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3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657


第六章
哄骗
  苏轼摇头道:“这些事是大帅该考虑的事情,我们要考虑的事情是如何利用好郭如海,最好能分化一下辽军,如果能让辽军人心惶惶,兵无斗志,我们说不定就能击破眼前的萧火儿,这样一来,南京道再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时时刻刻的都要防备我们向辽国内地发起的进攻。”
  王皮匠想了一下道:“这事急不来,少年军这些天抓到的辽人很多,老汉问过那些人了,郭恒川那个老贼就在荒原上奔走,日日不停地追索郭如海的下落,我们是不是把郭恒川也抓过来?”
  苏轼再次摇头道:“郭恒川不能抓过来,如果把郭恒川抓过来了,萧火儿就会趁势将京城军全部握在手里,对我们没有半点的好处,我们能做的就是将郭恒川活活的逼疯。”
  王皮匠叹息一口气道:“我们都是罹难人,是污泥里的角色,能被公子高看一眼是我们的福分,总之公子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跟着做就是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王皮匠没少干,只求跟着公子能混一个有墓碑的坟墓,别的也就顾不得了。”
  苏轼笑道:“我和我家先生都是一个脾性,不论如何都不会让跟随我们的人没了下场,我家先生宁愿把自己的蜡像放在武成殿供万世瞻仰引以为戒都不肯粉墨自己博一下虚名,先生能做到的我身为弟子也是能做到的。”
  王皮匠猛地抬头看着苏轼道:“老夫等人其实就是夜壶,急用的时候谁都离不开,一旦没有了尿意,就会嫌弃尿壶有味,老汉只希望公子能记住今日的承诺,我们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在军中洗刷干净自己满身的罪孽,回到老家有两亩地糊口就足够了。”
  苏轼拍拍王皮匠粗糙的大手笑道:“我早就想好了,给你在东京踅摸一间熟皮子的皮匠铺子,你还不会种地,就不要去糟蹋庄稼了。”
  郭如海闻言走了过来,期期艾艾的道:“小人的名声在东京城已经毁了,恐怕干不了老营生了,像龙阳生这种卖屁眼的家伙,已经人老色衰了,东京城对他来说可不是一个好地方。”
  苏轼道:“不管是侯府还是我家养几个闲人都不算什么大问题,只要小偷不再偷东西,淫贼不再淫人妻女,剥皮子的好好硝制兽皮,骗子不再骗人,龙阳君不再秽乱后院,后半生安稳的过下去不成问题,如果你们的大计能够成功,光是大帅赏赐下来的财物就足以让你们衣食无忧,所以你们想多了。”
  骗子很久都不说话,听苏轼这么说才笑着对皮匠道:“公子给的期许足够让我们卖命的,更何况大帅的信誉一向良好,所以弟兄们不要有顾虑,走一遭荒原,应付一下郭恒川冒一次险是值得的。”
  小偷站起身抖抖手,帮苏轼拴好腰袢的那枚玉佩,拱拱手就离开了。
  苏轼站在营帐外面,看着被少年军骑兵带走的五个人心中多少有些不舍,不由得大声道:“事不可为就逃命,我们回来之后另想办法!”
  王皮匠忽然爆出一声大笑道:“有公子这句话,老汉几个人就算是肝脑涂地也值了!”
  目送这一队人离开了雁门关,苏轼悄悄地来到云峥的屋子,见先生正在批阅文书,也不说话,就乖巧的伺候在一边,给砚台里添加了一点清水开始研墨。
  “人走了?”云峥的眼睛依旧盯在文书上。
  “走了,先生,您说他们这一次极度的贴近郭恒川到底能不能成功?”
  “不知道!”云峥回答的很干脆,他听出苏轼心中的不忍之意就搁下手里的毛笔,瞅着苏轼的眼睛道:“这世上还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至少在我看来没有这样的事情,能不能撼动郭恒川的心神,谁都不知道,只能说做了就有可能,不做,什么可能都没有。
  人来到这个世上,想活在人群里,就是一个你利用我,我利用你的过程,那五个人其实都算是人中的尖子,虽然会的东西污秽了一些,不过啊,这是人家的生存之道,只要是谋生手段就不能说低贱,我宁愿祝愿他们马到成功,最后给他们大量的赏赐,凑成一个完美的结局,不过,我的理智又告诉我,这件事必定会有牺牲,只是不知道死的人会是谁。”
  一股怒火从苏轼的心头升起,手下研墨的力道不由得大了几分,墨条和砚台发出吱吱的声音。云峥一巴掌打掉苏轼的手怒道:“生气就说话,少拿我的墨条撒气,这可是文宝斋的高级货,听说里面添加了龙涎香,很值钱。”
  “您明明知道他们去会死人,为何还要坚持要他们去?他们也是人啊!”
