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如讲杜诗(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3

仇注:“此诗托物兴感,有忧谗畏讥之意,必乾元元年在华州时作。”鸷鸟是猛禽;“空外”,空读kòng。杜甫《捣衣服》“君听空外音”之“空”,亦读kòng。“河间双白鸥”,不知厄运要来临。猛禽一下就可以把白鸥逮住,而白鸥毫无防备。“容易”,从容自得,毫无思想准备。“草露亦多湿”,用《诗经》“岂不夙夜,谓行多露”。一位冤无处诉说的妇女,不是我怕夜间赶路,是担心露水沾湿了衣服,这是忧谗畏讥的意思。“蛛丝仍未收”,陷阱未收,是比兴。辛弃疾《摸鱼儿》提到“蛛网”,也是比兴。我怀疑这里有一个是杜甫的朋友,自己与他是“双白鸥”,那位朋友已经遭遇谗害。五、六两句比喻自己还要小心,别人的罗网在那里等着。“天机近人事”,虽然是天然之物,但与人事接近,那一只白鸥不知如何,在挚鸟的控制之下,只剩我一个人——“独立万端忧”,心中忧虑。诗有古典、今典,此诗具体指什么,今天已不可知,但看诗意,杜甫面临的是又有陷阱,又有风险的处境。此诗前六句全是比兴。人类社会也是弱肉强食,到处有陷阱。
赠卫八处士
(乾元二年
华州)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此诗年月也不容易考,卫八处士不详,杜甫在华州时到过洛阳,诗写于从华州到洛阳的路上,还是辞官后从华州到秦州的路上呢?不太清楚。与卫八二十多年不见。杜甫对老朋友感情很深,像郑虔,到晚年还时时怀念。杜甫早年有一批朋友,到四川以后也不提了,卫八以前没提过,以后也没再提,可见分手后再也没相见。杜诗对友人的真情流露,一是郑虔被贬台州司户,他写的七律:“郑公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另一首就是《赠卫八处士》,这都是杜诗的亮点。“三吏”、“三别”是好,但是客观描述,这是发自内心的,不是一般应酬诗能写得出来的。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本来是见面后写的诗,可开头先说见不到面。参、商,一在天亮,一在天黑,这两颗星永远碰不到面。“今夕复何夕”,用《诗经》“今夕何夕,见此邂逅”,用得很巧妙,今天是什么好日子,我们两人“共此灯烛光”。诗人肯定是黄昏来投宿,我们在一盏灯烛光下见面了,很有味道,要是“共此太阳光”就没意思了。“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我认为这两句谁都可以写得出来,好在下面的“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我们的老朋友死了一多半,说起那些不在的人,心中一次次难受。这两句的分量说明见到卫八处士是太不容易了。“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没想到我和你见面,而且到了你家。“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儿女很懂礼貌,可见卫八处士的家很和谐知礼。这里有一个字,“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一本作“儿女罗酒浆”,我认为“驱”字生动。“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可见卫八处士家里也不富裕,无鸡鸭鱼肉,饭是二米饭,有小米,园中剪来的韭菜,饮食很简单,但太亲切了。卫八是隐士,招待的是家里现成的东西。“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多年不见,痛快饮酒。“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一连喝了十杯也不醉,不是不醉,是忘了醉。诗太好,不用讲。亲切的友情、和谐的场景、愉快的关系都有了。“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前途如何,自己也不知道,我怀疑是从华州到秦州去。结尾两句结得太好了,前面和谐的气氛、愉快的场景、亲切的交情,如何收结呢?处士应该没什么变化,茫然的是杜甫自己的未来,说是“两茫茫”,其实诗人主要说自己的感受。
