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乡(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1095

  阿娇停下整理麻将的手,恨恨的道:“从十月到来年二月,陛下不封侯,是要黜落一些侯爵。这几年你们这些人战功一天天的积累,大汉封侯也一天比一天多,再这么下去,全大汉人都会成侯爷的,到时候站在街上一群猴子相互作揖看起来倒也壮观。”
  曹襄不满的道:“谁的侯爵不是出生入死之后才得来的?就说去病吧,他全身上下还有一块好皮肉吗?也就是命硬,这才捞了一个冠军侯,如果倒霉一点战死了,陛下跟您可是一个铜子都不用付出。贵人啊,您坐在凌霄宝殿上,就不要在意我们这些苦哈哈赚取的那点蝇头小利了。”
  大长秋冷笑道:“给你们一点甜头自然可以,吃饱了就该老老实实的蹲在家里养膘,偏偏吃饱了却不肯消停,有人跟岭南的蟊贼里通外联,有人跟匈奴眉来眼去,还有人吃着民脂民膏还不满足,连人家的闺女都不肯放过。这样的废材,要那么多做什么。”
  听大长秋说的激烈,云琅瞅瞅曹襄,就见曹襄慢悠悠的道:“巴蜀之地不安宁,淮南国有使者去了匈奴探望匈奴王的大阏氏,河间郡守色性大发,以陛下的名义强征天下美女,给陛下松了两个,其余的八个都自己留下了。”
  云琅撇撇嘴道:“关我屁事,我现在就是一个农夫。”
  曹襄大笑道:“也不管我屁事,我现在是一个赋闲的闲散侯爷,狗都不太理我。”
  阿娇整理好牌,抓完牌之后丢出一张牌笑道:“也好,干干净净的在上林苑过活,也不差什么了。操心的活计我去干如何?”
  云琅笑道:“您本来就是我们上林苑的头头,您不出面,谁出面?”
  阿娇满意的点点头道:“粮食,织造,将作,这些东西才是国之根本,只要有了粮食,就算天下起了纷争,总能用粮食给平息掉。人呐,离不开衣食住行,其实只要我们把这几样东西捏在手里,天下随他们去揉捏,那都是假的,一旦肚子饿了,身体感觉冷了,所有人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好了。”
  云琅抓了一张牌,一边撮弄着,一边笑道:“的确是这样,看起来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事情,只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十余年,就能把大事给办了。现在,陛下雄心勃勃,大臣们志得意满,将军们红着眼珠子争夺军功。都以为一个大大的盛世就要来了,却不知道,什么是盛世?百姓吃饱穿暖,国无外患,君无内忧才是真正的盛世。打仗打的痛快了,所有蛮族的君王全部都来长安给陛下跳舞了,百姓却饿的嗷嗷叫,这样的盛世,真的没有多少作用。”
  阿娇若有所思的道:“你真的觉得我们修药铺,捯饬粮食,弄些丝绸,鸡鸭,就能改变我们现在的处境?”
  云琅笑道:“陛下总说天下是刘家的,这一点我们承认,可是,刘家子孙虽然多,跟全天下的百姓比起来终究是少数。所以说啊,这君王就是舟船,百姓就是托舟的大水,两者缺一不可。”
  阿娇嗤的笑了一声道:“想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诛心之语就说,在我这里要是连一两句实话都不能说,我真的不知道你们能在那里吐露心声。”
  听了阿娇说话,云琅再一次忍不住在心中叹息一声,看样子皇帝要清理旧勋贵的决心下的非常大,即便是阿娇这个既得利益受损者都没有抗争的心思,云琅认为自己交卸了官职,回到家里种地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牌局结束的时候,云琅输了三个金锭子,曹襄倒是赢了十来个金锭子。
  离开的时候云琅还从阿娇那里弄来了两根小儿胳膊粗细的人参,估计没有三百年,两百年是足足的。
  最近身体匮乏的厉害,需要弄点人参粥好好地补补。
  跟曹襄两个穿过满是落叶的小路,赢了钱的曹襄忽然发起了脾气:“这不公平!”
