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九州(校对)第4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4/610

  队列尚未成形,唐为天已经杀到,在他身后,二十几名骑兵紧紧跟随,挥刀舞枪,呐喊助威。
  唐为天冲进敌阵,随手击刺,必有所中,越战越勇,硬生生将数百名敌军从中断为两截,令其迟迟不得列阵。
  楼碍远远观战,大惊问道:“此人是谁?”
  有副将回道:“此人年纪不大,又善用槊,想必是益州‘甩天将军’唐为天。”
  楼碍也听说过此人的名声,原本只当是益州军自吹自擂,今日一见,不由得赞道:“真是员猛将,汉州兵多将广,竟无人能与其匹敌。”
  左右众将领无不面露惭色,即便如此,也没有人站出来请战。
  “弓弩手准备好了?”楼碍问。
  “快了。”
  “鸣金收兵,唐为天若是追来,发箭射杀。”
  “可能会误伤到咱们的士兵……”
  “杀猛将如同攻城,哪有不死人的?”楼碍冷冷地说,再没人敢多嘴,匆匆传令,队伍中的弓弩手还没有完成列阵,但是只为射杀一人,倒也足够。
  这边锣声一响,前方的汉州军如蒙重赦,争先恐后地往回跑,连最后几件兵器也丢在地上。
  唐为天杀红眼,还要再追,身后兵卒追上来,提醒道:“唐将军,敌人像是要用弓弩。”
  唐为天弓弩不精,也最怕这玩意儿,鄙夷地说了一句“胆小鬼”,勒马停下,大声道:“交出徐础,饶你们不死,徐础伤一根汗毛,你们全军赔命。你们有弓弩,我有城墙,有胆子就来攻城!”说罢,带人调头而去。
  楼碍笑道:“倒也不全是一个莽人,可也不够聪明,他邀我攻城,必是城中空虚。全军进发,子夜之前,必要夺回汉平城!”
  前锋将军比较聪明,早早下马与步卒同行,因此逃过一劫,扑到长史马前下跪,刚要开口自辩,就被楼碍打断。
  楼碍甚至不愿看他一眼,“摘下头盔,编入行伍,以观后效。”
  汉州军这回不敢冒险,列队步步前进,远远地望着唐为天率兵退入城池,唐为天最后一个入城,手里高举长槊示威。
  汉州军停下,楼碍抬头望去,见城墙上空空荡荡,没有旗帜,也没有士兵,笑道:“果然如我所料,益州人虚张声势,唐为天带出城的士兵,大概就是全部守城兵力。一千人正面佯攻,一千人绕到对面攀城,一千人前后支援,其他人不用动,半个时辰以内,此城必破……”
  身边的一员副将小心翼翼地劝道:“将军莫要大意,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唐为天既然敢……”
  楼碍怒道:“一个唐为天就将你们吓成这样?魏悬胆小之辈,能给他留下多少士兵?”
  副将不敢再劝,只能连连称是。
  楼碍正要下令,忽然发现,他才是孤家寡人,副将反而深得众心,放眼望去,汉州将士皆有惧色,显然都以为此次攻城必是一番苦战。
  汉州军曾与降世军鏖战多年,虽占上风,却一直不能取得全胜,益州军一到,不过数月间就将各路降世军撵出汉州,因此威名昭著,汉州军原本就有惧意,被唐为天来回一冲,更无斗志。
  楼碍可以继续下令,在他的亲自监督下,汉州军心里再害怕,也得硬着头皮攻城,让楼碍心生犹豫的是,此举究竟值不值得。
  徐础与昌言之留在谷口小城里,心里都有些忐忑,尤其是昌言之,没有敌将在场,胆子反而更小,患得患失,喃喃道:“我跟唐为天说,一定要守住汉平城,咱们这些人的性命全系于此。可是按这个小子的脾气,十有八九不会听话。他只有五百人,汉州军却有几万人,只出一成兵力,他也不是对手。唉,唉,唉,兜了一大圈,今天要死在这里了……”
  徐础也觉得唐为天不是守城的料,但是没那么害怕,笑道:“乱世无常,死在哪里不是一样?”
  “如果非要选个地方送死的话,我希望是思过谷。”
  “人都愿落叶归根,你不想回江东?”
  昌言之又叹一声,看一眼门口的卫兵,说道:“七族在江东只是客居,那里算不得家乡。”
  “嗯?”