  云峥笑着安抚一下怒气冲冲的苏轼道:“你在为这事情生气啊,没必要啊,我们在神武城屠城的时候,你好像很兴奋,还写了不少的诗,‘汉家旌旗破城关,枯骨荒冢鬼夜哭,’这样的句子你都吟诵的出来,轮到他们五个人渣送命的时候你就难过的和老师我发脾气?”
  “不一样的,他们是我朋友!”
  云峥苦笑一声,将桌子上的一封八百里加急文书丢给苏轼道:“这个时候,由不得我们,事情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皇帝竟然破天荒的准备御驾亲征了,率领着捧日军,神卫军,龙卫军,天武军这上四军离开东京去了泥古寨,我都不知道该大哭三声,还是该大笑三声。
  我非常的担心脓包皇帝带着六十万脓包大军,会把狄帅已经构建好的战事部署全部打乱掉,皇帝到了边关,狄帅说不定就会变成一个传声筒,再也没有统军的权利了。
  我不担心皇帝的死活,我如今只担心河间府能不能一次承受住百万大军在那里作战,百万大军,连营三百里都不止,万一打败了,那些人连个逃跑的地方都没有。”
  苏轼抱着文书怔怔的问云峥:“皇帝要御驾亲征?他会打仗?”
  云峥点点头道:“是啊,他要御驾亲征,脑袋这是被驴子踢了,看样子他不把大宋的这点元气消耗殆尽他是不打算罢手了。
  御驾亲征也就罢了,朝中庞籍,韩琦都是不错的统帅,这两人在战场勉强算的上是两只狗,牵着两只狗去打猎也能说得过去,问题是他没带庞籍,也没带韩琦,而是带了高继宣这头肥猪上了狩猎场,不知道他是来给辽人送肉,还是去打猎。”
  “朝中大臣难道不管吗?”苏轼又开始咬自己的指甲。
  云峥一巴掌拍掉他的手笑道:“怎么没有,庞籍苦谏,韩琦苦谏,老包苦谏,文彦博苦谏,满朝文武齐齐苦谏,刚刚回京的老学究欧阳修准备把自己倒挂在城门口,学蜀汉时期的刘巴劝谏,说什么皇帝想要出京,就从他的尸体上踏过去。
  结果不太好,欧阳修被软禁在府邸,严令不得出家门一步,看样子皇帝这是铁了心要御驾亲征了,估计他是不放心狄帅一个人统御大宋六成的兵将,担心再来一次黄袍加身的故智,所以才会这么干的,庞籍他们死命的劝谏结果就是,皇帝答应自己坐镇河间府以西三百里的任丘,绝不向前一步,庞籍他们才勉强答应,还派了韩琦亲自帮助皇帝整军,就这样敲定了最终的结果。
  知不知道啊,现在满朝文武最想杀掉的人就是高继宣,每个人都以为是这家伙蛊惑皇帝御驾亲征的,石守信给我来信说,这事不关高继宣的事情,全是皇帝自己的主意。
  小轼啊,你说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们只有弄险了,虽然我很想不管皇帝的死活,可是现在他还死不得,小皇帝太小,他死了,大宋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就只能等小皇帝成长起来以后再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我们只能快速的收拾掉萧火儿,然后领兵北进,逼迫辽国从河间府撤兵,只有这样才是把狄帅从尴尬的境地里解救出来。”
  苏轼听完云峥的话,把文书放在桌案上,一溜烟的就跑了,一边跑一边要苏童给他准备战马,他要去荒原看着那些人应对郭恒川,这事情太重要了。
  李常从帷幕后面钻出来笑道:“陛下出京不过是表示一下自己的决心,出京不过八十里,驻扎在野外表示和将士们同甘共苦,何时跑去任丘那种前沿军事要地了?您危言耸听所为何来?”
  云峥收拾好文书笑骂道:“我发现你现在越来越喜欢把自己藏在我的帷幕后面了,整天鬼气森森的也不怕折寿,总是偷听别人的谈话很有趣吗?”
