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657

  小蛮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拉着春哥儿的手道:“我是一个杀人无数的女恶魔,你也是一个杀人无数的男魔头,按理说我们这种人就该上刀山下油锅的,谁能想到我们还有这样的好日子过。”
  春哥儿回想了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笑着摇头道:“我确实该被千刀万剐,以前的时候我不是很怕死,师父早就教过说,越是怕死的恶人,死的就越快,所以我每一回杀人其实都是在搏命。
  但是我现在不愿意死了,开始怕死了,蛮儿,从你答应跟随我浪迹天涯的那一刻,我就非常的珍惜自己的老命,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觉得像是赚到的,你喜欢过现在的日子,我们就永远的过下去,我就在这家小小的店铺里整日里煮豆子,舂豆子,卖豆子,看你戏弄那些好色的家伙。
  如果上天可怜我们两个孤儿能给我们一个孩子,为了你们我宁愿这辈子隐姓埋名当一个灰豆子店铺的老板。”
  小蛮的脸孔红红的,春哥儿看得心头欢喜刚要凑着油嘴去亲一下就听小蛮低声道:“你不觉得我这几天懒懒的?”
  春哥儿听得心头发疼,柔声道:“辛苦你了,明日起店里的事情我一个人就成,你好好的休息,多睡一会,要不然我去帮你买两个丫鬟伺候你。”
  小蛮轻声道:“丫鬟倒是不需要,有经验的嬷嬷你倒是要去请两个到家里来。”
  春哥儿大笑道:“有你在,多漂亮的女人也入不了我的眼,就买两个丫鬟,你要是担心,咱们就不要漂亮的,只要粗壮的,能帮你干活就成,要两个老嬷嬷干什么。”
  小蛮双手抚摸着自己的肚皮笑骂道:“真是一个傻子,我已经有了身孕,小丫鬟什么都不懂,你我也不懂,不找两个有经验的嬷嬷能成吗?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办?你昨晚还那么粗鲁……”
  嘴里叼着一大口饭的春哥儿听了小蛮的话长大了嘴巴呆呆的看着小蛮,眼睛越睁越大,最后咕咚一声就从凳子上翻了过去,吓得小蛮赶紧过来,掏出他嘴里的米饭,用力的拍着他的腮帮子,好让他回魂。
  春哥儿嗓子眼里“咯喽”一声又滚出一团米饭来,他的人也清醒了过来,手脚并用的离小蛮远远地,用胳膊撑着上身问道:“真的?不要骗我。”
  小蛮凑过去,拉着春哥的手按在自己的小腹上轻声道:“真的,你就要做爹爹了。”
  春哥儿僵硬的收回自己的手,两只眼睛变得狂乱起来,到了最后僵硬的面容变成了狂喜,跪在地上不断地朝四周磕头,脑袋在青砖铺就的地上磕得梆梆作响。
  也不知道拜了那些神仙,磕够了头就从地上窜了起来,卸掉一块门板就冲了出去,转瞬间又回来了,扳着门框哽咽着对小蛮道:“我真的好欢喜。”说完又不见了。
  小蛮笑着站起来,重新回到座位上坐好,很快就把碗里的饭吃光了,本来已经觉得饱了,她低头瞅瞅自己平坦的肚皮,又装了半碗饭,就着肉菜的汤汁,一口口的吃了下去……
  只是兰州城里多了一个疯子,只要看到人家奶孩子的妇人就会傻傻的站在那里傻笑,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已经被妇人的丈夫揍了两回了,就这,他还拉住人家的丈夫问,他家的妇人能不能去他家当奶妈,或者嬷嬷?价钱好商量!
第三十三章
揠苗助长
  相比已经疯魔掉的春哥儿,大宋皇帝赵祯的幸福就是每日听宰相和皇后给他说天下的大事,尤其是关于云峥的消息他最喜欢听。
  在御医的努力下,他的脖子已经能够动弹一下了,可以用点头和摇头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了,满朝文武对皇帝的这一变化无不欣喜若狂,淑妃已经住进皇家道观里,去为皇帝祈祷百日,只要皇帝好起来,她就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皇帝在静养,大殿里不宜喧哗,但是韩琦看到云峥的奏本之后还是忍不住破口大骂。
  “不是人子,不是人子!如今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的就该休养生息,还富于民,息戈止武,等到天下人仓廪充足我大宋有了新的剩余之时,才是开疆拓土的好时候,他现在就逼迫的大理国君一日三惊的做什么?他难道不知道陛下因何要和辽国签订盟约吗?”
