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3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9/657

  陆轻盈骄傲的指指满地的聘礼又道:“拙夫知道这样匆忙下聘有些无理,就命妾身将聘礼置办的亲厚些,南海的红珊瑚算是不错的聘礼,妾身置办了一对五尺高的,说不上举世无双,在咱们大宋还很难找出第二对来。”
  薄太妃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向皇家下聘的人,礼物珍贵不珍贵的并不要紧,秦国下嫁本身政治意义就要远远大于金钱上的意义,云家即便是拿一枚铜板来当聘礼,只要礼节合适秦国依然会下嫁,如此咄咄逼人似乎不是为臣之道。
  如果换一个人,薄太妃立刻就会翻脸撵人,但是面对穿戴着三品诰命服饰的陆轻盈她还做不出这些事情来,这哪里是来下聘的,这分明是前来发泄怒火的。
  曹皇后笑吟吟的出现了,饶有趣味的在院子里检视了一下那些聘礼,回头朝大殿里的陆轻盈和薄太妃笑道:“哪来那么大的脾气,陛下要是处置的不公平了,尽管去找陛下申诉,本宫和陛下夫妻这么多年,陛下就是个能听进去臣下意见的人,有话好好说,怎么就要发脾气离开东京城去穷山僻壤种地?”
  薄太妃见皇后这样说,脸上的怒容减轻了一些,还是不愿意多说话,无论如何是他陆氏无理在前。
  陆轻盈苦笑道:“拙夫就是一个火爆性子,这一点太妃和娘娘,淑妃您三位都是知道的。
  早些年的时候在朝堂上和人家一言不合就拔拳相向,如今东京城还流传着他霹雳火一样的糟糕脾气,妾身从进入东京城开始,还从未接到过御史言官家递过来的帖子,这算是把御史言官得罪光了。
  这一次被无缘无故的解除了兵权,剥夺了官职,难免会有些脾气,您瞧瞧,就给了妾身十天的时间,还说过了十天就不让妾身进门了。”
  神色缓和下来的蓝蓝笑道:“夫人即便是再急躁,也要等到陛下的旨意到来才成,否则不论是太妃,还是皇后姐姐,亦或是本宫谁有权利随便把一位真正的皇家公主嫁人?”
  皇后依旧站在院子里仔细的欣赏了那些礼物之后就进了大殿,对薄太妃笑道:“聘礼倒是很丰厚,算是这些年公主出嫁最划算的一次,不过我们秦国可是太妃的心头肉,这些礼物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反正这些东西都是要当做陪嫁送回云家的,就是担心秦国这样嫁过去会受委屈。”
  蓝蓝笑道:“云侯一向心胸开阔自视甚高,焉会为难秦国一个小丫头,本宫以为他甚至没有生气,就是单纯的为了云钺和秦国两个孩子好,丢不丢官职的他不会在乎的。
  本就是一个闲散人硬是被时事逼成这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小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影响到了他自己,他才懒得出手呢,如果他是胸怀天下的人物,当年只要他愿意出手,我父亲就不会在民变中被那些乱民逼得自尽了。”
  薄太妃道:“也是,一个统御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这点格局和心胸还是有的,云夫人,听秦国说大将军对她的观感不恶可是有的?”
  陆轻盈叹息一口气道:“拙夫确实不在乎这点富贵荣华,妾身也是觉得他回豆沙关似乎很高兴,安排两个孩子的婚事好像也是为了带回去给乡亲们看的,十足的孩子气。”
  皇后疑惑的道:“大将军这时候应该在平型台拱卫陛下啊,如何可以轻易的离开?本宫不认为石中信那个老匹夫能照料好陛下。”
  陆轻盈笑道:“拙夫在信里说会盟已经结束了,辽人退去追赶西夏人去了,大宋的边关已经重新安稳下来,如今各地州府正在加紧修缮城池和军寨,哪里已经没有拙夫什么事情了。”
  见皇后还在疑惑消息的来源,陆轻盈又道:“妾身家中有一个家将,善于饲养鸽子,这种鸟最是认家,不论你在多远的地方放飞,它们也能飞回家里,用来传递一些紧要的消息最好。”
  皇后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这两年宫里也开始饲养鸽子,原来这种雀雀还有这样的本事,还有宫妃向本宫告状,说宫里多了鸽子经常弄脏她们的衣衫,一群鼠目寸光之辈!
  云夫人这么说陛下的辇驾不日就会启程回京?”
