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657

  这些话苏轼会告诉同为兄弟的云二,打死都不会告诉高出自己一辈的云峥,说来很古怪,他和云二之间无话不谈,但是在云峥面前却从来不敢放肆。
  好在云家和苏家的交往很古怪,基本上都是各自交往各自的,他们自己知道如何应对,却偏偏难为死了一个赵迎春。
  对赵迎春来说长幼有序,上下有别,男女有妨,男女老少一桌子吃饭根本就是大逆不道。
  眼见云峥,陆轻盈上了席面,葛秋烟这个妾侍也上了席面,就连云家的大小姐云落落,二小姐云芊芊,大少爷云霆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齐齐的瞅着自己,她有些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
  苏轼扶着她坐在葛秋烟的身边,自己习惯性地跑到云峥的身边坐下,根本就不客气的给先生和自己倒了酒,然后和先生碰一下就一饮而尽,来的时候赵迎春教的那些礼仪早就被他抛诸脑后了。
  陆轻盈见丈夫和学生边喝边说话谈的很高兴,就瞅着拘谨的赵迎春道:“婉婉,后辈之中,其实你是最受赞誉的,不过这样的日子过得一定很累,你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最早以前呢,你不想给自己的爹娘丢脸,所以处处小心,成亲之后你又不想让子瞻丢脸,处处刻薄的对待自己,这样不好。
  别太在意名声,那些东西都是些虚的,如果对自己刻薄的久了,那就会慢慢的形成习惯,你会苦一辈子的。”
  陆轻盈夹过来一筷子肴肉笑道:“知道你最喜欢这道菜,那就多吃点,云家的肴肉和别家的可不同,滋味好着呢。”
  正和云峥说话的苏轼道:“快吃吧,这是先生亲手做的。”说完之后继续和云峥谈论那首被先生硬扣在自己头上的《寒食帖》。
  赵迎春满脸通红,用低下头安静的吃饭来遮掩自己的羞恼,不过听说这道菜是云峥亲手做的,心头也充满了感激,说真的,肴肉的滋味确实非常奇妙,是自己吃过的肴肉中最美味的。
  响鼓用不着重锤,尤其是对赵迎春这样的女子,一顿饭还没有过半,她就重新恢复成了温泉关下的那个坚忍的小女孩。
  云落落抱着自己的饭碗瞪大了眼睛听赵迎春诉说她在温泉关洞底下的各种传奇,尤其对大金和小金两只猴子的事迹崇拜的不得了,张嘴就对父亲道:“爹爹,我也要养两只猴子!”
  陆轻盈笑骂道:“你婉婉姐姐当时是因为没饭吃,所以要养两只猴子来觅食,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你养两只猴子算怎么回事?”
  云落落不高兴的道:“婉婉姐姐走到哪里都带着自己的宠物这是仁义,咱家倒好,搬一次家就丢掉一些宠物,看家蛇没了,狗熊母子也被丢在豆沙寨了,怎么看怎么有些无情无义。”
  陆轻盈毫不在乎的道:“看家蛇已经长成巨蟒了,狗熊一家子还要在山林里繁衍生息,另外,你觉得带着看家蛇和狗熊母子这样的猛兽回东京合适吗?”
  云霆在一边撇撇嘴道:“我以后要养两头猛虎,谁喜欢蠢笨的狗熊,二姐,你喜欢什么?等到了东京我帮你买。”
  云芊芊摇摇头,她一点都不喜欢那些猛兽,她最喜欢的是云三。
  眼见云大小姐就要发脾气了,赵迎春凑过来小声的在云落落的耳边说了一句话,云大小姐的怒气立刻就不见了,高高兴兴的端着碗三两口吃完,就和赵迎春手牵手的出去了。
  傍晚的时候船队靠岸,送走了苏轼夫妇,而后重新顺流而下,苏轼站在江边看这远去的帆影,眼眶有些潮湿。
  自从自己成年之后,见先生的次数越来越少,而以后的岁月里,自己见到先生的机会会更加的渺茫。
  云家已经决定全力经略海洋,从今往后,先生的消息恐怕真的要是烟波浩渺信难求了。
  “夫君,先生恐怕不会喜欢看见您的儿女处之态的。”赵迎春安顿好自己的儿子来到苏轼的身边轻声道。
  “何以见得?”
  赵迎春笑道:“先生是这天下最勇武的男子,所谓心如铁石也难以形容,如今全天下的人似乎都对先生有误解,先生却依旧在积极地准备北征,何曾因为别人的言论和看法就退缩过?
  您以前不是说过吗?先生最梦寐以求的就是征北大将军这个职位吗?好男儿就该驱十万虎狼师横扫天下!”
