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657

  蓝蓝将手上的纸张卷起来塞进香炉,很快就有淡蓝色的火苗钻了出来,直到纸张烧成灰烬,蓝蓝才拿起一个小小的金击子敲响了桌案上的小金钟。
  宦官郑彬悄无声息的出现,躬身等候淑妃娘娘的吩咐。
  “三日后就是乞巧节,按照惯例女儿节还是要举办一下的,你去趟泰昌伯府,就说本宫准备借用一下他家的碧游园宴请京中贵妇,主人的名头就由他们来担当,本宫是客人!稍后有名单送过去,告诉他们,务必准备的丰盛一些。
  再去蜀中商行,告诉赵天行,争取不到崔达就不要勉强,此人与云侯渊源很深,争取不到也不要让他成为我们的敌人。”
  郑彬低声答应一声就出了大殿。
  蓝蓝再次叹息一声,慵懒的躺在一张美人椅子上,瞅着景福宫华丽的藻顶不知在想些什么。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当年你若有现在的雄心壮志,小妹何必嫁入宫门,你在宣武门上吟唱这首诗的时候,别人只当你是在感慨,但是你看小妹的那一眼却暴露了一切,你怨我变心,却不知你的心从没放在我身上过。
  一个孤女子寄居你府上一年多,是你不明白我的心意还是我辜负了你?每晚你都会从我的房门经过,你可知道我的房门从来就没有上过门闩,你远去的脚步声一次次的让我的心变凉……
  如今,你远在边关鏖战,我却枯守在这冷冰冰的宫殿里,真是两不相宜啊!
  帝王欢情最薄,如非有旭儿,人世间有谁知道我蓝蓝?所以你莫要怨我喜欢争夺,反正你不要我,我既然只剩下权势,我就想要更多!”
  想到这里的时候蓝蓝的脸色已经变成了铁青一片,长长的指甲已经深深地嵌进掌心里,手掌心血迹斑斑,两根断裂的指甲镶嵌在那里,她竟然感觉不到疼痛。
  木然的拔掉断裂的指甲,将手帕握在手心,然后就起身去了飞雪苑,赵旭该下学了。
  司马光是一位严谨的先生,淑妃走到窗前静静地站在那里倾听,赵旭昨日里并没有完成先生布置的课业,却不知他今日如何应对!
  “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一杯全喝完了。
  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睹师赞却说:‘连儿子的肉都吃了,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
  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
  孟孙猎获一只幼鹿,让秦西巴拿它回家,那幼鹿的母亲跟随着啼叫,秦西巴不忍心就将幼鹿给了母鹿。孟孙回家后,一到家就要幼鹿,秦西巴回答说:‘我不忍心就给了它的母亲。’孟孙大怒,赶走了他。过了三个月,又招回他秦西巴来当儿子的老师。他的马车车夫说:‘以前要惩罚他,现在招他回来当您孩子的老师,为什么?’孟孙说:‘连幼鹿都不忍心伤害,又怎么忍心伤害我的儿子呢?’
  赵旭,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机巧而狡诈不如笨拙而诚实,你现在还听不懂这些故事的含义,不过不要紧,你只要记住有这样的两个故事就成,日后年纪大了,迟早会明白的。
  为了加深你对这两个故事的理解,请伸出手来让先生打三下,先让你感受到狡诈带给你的痛苦……”
  听到赵旭的哭声,蓝蓝皱皱眉头想要进去,不过她还是忍住了转身离开,一想到云家的大闺女云落落现在只知道吃东西和玩耍,自己的儿子却要接受最严苛的教育,她的心里顿时就不平起来。
  听陆轻盈说这是云峥的安排,五岁的孩子现在只要努力地吃饭和玩耍就好,没有任何的必要进行强制学习,孩子的学习一定要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万一弄得孩子厌学,那就彻底完蛋了……
  蓝蓝比陆轻盈更加的相信云峥,云家的大小姐确实比自己的儿子多了几分自信,至少在待人接物上来的比自己儿子从容,虽说到现在还喜欢流口水,不过在云家强大的气场之下,无人敢指责什么。
  应该让云峥来当旭儿先生的,蓝蓝心中忽然变得开朗起来了。
第五十六章
孙子一样的活着
  云峥一点都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幼儿园老师,打了两个喷嚏之后就果断的认为自己伤风了,朝一屋子的勋贵大臣拱拱手就准备去养病。
  这个时候自己最好开始生病,这些家伙已经在讨论派谁去陪皇帝去见辽国皇帝了。
  石中信惴惴不安的瞅瞅跑路的云峥,又看看跃跃欲试的高继宣,硬着头皮无视韩琦凶恶的目光,拱拱手喊一句“内急”就跟着云峥跑了。
  云峥找借口跑了,韩琦的这个会议也就开不下去了,愤怒的拍拍桌子下令散会。
  高继宣抬头瞅着韩琦道:“末将以为可以随……”
  韩琦对高继宣可谓半点颜面都不给张嘴就说道:“跟随陛下去和辽皇见面的人,不但需要有随机应变之能,更加需要强大的威压来控制场面为陛下撑腰,你觉得你很合适吗?”