诗讲完了,我说两句闲话。我是戏迷,戏的结尾不容易结好,我看过程砚秋的《红拂传》好多次,程演《红拂传》有个条件,必须是侯喜瑞唱虬髯公。20世纪50年代初,程在天津唱,正赶上侯喜瑞在,我一看马上去搞票,要看这出戏。我主要想看侯喜瑞,程当然也好。程当年拿这戏与梅兰芳的《霸王别姬》较劲,《霸王别姬》是1921年开始排演,1922年正式演出,靠舞剑叫座。程此戏,红拂与虬髯公分手时也舞剑,《别姬》唱二六,这个唱南梆子。我看过好几次,舞完剑戏就完了,这一次我坐得很近,舞完再唱一句。插一句,梅兰芳晚年演《霸王别姬》,舞完最后一句不唱了,那一句是“宽心且把宝帐坐”,再下一句“待听军情报如何”唱不唱无所谓,晚年就不唱了,这一句省略了没关系,不影响剧情。可是程《红拂传》的最后一句是“此一去再相逢不知何年”,这句不能省。最后唱这一句,我哭了,真是感动。剧情是一个饮酒的欢娱场面,舞剑助兴,舞完了,就是这一句,红拂内心的话说出来了。这不就是杜诗的“世事两茫茫”吗?这是50年代初的事,1958年初程先生故去。到了80年代,程的徒弟王吟秋也唱《红拂传》,他给我送了一张票,在民族文化宫,舞剑之后,王也把最后一句省了,我觉得很遗憾。他没有体会那一句真正的分量。第二天一早他来看我,征求意见,我就把自己的感受跟他说了,我说最后一句不能省,要唱出最深的感情。王很虚心,后来他在中央电视台录像,把这一句补上了。过去人讲做文章要“凤头”、“猪肚”、“豹尾”,这个“豹尾”很重要,杜甫“明日”两句,就是“豹尾”。这两句思想感情,与程砚秋的戏最后一句一样,越琢磨越深。杜诗的闪光点不仅仅是“三吏”、“三别”,只了解那些诗还是浮在水面上的鱼,做学问更要深入到海底,那里有的是宝贝。这首诗,要有多重的笔力才能收住,最后两句表面上看也挺平常,但它们收住了。
第九讲
安得壮士挽天河
净洗甲兵长不用(上)
洗兵马
(乾元二年
长安)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只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肉蒲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今天重点讲《洗兵马》,这首诗我开始觉得问题不多,当年林庚先生选唐诗,我注释过全诗,但这次看仇注,前两句即引起了我的思考:“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我的理解是,把山东敌占区收复,这是大事,应是“捷书夜报”连夜就有捷报,清晨捷报跟着又来。这是古诗的句法,突出夜报,但仇注云“夜与昼同”,白天有捷报,晚上来的捷报与白天一样。这与我理解的正相反。我们要根据生活的逻辑来考虑,如果战报白天就来了,白天时间长,晚上又来,距离不是很短,这不足为奇,而半夜里来捷报,情况就不一样。好比夜里接到电话都比较紧张,白天就平常了。杜甫突出“夜报”,天亮又来,就是捷报频传。夜报更令人紧张而惊喜。
平息安史之乱,像郭子仪、李光弼他们做了不少事情,杜甫对他们也特别肯定。但是,安史之乱被平息有内因,首先是安、史父子有矛盾,安庆绪把安禄山杀了,史朝义也被其子所杀。安史之乱被平定,不仅仅靠唐朝借用少数民族的兵力,也因为叛军内讧。安、史叛军由北方各个少数民族的胡人汇集而成,前一段时间我审读《陈寅恪年谱》的稿子,其中提到陈寅老给女儿讲《哀王孙》“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说自己不会讲了,锐是精锐的意思,愚是糊涂。“锐且愚”很矛盾,是什么意思呢?陈寅老查史书,发现当时郭子仪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用的一批少数民族的战士,和安史叛军中的少数民族战士是同族的,都归朔方节度使管辖,其中有人受安史挑拨参加叛乱,攻入长安,在京城里横行霸道。杜诗的意思是,你们本来是朔方节度使管辖的百姓,如何跟了叛军呢?陈先生是“以诗证史”,“以史证诗”。周一良先生在文章中也这样讲,王国维讲“两重证据法”,做考证不能用“孤证”,梁启超最反对用“孤证”。我对于“两重证据法”、“孤证不立”的知识,是上高中一年级学的,我的老师朱经畬先生是北师大钱玄同的学生,与隋树森一班,长期教中学。朱老师讲《诗经》,除了毛传、郑笺、孔颖达正义,还告诉我们姚际恒、方玉润、崔东壁、顾颉刚等,他把五四的学问介绍给学生,给我打开了眼界。我早年对梁任公、钱穆、顾颉刚诸先生的了解都是听他讲的,朱老师讲《楚辞》会提梁任公、陆侃如,讲《左传》会提《新学伪经考》、《刘向歆父子年谱》。那时高中老师的水平,恐怕现在教本科的老师也未必赶得上。我知道《史通》“六家”、“二体”,也是高一的历史课上学的。后来我陪邓广铭先生面试研究生,见到报考历史系的博士生、硕士生,就问“六家”、“二体”是什么,结果没有一个学生答出来。“文革”前我在人民大学讲过八周“工具书使用法”,当时的听讲者刘梦溪后来说他对《汉志》、《隋志》等的了解,就是在我的课堂上。
