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乡(校对)第6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5/1095

  云琅抬头看了张安世一眼,觉得能想出储备银行办法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
  “也就是说,你准备彻底跟这些子钱家和解?”
  张安世打了一个哈欠道:“必须和解,我们打了一年,两成的利息打成了一成二,一成二的利息其实是不合理的,弟子计算过商家的利润,以为一成六的利息应该是一个合理的范畴。利息太低,子钱家就没有多余的钱来放贷,利息太高,又会损伤商人扩大商业规模的意愿,因此,弟子以为此事还需商量,如果先生能够拨冗亲自给所有子钱家授课,讲清楚子钱与商贾之间的关系,弟子说服他们的可能性就更高了。您看看后面,弟子还准备借用他们这些人的钱庄网点,准备将异地兑存的业务继续扩大,这中间应该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千头万绪的,没有可用的人手。”
  云琅点点头道:“可以,也该到了给子钱家正名的时候了,毕竟,现在的子钱家,对商贾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张安世忽然大笑道:“自从东郭咸阳,郭仅这些大商贾被桑弘羊整治过后,现在有商贾开始觊觎国朝的官位。他们无视东郭咸阳,郭仅的悲惨遭遇,只是觉得商贾应该为官,才能改变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年他们扶持了很多贫家子进入官场,只可惜,这些贫家子一旦为官之后,就会迅速抛弃商贾,向勋贵们靠拢,即便是这样,商贾们依旧乐此不疲。”
  云琅看着张安世笑道:“云氏不会成为商贾的代言人,以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不过呢,云氏可以成为商贾进入官场的一道阶梯。”
  张安世眼睛一亮连忙道:“先生是说真正的商贾子弟吗?”
  云琅笑道:“必须是上位之后可以真正站在商贾立场上说话的人。”
  “我云氏每年三个推荐名额可以动用吗?”
  “自然可以,如果需要,我还能去要去病的多余名额。”
  张安世愉快的找了一个锦榻躺下来,对云琅道:“且容学生休憩片刻。”
  或许是心中的疑惑有了答案,张安世脑袋才沾到枕头上就睡了过去。
  张安世的文稿不过一万余言,云琅看过之后,也不得惊叹至极,就云琅来看,此刻的张安世就任是大司农麾下的度支官绰绰有余。
  云琅不过是点拨了两句,张安世就能结合自己管理钱庄的工作经验,迅速的拿出这样一份心思缜密,结构合理的文本,殊为难得。
  这样的东西已经有了后世银行体系的一点影子,他甚至考虑到了监察体系,这在大汉朝这个商业仅仅还只是萌芽状态的时代里,堪称目光长远。
  一份文书,云琅细细品读了一个多时辰,睡醒了的张安世饱餐一顿之后又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云琅不得不叹服张安世干事情的劲头。
  “红笔处,是我做出的一些修改,没有根本上的错误,我修改的都是细枝末节,这样的东西能经得起推敲,你去找韩泽他们的时候,莫要过于倨傲,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共同拟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张安世接过文书,细心地揣进怀里,朝云琅施礼之后就匆匆的离开了。
  宋乔从里间出来,翘首看了一下远去的张安世问云琅:“夫君,安世比之小光如何?”
  云琅淡淡的道:“小光是天生的政客,安世是天生的实干家,两者不可放在一起比较。”
  “那么,那个总是赖在我们家书房里的金日磾比之小光,跟安世又如何呢?”
  “金日磾可惜了,他自幼生活的环境以及身边的人限制了他将来可以达到的高度。”
  “妾身很吃惊您没有说他的匈奴人身份。”
  “如同去病所言,匈奴人注定要灭亡,灭亡之后,金日磾的匈奴人身份不但不会成为他上进的阻碍,反而会成为他的优势所在。”
第一五一章
刘据的玩具
  匈奴人就是奴隶,这是长安汉人的看法。
  除过汉人,其余族类皆为奴!
  这是捕奴团的看法。
  当刘据的大军在蜀地商贾的带领下进入林莽之后,霍光才算是真正见识了什么才是捕奴人。
  在师傅口中懦弱的如同一匹狗一样的郭解,在这片近乎原始的林莽里如同战神一般纵横捭阖。
  无数的部落在彪悍的捕奴人攻击下,纷纷瓦解,无数的寨子,在大火中燃烧,即便是逃遁入了林莽,也会被那些比他们更加通晓山林的蜀地商贾卫队一一的驱逐出来,最后被捆绑起来,成群结队的运往蜀地……
  生活在山林里的人,连山林都会发出巨响不允许他们藏身的时候,他们能做的就是挥舞着简陋的木棒,石斧,青铜刀向那些身披重甲的武士发起最绝望的攻击。
  刘据坐在一头巨大的战象背上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挥手间城寨灰飞烟灭。
  霍光觉得自己不该来西南之地,也没有必要来西南之地,武器战具的不对称性,加上可以发出巨响的火药,山林里的蛮人在成建制的大汉精锐的攻击下,毫无还手之力。
  狄山已经很久不说话了,霍光也很不愿意说话,离开了京城的刘据就显得有些残忍癫狂。
  眼看着一座新的城寨大门被甲士们抬着巨木轰开之后,刘据紧绷的身体顿时就松懈了下来。
  捕奴团的人已经冲进了山寨,战争已经没有了悬念。
  “霍光,真是痛快啊。”
  刘据喝了一大杯葡萄酿丢掉酒杯对霍光道。
  霍光放下手里的书本,抬头看了一眼,已经开始冒烟的山寨,重新将视线放在书本上道:“恭喜殿下大捷!”
