对他来说永远新奇无比的新社会。
艾珈突然对于大人那种,外公是占政府便宜的说法,无端的厌恶起来。
怎么会是那么个理由呢,他明明就是,太留恋了……舍不得少看一眼。
而如今,斯人已逝,万物归土。

< 章节目录 >   < >   当前阅读进度1/2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