“河广传闻一苇过”,用《诗经·河广》“一苇航之”,典用得看起来很轻松,“一苇过”、“破竹中”,说明唐军势如破竹。中国诗好,就好在这里。强势与弱势一眼就看得出来。“一苇”在《诗经》中没什么特殊,用在这里就意思丰富。“胡危”一句是期望之词。当时安庆绪还在邺城(相州)。郭子仪退守武功山,保卫凤翔,那里是朔方节度使的司令部。杜甫既表扬了郭子仪,同时也提醒唐肃宗“常思仙仗过崆峒”,意思是你“蒙尘”了,千万别忘记当初退到凤翔的艰难。虽然“已喜皇威清海岱”,但请不要忘记当初的不易。此诗歌颂了唐朝,歌颂了立功的战将,也提出预见,一是皇帝被外戚、近臣包围了,肃宗宠信李辅国、张良娣,“攀龙附凤势莫当”就说的是这个情况;二是唐代宗以前很少有人看到藩镇割据的危险,杜甫是第一个看到了,“天下尽化为侯王”。杜甫虽说自己“乾坤一腐儒”(《江汉》),其实他可一点儿也不腐;第三是借助外来的兵力平叛,要小心事平之后不肯撤回,尾大不掉,安禄山就是前车之鉴。杜甫这三个担心,皇帝的亲信、外戚擅权、藩镇割据、少数民族的入侵,后来全都应验了,不幸而言中。这首诗不太好讲就在这里,它有很多内容,三个担心全写了。
“只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安庆绪死守邺城,他与郭子仪交战,郭失败了。相州就是邺城。王永兴先生《王永兴说隋唐》有一章专写朔方军,郭子仪是统帅。这也是陈寅老强调的。陈门弟子很重视安史之乱时郭统领朔方军的功劳,和朔方军本身的构成以及它的重要性。这里不细说了。朔方指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军队里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勇士,保卫了凤翔,夺回了长安,这都是靠了郭的指挥,以及他手下军队比较强的战斗力。这里不说“只余”、“只留”,而是说“只残”。“残”是剩下,同义词很多,为什么用“残”呢?这里是双关,杜甫用字不是随便用的,安禄山带兵造反,打到唐朝内部,唐朝军队被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这就是“残”;而现在扭转战局,敌人只剩一个据点没有拿下来,这也是“残”。后来史朝义父子内讧,安庆绪失败,邺城这才攻下来。“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肉蒲萄宫”两句是互文见义。换句话讲,回纥人骑汗血马,在京城走来走去,大鱼大肉也是给回纥人吃的,蒲萄宫是汉元帝与匈奴讲和时,在长安宴请匈奴使臣的地方。回纥的军队是回纥的王子叶护带领的。京师中的回纥人皆骑汗血马,汉族的军队并不善骑,唐朝人招待回纥士兵。两句是互文见义。“已喜皇威清海岱”,唐朝中兴,内地都已经平定,用今天的“喜”,与下文对仗,“常思”其实就是“忧”,用“忧”太明显,对肃宗太不客气了。肃宗逃到凤翔,凤翔在陕北,崆峒在甘肃境内。两句对照,不是完全唱颂歌。高兴的同时请不要忘记当年,当年是皇帝“蒙尘”到凤翔去的。“三年笛里关山月”,“关山月”是老调,战士回不了家,思妇盼归,是替战士鸣不平。李白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这句就是说征战辛苦,要是直说“三年征战多艰苦”,就没意思了。下一句就更厉害了,“万国兵前草木风”,反用谢玄打苻坚的典故,苻坚被打败时,“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杜甫的意思是说,万国,万方,唐朝版图以内,当初在危险的时候,我们也曾草木皆兵。这两句就是上接“仙仗过崆峒”而言。打了三年仗,全国都惊慌失措,草木皆兵。