  陆轻盈有点委屈的道:“拙夫在给妾身的信里面只说家事从来都不提朝堂上的事情,他的白虎节堂憨牛和猴子这样的家奴能进去,妾身却被勒令不许踏进一步。”
  皇后笑道:“一个道理,憨牛和猴子是大将军的亲随护卫,自然是能够进出白虎节堂的,我们妇人家管管家事就好,大将军乃是冬官主肃杀,妇人进出那些杀气腾腾的地方做什么。
  既然大将军在信里说会盟结束,陛下也就该返回东京了,大将军不是一个莽撞人,既然要你开始准备云钺和秦国的婚事,必定是向陛下请过旨意的,八百里加急三日可到东京,明日只要见到陛下的旨意,我们自然要把他们的婚事办的热热闹闹,两个孩子都不是一般人,太简慢了也不好。”
  陆轻盈见今日是得不到准信了,只好起身告辞,蓝蓝代替皇后和太妃送陆轻盈一程。
  走过竹林之后,蓝蓝忽然向跟随在自己身边的赵旭厉声道:“旭儿,从今往后你一定要记住,见到云夫人一定要礼敬有加,从心里去敬重她,你的皇太子的身份在她面前没有多少可以骄傲的地方,现在,你重新向云夫人行礼,不得敷衍。”
  赵旭从来没有见过母亲如此生气,连忙弯腰施礼道:“小王赵旭见过云夫人。”
  陆轻盈连忙把赵旭扶住对蓝蓝道:“这是做什么,君臣之分还要不要了,万万使不得。”
  蓝蓝拉着陆轻盈的手流泪道:“现在恐怕是瞒不住了,陛下的身体很糟,前几日陛下给我的密函中已经提到了他为旭儿的将来所做的安排,大将军就是最重要的一环。
  一百二十名最忠贞的皇族子弟已经出发去了豆沙关,这些人将是旭儿日后登上皇位的保障,既然陛下如此急促的安排大将军去了蜀中,事情定然非常的紧急。
  请姐姐看在陛下只有旭儿这点骨血的份上告知大将军多多怜惜这个孩子。”
  陆轻盈叹口气道:“世事多变,白云苍狗的谁能预料到将来的事情,我们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你说的话我记住了,一定会告诉拙夫,至于如何取舍,看拙夫如何安排了。”
  赵旭转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眼神不断地在母亲和云夫人的脸上转来转去,他发现母亲今天不高兴,很不高兴,他决定今天乖乖地定不能让母亲生气。
  蓝蓝和赵旭二人直到把陆轻盈送出皇宫上了马车才回了皇宫,听了陆轻盈的诉说之后蓝蓝才发现看似简单的聘礼背后实则危机重重,他第一反应就是云峥预备跳出皇族家事的漩涡之外,准备独善其身。
  云峥的支持对于赵旭将来能否掌握大宋军权非常的重要,虽然皇帝只有赵旭一个儿子,可是濮王那些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赵家的族老们认为皇帝应该是成年人,而不应该是一个孩子,皇帝当初从刘娥手里夺权就是万分的艰难,这让那些族老对蓝蓝充满了戒心。
  子幼母壮这个典故蓝蓝早就研究过无数遍了,如果想要自己不被殉葬,唯一的法子就是手里握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而且这道力量必须能够威慑住所有心怀不轨的人,云峥自然是最合适的……
  傍晚的时候,三匹快马进了东京城,半个时辰之后,宦官就叩开云家的大门,说皇后,太妃,淑妃宣召陆氏进宫商讨秦国公主和云钺的婚事片刻都不得迁延。
  云二站在窗前看着婆娑的树影叹口气对坐在矮几旁边喝茶的彭蠡先生道:“先生,秋风吹乱了树影,也吹乱了东京,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彭蠡先生一口喝干杯中茶水斩钉截铁的道:“云聚云散,云卷云舒,我字岿然不动!”
  云二又道:“不动就要招风,太麻烦了。”
  彭蠡先生笑道:“所以你大哥准备带全家去豆沙关,哪里群山环绕,壁垒重重,风吹不过来!”
第三章
皇帝的意志
  皇帝的旨意到了。
  于是东京城就开始沸腾了。
  说来也怪,第一个庆祝大宋会盟成功的一批人竟然是青楼里的妓子,无数的花瓣从楼上抛下来,红的,黄的,粉的很快就铺了一地。
  秋老虎肆虐下的东京城本就炎热,那些衣着暴露的妓子更是点燃了东京城的狂热。
  这个时候青楼里的小锣小鼓是没有办法渲染这种狂热的气氛的,于是张三娘就搬出青楼里已经封尘的大鼓,就那样赤裸着美好的胸膛,站在街市中间敲得震天响。
  这个时候没人去关注她饱满的胸膛,只会在意汗流浃背的她能够敲多长时间的鼓,鱼龙舞已经开始……
  秋唤儿全身上下只有一条亵裤,和她一起荡秋千的夏盼儿更是一丝不挂,也不知道是哪一位风流名士在她赤裸的身体上绘制了一副猛虎下山图,狰狞的虎头恰好遮住了她的胸膛,斑斓的虎尾正好遮盖了她的私处,拴着彩带的秋千越荡越高,等秋千几乎要和横梁平齐的时候两具玲珑的身体居然同时离开了秋千,在空中翻着筋斗,最后落进了金明池。
  “大胜哟!”
