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657

  庞籍嘿嘿笑着对太子道:“太子养气的功夫还要加强,要知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的道理。
  不过太子能想到汴河乃是东京命脉,对这一点为师甚为欣慰,嘿嘿,不过太子想的太自以为是了,汴河虽然重要,但是这样的命门,老夫岂能让你们轻易地掌握。
  要知道自庆历八年起,朝廷财政开始有了盈余之后,我们就在东京不遗余力的修建粮仓,到了如今,不论私仓,仅仅是大梁门外的官仓,我们就存量六百万,这是东京百余万人四个月的口粮,如果按照平日的一半供给,这些存粮足够我们食用十个月之久。
  也就是说,一年之内,即便是你们卡死了汴水,东京依旧不会因为缺少粮食而被攻陷!”
  陈琳奸笑着道:“计毒莫过绝粮,云帅一定会想着烧毁大梁门外的存粮,老夫一定会死死的守卫好粮仓,如果可能,还会将这些粮食分发给百姓自己存储,老夫就不信你云峥有本事把全东京人的口粮全部烧掉,想使用曹操的乌巢故智,劝你趁早打消主意吧。”
  陈琳说完这些话之后忍不住得意的笑了出来,庞籍也捋着胡须连连点头,陈琳这一手存粮入百姓家的法子,一下子就把云峥想要依靠绝粮来达到攻陷城池的想法给堵死了。
  且不说云峥没有一年的时间去攻城,事实上连半年的时间都没有,只要有四个月的时间,大宋最强悍的边军就会抵达东京,到了那个时候,不要说攻陷东京了,连自己的生死存亡都成问题。
  听到陈琳和庞籍的话之后,赵旭觉得自己的想法没了用处,一脸愁容的抬头瞅瞅云峥。
  云峥拉着赵旭走到角落里坐下来笑道:“太子殿下,我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你一定要记住啊。”
  赵旭连忙点头应承。
  云峥笑道:“我告诉你啊,这世间最容易攻陷的城池就是都城,交趾国的都城升龙府被我们攻破了,然后我们的到了交趾百年积存的财富,让我大宋的倒霉财政一下子从亏损变成了盈利。
  大理国的都城大理,虽说在大理内腑,却被一介粗人梁辑带着大军给攻陷了,从哪里带回来的财富也是数不胜数,我只是将金子全部化掉,就铸造了很多个金翅鸟,如今摆的满皇宫都是。
  西夏国的都城兴庆府我也亲自走了一趟,只可惜当时手里的军队还不成熟,人数也太少,所以只弄死了西夏皇帝李元昊,顺便把太子宁令哥给坑死了,最后用火药炸掉太子府,弄死了很多的西夏勋贵,出关的时候顺手牵羊的弄回来了三千匹战马,这是最亏的一次。
  原本很想去辽国的都城看看,那个该死的耶律洪基偏偏要弄什么春夏秋冬耐钵,想想自己实在是没有什么时间陪着那个喜欢打猎的皇帝四处游走,这才留在大宋休养生息。”
  赵旭惊恐的看着云峥道:“所以您就开始打东京城的主意了?”
  或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云峥是赵旭最喜欢的大宋将领,对于他的丰功伟绩赵旭知道的很是详细,就是因为知道,他才会觉得云峥对与攻破别人家的都城似乎有一种特殊的癖好。
  云峥幽幽的瞅了一眼景阳宫外的城墙道:“城池立在那里就是为了被别人攻破所准备的,在我的理想中,如果能够拥兵攻破天下所有的要塞,才不负来人间走一趟。”
  “修建城墙就是为了方便别人攻破?”赵旭知道修建城池的目的是什么,有些狐疑地问道。
  云峥笑道:“因为城里的东西比较宝贵,所以人们才会修建城墙来加以保护,我不是很喜欢当一个保护宝物的人,总喜欢当一个劫掠宝贝的人,所以我和狄帅不同,他喜欢当保护宝物的人,而且乐此不疲,我是当不成这种人的,如果要我看管宝贝,那些宝贝对我来说毫无价值可言。”
  赵旭拉着云峥的手道:“太保,难道对您来说抢来的宝贝才是宝贝吗?”
  云峥见大殿里的人越来越多,拖着太子走到角落里道:“你觉得你父皇赐给你的东西珍贵,还是你自己费尽心力抢来的东西珍贵?”