照理讲“皇威清海岱”是歌颂的话,其他三句都不是,杜诗好就好在,这里微微带警告之意,觉不出歌颂里有微词,这样的效果如何实现的呢?诗人使用对仗,“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这像律诗一样,对仗的句子很沉稳,反差感觉不出来。我在备课时就想,在封建社会,大臣、知识分子都是被统治的,他要向统治者说话,反映他的看法,希望在上的人能接受,就要讲策略。当年我讲过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很长的一篇东西,他实际上是批评宋朝开国到仁宗时,内部已经腐败得不可收拾,所以主张变法,那时他还没有上台,给仁宗写奏章,希望仁宗注意危局,可是表面上歌颂的话很多,歌颂之后提意见。杜甫《洗兵马》是歌颂的,王安石提意见是要针砭时弊,但他不能与皇帝硬抗。很多知识分子缺乏在专制政治下的经验阅历。
请注意,从“草木风”以下,诗转韵了,变成去声韵。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意见,古人作诗换韵,不是随便换的,在最典型和规范的古诗中,换韵就好像另起一段,必然是有它的道理。现在这规律被打破了,想换就换。古诗转韵很讲究,杜甫恪守传统。他这个下一段,为什么要转韵?因为他开始写有哪些功臣,皇帝如何回到长安,把打仗的事情说过去了,说到另外的事情,所以换韵。“成王功大心转小”是说唐代宗,只说这一句,可见他主要不是歌颂皇帝,正因为代宗有功但小心谨慎,所以他才能放手用大臣;跟着就是“郭相谋深古来少”,歌颂郭子仪;“司徒清鉴悬明镜”,李光弼心中雪亮,如明镜一般;“尚书气与秋天杳”,根据仇注,是指王思礼,他度量很大,如海阔天空一样能包容。以上一君三臣,强调臣子。然后总结一句——“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了”,不是虚词,秦观词“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了,一切、完全。这里的“了”不但有一切、完全的意思,而且有“很完善”的意思,把整个的环境整顿、恢复得很完美。这里说一句闲话,东坡词“大江东去”家喻户晓,朱彝尊选《词综》,主张这么断句——“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其实按照“念奴娇”词牌也该这么断,但我讲此词,从来没有这么讲,因为容易引人误会。一首《念奴娇》一百多个字,如果是“小乔初嫁了”,“了”就用得没什么内容。我读《词综》,问我父亲,他研究半天,认为应该断在下面。前人说苏东坡不太讲音律,李清照就批评东坡不讲音律,说他的词是“曲子缚不住者”。再有一处,朱认为应是四、五——“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黄庭坚手写的东坡词“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还是四、五。朱彝尊根据这一点断定苏轼词的断句,应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遥想公瑾当年”的“当年”是“正当年”的意思,最有作为,年富力强,又赶上美人嫁给英雄。这样一个十全十美的英雄,所以是“了雄姿英发”。“了”一切的、所有的、完美的雄姿都展现出来了。“整顿乾坤济时了”的“了”也是这样的意思。这个说法,不知者也许以为惊世骇俗,其实朱彝尊就这么讲。为了“从众”,我在课堂上几十年讲课,都没这么讲过。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唐朝局势恢复了,局面也稳定了,随时可以回江东,不会有家难归了,往南走到湖广以南也可以安居了。两句都是泛指,指天下安定后,百姓可以自由来去了。“青春复随冠冕入”,这句是说大臣可以正式上朝了,你看《喜达行在所》中,杜甫上朝很狼狈,这里大不相同了。“紫禁正耐烟花绕”,一切又恢复了端庄肃穆的环境。“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唐肃宗把玄宗也接回来了,肃宗问候他父亲,可以尽孝了。玄肃父子有矛盾,肃宗担心玄宗复辟,后来玄宗忧郁而死。钱牧斋的注过分强调此句有讽刺,其实这时还没到矛盾明显激化的地步,所以后来的评论都否定了钱谦益的注解,认为这两句里不一定有讽刺,我也认为大概没有讽刺。老杜都是正面写的,大臣可以正常地上朝了,皇帝也回到长安了,太上皇也从四川回来了,而且皇帝还可以尽孝,问候唐玄宗。这与前面百姓可以自由来往,朝廷可以用豪杰之士,乾坤整顿得恢复正常,都是联系着的,都是正面的。