  云琅惊诧的看着曹襄。
  “我的祖辈出生入死,殚精竭虑……”
  云琅左右看看,就守在一边道:“还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尽管说,尽管吼出来,这里没什么人,吼完,说完之后,就弄一个笑脸好好地过活。
  陛下处理完毕了封王,自然就会处理勋贵,勋贵处理完毕之后,就该动军队了。
  等陛下吧该动的全部动完了,就该全力以赴的对付匈奴人了,攘外必先安内,这就是陛下此时的想法。
  他知道要战胜匈奴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耗尽天下的财力物力,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支持,陛下想要完成夙愿很难。
  所以说,我们之所以会难受,其实就是因为陛下刻意打压的结果。
  这时候谁要是想着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他不是傻子也一定会是一个大疯子。
  我们年轻,有的是时间等待,正好趁着这几年空闲把该做的事情全部做完,打好基础将来也好一飞冲天。”
第十二章
雷声大,雨点小
  经过与长平,张汤,阿娇等人的接触之后,云琅算是明白了刘彻想要干什么了。
  他想做一次政治改革!
  把勋贵全部干掉这种事他想都没想过,他知道这非常的不现实,他只想通过压迫勋贵族群,从而让这些旧有的官员们认同他新近提拔的寒门子弟。
  以前的时候云琅没见到几个寒门子弟,比如公孙弘,比如主父偃,比如张汤,王温舒,就是他见过的所有寒门子弟了。
  这些人说是寒门子弟,其实也不是很正确,除过公孙弘这个从小在薛地为富户养猪出身的人之外,张汤,王温舒都不算是什么贫寒子弟出身。
  至于已经发不知所踪的主父偃,则是刘彻根本就不愿意提起的一个人。
  准确的说,刘彻喜欢站在大汉立场上的官员,不论贫富他都喜欢。
  在他眼中,那些已经富贵了百年的家族,已经没有什么一心为国的念头了。
  一旦国家与家族利益出现冲突的时候,他们会直接的,且毫不掩饰的站在家族的立场上。
  刘彻的这个想法是没错的,这在大汉已经不是什么特殊的秘密了。
  在政治改革之前,后世的做法是团结所有能团结的人,然后通过相互让步,最后达到一个折中的目的。
  也就是说,后世的政治改革一般只能达到改革者初期认定目标的一半或者更少。
  这样要做的好处是不给社会来带动荡,在和风细雨中就完成了改革。
  很明显,刘彻不这样想,他想让所有人都恐惧他,让所有都把事情的结果想到最坏。
  然而,他开始改革的时候却不会那么粗暴,这时候低于所有人预期烈度的改革,就会让所有人都满意。
  毕竟,皇帝已经饶你一命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政治改革很多时候就是一个皇帝与官员之间的欺骗与被欺骗的关系。
  说实话,政治改革对百姓来说大多时候都是好的,都是有益的,毕竟,皇帝,或者政治家改革的目的是要国家国富民强,如果连这个目标都达不到,那就不叫政治改革,而是叫暴政,或者盘剥了。
  既然皇帝要吓唬全天下的有权人,像云琅这种无权无势的自然就不用担心了,端着一碗面条蹲在路边看勋贵们胆战心惊的过日子绝对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回到家里,云琅的日子过得舒服的给个皇帝都不换。
  小老婆进门了,大老婆也算是久别,夜夜笙歌就难免,一觉起来,已是日上三竿,然后在老虎亲昵的揉捏下从床上爬起来,紧接着漂亮的一塌糊涂的红袖就端着洗漱工具过来……
  除过牙刷还是有些恶心之外,云琅不觉得现在的生活比后世短少了什么。
  云家的早饭自然是丰盛的,尤其是在家主流浪了两年回来之后,厨娘恨不得把所有的手艺都展现出来,就希望获得家主一声夸赞。
  “以后啊,我要的煎蛋给我单面煎,蛋黄一定要嫩,最好能被我一口吸走……另外啊,煎蛋的模样也很重要,找工匠用博铁片子给你弄几个好看的模子,煎鸡蛋的时候,只要把鸡蛋打进模子里就成了……我告诉你们啊,什么是贵族呢?贵族就是吃什么,穿什么都要与众不同,最好走在街上别人都不敢正眼看你,就成贵族了。”
  一般情况下,曹襄在的时候,云琅一般不告诉他后世人对贵族的定义。
  在大汉这个时代还没有到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只要衣着华丽,吃食精美,马车豪华,从人极多,这就该是贵族了,想要他们有下一步的进化,那需要自觉。
  当梁翁都开始穿丝绸衣服的时候,谁敢说云家不是大户?
