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九州(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610

  曹神洗抬起头,“吴王刚才问我,为什么是先帝得到众将支持?”
  “对。”
  “我想吴王的这个问题就提错了。”
  “嗯?”
  “吴王不如问我,为什么众将到了最后都不想当皇帝,而是甘愿为人臣?”
  徐础眼前一亮,拱手道:“请曹将军指教。”
  “因为众将多多少少都试过,实不相瞒,就是我,早年间也曾有过野心,但是或早或晚——我比较早一些,大将军晚一些——众将都明白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横在前面的障碍太多,解决一个又是一个,没完没了,直到大家都感到厌倦,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问题就都解决了。”
  “剩下的一个人是张息帝。”
  “对,所以我说‘天授’,先帝未必坚持得最久,但是恰到好处,就在众将心生厌倦的时候,他正野心勃勃。所以吴王问先帝如何解决我与大将军的纷争,其实先帝几乎什么都没做,冲到军营将我们训斥一通,是我与大将军不愿再争,顺势和解。吴王不巧,正处于群雄并起之时,晋王、梁王皆怀野心,便是神佛亲自出面,也化解不了。吴王想当‘最后一个’,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得久一些。”
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
  曹神洗那番话听上去似乎有点道理,又像是无用的废话,徐础笑着劝酒,剩下的时间里没再问东问西,专心喝酒。
  曹神洗喝得够了,伸手遮住酒杯,“放过东都吧,百姓家中的藏粮多少不均,这才几天工夫,就有许多人已经坚持不下去,靠寺庙舍的薄粥过活,顶多再过十天,城里就得有饿死的人。”
  “粮食不均,那就均一下吧。”
  曹神洗苦笑摇头,“事情若是这么简单……吴王从来没问过我如何对付冀州突骑。”
  徐础笑道:“曹将军愿意指教?”
  “唉,一念之差,我现在里外不是人。助你保住东都,从此身败名裂,以忠臣始,以叛臣终。不帮你吧,邺城兵围得久了,你们必然要屠城,最后我还是身败名裂。唉。我这些话也不能算是帮你,只是老生常谈罢了。”
  “愿闻其详。”
  “突骑利平地,我一直没有登城,若无意外的话,冀州兵必然面朝平地扎营。”
  “嗯,他们几乎将城外的房屋拆光了,用来建造攻城器械,听曹将军这么一说,其实也是给自己留出平地。”
  “平地上突骑无敌,听说今天宁王率兵出北城挑战,大胜而归。但我不信,宁王若是大胜,不必回城,应当乘胜破营。我私下揣度,冀州必是兵力分散,又有些轻敌,贸然出营,以少敌多,与宁王打个平手,对不对?”
  徐础笑着点下头,心里佩服,曹神洗不愧是老将,坐在宫中,隔着几道厚墙,对城外发生的战事猜得一清二楚,如同亲眼目睹。
  “冀州统帅是王铁眉王将军吧?”
  “嗯,他现在是都督了。”
  “嘿,战前升官,对武将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嗯……王铁眉不太擅长随机应变,但他很听幕僚的话,经此挫折,必然改变打法。”
  “怎么改?”
  “将骑兵集中在一起,专等义军出城挑战。”
  “将骑兵集中,何以守营?”
  “留下步兵,坚守不出。义军的策略无非是四面出击,碰到的若是步兵,顶多无功而返,碰到的若是骑兵,必遭惨败。”
  “骑兵会集中在哪一边?北城?”
  “难说,王铁眉心中恨恨,肯定会隐瞒调兵动向,让城里看不出来。”
  “冀州集中突骑,的确是股劲敌,曹将军以为该如何对付?”
  “我已经说了,骑兵利平地,应付之术就是将骑兵引入险地,避其所长,攻其所短,唯此而已。义军若是一味凭借勇力,虽能小胜,终将大败。”
  “义军被围城内,无处腾挪,哪有险地可引骑兵?”
  “城内就是险地。”
  徐础一愣,马上笑道:“曹将军是说打开城门迎入冀州骑兵?”
  “嗯。”
  “哈哈,曹将军说笑,城门一开,军心涣散,何以迎敌?”
  “怎么凝聚军心是你的事,我只说如何应付骑兵。”
  “好,假如我能令军心不散,假如我能在城中设下埋伏,令马匹步步难行——王铁眉手下却不是只有骑兵,他若派步兵进城,义军还是没有优势。”
  “不会。”曹神洗极为肯定地说。
  “不会什么?”
  “王铁眉不会派步兵进城。”
  “为何?”
  “王铁眉擅用骑兵、信任骑兵,那些人都是他的老部下。步兵必是邺城从各地临时征调来的,虽归王铁眉统领,但是终有几分隔阂。王铁眉这个人,里外分得极清,对自己的人视若子侄,对外来者视若隶仆。东都门开,第一拨入城乃是大功一件,他必然舍不得让与步兵。”
  “他还有幕僚呢。”
  “所有人都一样,吃亏的时候才想听劝告,大胜在即,谁还能听得进去逆耳忠言?”
  徐础大笑,“没错,所有人都一样。不过……”
  屋外有人道:“执政,西城有信。”
  “进来。”
  雷大钧进屋,飞快地瞥一眼曹神洗,向吴王拱手道:“西城送来一个人。”
  “雷将军但讲无妨。”
  雷大钧这才道:“城外来了一名信使,已经送到这里了,自称姓费。”
  “请他进来。”
  “是。”雷大钧出去叫人。
  曹神洗起身,“我得告辞了。”
  “曹将军与费大人有旧,曾经将他藏在壁间,何不一同聊聊?”
  “正因为如此,我才羞于一见。”
  曹神洗匆匆离去,他是降将,在东都帮助叛军治理东都,费昞抵抗到最后一刻,城破之后仍去邺城投奔,两相比较,曹神洗深感羞愧。
  费昞带着一身寒气进屋,雷大钧得到吴王示意之后,带着卫兵退出。
  “费大人来得正巧,一起喝杯酒吧。”徐础笑道。
  费昞看一眼桌上,摇摇头,“打扰吴王宴客,抱歉。我来不为喝酒,只想问吴王究竟是什么意思?”
  “嗯?”
  “吴王一边说是要归顺,一边却派兵偷袭官兵,这是何意?”
  “哦,这件事。率兵出城的是宁王,我管不得。”
  “吴王管不得,又何必向楼骁骑许下三日之诺?不如直接打开西门,迎入官兵,真心归顺。”
  “明日才是期限,我仍有可能夺下诸王之军。”
  费昞上前两步,直视徐础,“吴王用意,我能猜个大概。吴王早猜到邺城会派兵围攻东都,知而不言,无非是要借机夺取叛军兵权。”
  “什么事情也瞒不过费大人。”
  “你并不想归顺,从来就没想过,等你完全夺得整个叛军,就要与官兵大战一场,我也没说错吧?”
  “没错,但是……”
  “嘿,年纪轻轻就想当奸雄。”
  “这种事情与年纪无关。”
  费昞上前,拿起半杯酒,不管它原来是谁的,一饮而尽,“所以吴王也不是真心要保护东都百姓?”
  徐础沉默一会,如实回道:“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
  “我在意东都百姓,希望保护他们,但是平心而论,这个想法并不强烈,如果必须在义军与百姓之间做出选择,我想我会选前者。”
  费昞也沉默了,徐础斟满酒,他却没喝,“百姓究竟在哪呢?”
  “躲在自己家中,到处都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