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657

  陆翁抚须大笑道:“明府慧眼有加,老朽孟浪了,小孙婿能有今日之功,明府当具首功。”
  张方平哈哈大笑着率先走进濛濛细雨里对众人说:“虎罴之士已到,大地都在颤抖,我等不妨上前一步恭迎之。”
  果然,大地开始微微的颤抖,如雷的马蹄声从山脚处传来,一骑黑甲骑士背插一面火红的旗子从山脚转出来,紧跟着近两百同样装束的甲士也出现在众人眼前,憨牛在距离迎接的队伍不到十丈的地方猛地勒住缰绳,胯下的战马嘶鸣一声前蹄高高的举起转了半个圈子稳稳地钉在原地,身后的骑士也作出同样的动作,一时间,现场里全是高亢的战马嘶鸣声,蜀中人哪里见过猛兽般的西夏河套马,无不大吃已经,有些面色惨变,唯有张方平和陆公面不改色,看到这一幕反而惊喜之极,这样的兵马,以他们广博的见识,都没有见到过多少。
  战马群缓缓地向两边分开,云峥的大青马走了出来,不等张方平上前牵马,他就从马上走了下来,这时候不是骄傲的时候,如果任由张方平帮自己牵马,那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举动了,雍正皇帝干掉年羹尧的时候,其中一条罪状就是大胜之后骄狂无比,见了皇帝不下马,这样愚蠢的错误云峥不打算犯。
  拱手向张方平施礼之后,回首喝令道:“下马!”马上的骑士全部偏腿下马,云峥抽出背后的强弩,腰间的箭矢,战马革囊里的破甲锥,抱在怀里走向停在那里看他整军的张方平,单膝下拜道:“末将远征万里,如今平安归来,军马劳顿,请府尊允肯末将解甲!”
  张方平的脸色严肃至极,整整自己的冠带,弹弹帽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重新安置了自己腰间的玉佩,成都府通判刘玉成也是同样的动作,不单是他们二人,后面的官员知道这是正式的大军缴令仪式,一个个按照官职大小,分立两厢,抱手入怀,身板挺直的就像陵墓上的石翁仲。
  原本稍微有些混乱的现场变得肃穆无比,陆翁,郑翁,黄翁,彭蠡先生,梁先生,苏洵,以及他们身后的陆轻盈,云二,苏家三兄弟,再加上书院的同窗也都一脸的肃然,弯腰以示敬重,此时云峥的身份是大功归来的大将,不是自己的晚辈和亲友。
  张方平首先取过强弩,验看之后说道:“首功评测,弩损弓折,战之烈矣!”说完就放在身边已经抬起双臂的刘玉成手上。
  又拿起破甲锥验看后说道:“红缨染血,锋刃无双,战之强矣!”然后又放在刘玉成的手上。最后拿起一匣子弩矢,验看过后道:“锋镝响处,万马景从,战之威矣!”说完之后从中抽出一支弩箭,卸掉箭头,放在刘玉成的手臂上,这才说:“将军威武!”
  众官员一起三喝威武,算是为云峥唱名,这是难得的礼遇。
  张方平绕过云峥,和刘玉成一起从骑兵队列中穿过,从头走到尾,又走到云峥前面大喝一身道:“卸甲!”
第九章
少年军
  猴子和憨牛帮着云峥卸掉盔甲,陆轻盈含着眼泪给丈夫穿上青衣,云峥拍拍陆轻盈的小手,顾不上安慰她,走到陆翁,黄翁,郑翁,彭蠡先生面前再次下拜道:“晚辈平安归来,给长辈瑾礼问安。”
  陆翁眼中也有些湿润,想到自己的这个重孙女婿这一路经历的危机,不由得叹道:“披坚执锐原是将军之责,回到家中,子孙传继也是为人子孙的重任,你且去缴令,回到家中我们再细谈,有的是时间。”
  彭蠡先生跨前一步,双手按在云峥的肩膀上说:“好样的,锦江书院将会因你而名扬四海,你一路坎坷,谨守本心,面对西夏的荣华富贵毫不动心,不负为师教导一场。”
  云峥笑着点头称是,站了起来向云二伸开双臂,只见云二流着眼泪炮弹般的冲进云峥的怀里,搂着云二转了两圈,又抱着苏轼,苏辙转了圈子之后,这才不好意思的走到张方平和同僚面前拱手表示歉意。
  张方平和刘玉成一起哈哈大笑,一人牵着云峥的一只手朝十里亭走去,那里的已经用纱幔围起来了迎宾酒就在此地展开。
  卸掉甲胄的军士,也被小吏迎进十里长亭,立刻就被无数的成都百姓团团围住,一时间他们的杯子里装满了美酒,嘴里塞着美味的食物,喝一口酒,吞一口肉之后,拍一下大腿就开始给成都府的相亲讲述自己这一路的见闻,已经忍了好久了,吹牛的乐趣远远超过吃肉喝酒。
  云峥恭敬的接受了同僚的劝酒,又还敬了三杯之后,张方平这才笑眯眯的说:“说说,这一路都干了些什么,邸报里说的不清楚,要防备也是防备外人,这里都是我蜀中的英杰,但说无妨,是我蜀中的功绩,就要落到实处,谁都休想贪墨。”