  高继宣争辩道:“只要给我精兵……”
  “你指挥的动云峥麾下的骄兵悍将吗?”
  韩琦训斥完高继宣之后就拂袖而去,说服云峥陪皇帝走一遭的最好人选是老包,他如今没过来,他不准备多说什么。
  高继宣眼看着别的勋贵从自己身边走过,却没有一个人帮自己说话就知道这些人也是和韩琦一个看法的,把牙齿咬得咯吱吱作响,自己高家为皇帝如此死战,也得不到人家高看一眼的待遇,追随皇帝会盟辽国这样的惊天大会人家不愿意参加,自己强求都强求不来,一时间心如死灰。
  “弟妹也在啊!”石中信胡乱向葛秋烟打了一个招呼,就不管不顾的一屁股坐在裹着毯子准备睡觉的云峥身边。
  “这好像是我家的内宅!”云峥直起身子埋怨道。
  “我家的内宅你不是没进去过,我家小妾就差和你一个床睡了,心里有话想问你,不问清楚我心不安。”
  云峥叹口气道:“高继宣想去,你们就准许他去就是了,不用把我推到前面,我现在心智有问题,万一发火了,当场砍死辽国皇帝你们的麻烦就大了,再说我刚才受了风寒,你们也都听见了我打喷嚏了,好歹放过我成不?”
  “如果你能砍死辽皇,老石我举双手双脚欢迎,现在不是这个问题,而是人家打算砍死我们皇帝的问题。人家千娇百媚的皇后被陛下派人弄没了一条手臂,人家活蹦乱跳的大臣被你和李常弄成了蜡人,人家好好的西京,如今东拼西凑都凑不出多少人来,这样的深仇大恨,辽皇一定会找陛下清算干净的。
  好歹你去还能抵挡一阵,高继宣去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就要有一个五岁的娃娃主子了。”
  “谈判是什么?谈判就是一个相互让步,相互迁就的一个过程,你刚才也听见韩琦是怎么给谈判定调子的,澶渊之盟不算数了,准备重新修订一个定州盟约,以前许诺给辽国的好处全没了,辽国还要同意大宋商贾在辽国经商,当然,辽国商贾也能来大宋经商,这不是摆明了欺负人家辽国吗?
  还有,辽宋两国依旧是兄弟之国,每年两国皇帝过千秋节的时候相互敬赠生辰纲,还他娘的不能少于十万贯。
  辽国皇帝必须迎娶一位大宋公主,妃位还必须是贵妃,这是要干什么?是打算把辽国皇室血统给同化掉的节奏吗?陛下已经在同化我云家血统了,现在连辽皇也不放过?你觉得心高气傲的辽皇能够答应吗?”
  “我大宋不是也要迎娶一位辽国公主不是?很公平!这只不过是一个花活,两位皇帝都不可能去碰这位公主的,就是一个摆设,一个说法,皇宫里多一个花瓶而已。”
  “不对!如果是这样,韩琦完全没有必要郑重其事的强调这件事,这后面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老石,你是不是有话没对我说?”
  石中信捶着胸口叫撞天屈:“天地作证,我老石可是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全告诉你了,到了现在我们俩知道的一样多。
  不过,我也觉得韩琦好像不怀好意,这么繁复的事情,他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就理清楚,庞籍人在东京,他们不可能不事先商量一下的,只能说他们早就有预谋。”
  “两千多里地上要同时开十九家榷场,说是互市,在我看来这就是打算在边境上安装十九条大管子抽辽国的血,但凡有一点见识的辽人就不可能答应这种貌似公平,实则恶毒的条件。
  只要谈崩了,大宋和辽国立马又回到了战争状态,既然这些人明知不可能谈拢,干嘛要皇帝去谈?还要我绞尽脑汁的去为皇帝的安危操心?说句诛心的话,这些文官是不是真的打算换皇帝?”
  石中信紧张的一巴掌就捂住云峥的嘴巴小声道:“爷爷啊,这种话你也敢说?赶紧打消掉这个念头,没人想让皇帝死,绝对没有,提出会盟的是皇帝自己,没人怂恿。”
  云峥推开石中信的大手,拿手帕擦一下嘴巴道:“反正我觉得这事不正常,能不参与就不参与,能躲掉就躲掉,老石,你最好也开溜,我的监军李常告诉我说,只要我们取得了大胜之后,我就必须像孙子一样的活着,我现在就开始装孙子了,你要不要一起装啊?”
