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乡(校对)第9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5/1095

  穿过一座巨大的门,曹襄就算是进入了太学,道路两边都是高大的柳树,人走在路上,需要不断地撩开垂下来的杨柳枝。
  这让曹襄的头发有些散乱,其中一绺头发从头上垂下来,遮住了一只眼睛。
  过了杨柳街,曹襄的耳朵里就灌满了学问。
  左边有随韵的《新书》,右边有悲愤的《天问》,向前看,有人握着一卷书踽踽独行,向后看,有人举着一根锤绳正在对日观察。
  无论如何,被学问包围的曹襄心中依旧波澜不兴。
  荷花池就在眼前,曹襄丢下家将跳上一叶扁舟,站在船头的船夫撑一下竹篙,扁舟就飘飘荡荡的进入了藕花深处。
  藕花深处有肥鹅,麻鸭,一群群一堆堆的在捕食水中的杂鱼,偶尔遇到一条大的,就会惊起大片的水花。
  一队晚走的天鹅踩着水花从荷花池飞起,斜刺里钻进了湛蓝的天空,不大功夫就变成一团黑点,飞向遥远的北方。
  曹襄看的眼睛都酸了,目送天鹅去了北方,正要吟诗一首,扁舟却微微的震动了一下,就听船夫低声道:“贵人,已经到了董公处。”
  曹襄收回凌乱的目光,背着手下了扁舟,施施然的来到一个背对着他的老叟身边,喘口气,坐了下来。
  “昔日姜太公垂钓渭水之上,是因为有志难伸,董公清晨垂钓碧溪,又是为了什么?”
  披头散发的董仲舒呵呵笑道:“无他,饱腹尔。”
  曹襄又道:“董公可知我今日经历了什么?”
  董仲舒道:“日新,日新,日日新,人活一日当有所得,否则,岂不是虚掷岁月?”
  曹襄扳着指头道:“某家昨夜夜宿万花楼,唤来万花共眠,今晨,我背对朝阳穿越了整个富贵城,吃了馄饨,油条,豆腐花,看了倒净桶的民妇,见了去学堂的幼童,见了钱庄开门,见了从青楼归来的太学生,又见了游鱼,荷花,肥鹅,麻鸭,天鹅,历经重重劫难,这才来到董公身边。董公有何可以教我?”
  董仲舒头都不回的道:“君侯富贵已极,尊荣已极,功勋已极,且名满天下,今日又浑浑噩噩以仙人之姿游历人间,见老夫时已经心如止水,这天下该经历的君侯已经经历过,想要更进一步,当从头再来!”
  曹襄沉默片刻,坚决的摇头道:“我好不容易走到了这一步,即便是不快活,也断然不能走回头路。云琅说的好,耶耶前进一步容易吗?即便是前路不好走,有刺,有荆棘,耶耶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哪怕是一条道走到黑,耶耶也不后悔。”
  董仲舒冷笑道:“想要更进一步,就要让陛下更进一步,否则,陛下就是你们的道路的尽头。想要陛下更进一步,那就要封禅泰山,焚表祭天,昭告天下,吾皇于功业一道已经远胜三皇五帝,当进大皇帝位。如此,我等弯着腰在人间苦苦坚持的人,才有空间挺直腰板。君侯以为然否?”
  曹襄点头道:“正该如此,前两请都是董公牵头,这第三次劝谏陛下封禅泰山,就由我等牵头如何?”
  董仲舒大笑道:“君侯准备贪天之功为己有吗?”
  曹襄笑道:“某家见董公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件事,就只好自告奋勇了。”
  董仲舒叹息一声道:“三请,陛下必然会同意,就不劳君侯大驾了。”
  说着话,董仲舒提起来鱼钩,一尾一尺长的红鲤鱼就被他从水中提出。
  他并不忙着把这一尾鱼从鱼钩上取下来,而是任由这尾鱼在鱼钩上挣扎。
  直到鲤鱼渐渐没了力气,这才把它从鱼钩上解下来,用几根茅草穿了鱼鳃,收起鱼竿,提着鱼向自己居住的茅屋走去。
  曹襄站起身,朝快要进门的董仲舒喊道:“三天,三天后我将上本奏请陛下封禅泰山。”
  董仲舒大笑道:“你不敢!”
  “我有何不敢?”
  “因为你不配!”
  “某家累世公侯!”
  “你曹氏,云氏,霍氏想要奏请陛下封禅泰山,再过一百年或许有此资格。”
  曹襄叹口气道:“既然你知道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苦不堪言,为何不能尽快为大家抬抬房顶,让我们都直起腰来生活?”
  董仲舒停在门口,回头看着曹襄道:“除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一一三章
每个人都没有闲着
  曹襄小心的挽好发髻,用一枝青玉簪子将发髻固定好,捡起董仲舒留下的鱼竿继续钓鱼,似乎没有离开董仲舒居住的这座小岛的想法。
  他沉得住气,董仲舒更是一位不动如山的大行家,两人隔着一扇窗户,一个看书,一个钓鱼,当然,在不远处还有一个童子正在剖鱼。
  因为饵料丰富的缘故,经常打鱼窝子,董仲舒居住的小岛边上,很容易就能钓到鱼。
  不一会,曹襄就钓起来了七八条鱼。
  瞅着鱼篓里的那堆鱼,曹襄忍不住笑了,对正在读书的董仲舒道:“是不是每当有客人到来,你就会坐在这里钓上来一条鱼?”
