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九州(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610

  冯菊娘一愣,“皇帝?我原以为皇帝会与大郡主一同对付太皇太后,难道他自己也觉得太早登基是错误?”
  “登基没有错,做出登基的决定才是错的,这两者之间有着微妙的区别,指向则完全不同。”
  冯菊娘又是一愣,“的确,寇道孤等人一直在说出始作俑者罪该万死,表面上是在指责公子,其实是将大郡主也牵连进去……哦,他们其实是在逼大郡主做出选择,是保自己,还是保你。可我还是不明白,陛下不感激扶持自己登基的人吗?”
  “感激,但是过后就得索取权力。本来他应该再等一等,至少半年以后,等邺城局势稳定以后,再慢慢试探。寇道孤将一切都提前了。”
  “公子既然看得这么明白,为何……你有应对之策?”
  “嗯。”
  冯菊娘长出一口气,随即露出不高兴的神情,“公子就不能提前跟我说一声吗?我也好提醒大郡主。”
  “不必,事情自然会走到那一步。”
  “哪一步?”
  “一切敢在皇帝面前提出的谏言,最后都会归结为三个字——清君侧。皇帝登基早也好、晚也罢,总不能退位,挽救之策唯有清君侧,铲除坏人。”
  “‘坏人’不就是公子……和大郡主吗?寇道孤可弄错了,大郡主支持者众多,其中就有太皇太后。大郡主想保的人,没有保不住的。”
  “我能保护自己。”徐础笑道。
  “公子能不能一次将话说完?若是非得保密,也好,我今后不再来见你,免得被你利用,却不明所以。”
  “寇道孤的计策就是掀起众怒,让群臣以为邺城的危机全是皇帝登基引发的,为了平息洛、淮两州的不满,唯有斩杀罪魁祸首。到了皇帝面前,争议很快会集中在我身上,我的吴王身份又会被提起,于是我所建议的一切,尽早称帝、与降世军结盟、北守渔阳等等,都会成为我包藏祸心的证据。我的应对之策很简单,众怒来源于邺城面临危机,去除危机,众怒自然消散,寇道孤本事再打也掀不起来。”
  冯菊娘还是糊涂,“公子是说自己能够劝退洛、淮联军?”
  “可以一试。”
  “我先不问怎么劝、能否成功,我只问一件事:公子既然愿意去劝说两州退兵,在大郡主面前为何不说?非要让自己先陷入一场大麻烦?”
  “没有这场麻烦,到了梁王那边,我无话可说。”
  冯菊娘还是不太明白,但是已经懒得再问,“算了,我就是给公子跑腿、传话的人,公子想怎样就怎样吧。我就随便一猜,公子这么做是为了小郡主和田匠?”
  徐础点点头。
  冯菊娘叹了口气,也不告辞,直接走了。
  当天傍晚,冯菊娘又来了,脚步没那么匆忙,神情也不那么慌张,客客气气与徐础行礼、寒暄,亲自斟茶,坐下之后才说:“公子得去劝退梁王,成功了,公子是邺城恩主,不成功,就是罪人,连大郡主也要担一个识人不明的罪过。”
  “很好,明天我就出发。”
  “公子需要什么?”
  “士兵护送、朝廷公文,都是常规之物……没了,对我来说,这些足够。”
  “我可以跟公子一同去见梁王。”
  “不必,我与梁王有旧,能说上话,你去无益。”
  “我想亲眼看看公子怎么劝退梁王。因为满朝文武没人相信,所以才一致同意派你出使,就等着看你的笑话,事后你若敢回来,必是死罪,不敢回来,也将受到通缉,难免身败名裂。”
  “我已经住惯了思过谷,肯定会回来,我不回来,谷里的人怎么办呢?”
  “公子愿意告诉我,打算如何劝说梁王退兵、放回两王?”
  “这种事要见机行事,没必要提前准备。”
  “好吧,预祝公子马到成功。我相信公子,大郡主……也相信,整座邺城里,大概也就我们两个人希望看到公子平安回来。”
  “谢谢。”
  “谢谢的话等回来再说吧。哦,还有一件事,寇道孤会跟公子一同去往孟津。”
  “嗯,谁正谁副?”
  “你二人都是副使,正使另有其人,还在协商中,今晚能够确定。”
  “嗯,明天出发自然知道是谁。”
  冯菊娘盯着徐础,却不说话。
  “冯夫人还有事情要说?”
  冯菊娘摇摇头,“我只是突然想起一些往事。”
  “与我有关?”
