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657

  大宋的武器都归曾公亮管辖,听了韩琦的叫嚣冷冷的道:“参知政事先把保定军的八牛弩为何会跑到辽国归义新城这件事给本官一个交代,再说火药弹为何不给河北,本官不愿意见到自己辛苦制造出来的火药弹在我大宋军伍的头上炸响!”
  韩琦对曾公亮的讥讽毫不在意,点点头道:“会给你一个交代的,泥古寨,小南河寨,田家寨已经在彻查,一定会有一个合适的交代的。”
  曾公亮嘿嘿笑道:“交代完了,火药自会发放,如果火药到了别人手里,恐怕就不是一句简单的交代能说的过去,等武胜军回来,不管火药是在谁手里出的事,我估计他的全家老少都活不成了,武胜军有追杀的权限,这是陛下亲自答应的。”
  “胡扯,他武胜军难道可以超越我大宋律法?”一个文官不屑一顾的回答。
  曾公亮拍拍这人的肩膀说:“你千万不要当成笑话听,云峥在把秘方交给陛下的时候没要官职,没要赏赐,甚至连爵位都退还了,只要了这道手谕,所以我认为他真的会这么干,而且干了之后陛下绝对不会过问,只要查有实据。”
  朝堂上的文官很快就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至于那些站班的武将,从头到尾就没人问过他们的意见,不管是曹家,还是石家,高家,王家这些人家的家主非常识相的闭上了自己的嘴巴,明知道曾公亮最后的那些话是在对自己这些人说,根本就不是在讽刺韩琦他们依旧一言不发,这已经是一种常态。
  赵峥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听郎坦将武胜军抵达广南之后的事情一一道来,他听得很仔细,房间里很安静,他甚至能听到屏风后面有轻微的呼吸声,不过这不关他的事,将武胜军的打算,以及狄青托付的奏章送上来这才是正事。
  赵峥手里拿着狄青的密奏并没有看,而是等郎坦说完之后才问道:“这么说你来的时候侬智高已经快要授首了?”
  郎坦躬身道:“微臣敢肯定,乌巢城现在必定在我大宋军队的控制之中,都监故意放走阿侬,就是希望这些人能把疫病进一步的向交趾国内扩散,而后武胜军就能衔尾追杀,师出有名,一个小小的侬智高是死是活并没有放在我武胜军的心上。
  交趾人狼子野心,一个小小的亲王就敢在广南之地横行霸道,目中无人,大军到处,他依旧只懂得跪地投降,然而这些人贼心不死,居然在乌巢城给我大军使绊子,将军以为,此次若不能直捣升龙府在那里勒石记功,我武胜军就算白出一趟西川了。”
  “狄青到底能不能掉头返回?”赵祯皱着眉头问。
  “启奏陛下,微臣等委实不知,疫病在于防治,而不在治愈,想要治愈疟疾这种大病,一定要非常多的医官才行,微臣听说,我大宋二百七十六个军州只有医官七百人,狄帅军中只有不到五人,就算这样那五个人也不一定会治疗疟疾。”郎坦面无表情的回答皇帝的话。
  “为何你武胜军不怕疟疾,这是何道理?”赵祯有些微怒。
  郎坦转过头看着南边自言自语的道:“陛下,武胜军不同的,是大不同。”
第三十八章
泼皮!
  “为什么?为什么非要选最危险的一条路?”赵峥平静的问道,似乎边州的数万大军这时候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一般。
  郎坦撩起自己的袖子指着胳膊上斑驳的伤口道:“胳膊上有一些伤口,前胸也有一些,大腿上被侬智高的亲军拿着梭镖刺了一下,至今还没有长好。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大宋很多年以来,国土都没有增加过,大军也没有到别人的国家里转悠过,都监说这不是一个大国的常态,所谓的大国就是要不断地从自己国土以外的地方找到最可口的吃食,唯有这样才能养肥自己,也就是所谓的马无夜草不肥。
  陛下打算为军队增添装备要钱,赈济灾民要钱,想要重修一下运河也需要钱,黄河的河堤现在已经比开封的城墙高了,想要治河也需要钱。
  前段时间听说有个人说,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这句话把我们都吓着了,这个人连钱是从哪里来的都没有搞清楚,就说出这样一句让所有人胆战心惊的话,也不知道是谁给了他这么大的胆子,都监说果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都监听说陛下准备将那个酒税官的话当真,立刻就坐不住了,陛下现在到处都是窟窿,到处都需要钱来填充这个窟窿,与其让那个人的话荼毒天下,不如就让武胜军替您将交趾的国库搬回来,这样稳妥的多。”
  郎坦说完这些话,就拜服在地上,将自己的脑袋杵在地上,一言不发。
  赵祯手抖得连茶杯都端不住了,当啷一声茶杯掉在金砖上,见郎坦趴在地上一眼不发,长长的吸了两口气压下怒火道:“王安石的话听不得,难道你们都监的话就能听的?”