  对于这一点,云琅是极力反对的,丝绸这东西夏天穿着很舒服,冬天穿?那就见仁见智了,反正云琅觉得麻衣穿着很舒服。
  一只脚踩在老虎肥嘟嘟的肚皮上,一只手端着一个柴烧的茶杯,眼睛里瞅着曹襄嫉妒的模样,耳朵里听着梁翁精确到个位数的鸡蛋,鸡鸭,牛羊,猪群,丝绸产量……这样的生活云琅觉得过到天荒地老也不差什么。
  “把家里的菜园子用篱笆给我扎紧,不要是个人就往里面钻,你们啊,不知道里面的价值,以后,家主我就要靠种地混饭吃呢,可不敢糟蹋了。”
  说起这件事梁翁就惭愧欲死,家主不在的时候他抱着邻里邻居的,给一两把青菜接纳一下是应有之意,现在看来,错大了。
  “东方朔的婆娘总来我们家的菜园子拿蔬菜,从今天起,老奴再也不会让她进门了。”
  这句话说出来可就成心欺负家主了……
  “你收了东方朔婆娘多少钱才把这句话递进来的?”
  “老奴不敢,就是觉得那个婆娘可怜……”
  “既然你都说了,那么,就该知道怎么处理东方朔的事情吧?”
  “缴纳罚铜一百斤,就能解决!”
  “东方朔在富贵县可没有少贪污,怎么连一百斤铜都拿不出来?”
  梁翁自然把家主的诽谤之言忽略掉,恭敬地道:“必须要少卿以上的官员作保缴纳罚铜才能算数。”
  云琅躺在宽大的藤椅上笑道:“这家伙混的确实差,连一个肯作保的人都找不到。”
  曹襄怒道:“现在勋贵们都以为是东方朔多嘴,上了那么一道狗屁不通的奏章,才害得全天下的勋贵们胆战心惊,这个时候谁会帮他出头?”
  “那些既得利益者呢?”
  “他们刚刚掌权,岂能为自己树敌?东方朔这种人自然是没有人理睬的。”
  “咦?东方朔算起来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你居然看上眼?”云琅有些奇怪,以长平喜欢收藏人才的性子,居然把东方朔给漏掉了。
  曹襄摇头道:“这人太麻烦。”
  云琅点点头,然后就对梁翁道:“带上我的印信,跟一百斤铜,去阳陵邑把东方朔捞回来,就说家里缺少一个马夫,问他干不干?”
  梁翁陪着笑脸道:“他凭什么不干!”
  说完就急匆匆的走了。
  梁翁说完话之后,刘婆就连忙走过来了,云琅见曹襄没有离开的意思就皱着眉头敲着桌子道:“避点嫌啊,好歹我的管事要给我说家里的机密呢。”
  曹襄用勺子拨弄着盘子里一颗硕大的菜豆道:“你要是喜欢,我跟老婆敦伦的时候你都能在一边参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