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6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7/657

  一首歌还没有唱完,文彦博就学云峥以前的样子胡乱鼓掌,拍的一点都不整齐毫无美感可言。
  “曲子悠扬动听,就是词句直白了一些,乃是下里巴人之乐趣,非我阳春白雪之高雅。”
  如果放在后世,这样的人早就被在座的所有人用口水淹死了,但是今天在座的诸位却齐齐的点头认可,云峥很想把王安石提拔上来的那个叫做段彦修的家伙踢死,明明大字不识一个,他竟然也在点头。
  大将军踢死一个偏将算不得什么,放屁太臭都是杀他的理由,不过云峥不打算和他一般计较。
  很早以前,王安石就盯上了来自陇西的悍将王韶,认为这个家伙将来会有大出息,可是王韶在经过秦州大战之后果断的投在了富弼的门下,这让王安石一度非常的郁闷。
  武将需要文官的支持,相对的,文官也需要武将的后援,这个现象一般只有官至参知政事之后才会出现,王安石现在虽然不是参知政事,但是他曾经是参知政事的副手,自然知晓文官和武官之间的那点破事。
  这次来西北,他其中之一的目的就是在军中为自己找到一个代言人,太聪明的人王安石不喜欢,聪明人一般心思都多,所以出纰漏的地方也多,那些憨厚些的武将才是他的不二人选。
  云峥京西军体系里的武将王安石是不考虑的,赵旉麾下的骑兵群王安石不能动,所以出身火山军的段彦修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官职不大不小,人既不聪明也不傻,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一手上好的投枪本事,据说百步之内无不中者。
  王安石现在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这个家伙,像今天这种高等级的聚会,连郎坦都没有资格加入,王安石却把段彦修带来了,不论是陈琳还是文彦博都有些不高兴。
  他们四人地位相差无几,不论是谈论正事也好,诙谐戏谑也罢,中间夹了一个低级武官,总有些不方便。
  也不知道王安石那么精明的人为什么会出这样的昏招。
  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促使云峥找机会把这个碍眼的家伙弄去当敢死队,或者被陈琳找一个小事情一刀砍死,即便是云峥和陈琳不在意,文彦博这个人天生就是来给人添堵的,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王安石培植党羽?
  今日是一个庆祝的好日子,姜哲统领的左翼在莫虎山击溃了辽将萧朝贵统领的达州辽军,并且顺利的将战线拉成一条直线,如今大军面对的就是耶律乙辛在黑云山下的铜头关摆下的八门金锁大阵。
  事实上云峥对于这个八门金锁大阵几乎一无所知,在他看来,所谓的阵法不过是借用了地利,再加上合理的兵力布置就完成了一个个妖异的传说。
  这是一套形而上学的东西!
  云峥就是这么认为的,在草原上,最凶悍的军队是蒙古的骑射大军,没听说成吉思汗曾经摆下过什么大阵,即便是有阵势,不认识字的铁木真恐怕没有能力把那些复杂的解说看个明白。
  文彦博这些天极度的兴奋,因为四个人里面只有他看过的杂书最多,也唯有他能够清楚明白的把这个所谓的八门金锁阵说清楚。
  云峥只要看一眼文彦博画好的阵图就头昏眼花。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标示,云峥看了很久都没有看出来一个所以然。
  最后好不容易看出来一点门道,这才发现,所谓的八门金锁大阵是一个纯粹的冷兵器时代的产物。
  利用地势合理的用兵,总能在某一个区域内形成以多打少的态势,因为阵势在不断地变化,利用橹盾或者石块将攻进来的敌军分开,从而达到减少伤亡歼灭敌人的目的。
  云峥不明白在短兵相接的情况底下,辽人舍弃了自己骑兵的优势和自己进行阵地战,他们是傻了还是糊涂了?
  拥有火药弹和燃烧弹的宋军此时在强弩的配合下,步战近乎于无敌,云峥不相信耶律乙辛麾下的辽军会比杀人魔王耶律花塔的麾下更加的精锐,那些有着蛮人血统的狂暴步卒都不是宋军的对手,耶律乙辛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偌大的军阵把所有的辽军都一团一团的布置在一起,这是多么好的火炮靶子啊?如果大量的燃烧弹再投进去,白磷弹也扔进去,八门金锁大阵就成了真正的人间炼狱。
  宋军现在不缺少远程攻击的能力,事实上宋军目前七成左右的杀伤力都是来自远程攻击的,不论耶律乙辛布下的阵势多么的精妙,只要宋军不进去,他又其奈我何?