  郎坦一句话都不说,依旧趴伏在那里,但是手上暴起的青筋,充分说明了他这时候有多么的愤怒,他是跟着云峥学过经济学的,自然之道王安石这句“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一个锅就那么大,不想着把锅往大里做,而是打算从别人的碗里捞一些干的倒进自己的碗里,省钱之道,无非就是开源节流而已,拆东墙补西墙算怎回事?
  “武人懂什么钱赋!”赵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他向来仁慈,而且面前的这人是替自己东征西讨的功臣,所以他不愿意惩罚,宁愿把气撒在自己身上。
  “陛下谬矣,武胜军兵将本来就不是纯粹的武人,微臣等人自认上马提枪可以为陛下膺服四野,下马可以为陛下牧守四方,引军征战只是一时兴起,归京之日,就是微臣等人卸甲提笔参加大比之时,到了那时候,微臣很想见见那个说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人,好好地论断一下到底是他对,还是我们错了!”
  赵祯怒极而笑:“你们还真的看得起自己啊!视天下英才如同无物。”
  郎坦伏在地上笑道:“云都监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们是带刀的文人,如果嘴上说不过别人,还可以抡刀子上阵,把他打趴下了,再好好的和他说道理,微臣深以为然。”
  赵祯的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大,半天才道:“这是无赖,流氓啊!”
  郎坦笑道:“这话微臣也对都监说过,都监说事实胜于雄辩,于是微臣就一路跟随都监看他用这一套整军,看他用这一套剿匪,看他用这一套作战,结果微臣最后发现,我大宋吃亏就吃在正人君子太多,只懂得和别人讲道理,而不懂得使用自己的武力征伐,所以我大宋才会处处防御,而处处战火不断。
  都监此次准备趁着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全占的有利时机将我大宋南方的战火彻底的熄灭至少三十年,如今武胜军在乌巢城下枕戈待旦,请陛下下令,微臣等人必将满载而归!”
  赵祯发现自己好像很难和武胜军这些人发火,他已经有了一个结论,这群人就是一群聪明的地痞流氓,最可怕的是,他自己竟然非常的羡慕这群流氓。他们不在乎什么军权,也不在乎什么官职,每一天都活的非常精彩,每一天都活的如此有成就感。
  他几乎敢肯定,这些人即使回到成都成为白丁,也必然活的风生水起,毫无挂牵,能活的率性,能活的痛快,才不负到这人间走一遭。
  怪不得一个小兵就敢和自己这位皇帝做交易,上梁不正下梁歪啊,不过这些人即使去了交趾也不会吃什么大亏吧?交趾多金,侬智高敬献给李朝的一块生金就有一百多两重……如果真的能把交趾的国库……
  “你先去馆驿休息,朕自有决断!”赵祯还是下了逐客令。
  郎坦重重的叩拜之后就被邹同带着出了垂拱殿,看着天边的落日,这才觉得腹内空空,既然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此时正是见识一下京师繁华的好时候,那些混账现在一定换好了衣衫在宫门外等候自己……
  郎坦走后,赵祯冲着屏风后面道:“怎么样?此人如何?你渴欲一见的武胜军如何?”