下面就不是正面了。杜甫的诗总是把需要直说的话,掺在歌颂之中,让它显不出来。下面等于是提醒,“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上一句是说皇帝的外戚和宠臣,比如张良娣、李辅国之流的人;下句指军阀、藩镇。唐朝中叶以后藩镇割据,杜甫早有预见。当时黄河以北,朝廷势力始终没恢复,经过五代,就变成契丹、辽的领土,西边是西夏,银川是西夏的首都。宋代文化是上去了,版图却大为缩小。“攀龙附凤势莫当”,这些人都占上风,谁也奈何不了;“天下尽化为侯王”,警告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出现。“关中既留萧丞相”,肃宗时有几位丞相,浦江清先生注杜诗,认为此处“不知何所指”,我认为指第一任宰相房琯,虽然打了败仗,被撤职,可他还是有见解的政治家。“幕下复用张子房”,指现任宰相张镐。可惜肃宗也没有重用他,不久就被撤职。这里杜甫大为称赞张镐。很多注解都说,如果肃宗一直任张镐为丞相,历史就可以重写了,“张公一生江海客”,是没有功名的人,但被唐玄宗擢拔,官至宰相。“身长九尺须眉苍”,用《史记·张苍传》的典故,张苍也当过丞相,张苍的儿子不如张苍,孙子更不如张苍的儿子。司马迁说张苍身长九尺,儿子比张苍矮,孙子又比张苍的儿子矮。俞平伯先生在讲杜诗的课堂上说,用典故用得最幽默、最巧妙的,莫过于杜甫,好玩儿极了。这“好玩儿极了”,是他的原话。“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重笔写张镐,说张被玄宗从民间提拔起来,正赶上机遇,“扶颠”就是把唐朝从危险的环境里扶过来,这才看出来他会谋划,用重笔写张镐。然后用侯景的典故,“青袍白马更何有”,造反的敌人哪里去了?当时安禄山已死,不久史朝义也死了。“后汉今周喜再昌”,周宣王、汉光武都是中兴。表面歌颂唐肃宗,中间又插入“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两句,与前面“常思仙仗过崆峒”、“万国兵前草木风”一样,他把微讽的句子,放在前后歌颂的话中间,让人不易察觉。
下面又转韵了,很难得杜甫一连写了六句歌颂的话。但他歌颂是有分寸的,前四句全是虚的,“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寸地”、“尺天”很不具体,看起来歌颂得很全面,但不具体,“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都是虚报、谎报。“奇祥”、“异瑞”皆祥瑞,但搞不清楚是哪个国家送来祥瑞,又听说许多山里都出了宝贝。“隐士休歌紫芝曲”,商山四皓曾经作《紫芝曲》,这句的意思是,隐士们,你们不要再唱隐居的歌啦,这还是虚的,没有确指哪个人被征聘;“词人解撰河清颂”,鲍照曾作《河清颂》,读书的人应该写《河清颂》了。此后的六句是担忧,“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但老杜把担忧的话放在歌颂后面,又让你不觉得。
要我说,杜甫这首诗也是一篇《河清颂》,但不全是《河清颂》。此诗读起来像一片盛开的蔷薇,但是你不能碰,不能接近,一碰到处都是刺儿,暗藏玄机,暗藏了很多刺儿。要真正把它讲透,很不容易。从内心来讲,唐朝恢复了,杜甫也高兴,不是纯粹虚情假意。但他这个歌颂是有分寸的,第一,他这个歌颂用了一些不确定的词,歌颂而不显得肉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又都在里面透露出来,他的技巧是跟着思想来的,为思想服务,要在歌颂的诗中表达忧患的意识,表达他的预见性。一首歌颂的诗一定要有漂亮的对仗。乍读而过,不会觉出有微微扎手的刺儿。过去歌颂的东西没有提到百姓的,请注意《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结尾,杜甫就说自己不纳税,不服役,“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杜甫思想里始终挂念战士和农民,农民是生产的,战士保卫国家,这是他最关心的,却又是统治者最忽略的。“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天总不下雨,鸟到季节就催种,不要耽误农时,尤其是下面这两句,“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淇上,靠近邺城一带的河,他不说战士回不了家,而是反过来说该回家了,不要耽搁,快回家,家中亲人盼你回来,其实谁不想回家呢?