  “八门者: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如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门而人则亡……阵势变化万千,惊门接开门,杜门接生门,死门接景门,休门接伤门,八门相互转换,生生不息,端是厉害!
  如今,耶律乙辛在铜头关下布下此阵,我们万万不可小觑,大阵由二十万辽军组成,大阵连绵三十余里,想要破阵,唯有悍将尽出,从如从东南角上生门击入,往正西景门而出,其阵必乱……”
  看着文彦博将的口沫横飞,陈琳王安石等人听得如痴如醉,云峥端着酒杯瞅着天上的浮云发愁。
  文彦博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华不虚,这些日子里不断地蛊惑王安石和陈琳,云峥自己如同石头一样无法改变,所以他就想说服这两个人一起来向云峥施加压力,免得他行差踏错,葬送了目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云峥现在知道太宗皇帝的三次北伐为何会失败了,每次开头都是极好的,到了最后一定会有一大群叫做文官的苍蝇在他面前嗡嗡嗡嗡嗡的飞舞,硬是把一个睿智的主帅给忽悠成了一个傻瓜,貌似目前的局势不错,可惜总有漏洞被辽人找到,最后难免溃败。
  文人策划的计策不是不好,而是过于精妙,他们会出于谨慎,不由自主的将所有异族人都想象成和自己一个智商层面,因此过于多的烟雾遮住了大家的眼睛,反倒看不清楚最初的局势。
  只要攻击受挫,那些机敏的文官就会反思自己的计谋,然后再设计出一个更加精妙的计划,然后,然后就是太宗皇帝被人家射了一箭,四十余万大军一夜星散,回到大宋的部下不足八万人。
  “避开辽人的精锐,我们从西南方切入,然后从正西方突出,这样一来就能把敌人的八门金锁阵南到北切成两半,让他东西不得兼顾。
  当然,这样做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遴选出来的步卒必须是最精锐的,必须在三个时辰里攻击前进十八里之遥,这对他们的体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文彦博说到这里捋捋胡须慨然一声道:“即便是付出巨大的牺牲,老夫也认为这是值得的,此战过后,西京道再无战事!”
  云峥的眼泪都要出来了,一支军队需要横穿辽人层层军阵,攻击前进十八里,什么样的悍将有这样的能力?
  按照京西军的标准配备,二十斤重的铠甲,六斤重的长刀,四斤重的火药弹,一斤半重的短刀,四斤五两重的强弩,再加上八斤重的三十枝弩箭,这样的基本配置已经足足有四十二斤重了。再加上必须的口粮和食水,负重近五十斤的情形下,京西军最精悍的军卒可以做到急速行军十五里,至少少年军全体就能做到,可是到了目的地之后,大多数人早就累的没了战斗力。
  文彦博并非是一个浅薄的人,他说这一番话是有根据的,现在大部分宋人都认为云峥麾下的京西军之精锐不下当初的魏武卒,而《荀子,议兵篇》有云: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意思是魏武卒背着百十斤重的东西半天就能走一百里……
第二十五章
信诺
  自食恶果的时候到了。
  以前的时候人人都说云侯善于练兵,练出来的精兵堪比魏武卒和秦锐士,云峥呵呵一笑,欣然笑纳。
  以前的时候人们说京西军的军卒已经超越了虎豹骑和白耳军,在平地上走马所向无敌,在山林间纵越宛如猿猴,对这样的恭维之词云峥自然是大言不惭的笑纳了。
  当别人说京西军中的悍卒已经早已远超唐时百人将的时候,云峥从来没有想着去解释一下,因为大宋人说话都是这样的,家里有百十贯钱就敢说自己家财万贯。
  明明弄死了一只狗就敢说自己已经打死了大虫无数。
  明明打败了一伙山贼,领军的虞侯就敢说自己的部下以一当十,杀悍匪无数。
  谎话说的多了,自己就会以为这是真的了。所以,云峥现在听到文彦博把自己的步卒当成魏武卒来使唤,除了仰天长啸一声之外别无他法。
  陈琳呵呵笑道:“文相果然见识高远,智计百出,论到悍将,我军中最不缺的就是悍将,不论是姜哲,李东楚,还是郎坦,孙杰,亦或是梁辑云武,这些将军都是一时之选,当然,转运使麾下的段彦修也能上阵抵挡一下。”
  陈琳所处这句话之后云峥再也无法沉默,瞅着陈琳淡然道:“想都别想,大宋这些年就积攒了这么一点将种,如果都毁在一个没名堂的破阵上,将种也太廉价了些。
  我大宋不是打完这一仗之后再不打仗了,别忘了,后面还有一个更加难缠的没藏讹庞,目前我们还有的是法……”
  “唉!云侯此言差矣,所谓人才就是得用于一时方才称之为人才,瓦罐难逃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我大宋人才辈出从未断绝过,老夫相信只要国家又有危难,总有好男儿挺身而出。
  既然云侯说他们是将种,那就该放在战场上检验一下,免得云侯把脓包当做好汉,用人不当,对家国的危害更甚!”文彦博非常看不起云峥拥兵自重的自私念头。
  苏洵见文彦博说的起劲,在一边疑惑地问道:“我们手里既然有火炮,弹丸也不缺,为何不一路轰击过去,反而一定要军卒去上阵厮杀呢?”