  曹皇后怀里抱着一个肥胖的婴儿和林氏从屏风后面走出来道:“军国大事可不是臣妾和淑妃妹妹能臧否的,您问了也是白问,能帮您拿主意的都在前殿吃喝呢。
  妾身是来看看曹荣说的是不是真的,武胜军是不是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彪悍,如今知道了,一个小小的都虞候都能在您面前侃侃而谈,云峥就更不用说了,曹荣虽然是个草包,依靠您这个做姐夫的养着,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他如果把事情办坏了,您该怎么教训就怎教训,但是这一回的举荐之功您可不能忘怀。”
  赵祯从皇后怀里抱过自己胖儿子,亲昵地拿额头蹭蹭孩子的光脑袋,见孩子张着嘴巴口水滴答的朝自己笑,刚才还非常郁闷的心情转瞬间就变好了。
  看看林氏鼓腾腾的胸口笑道:“看来啊,这孩子还是要自己养才成,这才多大,就有十来斤重了,抱在怀里沉甸甸的。哈哈,皇儿满月的时候你们没看见濮王的那张老脸,呵呵,黑的跟墨汁一样,那一天,朕只要看一眼濮王,胃口就大开,哈哈哈。”
  林蓝蓝羞红了脸,将孩子从黄帝手里要过来笑着说:“皇儿就是聪慧,刚才在娘娘怀里可安静了,知道您在商谈国家大事,竟然一声不吭,妾身还以为他会哭闹几声呢。
  陛下,这个郎坦臣妾倒是知道他的名声,早在蜀中的时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才子,蜀中名流举办的杏花会,桃花会他也是榜上有名的。”
  赵祯笑道:“好好地人才现在也被那个云峥教成泼皮了,你们也听见了,他说什么,他们是带刀的文人,如果嘴上说不过别人,还可以抡刀子上阵,把他打趴下了,再好好的和他说道理。
  这就是活脱脱的泼皮啊!”
  皇后曹氏笑道:“您倒是看看西夏,契丹,哪一个不是在您面前使泼皮手段,朝廷里那些方正些的臣子,哪一回不是被人家弄得灰头土脸的回来,这下正好,您的御下也出现了泼皮,还是些聪明的泼皮,再有这些难堪事就让他们去应对,泼皮对泼皮,总会分出个高下来。”
  皇后从一个宦官拎来的食盒里,取出几样什锦小菜,又端出一大碗馄饨放到赵祯的面前道:“这是淑妃妹妹亲自给您包的馄饨,猪肉馅的,妾身也吃过了,味道真的很好,想不到这些低等的食材也能做出美味来。”
  赵祯点点头,刚才郎坦的一番话已经让他心里有了计较,心头的大石头有了归属,这时心情很好,就着小菜吃起馄饨来。
  都说有子万事足,赵祯一边吃一边偷看林氏给儿子喂奶,皇后故意挡住皇帝的视线嗤嗤地笑道:“您吃馄饨,其它的可是蜀王赵旭的与您无关。”
  赵祯抬起头哈哈一笑,林氏娇羞的抱着孩子侧侧身,还故意掩掩自己的衣襟,好遮盖住自己裸露的胸膛。
  如今在宫中用饭是赵祯最大的享受,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去看看自己的儿子,大部分时间都在皇后的宫殿里住宿,他对女色并不是非常的喜好,以前之所以不断地纳妃子是单纯的从子嗣方面考虑的,如今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他就雄心勃勃的想要更多的儿子,主攻的目标就是皇后和林氏,以及宫里已经成年的嫔妃……
  落日时分,垂拱殿里重新开始议事,赵祯并没有将狄青的那封密奏拿出来,而是引用了里面的话对臣子说:“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狄青果然是我大宋名将,所思所虑无不是为国为民的良策。
  如今国事艰难,身为将军自然要为国家分忧,打击大理国,势在必行,段思廉已经暗中邀请狄青入大理国,所以,朕拟同意狄青借道大理国自成都府归国,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韩琦出班启奏道:“狄青借道大理国,自然有理有据,却不知武胜军将何去何从,难道他们也打算借道大理国不成?”
  赵祯神秘的笑了一下道:“朕给武胜军的上一道旨意说的明白,他们依旧便宜行事!”