这就是反话,他故意这么说。“城南思妇愁多梦”,家里人盼你回来。高适《燕歌行》:“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仇注引了曹植的诗。高适也好,杜甫也好,只说到战士要回来,家里的人盼着战士回来,就说到这儿。盛唐诗还比较含蓄,晚唐诗人没这么客气了,比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这不是温柔敦厚了。我最欣赏晚唐张乔《河湟旧卒》,虽比高适显露,但是好: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我认为这写得很好,一个老兵的寂寞,一个老兵的回忆。唐诗真是太好了。唐代边塞诗不限于高、岑,李颀、王昌龄都有边塞诗,晚唐也有,《兵车行》是反战的。像这样的晚唐诗也应是边塞诗,但它变味了,客观的描写变成主观的谴责。“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话说得很厉害了。杜诗最后的结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完全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期望,永远不要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祸患太厉害了。
“三吏”、“三别”作于乾元二年,杜甫自洛阳回华州道中。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三吏的顺序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石壕吏》最普通,大家最熟悉。社科院文学所选注的《唐诗选》认为《新安吏》体现了杜甫的局限性,歌颂了郭子仪,歌颂了统帅,劝被征的孩子不要埋怨,说“仆射如父兄”是杜甫的局限。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新安征兵,连孩子都征去了,“中男绝短小”。杜甫是好言劝慰他,我们刚打了败仗,正处于休整状态,你去了挖战壕也不会挖很深,不过放放马,别太难过了,司令官是郭子仪,对士兵很照顾的。这难道就是局限吗?相反,如果对孩子说,你可要小心,上级很严厉,去了说不定会死在那里,这样孩子会是什么心理负担呢!安慰他活儿不重,上级不会太苛求,这才合情理。后人动辄批评前人有局限性,实应想想时代背景。杜甫让孩子安心,是说安慰的话好呢,还是恫吓的话好呢?哪一个效果更强一点呢?尽管说诗无达诂,但讲诗要通情达理,所以我认为讲诗最后要归结为揆情度理。在《新安吏》里,诗人只能说安慰的话。“三吏”每一首诗都有一个中心点,《新安吏》反对征孩子去打仗,所以他要安慰孩子,这不是他的局限。郭沫若批评杜甫是地主生活,因为他屋上有“三重茅”,这样批评还有道理可讲吗?所以要体会诗人的良知,要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不能用个人主观的意逆作者之志。
杜甫在华州为官,有事去洛阳,从洛阳回华州,中间过新安,碰到征兵之事。唐王朝估计错误,以为邺城指日可下,没想到安庆绪兵力颇强,竟把郭子仪打败了,邺城没有拿下来。《石壕吏》中说“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战争很惨烈,因此才有“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走到新安地界,听见人声嚷嚷。作者问一位管事的人——“借问新安吏”,小吏见杜甫也是个官,就跟他说“县小更无丁”,已经没有成年人了,但还要“选中男行”,“中男”也就十四五岁,“中男绝短小”,个头儿都不够,如何替国家打仗呢?这里有问,有答,有怀疑,有感叹。“肥男有母送”,“肥男”家境还好,父亲早被征走,只有母亲来送,“瘦男独伶俜”,“瘦男”家中已无人,一个独子,孤孤伶伶一个瘦小的孩子也跟着去了。“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水是无情的,孩子的哭声惊天动地,哭声在山中有回音,到黄昏的时候,哭声的回音还在回荡。下面这几句难道谴责得还不厉害吗?够厉害了——“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掷地有声,谴责得很彻底了。可是哭有什么用?
