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6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7/657

  王安石笑道:“祢衡赤身裸体现于人前,你们赞颂了千年之久,老夫不过是解溲而已,憋坏了父母给的这具身体才是大大的不孝,老夫为父精母血着想,何来失礼之说?”
  文彦博叹息一声道:“很久以前,老夫认为蛮夷之所以总是经略中原,只是单纯的想要财富和粮食而已。
  如今来到草原上才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老夫每日看着一望无垠的草原,只能看见蓝色的天空如同锅盖一般笼罩着绿色的草原,这样的景致总是会让人生出去天边看看的欲望。
  这样走着走着,就会走到我大宋的地界上来了,然后看到了富足,看到了繁华,也就顺理成章的起了劫夺的心思。
  天地间只有一人的存在,自然就不会顾及什么人情礼法,就如你王介甫在草原上可以随地解溲,那些无知的蛮夷也一定会认为这天与地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做什么事都是应该的。”
  王安石闻言大笑道:“如果真的如同宽夫兄所言,京中那些蝇营狗苟之辈都应该被发配到草原上来,多住上几年之后,功名利禄之心说不定就会慢慢地淡泊下来。”
  文彦博冷笑道:“燕云地一旦归属大宋,介甫兄的愿望就会成真,我大宋日后发配罪官,不再发配到逐渐富庶的岭南,而是应该发配到这里来垦荒。”
  王安石瞅着文彦博疑惑的道:“你最近是怎么了,这些天你好像转了性子,不再死死地盯着云峥了,开始考虑一些真正的国家大事了。”
  文彦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指着正在匆匆安置的火炮道:“无他,唯发现火炮耳。
  此物果真是战争利器,被称之为战场之神毫不为过,它的出现直接将复杂多变的战争变得极度简单,从今往后,实力将是唯一考验一个国家国防战力的标准。
  如果我大宋的城寨之上都架满了火炮,即便是云峥也没有能力长途千里奔袭最后一鼓而下东京城!”
  王安石哈哈大笑起来,最后竟然掩着肚子笑的更加不堪,慢慢地倒在地上断气一般的抽搐,笑的泪流满面。
  文彦博怒道:“老夫的话真的如此可笑吗?”
  王安石好不容易止住笑意,干脆坐在地上指着文彦博道:“宽夫在两台任职多年,难道就没有读过云峥在嘉佑三年上的《国防疏》吗?
  那封奏疏里面就系统完整的讲述了火炮以及火药武器一旦大规模的使用之后,国家将再无边镇,朝中也再无武人作乱的可能。
  因为依靠一杆马槊,一柄铁刀,三寸悍勇之气就能翻天覆地的冷兵器时代结束了,从今往后,只要我们士大夫不过分的苛待百姓,那么这个皇朝就能永远的存在下去。
  在这个时代,要提防的是掌握大权的文臣,而不是武将,因为文臣能够接触到皇朝的任何一个层面,而武将不能。
  如果皇朝控制了武器作坊,武将即便是能够得逞一时,一旦弹尽粮绝他就只有死路一条。
  你还在这里考虑着如何限制武将的权力,殊不知人家云峥早就给我们挖好了一个巨大的坑等着我们跳。
  武将祸国的时代结束了,那么,皇权之下下一个应该被削弱的权力集团是谁?还不是士大夫阶层。
  太祖说与士大夫共天下,这不过是一句话而已,目的就是用文臣来钳制武将,如今武将已经用不着钳制了,我们士大夫拥有与皇帝共天下的地位还能保住吗?”
  文彦博怵然一惊道:“老夫真的不曾见过那道《国防疏》,介甫兄应该知晓,老夫对云峥的所作所为非常的关注,如何会疏忽到连这样重要的一道奏疏都视而不见?
  介甫兄从何得知这道奏疏的内容的?”
  王安石愣了一下道:“老夫是在云峥书房里看到的,当时老夫与云峥正在商讨《青苗法》的利弊,云峥拿出这道奏疏给我看过。”
  文彦博重重的拍了一下大腿道:“这道奏疏定然是被先帝扣下来了,嘉佑三年,云峥官至枢密院副使,兵部尚书,他的奏折根本就无需经过两台和中枢,会直接呈递在陛下的桌案上。
  你让老夫好好的想想……”
  王安石冷笑一声道:“还想什么?陛下早就开始着手剥夺我们的权力了,如果不是因为陛下忽然病倒,天知道目前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
  你难道没有发现吗?陛下已经开始把司法权从我等文臣手中开始剥离了吗?
  以前的时候提刑司中的提刑官不过是我等州府治下的幕僚,现在倒好,提刑官开始主掌刑狱,就连诏狱也由直秘阁直接提点。
  你们这几年过得顺风顺水,老夫却过得苦不堪言,骑马进大内鞭打宦官一事让老夫吃尽了提刑官的苦头,老夫堂堂参知政事,一个六品提刑官竟然能够直趋老夫中堂,喝问老夫可知大宋典律。
  哈哈哈,当时老夫还以为朝中衮衮诸公已经忘记或者抛弃了我王安石,原来你们都不知晓,哈哈哈吗,真是笑死老夫了。”
  “六品提刑官竟然敢直趋你的中堂?为何从未听你谈及?”
  “你会把受辱之事传扬的举世皆知吗?”
  “庞相可曾知晓?韩琦可曾知晓?”
  王安石诡异的瞅瞅文彦博带着满脸的恶意笑道:“你说呢?”
  “是了,万事都瞒不过中枢的,庞相是知道的,韩大嘴未必知晓,庞相为何要把朝中的这种变化隐瞒起来?”