  醒春楼的鬼脸儿乔三,喊一声就把两面巨大的铜镲咣咣咣的连敲三下,路上的行人无不掩耳逃遁,站的远远地指着他喝骂。
  官家的酒肆今日不限官酒……
  官家的衙门今日不上差……
  百姓的店铺今日只卖吃食……
  即便是河道里的漕船,今日也没人去上税,就那样一排排的停在那里,船上的人也汇聚进了欢乐的人流中去了。
  没有什么事情比战争结束更加鼓舞人心的了,想当初百万辽人气势汹汹的南下,东京城人心惶惶,当唐县被撕破了一个大口子,皇帝带着捧日军近乎以一种悲壮的气概北上的时候,一些悲观的富贵人家已经举家迁移去了长江南岸,成为了新的客家人。
  辽人在河北地止步不前,辽人在雁门关外惨败,凶神一样的辽国悍将耶律花塔被大将军阵斩于唐县,东京城里的人忽然发现辽国人似乎不再像传说中那样强大……
  形势比人强,雄健的就像九天上的苍鹰一般的辽国皇帝不得不从天上落下来,和善良的大宋官家签订一个新的盟约。
  这一次,没有什么岁币,没有什么赔偿,没有年长的官家去喊年轻的耶律洪基一声兄弟或者舅舅之类的事情,很早以前的盟约上唯一遗留下来的就是榷场和互市!
  榷场当然要有,要不然我们如何获得牛羊?互市当然要有,辽国的东珠和玛瑙,玉石乃是驰名天下的好东西……
  一个弹簧被压缩的越狠,爆发的弹力就越大,此时的宋人就是如此,他们拿出千百倍的热情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欢庆中去了。
  王安石站在自家的阁楼里远远地眺望着欢快的人群,听了一会嘈杂的欢庆之音,就下了阁楼,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书房里,手里攥着一封信,他是如此的用力,手背上青筋暴跳。
  他非常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大宋的变法才刚刚开始,大宋的盛世才刚刚拉开了帷幕,难道这一切都要成为泡影了吗?
  “不!”王安石猛然间扑到桌案上,双臂横扫将桌面上的笔墨纸砚全部扫到了地上。砚台里刚刚磨好的一汪新墨掉在上溅出一朵桃花的样子,此时的王安石无心欣赏,他双手按在桌案上倾听自己风箱拉扯一般的喘息声。
  “陛下昏迷不醒,两日之间水米不进,鼻端有血流出,恐大行之期不远矣。
  庞籍,韩琦,狄青将为顾命大臣,云峥罢官勒令回乡读书,我兄也被贬斥潭州,知潭州……”
  王安石捞过自己垂在胸前的头发,看着斑白的发梢痛苦地道:“十年,再给我十年时间,大宋朝将彻底的脱胎换骨!
  现今,十年最好的日子将要在等待小皇帝成长中白白的消耗掉,老夫,不甘心啊!”
  王安石狠狠地用手捶着桌案,不知不觉中骨节位置鲜血淋漓!
  吴夫人喜孜孜的从外面走进来,正要说话发现书房里凌乱的不像话,也不问话,低下身子准备规整一下。
  “不用了!”王安石颓废的将身子放在一张椅子上对妻子道。
  “全城都在欢喜,老爷为何如此生气?”
  “收拾东西准备去潭州任职吧,用不了多长时间旨意就会下达,接替我成为三司使的人是曾公亮……”
  “老爷有大功于大宋,没有错处……”
  “功高能高的过云峥去?云峥还不是被罢官勒令回乡读书了……”
  “这是为何?这是为何?”
  “皇帝快要大行了,这个时候想做事和能做事的人都必须远窜,然后等着新皇帝重新启用,否则新皇帝对我和云峥这样的人没有恩情,凭什么指挥我们这种人?”
  “您的变法……”
  “十年之后再说,好事多磨,我正好在潭州好好的琢磨一下这些变法事,再次展开的时候,老夫一定会如同雷霆万钧一般施行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9/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