  苏轼白了老婆一眼道:“你根本就是投错了女胎,你这具身体里装的可是一个男人的灵魂吧,一会横扫,一会纵横的听着都渗人,晚上不要和我睡一张床,总觉得怪怪的。”
  赵迎春委屈的道:“您就是一个胸无大志的。”
  苏轼指着远去的船队怒道:“胸有大志的如今混的多惨,连和尚都来欺负他,你听听,‘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这样凄惨的句子都用在自己身上了,这必定是先生某一时刻的内心的真实写照。
  我决定了,回去之后每天就干好我的事情,混点朝廷的禄米,白天坐着牛车去观赏风景,夜晚就看几本书喝点小酒,快活一生也就不负此生。”
  “妾身没有怂恿您去指挥千军万马……”
  “那是我没有那个本事,也不想有那个本事,你以为战场是好混的?想当初你夫君我也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上阵前雄心百倍,回来的时候身上的箭插得像刺猬一样,如果不是身上的铠甲好,早就死了八回了。
  你总说岳父是个文武双全的,可是敌人一来就只能活活战死,这都是血的教训,所以我以后把脑袋缩起来当乌龟你千万别失望。”
  赵迎春笑道:“咱大宋现在兵强马壮的,没有仗好打了。”
  苏轼听了老婆的这番话,只是嘿嘿冷笑,没有仗好打?也不看看边境上现在紧张成了什么样子,只要放屁的声音大点,说不定立马就会引起一场厮杀。
  先生之所以会同意回到东京,就是因为大战已经迫在眉睫了,也就是因为如此,先生才会命云二去给云家寻找一处乐土,云家才会大规模的从自己的根本要地蜀中撤退,并且不惜为此斩断和陆家的姻亲关系。
  这几年先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北征做准备,为此做准备的人远远不止先生一个人,苏轼相信,一旦开打,必将是石破天惊的一击,而后的血战就根本停不下来。
  这场战争除非以某一方的彻底失败才能停止,而天知道胜利的是那一方,至少苏轼就看不明白。
  天边起了火烧云,苏轼胸中的怒火也慢慢平静下来,握住赵迎春的小手道:“我刚才心情不好。”
  赵迎春温婉的道:“妾身看出来了,您以前总是没心没肺的傻乐,现在忽然心里有事情了,很有大丈夫气概,妾身喜欢。”
  苏轼抓抓脑袋道:“先生说《寒食帖》是我写的,那就一定是我写的,记住了,以后不能说漏嘴。”
第五十四章
伤心处
  《蜀中寒食帖》像风一样的沿着长江传播,尔后就沿着长江的各路支流溯流而上最后漫延到了大宋的每一个角落,尔后就有好事的辽国商贾和西夏商人带着它准备经过漫漫的商路送回本国。
  其实在大宋,只要事关云峥的消息一般都会传播的很快,再加上有苏轼的诗词做注脚就更加助长了他传播的动力。
  “满篇文字读之落泪,思之断人肠!南国晴日本寡鲜,又逢寒食雨绵绵,使失意人更添几分凄清之感。雨势愈猛,‘小屋如渔舟’颠簸漂泊在‘蒙蒙水云里’,正如云峥的命运一样飘忽不定,可惜啊……”
  “猛虎入平阳空有猛力却无处可施展,徒遭野犬狂吠,一身斑斓锦皮此次恐怕要变成糟粕了。”
  “‘君门深九重’可望不可及。云峥想归隐田园,了此一生,可落叶归根的故乡虽在眼前却又遥遥万里,自己身难由生。进退不能,云峥感到穷途末路,悲痛不已,他的心已如寒食节的死灰不能复燃了。”
  “苏轼为云峥弟子,与先生相会于长江之上,本该欢颜做笑停舟共饮,无奈有三千甲士在侧,无论国法人情均不能让云峥停舟登岸,师生相见,恐怕只有泪千行而已……”
  “云峥要做什么?”庞籍看完了这首《蜀中寒食》向文彦博发问。
  文彦博笑道:“云老虎向来傲骨铮铮,从不轻易低头,想要看他的疲倦之态也只有苏轼等寥寥几人能见而已。”
  庞籍皱眉道:“这可不是我认识的云峥该有的态度,自从他以文入武以来,就以悍卒精神来武装自己,入彀中不乱,处绝地不惊,居死地而努力求生,这才是凶名赫赫的云老虎。
  哀哀自苦?呵呵……”
  文彦博摇头道:“苏轼正在少年,出仕至今一帆风顺,生活富贵,这样老道的文字恐怕不是出自他之手,老夫以为出自云峥之手更加的可信,三年边塞闲置,他的心境也该有些变化了。”
  庞籍将瘦弱的身体靠在椅子背上双手搭在小腹上呵呵笑道:“宽夫,别人不知晓云峥为何去了蜀中,你难道还不清楚吗?
