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穿梭门(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176

  余则成要这些东西,他可不相信是给朋友,八成是地下党需要弄到的物资。
  地下党与军统不同,军统的主要任务,是谍报与反谍报。
  而这个时期,地下党的主要任务,却是为根据地收集物资,副职才是收集情报。
  “没问题,但是你也知道,现在的药品可不便宜,我的药是进口货,要的价格可不低。”王旭在价格上咬得很重,因为他已经想到了,弄什么药过来。
  青霉素,1928年发现,1942年投入生产,1943年风靡全球。
  现在,是1940年,距离青霉素出现还有两年。
  等到1943年,青霉素风靡全球,来到华夏时,刚开始的价格,一盒青霉素就是半根金条,专门为军官服务,也被称为将军药,意思是你不够一定级别,这药你都没权利使用。
  后期,青霉素随着生产扩大,价格慢慢降了下来。
  但是普通士兵,也没几个能用上,用这个药的人,最低也得是下级军官。
  王旭分得清主次,不是无脑的果粉。
  青霉素他可以卖给余则成,钱却一定会要,像那种小说中,一到抗战时期,就变成圣人的高大全们,跟他可不是一码事。
  “什么药,好用吗?”余则成没问价格,而是询问药品的效果。
  王旭想了想,开口道:“用我的药,不管是枪伤,刀伤,还是烧伤,感染的可能将会被将至最低。比较一下,现在的市面上,最好的消炎药百宝丹,效果只有我这药的三成。”
  百宝丹就是云南白药,目前,华夏公认的消炎神药。
  可是这个时期的百宝丹,工艺还没有革新,制作方法传统,与青霉素相比还是要差一些。
  王旭相信二者相比,现代工艺下的青霉素,效果与百宝丹相比,最少要好上一两倍才对。
第7章
消失
  “这么厉害?”
  听到王旭的说法,余则成勃然心动。
  如今,他的主要任务,是为冀中根据地提供物资,还有掩护地下党的同志。
  前段时间,白洋淀地区的同志们,与敌人展开了几次交锋,队伍的伤亡很大。
  游击队缺弹药,缺武器,缺物资,眼下最缺的还是药品。
  这批消炎药,放在津卫是商品,放到根据地就是人命。
  一想到非战斗减员,余则成就心如刀割,这种悲痛的心情,是现代人无法体会也无法融入的。
  起码,王旭现在所想的,就是能赚多少钱,而不是投身伟大的革命中。
  现代人,嘴上说爱国,那是一个顶两。
  行动起来,还不是一边去日本旅游,一边狂买日本车,键盘侠才是大多数。
  王旭觉得,少赚一点,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至于不要钱,那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以他的实力也支撑不了这么大的投入。
  “厉害是厉害,但是这种药,价格可不便宜。”王旭在商言商,他在穿越之前,打过药品的主意。
  一盒青霉素,二十支装,大概要两百快。
  不过,在日本人的占领区卖药,可不是什么好生意,抓住是要掉脑袋的,王旭想想就放弃了。
  既然余则成想要,他寻思了一下,开口道:“我的药是注射药,论支卖,一百支,一根金条。”
  一百支青霉素,也就是五盒,价值人民币一千块。
  一根小黄鱼,大概有50克,卖出去的话,差不多是1万左右,看上去是一本万利。
  但是这个账,不能那么算。
  这个价格贵吗,放到这个时代中,绝对不贵。
  青霉素刚传到华夏时,十支一盒,就敢卖半根金条,一百支就是五十根。
  王旭相信,自己这绝对是良心价,而且从现代带来的青霉素,也会比外国货更好。
  “一百支,一根金条,太贵了吧?”听到这个价格,余则成眉头微皱。
  王旭微微摇头,道:“现在市面上的百宝丹,一瓶都卖十块大洋,差不多小半根金条了。老余,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该下手的时候,下手就要狠一点啊!”
  话虽然是这么说,余则成还是有些犹豫。
  根据地可不富裕,拿出一根金条,战士们就要紧衣缩食,从别的地方省出来。
  众所周知,经济建设在这个时期,一直是党内的弱项。
  日本人扫荡,国军围剿,隔三岔五,还有汉奸来下绊子。
  这钱要说拿,咬牙也能拿出来,余则成担心的是,王旭的药没有他说的那么好,花了冤枉钱。
  “怎么,信不过我?”察觉到余则成的态度,王旭多少有些了然。
  力所能及之下,他并不介意,顺手帮一帮我党。
  思考片刻,王旭开口道:“我先交货,后拿钱,让你们看看效果再说,这样总行了吧?”
  “当真?”余则成反问一句。
  王旭摆了摆手,道:“没必要骗你,我先弄一百支过来,定金也不用准备了,给我准备古董就行。”
  “好,一言为定。”听到不要黄金,只要古董,余则成的笑容更深。
  王旭起初还没有体会出来,等到余则成走了,他才后知后觉的想到,我党在这个时期,可是有斗地主的习惯。
  黄金不用说,那是硬通货,可以当大洋用。
  反而是古董之类的,出手不方便,价格起伏也大,估计根据地中能拉来一车。
  “呵呵,这是双赢啊!”王旭笑了,他这就够一本万利的了,跟家里比起来,到底还是有本的买卖。
  家里人比他还精明,算盘打得啪啪响,到头来还是无本买卖。
  不对,和谐,要和谐,这件事不能声张,偷偷一笑也就行了。
  送走了余则成,王旭心里面乐开了花,拿着香炉与画卷,爱不释手的抚摸着。
  不能急,现在是下午,人多眼杂,穿梭门在街道上,穿越时难保不会被人发现。
  这里可是王旭的财地,他干的可不是一票买卖,被人发现了可不成。
  毕竟,别人看不到穿梭门,却看得到他。
  大下午的,一个大活人穿墙而过,要是被人看到了,还不下吓个半死。
  王旭待在酒店中,耐心的潜伏着,一待就到了后半夜。
  1940年的津卫,可没法与后世相比,因为日本人的关系,大家晚上很少出门。
  夜深人静,王旭用包带着香炉与画卷,一个人悄悄的走了。
  一路上,行人很少,偶尔有鬼子的巡逻队经过,也被王旭提前避开。
  半个小时之后,穿梭门所在的青玉街到了,来时的大门还在墙上镶嵌着。
  王旭不敢大意,装模作样的蹲下来擦擦鞋,观察了一下街道上的情况。
  街道上没有行人,两旁的店铺与人家已经关门,看上去平平静静。
  又往前面跟后面的路口看看,路口也没人,都挺平静的。
  “再见,1940!”王旭挨着墙角走,到了穿梭门前面的时候,一个闪身冲了进去。
  “咦!”王旭的身影刚消失,一个鬼鬼祟祟的脑袋,从拐角处露出了头。
  如果此时王旭还在,一定能认出来,跟踪他的人正是谢若林。
  自从被王旭拒绝之后,谢若林一直想方设法,想要搞清楚王旭与余则成的生意是什么。
  余则成是王牌特工,跟踪他不现实,所以谢若林的重点目标,始终放在王旭身上。
  今天晚上,王旭鬼鬼祟祟的出门,早就引起了谢若林的察觉。
  一位出身中统,能跟余则成掰腕子的特工,跟踪起王旭这样的菜鸟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1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