  庞籍大骇道:“陛下,那些人都是虎狼之兵,焉能没有约束!”皇帝的这句话立刻就把庞籍和韩琦施加在武胜军头上的约束全部去除了。
第三十九章
坊市子
  朝堂上的纷争还蔓延不到坊市子里来,郎坦带着一群土鳖出现在坊市上,放眼所见,到处是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饰华丽的轿车争相停靠在大街旁,名贵矫健的宝马纵情奔驰在御街上,镶金叠翠耀人眼目,罗袖绮裳飘送芳香。
  目瞪口呆的欣赏新歌的旋律耳朵伸的老长偷听美人的笑语,徒惹来人家的嘲笑回荡在柳阴道上与花街巷口;
  箫管之音与琴弦之调,弹奏于茶坊雅聚与酒楼盛宴。全国各州郡之人都往京都汇集,就算自付见识渊博的郎坦都认不出多少话音来,跟不要说还有无数的胡人也在大街上自得其乐。
  云峥说过开封府乃是世界第一繁华地,这里调集了四海的珍品奇货,都到京城的集市上进行贸易;荟萃齐九州的美味佳肴,都在京城的宴席上供人享受。花光铺满道路,不阻止任何百姓乘兴春游,还真的是这样,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整个东京却变活了。
  路过宣德楼前,这里的丝竹之音震荡长空,又见有几家豪门正开夜宴。奇特精湛的技艺表演使人耳目一新,奢侈享受的生活使人精神放松,委实是一个难得的好去处。
  明月街的香粉多,所以美人也多,郎坦带着一大串土鳖部下莽牛一样的从街市穿过,啧啧的赞叹不已,开封府的仕女晚上都出来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这样的话立刻就招来了一大群人的鄙视,却不明说睁着眼睛看这些人出丑。
  站在人家仕女的后面努力的嗅人家的身上的香气,孙三这么做已经是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不过能一亲香泽,挨一顿骂他认为是非值得的。
  怪就怪在这里,他自认为在轻薄人家,人家仕女反而会撩开面纱嫣然一笑,甚至会悄悄地朝他招招手,那双手非常白嫩。
  迷迷糊糊地就跟人家走了,去了一处幽暗的小巷子里,仕女进了门,还给他留着门,孙三挠挠自己的后脑勺,看看自己身上的衣衫,暗自想莫非老子的长相打动了这位小娘子?
  在武胜军中别的习惯没养成,倒是将胆子养大了,摸摸下巴上乱糟糟的小胡子,上前一步推开了院门。
  没看到美人儿,面前站着一个笑的跟花一样的老婆子,也算有些见识的孙三立刻就明白,这里是一家半掩门的娼寮,心里踏实了,张着嘴嘿嘿一笑就对那个鸨子头道:“就是刚才这位小娘子,大爷我看着就来劲……”
  郎坦摇着扇子在前面走,只是身后的人越来越少了,站在有些寒冷的大街上听着远处袅娜的歌声,暗自摇摇头,这里还真的是十里金粉地。
  回头瞅一眼,呵呵一笑,招手唤过一个行客,剩下的十几个人都是老实些的部下,看样子想要玩的痛快,就需要自己来安排了。招手唤过一个行客问道:“东京有那些好耍子的地方?”
  东京的行客不像成都的行客那样嘴碎,客人不招,自己不来,见客人相招这才凑到跟前道:“客人若是囊中丰厚,樊楼是必去的,今晚那里有沈家娘子的水秀舞,马青眼的叉子戏,最难得的是从哪里能看到大内去,前些时间官家不许樊楼开门,却被御史言官挡了回来,听说官家很生气不知什么时候樊楼就不开了,您要是现在去正得时候。
  如果您想听几首曲子,小的建议您去朱雀门外街巷,那里燕瘦环肥的钗官儿应有尽有,哪怕是您口味奇特,想找一些胡人女子跳胡璇,小的也能将您安排的妥妥帖帖。”
  郎坦自然是囊中丰厚的那类人,不说话,一把钱儿已经洒了出去,这时候就见行客闲汉的手腕功底了,不等钱落地,那双手已经把郎坦撒出去钱尽收囊中!
  牛大等人喝了一声好,行客立刻弓腰谢赏,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杀向樊楼。
  樊楼郎坦听都监说过,是东京第一号的去处,他砸吧嘴将那里的陈设和歌舞说的头头是道,周同问他去过没有,他却把手一摊表示没去过,郎坦这就打算去一回,回去之后好好地羞辱一下都监,让他随口瞎说。
  郎坦特意找了另一个闲汉要他在原地等着,一旦有自己的部下回来,就带到樊楼去,一行人怀着最美的梦想坐着东京特有的一种驴子拉的板车到了樊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