  石中信懊恼的道:“他娘的,老子从来就没当过大爷,狗日的韩琦跑到我军营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我是影子,老子这辈子没干别的,净他娘的当孙子了。”
  云峥见石中信还是有些不开心,就拍拍他的手道:“你放心,我只是不愿意受文臣的摆布,倒不是不愿意去陪陛下会盟,我是在等陛下发话,陛下不发话我就不去,无论如何我是陛下的臣子,吃的是皇家给的禄米,得人钱财与人消灾的道理还是懂的,只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候,陛下版诏我才能出手,否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一句话吧石中信说的开心了起来,重重的捏了云峥的手一把笑道:“烧的很严重啊,一会我让老管家给你送来几块昆仑玉退退烧,啧啧,玉质滑润细腻,比美人的肌肤还耐摸,本来打算贿赂韩琦的,现在便宜我们自家兄弟了。”
  石中信就是这个样子,大方!是东京城出了名的老败家子,问题是这家伙持之以恒的败家几十年,石家的财富和地位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他父辈多了十好几倍,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没人看得起石中信,但是皇帝却非常的信任石中信,所以他就有了密奏之权,全天下的官吏,有这道权利的人不超过二十个,由此可以看出皇家对石中信是多么的信任。
  当年东京城的一场大火,主管的官员就是石中信和他弟弟,皇帝暴跳如雷的打算严惩,最后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变成了捧日军的大都督,身份地位没有半点的变化,如果不是因为脑袋上落了点皇帝的口水,基本上算是升迁了。
  坐在撵架里的皇帝看了石中信的密奏之后很满意,文官和武将不对付这才是自己的福气,但是不管你怎么跋扈,皇帝的命令一旦下达就要不折不扣的完成,如果连皇帝的旨意都抗拒,这就不是跋扈的问题了,而是忠诚与否的问题。
  所以他对云峥不理睬枢密使的命令并不是很反感,反而有些窃喜,这说明云峥直到此时,认的依旧是皇家,而不是什么别的人。
  和辽国皇帝会盟是赵祯为自己专门设计的一次政治上的高峰,通过这次战争明确的告诉辽皇,他还没有资格在自己面前高高在上,同样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只有平等的对话才是解决事情的方式,不能随便把宋国使节撵回来,说一声岁币加倍我就必须遵从。
  在赵祯看来,通过这一次惨烈的战争,宋国基本上达到了要达到的目标,获得平等对话的地位很重要,而通过战争来达到这一目的,更让这种平等对话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意味在里面。
  他不在乎和辽皇谈些什么,他在意的是和辽皇会盟的本身,废黜澶渊之盟这个名存实亡的盟约是必须的,在实力面前,任何虚伪的表现都是经不起考验的,赵祯对此时的大宋实力非常的有信心。
  边关发生了这么大的战事,而国内却风平浪静,今年是一个难得的风调雨顺的年月,各地州府报上来的夏粮收入都让人欢喜,战争年份能够民不加赋就是对一个皇帝是否称职最大的褒奖。
  忽然感觉外面地动山摇,不等赵祯发问,邹同把脑袋探进来禀奏道:“启禀陛下,京西军前来护驾!现在过来的是前军统制笑林将军,笑林将军出身孩儿军,乃是陛下的肱骨之臣。”
  随侍的宫女掀开撵架的帘子,赵祯朝外望去,只见从远处缓坡上冲下来无数的黑甲骑兵,无数的马蹄踏在地上发出如雷的轰响。
  赵祯笑眯眯的道:“呵呵,朕的狼群已经到了,猛虎何在?”
第五十七章
皇帝的坚持
  邹同又看到了那支他非常熟悉的军队,除了破烂一点之外,好像没什么变化。
  战旗上多了几个被弩箭撕破的大洞,将士们身上的暗红色披风也显得有些褪色,铠甲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上面布满了刀砍斧凿的痕迹,有些将士只剩下一只眼睛,用一支黑色眼罩罩住,显得极为狰狞,最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却少了一条胳膊的人也跨坐在马上,大声的和同伴说笑,见不到丝毫的忧郁之色。
  他们一来,根本就不用说话,捧日军就把最靠近皇帝身边的位子给让了出来,有的将官想要说一声,被戾气浓重的笑林瞪了一眼就乖乖地闭上了嘴巴,跑到队伍的外围去了。
  赵祯啧啧赞叹,好奇的看着每一个靠近他的将士,他自然看的出来,最靠近他身边的一般都是背着各种小旗子的将领,笑林坐在马上朝皇帝拱拱手,就端着马槊随皇帝的撵架缓缓而行。
  “笑林啊!这些年不见你出现皇宫,还以为你退隐山林了,没想到你居然投身军中,如果你喜欢军务,给寒林和陈琳说一声,难道朕就不给你安排了吗?”
  “回陛下的话,微臣之所以进入军中,是因为微臣受不惯军中的约束,做不做官的微臣不在乎,只要能为我大宋出一份力,微臣就非常欢喜了,不瞒陛下,微臣在京西军中的职位也是暂时的,回到东京之后,微臣依旧是一个闲散汉。”
  赵祯笑道:“你倒是有古人风范,战时从军,战罢归田,显得高风亮节,却不知道体谅一下你主子我的苦衷,这些年以来得用的老人手越来越少,早知道你们这样没良心,朕就不同意你们安全退出孩儿军了。除了朕这个糊涂皇帝,你可曾听说哪一朝那一代密谍曾经全身而退过,过上了好日子就忘了以前真是不该!”
  笑林见皇帝心情大好,还知道开玩笑了,急忙回答道:“正因为有陛下的仁慈,微臣等人才会死心塌地的为陛下效力,您看微臣,虽然已经退出孩儿军了,却还在为陛下征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