本来以为很快就可以把相州拿下,谁料到敌人很强,我军吃了败仗。“归军星散营”,这话说得很委婉,归军就是败兵。讲到这里,我想起来,日伪时期,日军打了败仗,敌占区的新闻如何报道呢?你们都想象不到这样的词:“皇军堂堂后退,敌军战战兢兢尾随于后。”败军逃兵乱透了,零零散散地撤退。“就粮近故垒”,没丢的城里还有些吃的,到那里集中;“旧京”指洛阳,他们准备到洛阳去练兵。你这次去了,挖战壕也不用见水,放放马也不是重活儿。这都是劝慰孩子放心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这不是给王师涂脂抹粉,而是劝慰被征的孩子,所谓“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郭子仪是好人,他会善待你们的。
“三吏”、“三别”有几个中心内容:第一,杜甫发表了他认为打仗时期应该如何应对危险局面的看法,《潼关吏》是代表,这首诗说的是一些劳动者,但强调的是如何应对战争局面;第二是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新安吏》就是代表,孩子不应被征。“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什么是“天地终无情”呢?是那些当官的、带兵的人,他们很无情。不是天地无情,而是人无情;第三,对迫害人民的行为强烈谴责。《石壕吏》就是对迫害人民的事件进行谴责。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吏》开头两句是一个韵,下面就换韵了。开头两句是纪实。哥舒翰镇守潼关,安禄山攻了半年而不下,有说杨国忠卖国,私通安禄山。我认为杨不一定交通安禄山,但他有可能受贿。安禄山打不下来,派人行贿杨国忠,完全在情理之中。杨国忠进谗言,于是派中使催促哥舒翰迎敌。其实哥舒翰屯兵不动,可能有他的意图,哥舒翰是名将,杜甫有送他的诗。西北人对他的印象很好:“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镇守西北时,胡人不敢窥边。皇帝不断催促,哥舒翰只好开关迎敌,但战线太长,后面空虚,本来集中守关,黄河沿岸全无防守,敌人深入进去,遂势如破竹,战士多跳河而死,潼关一失,长安很快就失陷了。杨国忠虽然受贿,但没等安禄山攻陷长安,就被唐朝的军人逼死了,也没得好死。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草草”,指忙忙碌碌在这里修城。下面是互文见义,“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大城、小城都坚固、高峻。修关是为了防敌。潼关吏说前面太窄,“要我下马行”,要同邀,请我下马走,为我指山边的路。想骑马走大路,但大路都被封死了。没有大路可走,其他地方又不通路。“连云列战格”,战格,栅栏,整个一片都是栅栏,飞鸟不能过,只能下马步行。下面借潼关吏之口说明潼关的特点——“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敌人来了,只要把守住这里就可以了,长安没有危险。“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如此狭窄的地方,只能走一辆车,如果在这个地方作战,不应该用长兵器,应该短兵相接,长兵器施展不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哥舒翰当时战线太长了,潼关通灵宝,灵宝往西,这一带叫桃林塞,败兵被赶到河里,死了好几万人。“请嘱防关将,甚勿学哥舒”,许多评论认为,罪责在杨国忠,不在哥舒翰。前面谈过,杨未必是安禄山的内应,我个人认为,他接受了安的贿赂。当时哥舒翰坚守了两年,安禄山进退两难,再坚守下去,安禄山缺乏后继。这一首指明战略性的错误,正面发表他对战争的看法。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废名先生写文纪念杜甫,谈到《石壕吏》,登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废名先生认为在这首诗里,作者没主观地站出来发言,只是客观描述,表示他愤怒到了极点。陈贻焮也这样讲。我认为这个意见不一定合理。这一家原先有三个男丁,都被抓走,只剩老翁、老妇、小孙子、儿媳,这个儿媳肯定不是那个写信来的儿子的妻子,一定是那个战死的儿子的妻子。在这种局面下,杜甫路过投宿。唐朝社会,家里没有男人,杜甫不能留宿,如果没有老翁,婆媳是不能留他借住的。如果在抓壮丁的时候,杜甫出面了,这就有问题了,家里一定有男人。他一出面,老翁的事就露馅了。我这是揆情度理。“暮投石壕村”,这有一段时间,天还没黑的时候,杜甫投宿,老翁接待。半夜来抓丁,先抓男人,老翁跳墙走,老妇来接待。若杜甫出来,就会引起怀疑。他一定要藏起来,不让抓丁的人发现。“老妇出门看”,一作“出看门”,一作“出门首”,到底哪一个对呢?中古韵,从十一真,上、下平,不等于阴、阳平,《广韵》从“十一真”开始:真、谆、文、新、元、魂、痕、桓、寒、删、山、先、仙。从“真”韵到“仙”韵,作古诗全可以通。作律诗有限制了,“真”、“谆”合了,“文”、“新”合了,“元”、“魂”、“痕”合了,“桓”、“寒”合了,“删”、“山”合了,“先”、“仙”合了,变成真、文、元、桓、寒、山。看,寒韵;村,魂韵;人,真韵;村与人,不在一个韵。如果是“出看门”,门,魂韵,村和门都是魂韵,这样开头两句就有两个魂韵的字,一个真韵的字,好不好呢?也可以,都押韵了。但要注意,这两句是对着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翁”对“老妇”,“逾墙走”对“出门看”,看虽然是寒韵,但可以和真、魂通。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也是对仗的。“一”作何讲,我看《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的讲法,都不合适。我采用杨慎《丹铅录》中《檀弓丛训》的讲法,他认为“一”是独的意思,“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孟子》),一夫即独夫。一何怒,就是独何怒!