  李常笑道:“我发现大帅的处事方法非常的有趣,就不由得起了觊觎之心,这样的好东西多学学总归是好的,说说,您的目的何在?”
  云峥无可奈何的道:“这孩子很聪慧,就是胆子小了点,既然他自己已经制定了计策,那么就该他自己盯着完成,总躲在后面难成大器啊!”
第七章
大戏
  李常撇撇嘴道:“你就胡说吧,这孩子文采风流,根本就不是上阵打仗的料,你非要把他弄上战场,万一出了事情,我看你如何向苏明允如何交代!”
  云峥笑道:“人家身上的防御比我身上的还周全,我只有一件细鳞甲上衣,人家可是全套的,这孩子总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你就不必去操心他的安危了。”
  李常呵呵一笑,也就离开了军帐,郭如海的皮被扒走了,但是他的血肉却完整的留了下来,正好制作成蜡人,作为自己武勋的见证,这样做,也能稍微遮掩一下云侯的暴戾,身为下属,总要为自己的上官多考虑一点的。
  苏轼自然不会单枪匹马的去荒原,他带了足足六百多名少年军骑兵,再加上前面跟着王皮匠他们去荒原的三百四百骑兵正好一千骑。
  连续不断的作战,让雁门关外的这片荒原上倒满了人的尸体,以及战马的骸骨,腐烂的尸体自然就会引来荒原上的苍狼,这些狼和草原上的狼群不同,它们永远都是孤独的存在,如果你在荒原上看到一条浑身乌漆吗黑的瘦狼从地平线上跑过,那么你一定要小心了,因为那头狼已经把你定为它的饭食了,它会紧紧地跟着你,直到你死去,当然,如果你不愿意死,它会很乐意在某一个你不注意的时候杀死你,最终你还是它的食物,它们的耐心无比的强韧。
  如果它们找不到新鲜可口的食物,就只能吃腐烂的尸体了,这里的狼,是苏轼见过最不喜欢吃腐肉的狼了,也是他见过最阴险的狼。
  看到了狼,他就会想到对面的辽人,这些人尊奉狼为自己的祖先,所以他们视战争如同劳作,只是这些年,这头狼已经被四海的血肉养的肥胖不堪,行动迟缓,已经不能快速敏捷的去捕捉猎物了,靠着往日杀死的吃不完的猎物腐烂的尸体,依旧保持着蓬勃的活力。
  这时候,应该给这头狼供应更加肥美的肉食,供应更加香醇的美酒,让美食来堕落他们的身体,用美酒来麻醉他们的神经,直到这头狼全身上下都变得腐败不堪了,一个老人拿着锄头就能轻易地将这头狼置于死地,狼皮可以用来制作褥子,狼肉可以用来吃饱肚子,到了那时候,有什么仇都报了,没有必要现在就引起这头狼的警觉,让他重新变得彪悍无比。
  苏轼认为皇帝如今正在干的事情就是在让这头狼重新变得彪悍。
  夫不争,故无敌于天下!坐看他高楼起,坐看他高楼塌掉,这才应该是大宋国该做的事情。
  先生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啊,他说这是标准的狗一样的儒家教义,还给安上了一个犬儒的名号,苏轼自认自己不是狗,可是在先生的面前自己好像总是长不大。
  他的一句话就让自己无言以对,辽国在衰弱,同样的大宋也在衰弱,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从两只老虎打架,变成了两只狗在互相撕咬,两个国家的现状没有任何改变。
  就连苏轼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似乎,可能,也许,大宋的衰败速度可能比辽国还要快!
  一声鹰呖将苏轼从沉思中唤醒,勃勃不满的看着苏轼,他对这个胖子没有一点好感,整天都是懒洋洋的,他似乎除了吃饭之外,就会躺在一张躺椅上喝茶,还总是需要别人来伺候,似乎动一下就会要了他的命。
  这样的家伙如果在自己的部族里,爷爷早就会拿着大棒子敲得他满院子乱窜了,哪里轮得到他躺在躺椅上优哉游哉,爷爷说过,懒人就不该活在世上。
  老虎,包子,小离他们都非常的勤快,天不亮就会起来练武,刷马射箭,早饭之后就会带着队伍去荒原上找辽人斥候的麻烦。直到天色变暗的时候才会回来,勃勃这些天过的也是这样的日子,所以他非常的骄傲,自己不是一个懒蛋。
  苏轼瞅瞅勃勃,知道这家伙对自己非常的不满意,但是自己一个玩脑子的贵人,和一个玩体力的蛮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这种嗜血的家伙本就不该和自己有什么交集的。
  “喂,勃勃,你到现在总共砍死了多少个辽人?替你的爷爷复仇了没有啊?”