  董仲舒冷哼一声。
  “是不是遇到你想见的人,你就会说,佳客落足,就有一尾鱼自愿上钩以身待客。要是来人你不想见,就会怎么说?”
  董仲舒怒道:“不见!”
  曹襄点点头,觉得董仲舒说的很对,以前他来这座岛的时候,总会受到董仲舒用鲜鱼招待,那时候自然是嘉宾。
  自从云琅在凉州跟夏侯静一起合谋办学,他再来这座岛自然就不会受到好招待了。
  “董公未免太小气了些。”
  董仲舒放下书本,压抑着怒火道:“云琅……”
  不等董仲舒把话说完,曹襄就大笑道:“公羊学,谷梁学都是儒学,董公同室操戈何其速也!”
  董仲舒并没有被曹襄一句话就激动的失态。站在窗前道:“大好年华,若不能成千秋之业,就是蹉跎了岁月。”
  曹襄轻笑一声,又把一尾鱼甩上岸,轻声细语的道:“陛下运筹天下之力剿灭匈奴之后才有如今的太平盛世。这中间还有卫青,霍去病,云琅等人戮力作战之功,更有长门宫,云氏以及群臣百姓努力制造财富,为大军供应足够的军粮,物资之功。这两者缺一不可,曹襄不才,也曾深入虎穴,为大汉作战,几次险死还生……董公不但坐享其成,还要分享太平盛世这方酢肉上最肥美的一块,还享用的如此霸道,试问天下谁能佩服?”
  董仲舒被曹襄的话给气笑了,从窗户里探出半个身子道:“老夫不是汉人,不能安享这太平盛世?你们做的事情让天下人有了一个平安的家园。而老夫做的事情则可以让大汉国祚绵延千万年,孰轻孰重,平阳侯不会不知吧?”
  曹襄眼看着那条蹦跶的鱼不再蹦跶了,就笑道:“我只是在想,我们怎么就不能平安过日子呢?你想要说服诸子百家,为何不用嘴巴,一定要用刀子呢?”
  董仲舒哈哈大笑道:“老夫且看你们如何用嘴巴说服太子,让昌邑王上位!”
  曹襄摇头道:“我们真的没有参与到夺嫡一事中。”
  董仲舒冷笑道:“陛下准许你们置身事外吗?”
  “就是如此,我才希望董公能够尽快发起第三次动议,请陛下封禅泰山。让陛下获得大圆满之后,或许心中就会有那么多的想法,如此,大家都平平安安的过日子,把自己的余生快些弄完。”
  “让云琅放弃支持夏侯静他们,老夫就发起动议。”
  “不可能,你们不愿意去凉州,而凉州又必须尽快归化,没了夏侯静他们,归化之事就谈不到什么进度。董公,公羊一脉大势已成,就不要在意那些犄角旮旯里的事情,倾尽全力快些稳固中原才是大事。如果董公不愿意发起动议,曹氏或许可以从中穿针引线,发动诸子百家上本,动议陛下封禅泰山。”
  说完话,就从鱼钩上摘下那条死鱼丢进鱼篓里,笑眯眯的道:“给董公加道菜!”
  曹襄再次跳上扁舟,就听董仲舒在后面高声道:“你们已经等不及了是吧?”
  曹襄摆摆手道:“如今勋贵们一个个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果再不松口气,大家都会窒息而死。”
  “陛下去封禅泰山,太子就会监国是吧?”
  曹襄的身子抖动一下,迅速就站稳了身子高声道:“你想差了。”
  董仲舒目送曹襄远去,此时,童子正好烹制好了那条鱼。
  他吃了一口,索然无味。
  不仅仅是曹襄觉得这个鲜活的世界已经变的死气沉沉,就连董仲舒这个强力推进儒学的先锋,也觉得这两年大汉朝少了一些什么东西。
  往日里,有匈奴人为患,虽然此时的匈奴已经被大汉国压制的龟缩在北海一带牧羊。
  大家口口声声还是铲除匈奴……
  现在,匈奴跑去了西天!
  大汉人的感觉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就像眼看着自家的羊跑到天边再也回不来了一样,心中满满的全是失落。
  有时候,董仲舒也会问自己,大汉国的将来到底会成什么样子?
  鏖战了数百年的春秋,战国结束了,终结了战国的大秦也覆灭了,战争的烈度总体上是在不断地降低。
  现在,最后一个敌人也跑了。
  彪悍善战的大汉人不懂得如何享受没有敌人的日子。
  面如冠玉的司马相如如今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老农。
  在跟云琅一起共事的日子里,他度日如年。
  重新回到长安之后,他看着繁华的长安恍若隔世。
  在走进未央宫之前,他用手按着胸口,生怕怀中的哪一篇文字会不翼而飞。
  这是他抵达梁园的通行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5/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