  苏洵的一句话说的大家都没了话说,云峥见文彦博像是吃了一只苍蝇一般难受的面孔,咕唧一声笑了出来。
  既然苏洵已经把自己要说的话说了,他自然落得一身轻松,这段时间早就憋屈的不成,就等着这个时刻呢,于是他哈哈大笑着向草原深处走去……
  大队的骑兵在草原上奔驰,轻柔的风拂过脸颊,不趁着初春的时光在草原上奔驰更待何时?
  天上的苍鹰在飞,地上的战马在跑,云峥的心也是前所未有的开阔,蝇营狗苟的乱局终于有了一条清晰地主线。
  这世上谁比谁傻啊,文彦博只不过是想借着辽人这把刀布置一个完美的杀局,剪除云峥的羽翼,只是操之过急,忘记了火炮的存在而已,或者说他是故意忘记了火炮的存在。
  自从在弘州城见识了火炮的厉害之后,他就在下意识的想要忽视这个东西。
  火炮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具有震撼力了,他想不到人的力量在某些时候可以媲美天神的力量。
  武器发展到了极致就会形成一种压倒性的力量,在这股力量面前所有的阴谋诡计都不过是一个个笑话,都会在大炮的轰鸣声中化为灰烬。
  政治就是这样子的,它无所谓残忍或者不残忍,也无所谓对无所谓错,只有合适不合适。
  文彦博说得没错,人才其实就是一个消费品,只要能支应过眼前的难题就成,至于以后的事情自然会有后来人去支应,考虑的太长远反而会迷失眼下。
  如果我们认真的去看每一个人,就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利益团体,这个世界其实无所谓坏人,只有站立的阵营不对的好人。
  大地的尽头有狼烟升起,浓重的黑烟笔直的升上天空,不大的功夫就染黑了好大一块蓝天。
  就在黑烟升起的地方,一只海东青正在振翅高飞,很明显,目标就是这里,云峥勒住了战马的缰绳,跳下战马,站在草地上等待那只飞鹰的到来,猴子已经展开了召鹰旗,不断地摇晃着。
  云峥不相信自己的背后还有辽人的存在,种谔正在梳子一样的梳拢整个西京,在这种情形下,连马贼都没有多少生存的余地,更不要说什么辽人了。
  能借用烽火传递消息的恐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皇帝已经死了!
  文彦博,王安石,陈琳正在向云峥所在的地方狂奔,苏洵已经命人擂响了聚将鼓,无数的信使迅疾的向各军所在的营地狂奔。
  飞鹰落在了猴子的肩膀上,他取下飞鹰腿上的竹管拿给了云峥。
  在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云峥就把密信递给了陈琳道:“节哀!传令下去,全军缟素为陛下送行。”
  “陛下龙驭宾天了?什么时候?”
  “三天前,太子已经在东京登基!”
  “消息因何来的如此快捷?”
  久久不说话的陈琳道:“陛下已经知道自己的死期,因此提前写好了旨意发往军前。”
  云峥点点头道:“陛下苦忍六年已经堪称奇迹,既然陛下的诏令里说我们只需停步三日,但是,无论如何陛下的哀荣一定要隆重,三天无论如何都是说不通的,至少需要九天!
  九天之后,本将相信陛下的英魂一定会来这里看看的,到时候我们就开炮为陛下开路。”
  没了皇帝,就好像被人抽掉了脊梁骨的陈琳点头道:“我们都知道陛下龙驭宾天也就是这段时间的事情,只是现在猛然听到噩耗,军心多少有些不稳,多休整几天也是应该的。”
  文彦博看完那张绢帛瞅着云峥道:“陛下说北方战事全部拖赖于你,也就是说陛下在临终之前都没有更改对你的信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7/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