  “十七个,辽人还欠我一百九十一条人命!”勃勃冷漠的回答道。
  “不错啊,已经干掉这么多的辽人了,真是了不起,这些人都是你在神武城杀的?”
  勃勃变得愤怒起来,红着脸叫道:“胡说八道,我在神武城就没杀人,还救了三个小孩子的命,对了,还有他们的妈妈,我勃勃要做顶天立地的好汉的,要报仇也只会找那些辽国武士,杀妇孺算得了什么,总有一天,我还会杀掉耶律洪基才算是为我爷爷报了仇!”
  苏轼钦佩的挑起了大拇指,不过这个赞叹可不是给勃勃的,而是给勃勃身后嘿嘿奸笑的老虎的,是这家伙将勃勃变成一个思虑纯正的志向高远的大宋有为少年。
  苏轼已经过了好欺骗的年龄了,他知道世上所有的事都有根苗,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总有因才会有果,在他的眼中已经没有了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的区别,他总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考去分辨这个乌漆吗黑的世界,谨小慎微的调整自己前进的道路。所以看到单纯的勃勃,他就感慨自己已经年华不再了。
  老鹰在天上展翅翱翔,它们甚至有功夫去捕捉草丛中的兔子,不大的功夫,勃勃的马鞍子后面就挂了七八只野兔。
  只有西南方向的老鹰没有猎物贡献出来,勃勃吹了骨哨,见西南边的天空没有回应,就果断的带着大队人马向西南走去,老鹰没有反应,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那个方向有情况发生。
  西南方向有一条干沟,在荒原上这样的干沟多的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古老的河流留下来的遗迹,西北之地的气候在唐末五代之时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无数的森林逐渐消失了,无数的河流因为少了水源地也渐渐的干涸了,只留下一大片满目疮痍的大地。
  走到干沟附近的时候,苏轼有一种强烈的被欺骗感,王皮匠把自己一行说的壮烈无比,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架势,实际上,他们非常的安全,豹子带着四百多骑兵埋伏在后面,他们五个人站在干沟的一边大声的向干沟另一边的郭恒川喊话,一条宽度足足有十丈,深度足足有十几丈的庞大干沟,足矣将暴跳如雷的郭恒川阻挡住。
  披头散发的郭恒川双手朝天举起,悲怆的对郭如海泣诉道:“你为何不去死?为何不去死?你可知道因为你的苟活,郭氏一族遭受了什么样的危害?
  小远儿已经被活活的打死了,你的弟弟如今被软禁在军营,你的老父亲为了求证你是否活着,不得不在荒原上奔波。
  郭家是吃兵粮的人家,我们早就说好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只要落在敌手绝不苟活这是郭家的祖训,你的爷爷战死了,郭家从贱户变成了军户,你的大伯战死了,郭家从兵户成为了林牙,你的二伯战死在北海,郭家才有了今日的风光。
  郭家的每一次风光,都是拿血换来的,海儿,听爹爹一句话,自尽吧,你的儿子将会成为郭家的家主,爹爹求你了。”
  郭如海直挺挺的跪在地上,一言不发,见郭恒川如同杜鹃啼血一般的泣诉,只能将头颅埋在黄土里,表示深深的歉疚。
  骗子也跪倒在地,膝行两步之后朝对岸大呼:“伯父有所不知,林牙在城破之时一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如果不是因为昏厥过去,绝对不可能成为俘虏的。”
  郭恒川抹一把眼泪大笑道:“果然是我的好儿子,老夫知道你断然不会主动投降的,孩儿,听爹爹的一句话,只要你现在自尽,或者回归大辽,你依旧是我郭家的好孩子。”
  郭如海听到父亲这样说,只觉得了无生趣,挺起身子拔出长剑就要自刎,穿着女装的龙阳生悲呼一声就紧紧地抱住了郭如海的胳膊,哀哀地哭泣道:“夫君,您就算是不为妾身着想,也要为我腹中的孩子着想,这可是您的亲骨肉啊!您怎么狠得下心?”
  郭恒川大怒道:“你这贱婢,胆敢阻止我儿成仁,老夫做鬼都不放过你!如海,动手吧,你的衣钵将会由你的儿子郭艳继承,老父一言九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