  刘玉成也笑着说:“这么多年,我蜀中算是首次扬眉吐气一回,让那些说我蜀中无人才的措大看仔细了,出川的十八岁少年就能让他们活活的愧杀。”
  云峥摇头道:“卑职这一路上立下的功绩是小事,但是我在青塘,西夏,环州,凤翔府这一路上的见闻,着实让我大开眼界。
  明公,西夏之所以能够立国,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我们切不可因为这次的胜利就小看了人家,没藏讹庞,也火横川这些人都是一时之选,据我所知,这次成为太后的没藏氏也算是女中豪杰,行刺其实是最下作,最无奈的一种选择。
  李元昊其实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了,我是在刺杀之后才从西夏人的反应里发现这一幕的,他残暴,荒淫,无耻,动辄杀人,有这样的一个暴君存在,对西夏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而宁令哥和他父亲如出一脉,这样的人继承王位,对西夏的损伤会更大。”
  张方平笑道:“此言差矣,李元昊死掉就是最大的胜利,你可知道自从我大宋面对西夏几乎屡败屡战以来,士气低迷,民心忧忧,一个杀人魔王死掉,你不会知道对士气,民心有多么大的震撼,更何况你这次前去,在西夏太子府趁乱杀掉了无数的贼子,这对宋人投奔西夏的狂潮是一个极大地遏制。
  老夫想想都得意,一个统兵不过千人的裨将,纵横万里之遥,在青塘斩敌人的使节,回到敌人那里居然还能成为从四品的左庶子,哈哈哈,西夏果然有识人之明,你可知道左庶子在先秦时期,那可是臣子能达到的最高官职,商鞅就干过这个差事,现在我大宋如果有后,你担当太子洗马也是有资历的,哈哈哈哈,想起这事老夫做梦都会笑醒。
  休要说什么人才辈出,西夏就算如何厉害,他也不过偏安于一隅,四战之地让他不得安宁,想要坐大,无异于痴人说梦。大宋的人才更多,你这样的出一个就顶他们出一百个。来来,饮胜,今日只是痛饮庆功酒。换大斗来!我们论功饮酒,一桩功绩一斗酒,看谁先倒下!”
  太守豪性大发,诸人自当景从,云峥每说出一桩功绩,坐下就轰然而起,当云峥说到高昙晟单枪匹马连破西夏一十六道封锁线,最后还能从守卫的密不透风的西平府透城而出的时候,张方平和刘玉成嘶嘶的吸着凉气,当云峥最后说自己派遣猛士,追踪高昙晟,在他精疲力竭之时斩下他的首级时,这两位成都府高官才安定下来。狂饮了一斗酒小声问云峥,此事可曾传扬出去。
  云峥摇头道:“这是咱们蜀中的丑事,如何能被外人得知?军中有密谍司的密探,卑职好说歹说这才让他不要将这件事上报给陛下,首级卑职带回来了,就等明公上奏呢,时间紧急,明公必须早点上报,密谍司的密探只是暂缓上报而已,咱们还要抓紧平定巴中才行,趁着弥勒教这次在西夏损兵折将之际当一网打尽才好。”
  在座的蜀中高官齐齐的点头,对云峥能这样处理事情,感到万分的欣慰,这才是蜀中官员应该干的事情,大家都是一体的,说不上荣辱与共,但是利益都是相同的。
  张方平对通判刘玉成道:“子成需当尽快安排兵马围剿,时间拖久了恐怕会另生枝节,云峥远征归来,这一次甲子营就不出动了,永兴军全部托付给你,务必除恶务尽啊。”
  刘玉成点头道:“现在巴中贼巢只剩下一群乌合之众,我调集周边的大军,形成铁壁围笼之势,定不要贼人逃脱。”
  张方平点头道:“大军围剿之后,再把高昙晟的人头送到京师,这样蜀中从此大定,诸位也都是有功之臣。”
  刘玉成转头看着云峥笑道:“这一次老夫倒要沾沾长生的气运了。”
  云峥叹息一口道:“通判谬赞了,千万不要有占我便宜的感觉,我这次光是一个刺杀元昊的功劳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功劳再多一分,就难过一分啊,有人分担我感激不尽啊。
  不过,两位明公,一旦富弼相公,和包希仁杀到成都府的时候还请明公助我一臂之力,要不然我就惨了。”
  听云峥把事情的经过说完,张方平和刘玉成大怒,脾气暴躁的张方平直接就把酒杯子扔出去砸的粉碎。
  怒喝道:“富弼富彦国欺人太甚,三千匹战马与你何干,蜀中就算用不到大规模的战马,难道连三千匹也用不了吗?”