  赵旭狡猾的道:“按照太傅刚刚教的道理来判断,自然是父皇赐下来的东西珍贵,如果按照太保的道理来判断,自然是自己抢劫来的东西珍贵哦。”
  云峥哈哈大笑起来,拍拍赵旭的手道:“你将来要是成不了一位狡猾的君主才是怪事,你麾下的臣子有的麻烦了。”
  就在他们师徒在角落里闲谈的时候,大殿里的人慢慢变得多了起来,这些人听了陈琳的解说之后,毫不犹豫的就把冰冷的目光盯在云峥的身上。
  不论是不是武将,这时候全部对云峥充满了敌意,如果任由云峥攻破这个所谓的大槐国,这些人保持了数十年的颜面就会荡然无存。
  “无礼!”新任的捧日军大将军林广瞅了一眼所谓的大槐国就怒吼道。
  邹同阻止了这些将军的愤怒,指着柱子上的游戏规则道:“现在多说无益,先仔细地看清楚这些条例再说其它,陛下很希望看到你们能够保卫住大槐国,最好能让子虚国的军队全军覆没。”
  五城兵马司的主将侯之坦道:“东京城驻军六十万,如果连五万人都打不过,末将不如伏剑自杀。”
  正在和太子闲聊的云峥听到这句话之后真起身来走到侯之坦的面前道:“此言当真?如果战后你不能兑现诺言,我亲手来帮你完成诺言!”
  冰珠子一样的话语从云峥的嘴里说出来,就像珍珠一样在大殿里来回弹跳回荡。
  面对云峥,侯之坦不由自主的向后退了一步,云峥向前逼进一步道:“老子无数次从万军中斩上将头颅回来,都不敢在战前说这样的大话,你一介小吏骤得高位,就敢目空四海?
  如果你我不是一国之将,就你麾下的十万兵卒,连老子的一个冲锋都拦截不下来,谁给的勇气在我面前说这样的大话?”
  侯之坦连连后退,云峥步步紧逼,不知不觉的就把侯之坦逼得靠在柱子上。
  侯之坦自知这样不妥,却实在是没有勇气和云老虎对视,只能从嗓子眼里挤出一句话:“云峥,你欺人太甚!”
  云峥转过身看着满殿的武将吼道:“老子作战,占的就是一个无礼,大军进退,进如电光火石,退如江海溃堤,岂是你们所能项背的。
  竖起你们的耳朵听清楚了,老子攻破城池,将士可以肆意屠城七日!”
第十二章
岌岌可危
  “现在竖起你们的耳朵给老子听着,宋辽之战就要开始了,老子对征北将军这个名号早就垂涎三尺了,在开战之前,老子不指望你们能给我多少助力,只希望你们能保证国内的平安,尤其是保证东京稳如泰山。
  你们以为老子弄出来一个巨型沙盘是用来取悦太子的吗?
  这是我京西十五路大军十年征战总结出来的兵家要义,沙盘上的推演不能胜利,现实中的战争也多半不能胜利。
  不要以为你们手里的木人是玩偶,告诉你们,在沙盘上,他们就是活生生的战卒,是真实战争的体现。
  我知道你们现在很是痛恨我,没关系,那就把这股子狠劲用在战事上,告诉你们,云峥破城,历来都会屠城三日,东京百姓能不能活下来,你们的妻妾会不会被羞辱,一切都看你们在沙盘上的表现了。
  击败我,我叩头道歉!”
