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九州(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610

  两人到楼上继续喝酒。
  天黑之前,徐础去了一趟南城楼,观望对岸行势。
  大桥中间堆满木石,阻碍通行,对面的大城看上去冷冷清清,驻扎的官兵也不太多,桥下河水滔滔,天气虽已转凉,仍无丝毫结冰的迹象。
  “天成朝真要亡于兰家吗?”徐础喃喃道。
  城楼上有七八名士兵,全是马维的部下,站在一边小声交谈,有一人走来,拱手道:“阁下就是刺驾的楼十七公子吗?”
  “正是,但我已改姓徐。”
  “公子不肯忘本,改从吴国之姓,不愧是真英雄,令人敬佩。”那人拱手道。
  这人三十来岁,虽是兵卒打扮,相貌、谈吐却都不俗,徐础还礼,“在下亡命之徒,何足为英雄?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那人笑道:“村夫一名,名姓不足挂齿。”他收起笑容,“我们别无它意,只为感谢徐公子的刺驾义举,请受我等一拜。”
  众人同时拱手下拜,徐础急忙扶起当先者,连称“不敢当”。
  又聊一会,那些人对刺驾细节颇感兴趣,徐础本不愿说这些,但是一想到郭时风、宁抱关对他的评价,强迫自己有问必答,无论将来做什么,“附众”都是他必须学会的本事。
  这些士兵都是梁朝世家子弟,虽被贬为民,心气仍在,跟随马维短短几天,就已表现得实心实意。
  士兵自去守城,徐础下楼去找马维。
  马维已经给徐础安排好住处,在正厅里摆列十多个牌位,全是吴国历朝皇帝,陪祀者唯有吴国公主。
  吴国存在四五十年,前几代皇帝都是追封的,马维也没落下。
  看着这些牌位,徐础有些尴尬,笑道:“马兄动手倒快。”
  “实在仓促,刻字而已,础弟别挑剔,梁朝皇帝的牌位也是同样简陋。”
  “这招……真的有用吗?”
  “呵呵,础弟实心眼儿,别管有用没用,用了再说。我还有事,不在这里陪你,香烛都已备好,础弟自己点上吧。”
  马维告辞,特意敞开房门、院门。
  徐础克服心中尴尬,在每一座牌位前点烛、燃香,慢慢地,心绪凝重,尤其是轮到母亲的牌位时,忽觉伤感。
  这么年过去,母亲的模样依然无比清晰,清晰到他怀疑自己的记忆肯定出错了。
  夜色降临,徐础退后几步,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头,默祝母亲在天之灵平和安乐。
  当晚无事,次日一早,徐础又去陪罗汉奇喝酒,这回没叫其他头目,马维只露一面,忙着去布置守城。
  小城发生变故,对岸的大城似有所觉,派人隔桥喝话,马维得想办法应付过去,一整天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罗汉奇不知道自己刚刚逃过一死,喝酒吃肉,不亦乐乎,感慨道:“这才是人过的日子,想当初刚刚造反的时候,我们椎翻两头牛,大吃一通,然后就开始饥一顿饱一顿。好不容易得到些粮食,宁王总是坚持要做长远打算,不像马维这么豪气。”
  “吴越王志向高远,非一般人可比。”徐础笑道,他的任务就是陪着吃好。
  “当然当然,宁王接受王号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可笑,瞧瞧现在,居然真拉起一支队伍,至少有机会去占居江东,那可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罗将军休恼,容我斗胆问一句,你们为何一直跟随吴越王,即使觉得王号可笑,也不肯离去?”
  “嘿嘿。”罗汉奇将一碗酒咕咚咕咚喝得干净,长出一口气,抹抹嘴,“离开秦州的时候人不少,最后只剩下我们二十来人,为什么死都不肯走?因为宁王够义气、够勇猛,我们这些人,谁没被他从死人堆里救出来一两次?不说别人,我这条命是交给宁王了,没有他,我早就死在野地里,不知被什么野兽吃光啦,哪还有机会坐在这里喝酒吃肉?”