  陛下要为皇家选将,最好的督导人选就是云峥,如今,尘埃落地,赵旉赵延年之辈已经平定了建昌府班师回京,听说陛下亲眼见了皇室新军之后心情大畅,所以说云峥的职责也已经尽到了。
  他如今回京也算是功成身退,他的经历可不符合这首《蜀中寒食》中所描述的样子。”
  文彦博皱眉道:“难道说他是因为部将在大理屠僧,最后因为受到了皇后和僧众的煎迫不得已下令斩了部将心中生出的愤懑之气,这才写出来了这首《蜀中寒食》?”
  庞籍抬头瞅瞅文彦博笑道:“宽夫,你认为云峥会杀自己忠心耿耿立下战功的部将?”
  “不可能!”
  “呵呵呵,老夫也是这么看的。”
  “既然如此,明公为何会收下潘良送来人头和终结文书?”
  “宽夫,你也是老官吏了,你难道不认为老夫这样捏着鼻子认了是最好的法子吗?”
  文彦博笑了一下道:“是啊,大宋如今稳定压过一切,总要别人没借口才好,云峥既然把自己说的很惨,恐怕就是在告诉我们他这一趟回来打算在家隐居,不和我们起冲突。”
  庞籍笑道:“我们可以说云峥骄横跋扈,残暴不仁,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云峥是一个很守规矩的将军,只要是朝廷真正发出来的指令,能完成的他在完成,不能完成的他也在努力完成。
  就这一点,云峥胜过史上无数的名将。”
  文彦博点头同意这一看法笑道:“北伐迫在眉睫,这需要我们大宋上下齐心合力才成,云峥也是因为这件大事所以才选择了隐忍,这才是做大事的样子,老夫如今开始觉得这家伙想要王爵不只是说说而已。”
  庞籍笑道:“虽说异姓王乃是国朝大患,以老夫看,只要是堂堂正正得来的王爵,大宋朝不是不能容忍。”
  文彦博对这事却不愿意苟同,张嘴问道:“云峥如今到了灌口,再有四日将会抵达东京,相公以为如何安置?”
  庞籍从桌案上拿起一张旨意道:“陛下的旨意已经下达到了中枢,云峥就任太子太保,进三师,知枢密院副使,职兵部尚书,管勾天章阁学士。”
  文彦博对这道旨意并没有什么意见,无论如何,太子身边也需要一位能够讲授武学的师傅,云峥文武兼资论资格无人能及,他以前就是枢密院副使,被老包临死弹劾所以不能就任枢密使,陛下命他执掌一个空心兵部怎么看都是在笼络云峥,至于天章阁学士无非就是多了一项可以留在皇宫值夜的荣耀,这都算不得什么。
  文彦博笑道:“云峥重回京师,不若我等便衣前去迎接,无论如何北伐大业还需要他亲自领兵。”
  庞籍笑道:“宽夫还是有些小心眼啊,云峥即便是不挂帅北征,他如今也是能和我们平起平坐的大宋重臣,便衣走一遭是理所当然啊。”
  文彦博只是笑笑并不言语,他总觉得云峥这个人和大宋其他的大臣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他在官场已经打滚了这么多年,最让他值得自豪的就是他看人的眼光。
  别的大宋臣子,不论是能臣也好,庸才也罢,他们的身上都有明确的大宋印记,这种印记看不见,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是融会在血脉里的一种气质,文彦博在苏轼的身上发现过,在云二的身上隐约发现过,可是这种气质却从未在云峥的身上发现过。
  很多人都说狗和狼长得很像,可是谁都知道这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对文彦博来说,云峥就是一头狼,而大宋的人群就是一个硕大无比的狗群,因此,他对云峥从心底里有一种疏离感。
  云二跪坐在赵祯的床榻之前看着秦国抱着自己的儿子云璋让皇帝看,小孩子的手抚摸在赵祯瘦削的脸上,赵祯似乎非常的喜欢,眼睛里蕴满了笑意。
  秦国小声的在边上讲述自己在蜀中的见闻,听邹同讲述了皇宫的冬天有多么难过的时候,还向皇帝着重推荐了蒸笼峡宝地。
  “父皇如果能去蒸笼峡就好了,那里到了冬天也是温暖如春的,元山顶上全是皑皑的白雪,周边的山林郁郁葱葱,晨雾从山间飘过来,就会被里面的暖气加热成细细的小雨,探手出去一手的温润。
  奴婢们在山脚开垦了一些小块的菜地,即便是寒冬腊月那里的青菜瓜果也不断绝,每日午后孩儿都会去松木制成的木头房子里去熏蒸,出来之后全身都清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