  “都是公子的事情,我觉得……公子特别喜欢剑走偏锋,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你抢着做,比如在东都,诸王退却,只有你站出来。这次也是一样,大家都以为梁王占尽天时地利,不得邺城绝不会退兵,公子偏偏以为可劝。你连邺城能付出怎样的代价都不问,只想凭口舌退兵吗?”
  “啊,你一提起我才想起来。为了让梁王退兵,邺城愿做何妥协?”
  冯菊娘无奈地摇摇头,“对淮州盛家,邺城可以做出许多妥协,大致情况公子都知道,至于梁王——邺城只会赦免其罪,别的没有了。”
  “那就是没有妥协。”
  “没有,群臣皆以为梁王弱小,以诡计骗取淮州借兵,只要说服盛家,梁王不值一提。邺城派出一大批使节随公主前往淮州,希望尽在于此。至于出使梁王,只为表明态度,没人当真,除了公子。”
  “我突然想起来,我需要一个人随我一同出使。”
  “千万别是大人物,没人愿意陪公子送死,所以正使人选才迟迟不能定下。”
  “不是大人物。于瞻,我要带上他。”
  “于瞻先是行刺,后又上告,对公子恨之入骨……”
  “至少他敢做敢为,到了梁王那边,或许能用得上。”
  “好吧,公子的计划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于瞻被责令在家反省,但他只是一名书生,调派应该不成问题。我也累了,今晚不再过来,公子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听消息吧。”
  “好。”
  徐础没怎么睡,反复想冯菊娘的一句话,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喜欢剑走偏锋,退居思过谷,他原本是要改掉这个习惯,而以“大势”观察天下,可是为了救一个人,他又重拾旧招。
  次日天还没亮,就有人唤醒徐础。
  东西都已准备好,徐础上马就能出发。
  于瞻被叫来,一脸茫然,见到徐础,立刻露出恨意,毫不隐藏。
  徐础冲他点下头。
  两人上马,冯菊娘走来送行,向徐础小声道:“是费昞费大人,大郡主力争来的。”
  “多谢。”徐础道,费昞至少没有害人之心,由他担任正使,对徐础算是个保护。
  城门口,费昞已经等候片刻,见到徐础,他什么也不说,只是嗯了一声,算是打招呼。
  无人送行,邺城大小官员没有一个出现。
  寇道孤来得最晚,没有骑马,而是乘车,到了之后下车拜见费昞,对徐础与于瞻,只当没看见。
  官兵三十余人,护送正副三使上路,正是当初徐础前来邺城的那条路。
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
  这是一支古怪的使者队伍,两名副使从不交谈,于瞻名义上是徐础的随从,脸上却总是一副咬牙切齿的表情,身为正使的费昞每件事都要分头说两遍,这让他大为恼火,整支队伍从上到上没有半点士气,随行的普通士兵经常窃窃私语,似有逃亡之意。
  出发当天夜里,队伍在驿站中休息。
  驿站仍归属冀州,比邺城更早感受到战争的气氛,驿丞等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平时对来往官员礼敬有加,今天却一反常态,看出费昞官大,好几人上前围住,抓住缰绳,不是为了扶大人下马,而是发出质问:“梁军真要攻来吗?邺城还有兵吗?是要闭门守城,还是出来迎敌?求大人给我们一句实话,我们不逃,只想让家里老小有个准备……”
  费昞含糊应道:“我奉命出使梁军,正为化解误会,迎回两王,至于邺城将如何应对,非我所知。”
  徐础跳下马,向众人道:“我们会劝退梁王,这场仗打不起来。”
  “真的?”众人不信。
  徐础笑道:“这位是费昞费大人,东都老臣,天下闻名,他一开口,梁王必给四分薄面。还有这一位——”徐础指向身后的马车,“乃名士寇道孤,虽不做官,在读书人当中名声却比费大人更响亮些,梁王也是读书人,当给五分薄面,加在一起就是九分,可谓十拿九稳。”
  众人齐齐地松了口气,“费大人和寇先生一同出马,此事必成,那我们不担心了。”
  费昞连瞪徐础几眼,也没能阻止他乱说话。
  入住之后,费昞派人将徐础请到自己屋中,也不客套,直接道:“说说吧。”
  “说什么?”徐础诧异道。
  “徐公子闹这么出,心里总该有点把握吧?”
  “闹事的不是我,是寇道孤。至于劝说梁王退兵,费大人与寇道孤的名声,就是我最大的把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