  昌言之笑道:“说句不中听的话,当年吴皇在江东可没做几件好事,七族不仅不劝,反而为虎作伥,因此不得民心。七族即使衰落,也不肯承认自己有错,只会一味地埋怨江东百姓忘恩负义,以至于更失民心。说实话,在江东起事之前,我在外面很少说自己是七族子弟,甚至不说自己姓昌。”
  徐础也笑道:“此话中听,尤其是应该让楼长史听听,让他少些对‘刁民’的埋怨。”
  昌言之指着自己的脖子,“它已经不怎么稳当了,我再说些废话,断得更快。”
  两人累了,干脆坐在地上闲聊,昌言之念念不忘的只有思过谷,他是真喜欢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喝酒、睡觉、除草、打球……不算除草,其它都是好事、美事……”
  门口的卫兵只管看人,不管别的。
  外面日落西山,厅里没有灯烛,更显昏暗。
  楼碍迈步进来,在卫兵的帮助下,解脱盔甲,另有人前去点灯燃烛。
  徐础与昌言之站起身,等候消息。
  去掉一身束缚,楼碍来到徐础面前,“唐为天是你旧部?”
  “算是吧。”
  “小唐将军原是徐公子的随从,忠心耿耿……”昌言之补充道。
  “既然如此,他怎么投靠蜀王,没随你去邺城?”楼碍问道。
  昌言之回答不了,徐础道:“人各有志,虽是旧部,也没必要时时追随。”
  “哈哈。徐公子倒是看得开。嗯,唐为天据守孤城,已被汉州军团团包围。我听说他是一员猛将,有惜才之意,因此没有立刻攻城,而是给他一次机会:天亮之前出城投降,饶他不死,让他做汉州军的前锋将军。”
  “他怎么说?”徐础道。
  “他……只听你和蜀王的命令,蜀王远在益州,所以只剩下你。”
  “他已不是我的部下,我不能命令他投降。”
  楼碍脸色一寒,“既然如此,就等天亮时攻城吧。”
  楼碍转身离去,仍命卫兵看守两人。
  昌言之小声道:“连吃喝也不给一点,这是要饿死咱们吗?”
  “不怕饿死,就怕闲死。”徐础慢慢坐在地上,最近这几天,他的体力明显下降。
  昌言之有点着急,“不如服软算了,让唐为天投降……”
  徐础摇头,“唐为天乃是蜀将,为救我而留守孤城,我若迫他投降改投汉州,实是不仁不义。”
  “这种时候,还讲什么仁义?”
  “非得是这种时候,仁义才有价值。”徐础笑了笑,“别担心,楼碍既生此心,断不会半途而废,我已给他一个选择,他会心动的。”
  “什么选择?”昌言之诧异道。
  “等会你就知道了。”徐础有些困倦,打个哈欠,盘膝而坐,摆出冥思的架势。
  夜色渐深,外面突然传来嘈杂声,徐础不动,昌言之有些焦急,向门口的卫兵道:“请问几位兄台,发生什么事了?”
  卫兵们互视一眼,有人出去查看,很快回来,向其他卫兵道:“铁鸢率军攻来,咱们已经放火烧栈道了。”
第四百三十一章
立誓
  进攻谷口并不是铁鸢的命令,但他已经控制不住麾下的将士,益州军昼夜兼行,就是为了进入汉州的开阔地带,一旦听说出口被封,无不陷入到巨大的恐慌之中,再也不肯听从上司的命令,成群结队涌向谷口,好像一切还都来得及。
  奉命把守栈道的汉州军毫不犹豫地射出火箭。
  即便是在城墙后面,也能看到火光冲天,并且听到惨烈的尖叫声,显然那边还是有益州士兵冲进栈道,身陷火海之中。
  楼碍过来,请徐础出厅观看火势,叹息道:“我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火烧栈道与掘沟引水,都是为了让益州军知难而降,铁鸢若是能像魏悬那样看清时势,事情就会简单许多。”
  “这段栈道不长,若是两边同时抢修,一日之内可以再造一条。”
  “哈哈,徐公子还是不肯放弃,但是对我来说,一切都已结束,汉州只能暂时向贺荣人服软,此乃必然之势。”
  徐础沉默多时,突然问道:“汉州究竟归谁所有?”
  “当然是朝廷……朝廷说要让给贺荣人,我也只能从命。”
  “谁最在乎汉州的得失?”
  楼碍拒绝回答。
  徐础道:“这把火断了益州军的出路,也断了汉州的活路。”
  楼碍仍不回答。
  徐础转身回到厅内,向昌言之道:“明天一早咱们回汉平城,与唐为天共同守城。”
  “这边会放人吗?”昌言之诧异道。
  “走不走在我,放不放在他,无非刀斧加身,与其看九州沦落,不如两眼一闭,再不看这些烦心事。”
  “呃……好吧,反正怎么都是死。”昌言之鼓足勇气道,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害怕,突然间想开,大笑道:“跟随公子走遍天下,九州当中只有益州还没去过,我这一辈子也算值了。”
  “益、荆、吴三州我都没去过。”徐础叹息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4/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