  宁抱关的“附众”本事,徐础学不来。
  罗汉奇兴致大涨,讲了许多宁抱关的往事,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宁王说了,皇帝人人都能做得,张氏称帝之前,也是普通人,运气好才一统天下。等宁王当皇帝,我就是大将军,你可以当国师。”
  徐础笑道:“中原历代王朝,没有国师之位,只有太师。”
  “那就当太师,总之是大官儿。”
  罗汉奇又醉了,倒下呼呼大睡,手里扔紧紧握着空碗。
  徐础出门闲逛,见自己住处门前围着一群兵卒,于是走去查看。
  这些人都是宁抱关的兵卒,见到徐础纷纷让开,目光却不离他的面容,好像刚刚认识他似的。
  吴帝牌位居然有些影响,但是这些人原先都是江东的平民百姓,不像梁朝士人后代那么在乎从前的皇帝,只盯人,不下拜,也不说话。
  这是一次机会,徐础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以拉拢人心,却怎么也想不出合适的话来,他总能准确猜出帝王将相的野心与惶惑,面对一群普通人,眼前却是一片茫然。
  “诸位……都是江东人吧?”徐础终于开口,对面跑了好几个人,令他越发心虚。
  “你真是宝公主的儿子?”一名老者开口问道。
  “是,我母亲原是吴国公主。”
  “吴国公主不止一位,宝公主只有一个。”
  徐础的母亲名为“宝心”,于是点头道:“我是宝公主之子。”
  对面的人也点头,却没有敬畏之意,老者道:“你刺驾是给宝公主报仇喽?”
  “是。”
  “那你为什么不去江东呢?”
  “道路险阻……我与诸位一样,被困在这里,欲去江东而不得。”
  老者看看周围的同伴,“你还是别去的好。”
  “这是为何?”徐础莫名其妙。
  老者不肯解释,“我们是江东人,要回江东,你不是,没必要去,去了也是添乱。你敢刺驾,估计胆子不小,江东不需要更多你这样的人。”
  不等徐础询问,众人散去,一个没留。
  想想梁朝人对马维的态度,再看看江东人对自己的不敬,徐础颇受打击。
  马维手下的一名士兵跑来,“梁王请公子去南城门。”
  马维已然自称梁王了。
  南城门打开一扇,外面站着许多士兵,向大桥和对岸遥望。
  徐础挤过人群,来到马维身边,问道:“怎么了?”
  “对面刚刚喊话,说朝廷传旨,大小城守兵全部撤回洛阳,留下空城和桥。”
  “又是兰恂的主意?”
  “应该是吧。”
  马维看向徐础,两人想法一样,不敢再说兰恂愚蠢,反而觉得似乎有陷阱。
  马维咬牙道:“无论怎样,大城我也要了。”
第九十章
争财
  天黑前,兵卒推去桥上的木石障碍,顺利占据对岸的大城,从这里出发,快马加鞭,距离洛阳只有一日路程。
  城里空无一人,将士、百姓全都已经离去,走得比较匆忙,遗留不少东西。
  马维第一个进城,徐础随后,以向将士显示勇敢,但是两人对带兵太缺少经验,犯下严重错误,谁也没有想到事先严厉约束部众,陆续进城的士兵只维持不到一刻钟的秩序,随后四散分开,洗劫整座城池。
  马维没有阻止,向徐础笑道:“以劫掠养兵,常有的事情,只可惜众人当中不乏梁朝衣冠士族,居然也沦落至此,以后慢慢树规矩吧。”
  徐础觉得马维现在就应该立规矩,即便不能阻止劫掠,也该稍加安排,不至于像现在一样乱哄哄,就在不远处,几名士兵当街争抢衣物,全不顾忌“梁王”的目光。
  但他最终没有开口。
  马维带徐础登上城楼,遥望洛阳的方向,山峦遮目,两人却能想象出东都的繁华景象。
  “得东都者得天下。”马维感慨道。
  徐础必须开口了,“中原乃四战之地,天下太平时可操控八方,天下大乱时也会受八方进攻,非立足之地,更非问鼎之资。”
  马维一边笑,一边点头,“明白,我明白这个道理。但洛阳终究是东都,若能一举夺下,挟张氏皇帝以号令天下,至少可得天成半壁江山。”
  马维畅想无边,问道:“础弟怎么不说话?”
  “无话可说。”
  “呵呵,我明白础弟的心意,必是以为我太心急,又以为梁朝灭亡已久,再无兴复可能,所以我应该老老实实当一名谋士,辅佐他人当皇帝,对不对?”
  徐础叹息道:“谋士一生以劝谏为业,运气好的时候,能有一两句话被人采用,运气不好,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照此看来,满腹道理若能自行,好过劝人而不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