  赵祯并不在意韩琦吼叫些什么,用疑惑的目光朝邹同看了过去。
  邹同轻声的道:“咱们大宋的游骑已经出现在滇西草原上了,大理国君认为这是大宋准备兴兵大理的前兆。”
  赵祯笑了一下就重新闭上了眼睛,陈琳在早些时候给他诵读了赵旉的密奏,那句“身为一个将军如果对别人家的领土都没了野心,趁早脱掉戎装去混文人圈子去吧,少在军伍里混吃等死。”的话给他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云峥现在这么做没什么错,将军就是皇帝手里的刀子,刀子天生就是用来砍杀的,就是用来开疆拓土的,云峥说得没错,讲道理那是鸿胪寺宋绶他们的事情,安抚四夷那是宰相的事情,他是将军,使命就是为自己的族群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所以如今他兵进滇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听笑林说云峥在幼时就开始谋算滇西草原,如今算是瓜熟蒂落了,岂有不拿的道理,难道任由那片肥沃的草原被高原上的吐蕃人拿走?或者被大理的皇帝拿走?没有那个道理,大宋虽然说不打仗了,可是盟约是和辽国签署的,关大理国什么事?
  赵祯心情非常的愉快,这点事情韩琦未必不会看不清楚,他只是在嫉妒,在宣泄情绪而已,他会慢慢平静下来的。
  果然,韩琦的嗓门低了下来,饱含着怒气在奏折上签署了几个字就扔给了邹同,而后就大踏步的出了皇帝的寝宫。
  赵祯听见韩琦远去的脚步声,脸上浮现了笑意,皇后轻声道:“陛下,枢密使在云峥的《滇西养马疏》上签署了名字,还多加了一句话,说:再敢随意挑起边衅,就把云峥换到岭南打野人去。”
  庞籍闻言笑道:“稚圭是被气昏头了,岭南还有一个交趾国如今也是瓜熟蒂落的好光景,要是把云侯派去岭南,他可能会再走一趟交趾国的京都。”
  赵祯张着嘴无声的笑了起来,慌得皇后连忙轻轻地抚弄他的肩背,担心皇帝被口水呛到。
  见皇帝安静了下来,皇后就朝坐在一张矮几后面的皇太子赵旭招招手,头戴九梁紫金冠的赵旭就来到皇帝的身边,握住父亲的手等待训示,这样的情形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赵祯含笑看着自己的儿子,皇后启声道:“皇儿,你要记住今天的这封奏折,这封奏折是我大宋文信侯云峥书写的《滇西养马疏》,这封奏折不是要告诉你如何养马,而是要告诉你四个字,‘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年幼的赵旭知道这不是四个好的字眼,但是看自己的皇帝父亲和皇后大娘,似乎并没有生气,不由得张嘴向庞籍问道。
  庞籍身兼太子太傅,自然有教导太子的职责,接话道:“太子殿下,皇后娘娘说的没有错,就是‘借刀杀人’四字。
  要说这四个字,就要从八年前说起,当时还是布衣的文信侯因为不满滇西元山盗匪骚扰豆沙关,就借用吐蕃人的力量消灭了元山强盗,然后由笑林出马,趁着吐蕃人和元山强盗厮杀的两败俱伤的时候,用暗箭射杀了当时滇西草原上最强大的天鹰部的首领,从而导致了草原上的实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于是滇西草原上的各种势力开始相互征伐,谁都想要天鹰部落的地盘,于是,在我大宋的巧妙调整下,这场战争整整持续了八年之久,如今,那片草原上的人口从鼎盛时期的八十万减员到了如今不足五万人。如果减去这八年的新生儿,那片草原上的八十万人几乎可以说已经死光了,即便是剩下的五万人,大部分也是没有战力的妇孺。
  如果在以前,我大宋即便是再强悍,也没有法子去对付那里的二十万控弦之士,但是在文信侯的‘借刀杀人’谋略之下,滇西草原的强大实力已经灰飞烟灭了,我大宋这个时候只要出动很少的力量,就能获得一个非常完美的养马地。
  ‘借刀杀人’这四个字就是要告诉你在自己实力不济的时候,要懂得变通,借助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好了,这就是你今日的课业,邹同会给殿下找出关于滇西草原的所有文书,你会慢慢发现文信侯是怎么用最小的力量去撬动滇西草原这块巨石的。”
  赵旭懵懵懂懂的点点头就被宫娥领到座位上重新坐好,乖巧的看着屋子里的忙各自的事情。
  庞籍叹息一声对皇帝道:“太子殿下的岁数太小,还不能明白这些高深的道理,此时对太子殿下灌输这些老臣以为有害无益啊。
  太子殿下此时应该学习的科目是《孝经》是《礼记》是《千字文》和一些简单的算数,不该听这些勾心斗角的国家大事。”
  赵祯看看乖乖坐好的儿子,摇摇头。
  皇后拿手帕沾沾眼角道:“陛下的时间不多了,哪怕是揠苗助长也顾不得许多了,但愿祖宗保佑能让旭儿一日之间长大。”
  庞籍恭声道:“陛下勿要急躁,循序渐进才是正理,如今我大宋歌舞升平,乃是自开国以来难得的平安岁月,只要陛下精心将养身体,自然会培育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如果陛下龙体康泰,我大宋今日该是何等的兴盛,外有猛将夷平四海,内有能臣牧养百姓……”
  说到此处庞籍难过的说不出话来,皇后早就珠泪盈盈,赵祯也是满脸的阴郁之色,庞籍的话每一个字都像是刀子剜在他的心上,如果不是这个该死的身体,他如今该是大宋历代以来最有权威的皇帝。
  邹同见皇帝有话说赶紧把《说文解字》搬来,一个字一个字的把皇帝要说的话记载了下来。
  庞籍拿到纸片的时候见上面写着“普天同庆”四个字。
  擦擦发涩的老眼挤出一丝笑容道:“既然陛下有心,老臣这就去拟旨,今年春节普天同庆!弄一个热热闹闹的春日。”
  赵祯挤出一丝笑意连连点头,见庞籍告辞出宫去了,又把目光盯在皇后的脸上。
  曹皇后擦干眼泪笑道:“宫里自然是会张灯结彩的,妾身会去请太妃娘娘,淑妃妹妹也该从道观里出来,我们也过一个热闹的春日。
  今年的银锞子妾身会多准备一些,春日里的吉祥结妾身也会分发给文武大臣,妾身还会命造钱局铸造一些春日里用的新钱,织造局也会赶工加倍制造彩缎,锦衣,宫花,妾身还会下令官窑重新烧制一批新的吉祥瓷器,却不知官家喜欢哪个窑口的瓷器?