  云峥的话说的非常蛮横,说的非常无理,也非常的粗野。
  庞籍的一双眼睛精芒四射,在金殿上对这些大宋武勋们说这些话,根本就是不打算过日子的打算。
  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把所有人得罪光,这不是云峥这个聪明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在这一刻,庞籍第一次发现云峥的脾性中还有如此暴戾的一面。
  陈琳张大了嘴巴,原本心头还有一些怒火,随着云峥的咆哮如今全没了,屁大的一点事情弄到现在这样不可收拾的程度,无论如何都是他没有想到的。
  皇后倒是很开心,坐在珠帘后面,嘴角上翘的厉害,都说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云峥即便是再厉害,这样继续发狂下去,皇后不认为他能有什么好下场。
  皇帝倒是不惊讶,自从他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活死人之后,这天下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震惊。
  因为动不了,也因为说不出话,所以他这些年思考了很多事情,琢磨过政事堂里的每一位重臣。
  其中对云峥下的功夫最深。
  他隐隐感到了云峥的暴躁,这样的暴躁其实是没有道理的,不到三十岁就成为大宋的二品大员,荣禄更是达到了太子太保这样的尊崇地位,这基本上是一个官员一生所能达到的巅峰,他实在是没理由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不理智的事情来。
  除非,除非他真的是想离开吗,是真的想去海上当海盗……
  很早以前的时候,云峥就说过自己的打算,问皇家要一座海岛,准备全家搬到海岛上去过野人般的生活。
  对于这些话,赵祯是不愿意相信的,他认为这是云峥在向自己表态,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威胁到赵宋皇权,这甚至是一种自保之道,所以赵祯也就随他去了,到时候自己只要在恰当的时候不准云峥去海外也就是了,赵祯自付做到君有情,臣友义还是可行的。
  可是云峥今天的作为实在是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架势,他似乎已经不耐烦和那些愚蠢的勋贵们打哈哈,似乎已经不耐烦按照朝堂固有的规律来办事情了。
  或者说,他对整个大宋似乎都有些厌烦了。
  邹同确认了皇帝的意思,就开口道:“那就开始授课吧!”
  皇帝没有说什么作战,只说开始授课,那就是说他还不赞同云峥目前的做法,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处,不论是对云家还是对大宋江山。
  暴怒中的云峥没有人愿意去惹,侯之坦,林广等人只是哼了一声就退到了一边,不喜欢云峥可以,却没有人愿意和他结下死仇。
  云峥牵着太子走到大殿中的《皇宋天下一览图鉴》,指着这张全天下最大的皇宋地图对赵旭道。
  “殿下,今天的课业很重要,你一定要仔细听,暂时不理解你也要好好的记住。”
  赵旭拱手道:“学生洗耳恭听。”
  云峥见不知何时赶过来的司马光已经提笔准备记录了,就长吸了一口气道:“首先你要牢记一点,大宋金瓯是残缺的。”
  赵旭抬起头恨恨的道:“都赖儿皇帝石敬瑭……”
  云峥打断他的话道:“谁都不怨!石敬瑭遗臭千古是他的事情,燕云夺不回来是我们的事情。
  只要你自己的实力够强,石敬瑭即便是把北汉的所有土地都献给辽国,你依然能够夺回来,正因为我们现在夺不回燕云,所以才会如此的切齿痛恨石敬瑭!
  身为将军,你要记住一点,强大才是力量,痛恨不能让辽国少一根毛,因此,一个强大的将军不会痛恨任何一个人,因为在他的眼中,那些人都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调动自己的情绪去面对这些人,只会让你多一些思想负担,而不会对你击败敌人有半点的好处。”
  赵旭瞅瞅宫殿里的那些大宋将军,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怪不得太保会这样毫不留情的训斥那些人,因为太保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人。
  “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灭北汉之后,为夺回燕云十六州之地而大举攻辽,然而在高梁河之战中败北。
  雍熙三年,宋军又在岐关、朔州之战中再度惨败。从此,太宗及其群臣对辽由进攻逐渐转为防御,出现了:来则御之,去则勿逐之消极局面。
  既然无望夺回幽云故地,也就失去了大宋防御辽朝最重要的长城防线,北方门户完全对契丹铁骑洞开,出现了:燕蓟以南,平壤千里,无名山大川之阻,蕃汉共之的局面。
  并且,华北平原在军事上利于辽骑的驰骋,却使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处于劣势。这些不利因素,使京师开封客观上陷入:形势涣散,防维为难之境地。”
  云峥说到这里瞅瞅那些勋贵叹口气道:“你们可能觉得我刚才说的话十分的无礼,却不知我刚才胸中的怒火是如何的高涨!
  当我的五万大军抵达黄河岸边和东京城隔河相望的时候,就表示着东京以北的土地已经全部陷落,东京已经成了战争的最前线。
  在这种局面之下,你们竟然大言不惭的要和我东京决战!知道吗,当五万大军出现在东京视野的时候,你们其实已经输掉了。”
  侯之坦怒道:“不可能,北方防线有我大宋重兵把守,如何会容许辽国骑兵一路南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