  “你文宽夫这些年的高官是怎么做的?庞相今年七十有五,上有辅佐先帝匡扶天下之功,下有扶住新帝登上皇位的从龙之功,收复燕云之功对他来说都算不得什么。
  在不久的将来,我大宋将会出现一位福禄寿喜无所不包的十全老人,在这样的情形下,你指望他带着百官去和皇权争斗?”
第三十九章
淳朴的文彦博
  天空没有打雷,但是文彦博觉得有一道惊雷正正的轰击在他的天灵盖上,王安石说的每一个字都像刀子一样在剜他的心。
  他的胸口痛的让他几乎无法直起腰背,之所以还能佝偻着身子站稳,纯粹是因为胸中还有一股滔天的怒火在支撑着他,不让他倒下。
  “与士大夫共天下!”
  “与士大夫共天下!”
  “与士大夫共天下!”
  他的脑海中只有这七个字在不断地轰响,每一个字都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脑子里,哪怕倾尽三江四海之水也不能抹杀这七个字。
  这是大宋朝建立的根本啊!
  这是大宋朝这个华厦的根基啊!
  这是读书人十年寒窗铁砚磨穿的精神支柱啊!
  这是大宋士大夫心中根本就不能触碰的最柔软的所在啊!
  文彦博的神经坚韧的如同钢丝一般,执拗的站在地上,很快那股即将吞没他的眩晕感如潮水般的褪去了,明亮的大地重新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于是,那个温文尔雅的文彦博又回来了。
  “你也是士大夫!”文彦博冷冷的对王安石道。
  王安石嗤的笑了一声道:“当我站在樊楼底下被百姓和地痞们用烂菜,臭鸡蛋丢的时候,噢,还有一大盆馊水。
  当我被全天下的人不齿的时候,你们在哪里?只有云峥从樊楼上踹下来一个杂碎之外,你们可曾为我说过一句话?
  我从来都不确定你们是不是看过云峥书写的《国防疏》,你们不提起,我自然没有立场特意去告诉你们。
  今天你自己想到了大宋武人的境遇,迟早会发现朝堂上的那些不对劲的事情,所以告诉你也不算是背弃云峥这个朋友!”
  “你认为云峥是你的朋友?”文彦博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王安石,他不能理解王安石这个士大夫中的异类的想法。
  王安石奇怪的道:“我们就算不是朋友,无论如何也谈不到是敌人吧?倒是你的想法令我极为吃惊,云峥是大宋的臣子,你也是大宋的臣子,我们都是大宋的臣子,都在为大宋这个国家效力,成为朋友很让你吃惊吗?”
  文彦博摇摇头道:“我也说不清楚,说不清楚啊!不行,老夫要写信问问庞相,我不信他会允许皇家动士大夫的权力。”
  王安石懒洋洋的道:“你其实只要想想你是怎么到了云峥军营里的,就能想清楚所有的前因后果。
  云峥和你格格不入,他宁愿对你处处让步,连杀人都杀的是我的人,也不愿意和你彻底的对立,你说是为了什么?
  云峥这个人脾气远没有你如今见到的这样好,否则李常也不会少掉几颗牙,那几个御史言官也不会被他揍个半死了。
  如果不是因为忍耐你的臭脸对他干别的事情很方便的话,他会忍耐你,我听说这家伙在军营里面很独,弄死前来监督他的文官不是一个两个。”
  文彦博波澜不惊地笑道:“你的意思是说我被赶出京城,是因为京城里面有大变化?”
  王安石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道:“除此之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可能,你以为你在钳制云峥,却不知人家正在刨你的祖坟!”
  “怪不得我自从离开雁门关,就再也没有收到过邸报!”
  “我也没有,不过我认为云峥手里有!陈琳手里说不定也有,只是京城里发生的事情跟人家无关,所以都躲在边上准备看我们的笑话。”
  文彦博阴着脸道:“老夫准备去找云峥要邸报看,你去不去?”
  王安石背着手饶有兴趣的瞅着四野幽幽的道:“从今往后,我可能好长时间都要留在燕云这片土地上来试验我的变法主张,为大宋寻找出一条万世以为法的道路来,即便是死在这片土地上,王安石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文彦博叹息一声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太狭隘了。”
  王安石笑道:“是你太狭隘才是,老夫要做的事情是为了万民,而你想要抗争的事情是为了士大夫,谁的格局更大一目了然。”
  文彦博心如火燎没工夫和王安石斗嘴,挥挥袖子就匆匆的去了云峥的营帐。
  王安石用力的踩踩脚下的大地,对这里的田土非常的满意,稍微修整一下就是不错的良田。
  大军进驻新的营地,云峥琐事极多,不断的有传令兵从营帐里进出将大帅的军令传达到大军所在的每一个角落。
  苏洵也是忙得两脚朝天,和陈琳一起为大军补充粮秣和各种军需弹药,每当云峥下达了一个军令之后参谋军官就会按照大帅的将令在相应的沙盘上插上对应的旗子,然后就有幕僚快速的用算筹计算出按照这道军令应该给接收到军令的部队配备什么样的武器。
  云峥的中军大帐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只要开始运转,效率惊人,这一点文彦博见识过,当他看到云峥彻底进入了主帅模式,就老实的找了一把椅子坐下来,闭目养神,只是他的太阳穴依旧在噗噗的跳动,显示着他内心正在翻江倒海。
  “告诉李东楚,西北角的防御就托付他手,遇到攻击立即反击,不得让辽人南北合流。
  我这一次要带着全军从耶律乙辛的八门金锁大阵中穿过去吗,我倒要看看他能奈我何!”
  参谋军官迅速的将代表李东楚的蓝色旗子插在大军的西面,幕僚们根据这几天物资消耗的程度,给李东楚配备了被平时多出四成的火药以及火药弹,弩箭,弩枪,石弹等必须的物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7/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