  您可能不知道,官窑如今也有了长进,竟然创烧出以往未曾有过的天青釉,又名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兰色釉,官窑大匠说新烧出来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镜,极为美丽,官家不妨就选用官窑的雨过天青瓷器作为宴会的瓷器如何?妾身不懂瓷器,但是觉得雨过天青的名头倒是极为喜气。”
  赵祯笑着点点头,赵旭见父亲和大娘在谈论怎么过年,顿时就来了兴致,跳着脚道:“父皇,父皇,孩儿要看药发傀儡。”
  皇后拿指头点点赵旭的鼻子道:“要你做学问你就愁眉苦脸的,要你去玩耍你就高兴的没个样子,小心压到你父皇。”
  邹同笑嘻嘻的将太子殿下抱开,跪在地上挤眉弄眼的连连跪拜道:“奴婢代宫里的奴婢们谢官家赏赐。”
  皇后笑道:“这里还有一个无赖,也罢,每年你们都是这副无赖样子,看在你们今年勤勉的份上,所有的赏银比照去年加倍,在给每人多添一身新衣,只要陛下龙体康泰,本宫从不吝惜赏赐!”
  邹同笑的嘴巴都咧到耳朵后面去了,于是更加殷勤的谢恩。见皇帝满面笑容,连精神似乎都好了不少,他也就越发的高兴,邹同如何会在意那点赏赐,只要皇帝好好的,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是问题。
  在这座皇宫里面,皇帝就是保佑众人能活下去的天,只要天还在,有点风吹草动也没有关系。
第三十四章
言过其实
  蓝蓝坐在蒲团上正在纺纱,洁白的棉花从手指缝里溜了出去最后变成了洁白的棉线缠绕在纱锭上,她的身边已经放了七八个纱锭,她喜欢纺纱却不喜欢织布……
  纺纱的时候自己的脑子还能运转,织布的时候就不行了,只要心思稍微不在梭子上,一匹布就会织的乱七八糟。
  “不争!争了就是死!”
  蓝蓝脑子里全是这七个字,心中就像一锅开水一样在猛火的烧烤下继续翻腾。
  这七个字是薛大郎临死前写在纸上的七个字,一张很大的纸上写满了这七个字。
  开封府认为这是薛家家变的前兆,薛大郎在犹豫要不要和自己的弟弟争家产,别人也都这么认为。
  或许只有蓝蓝能看的出来,这七个字是云峥写给自己的,通过处死薛大郎来告诉自己到底该怎么样在皇宫求活。
  自从皇帝病了,皇后就和自己疏远了很多,即便是太妃那么喜欢赵旭过来的次数也在明显的减少,而陈琳对赵旭的安全看的比什么都重,寒林那张猥琐的面孔总是不定时的出现在赵旭出没的地方。
  庞籍每隔三天就要亲自考校赵旭的学问,兼职内宫大臣的韩琦只要进宫就必须确定赵旭无恙之后才会离开宫殿,关门落锁。
  世人都看重赵旭,因为他是这个国家的未来,自从皇帝处死了自己兄长濮阳公之后,文武大臣都把目光聚焦在赵旭的身上,皇位的继承已经不可能再有第二人。
  世人只知道有太子赵旭,而不知道他还有一位生母蓝蓝。
  在蓝蓝最无助的时候,她听说了薛大郎的死讯,当时她几乎是万念俱灰,如果连云峥都不愿意理睬自己,自己还能仰仗谁?
  她不死心,命郑彬通过其他渠道找来了开封府的卷宗,当她看到薛大郎亲手书写的那七个字之后,立刻什么都明白了。
  一个人坐在景福宫的书房里嚎啕大哭,世人只知道有赵旭,却不知有蓝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