  刘据对霍光这样的表现并不感到奇怪,这个人的兄长经历过更加恐怖的战争场面。
  “你说,我如果也去了北疆……”
  霍光冷冷的道:“殿下只适合在南疆作战,北疆作战的事情交给我哥哥,我师傅他们去做。”
  刘据有些不高兴的道:“刚才郭解还是勇猛的,亲冒矢石奋勇登城,有几分悍将的样子。”
  霍光卷起书本叹口气道:“殿下,郭解此人临时用一下还是不错的,至于悍勇,您就别羞辱这两个字了,万一传到北疆,西疆军中,会让人怀疑殿下的眼光。在我哥哥帐下,他连听令的资格都没有,在我师傅麾下,他的作用永远都是清理战场。”
  刘据看着霍光不悦的道:“那要看是在谁的麾下。”
  霍光莞尔一笑,继续靠在战象背上的篮子边缘看自己的书,他没想到,刘据这才攻破了几个土人山寨,就把自己与大汉冠军侯,永安侯相媲美了。
  “殿下……骄……兵必……败!”
  狄山几次把小本子递过来,刘据都不愿意看,不得已,只好努力出言规劝。
  刘据哼了一声,就推开甲士高举的巨盾,站在战象背上威风凛凛的扫视自己的战果。
  霍光冷哼一声,护卫刘据的甲士就慌忙将刘据捉回来,重新用巨盾护的严严实实。
  山寨里的大火冲天,郭解才带着捕奴团的人意犹未尽的从山寨里走出来。
  来到刘据战象跟前报功道:“启禀殿下,末将已经攻破石泉寨。”
  刘据从巨盾的缝隙里露出脑袋道:“将军辛苦,大军继续向前十里扎营。”
  郭解应诺一声,就带着人马率先向前探路。
  刘据把脑袋缩回来瞅着霍光道:“你刚才为什么给他记过了?”
  霍光道:“其实应该就地斩首的。”
  “他犯错了?”刘据大为不解。
  “乱军之罪!”霍光回答一声又开始看书。
  “我觉得他干的不错。”
  “殿下若是不解,等待扎营之后向谢,彭两位老将军请教,他们一定会给您一个合适的答案。”
  刘据只好点头,他也很想知道,非常勇猛的郭解怎么就犯错了。
  说来好笑,这支军队的首领是刘据,但是,军权却在神卫校尉成宛的手中,五百名皇帝派给刘据的甲士,只听从成宛的军令,最奇怪的是,这支军队只负责保护刘据的安全,对于别的事情不闻不问。
  而蜀中商贾护卫的指挥权却在霍光的手中,还包括保卫霍光的六十名甲士。
  至于捕奴团的指挥权,自然在郭解手中,只有后勤人员的指挥权在狄山手上。
  谢长川以及彭初这两位老将则是刘据花了极大的代价邀请来的顾问。
  霍光总觉得谢长川跟彭初这两位老将的来意不善,因此,在大军刚刚开始扫荡的时候,他并不愿意抛头露面。
  郭解愿意每战争先,他是他乐意见到的。
  大军一路以雷霆压顶之势向滇国推进,目的就是准备在滇国毕其功于一役。
  如果让大军钻山林去找分散的滇国人,那该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
  战术是谢长川跟彭初制定的,他们认为,大军前期的作战目标就是要带给滇人无穷的恐惧,让这些滇人明白,单独的村寨,单独的部落,是无法与大汉军队抗衡的。
  狄山瞅着蓬头垢面,伤痕累累的奴隶被捕奴团的人从山寨里拖出来,就低下自己的头,大有掩面而泣的意思。
  刘据东张西望,志得意满,霍光低头看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郭解在战场上来回奔驰,显得极为忙碌。
  汉军看不起滇人的战力,但是,安营扎寨的时候却一丝不苟,不论有多么的劳累,壕沟,栅栏,据马,防火沟都安置的明明白白。
  扎营之后,霍光,狄山,谢长川,彭初,成宛,郭解是一定要巡营的。
  事关大军安危,没人敢大意。
  巡营完毕,相熟的就会凑在一起,只有霍光一人是孤独的,没人理睬他,他也不是很愿意理财别人。
  狗子给霍光端来了吃食,霍光吃了两口就放下餐盘道:“给师傅的信发走了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5/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