  刘玉成也阴着脸说:“长生剿灭崆峒盗匪对他来说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再这样勒索就有失颜面了,长生是我成都府的官员,这次就算是把官司打到御前,也不能退让。”
  云峥笑道:“定边军苦战,有目共睹,确实需要战马,卑职只是不满他如此要挟,后来心情平和之后,还是决定今年走一趟元山,去给定边军弄些战马回来,这是看在定边军苦战的份上,而不是畏惧富相公的威势。”
  彭蠡鼓掌笑道:“这就对了,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你可以愤怒,可以怨恨,唯独不能将怒气发泄在国事上,长生,走了这一遭对你的心性改变很大,可喜可贺。”
  张方平和刘玉成,陆翁等人也点头称赞。
  云峥敬了彭蠡先生一杯酒道:“先生教诲长生就算不能将他发扬光大,也必定恪守不渝,我既然是大宋人,必将为大宋谋福,为百姓谋福。
  只是一想到西夏捉生军怒气就直溢天灵盖,恨不能生吞这些恶贼,马前抱妇人,马后背财货,茫茫大宋边地竟成捉生军狩猎之所,心思至此,已觉痛不堪言。”
  说到此处,云峥来到栏杆边上,拍着栏杆随着袅袅的轻歌唱到: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水川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好水川之败,至今让人觉得痛不可当,长生有大志,老夫且为你垫阶,只愿你不忘今日之誓。”彭蠡先生见云峥双目泛红,上前轻抚他的肩背道。
  “他日长生踏破贺兰山缺的时候,请容老夫为你牵马,定当游遍汴梁城为你夸功!”张方平抚掌大笑,他最喜欢看到少年人英气勃发的样子。
  坐在另一桌的锦江书院的学生,听到云峥的这首词,齐齐的站起来,拱手道:“如此盛事,长生怎能忘掉我们,我等虽然不能披坚执锐,但是随大军万里奔袭的胆气还有,蜀中男儿欲成大事,当齐头并进。”
  云峥取过大斗,和周同,崔达等人重重的撞击了一下道:“一言为定!我等组成少年军,定不教胡马渡过阴山!”
  “定不教胡马渡过阴山!”一群少年人齐声喝道,而后单膝跪在彭蠡先生面前道:“先生我等志向已立,从今日起投笔从戎,还请先生谅解。”
  见彭蠡先生哽咽不能言,又向张方平请命道:“明公,且容我等入军!”
  张方平面无表情的悠悠言道:“都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如今意欲从军者皆是我蜀中精锐,尔等放心,既然你们有此志向,本官定教你等心愿得偿。”
  又对刘玉成说道:“子成,拟奏章,就说我蜀中欲成少年军,以士子为骨,猛士为肉,请天子恩准,若不恩准,我等蜀中官员尽数辞官!”
第十章
鹣鲽
  彭蠡先生拿手拂过没个士子的脸庞,眼中含着泪笑道:“真年轻啊,老夫如果年轻力壮,也定然会投笔从戎,尔等放心,老夫即日就会亲自走一趟汴梁城,当今天子也做过老夫几天学生,觐见之时定要将你们的身份分说明白,万万不可当一般军卒等闲视之。”
  张方平阴测测地说道:“我早就说过,军中全是目不识丁的莽夫断然不能成事,想要机变,想要勇猛,如何少得了士子加入,自古以来,能做大事者,非胸有谋略者不能成事。
  云峥他们既然要成立少年军,正和老夫之意,大宋百万军兵,整日里只知道懵懵懂懂的混日子拿钱粮,知道保家卫国者是极少的一部分,比如环州西军,比如定边军,他们才是大宋的脊梁所在。
  既然要以文驭武,不如驾驭的更加深入一些,老夫以士子为骨,猛士为肉,不信打造不出一支盖世强军来,要世人看看,怎样才是真正的军伍。
  你我远追汉唐,细思之后就会发现,战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将军的谋略的作用远超勇猛的作用,庆历新政失败了,改造强军之声就从我蜀中发起!”
  刘玉成也沉声道:“云峥,兹事体大,你万万不可懈怠,一旦少年军不成,明公就会受到四面八方的打击,蜀中精英也会一蹶不振。”
  云峥拱手道:“操千曲而后知音,观万剑而后知兵,云峥已经看遍青塘雄兵,西夏兽兵,虽说辽国大军未见,但是,在喀罗川我见识了大军交战,一方是角厮罗,一方是没藏讹庞,他们用兵如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但是最主要的却是一个将军对战局的控制,西夏人战败,却退的如同江海回波,义无反顾。青塘人胜了,却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云峥还需要多学习,摸索,甲子营还需要经历几场真正的大战才能变成强军。”
  “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你们只要不骄傲,不自满,老夫认为出现一支少年强军指日可待,凡你少年军所需,老夫定会优先供给。”
  有通判的这句话,此事已经成了八成,一府之中知府为尊,通判为监督官,提刑司就在他的掌控之下,虽然他也受知府节制,但是论到和京中通话,通判的话音更高一些,因为这些人一般都是皇帝潜邸时的旧人。
  事情敲定,诸位学子学着云峥的样子,一起敲着栏杆大唱这首满江红!甲子营军士也跟着附和,往日里悲伤缠绵的十里亭被笼罩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歌声之中。
  苏洵受众人委托,执笔为记,当下就有书斋的老板抢着拿走这篇《十里亭记》打算刻成木刻悬挂在十里亭,以为后来者记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