三个男孩子都出去打仗,一个孩子刚托人带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已经死了。家里只有还在吃奶的孩子,“有孙母未去”,一本作“孙有母未去”,作“有孙”好。丈夫死了,儿媳所以没有改嫁,是因为还有孩子。如果作“孙有母未去”,就没有这样的意思了。儿媳守寡,出入连整齐的衣服都没有。“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我老太太打不了仗,但可以给你们做做饭。老妇随吏而去。“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什么叫“如闻泣幽咽”呢?是有人在哭,还是没人在哭呢?是有人哭,但哭的声音很低,不敢大声。“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老翁保住了,老太太代他去了。这一篇写得很深刻,《新安吏》是不放过孩子,这里老妇也不放过,《潼关吏》是战争中“百万化为鱼”,现在还有许多人在这里修潼关。杜甫的人道主义不只对一老妇、老翁,而是指出由于战略性的错误,千百万人都牺牲在这里,死去的人死去了,现在还有大量的人在这里拼命。有的选本不选《潼关吏》,认为不反映阶级矛盾,这不妥当。《石壕吏》这一家牺牲也很大。老翁天明还送杜甫,很有人情味儿,但其中无情的东西是被杜甫所谴责的。
下次再讲“三别”。
第十讲
安得壮士挽天河
净洗甲兵长不用(下)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三吏”、“三别”是组诗。仇注认为《新婚别》全诗都是新妇自述之辞,我则以为前四句是作者的话。“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之后才是新妇之辞。“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两句是比兴,“兔丝”是一种爬蔓的植物,它依附在乔木树上,枝蔓可以很长,和爬山虎差不多,高到六楼也可以长上去,但蓬麻很矮,所以“引蔓故不长”。我认为,这两句不是新妇之辞,是作者用比兴起头。“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两句是作者的愤慨之辞。“三吏”、“三别”都是以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物来反对战乱,反映了杜甫的人道主义思想,他同情这些下层的被战争迫害的人,所以前四句不可能是新妇之辞。我讲诗始终坚持一条,就是揆情度理。唐朝虽然开明,但封建社会,距离今天一千多年,民间的穷家妇女,出嫁第二天,丈夫出征,新娘子当然会不愉快、很痛苦,但这个话,应该是作者直接出来表态,不像是新妇直接说的。以下“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到结束,都是新妇讲的,当然也是杜甫替她讲的。
杜诗讲究沉郁顿挫,所谓顿挫,就是有转弯的地方,说一层再说一层,连续若干层,有联结,但错综参差,不在一个层面上,有停顿,又有距离。杜甫的好处,犹如好演员唱戏,虽有顿挫,而无棱角,这才是好诗。从“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到结尾,我数了一下,有十二层顿挫,但读者不觉其有,读下来好像一气呵成。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这是两层顿挫,第三层说“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意思是说你虽然离家不远,但战役是危险的,生死攸关。最让新妇受不了的就在这里,说不定结婚才一天,就可能要守寡。《石壕吏》中那个年轻的女子就守寡了。这是杜甫为新妇代言,话里都有讽刺。河阳不是唐朝的边境,已经是内地了,是河南河北交界的地方。丈夫虽然走得不远,但那是前线,“守边”的“边”不是国家疆土之“边”,而是当时战线之“边”,虽不远,但是守“边”。
杜甫有讽刺的意思,话里有话。这又是一层。第一层是刚结婚,炕还没睡热你就走,过去结婚都在黄昏,婚者,黄昏嫁娶也。刚迎了亲,就接到命令,第二天清晨就要开拔,未免太匆忙,这又是一层。你守边赴河阳,我怎么办?“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过去“嫜”没有女字旁,女字旁是后加的,指公公。古代的礼节,有的是头天入洞房,第二天早晨再见公婆行礼,“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这是第二天。古代还有结婚三天以后正式跟公婆见面,行大礼。不论是第二天,还是第三天见公婆,丈夫都已经走了,只剩我一人去见,那自己又算什么呢?是算儿媳妇,还是算姑娘呢?所以“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这又是一层。两句换一主语,“结发为妻子”主语是新妇,“暮婚晨告别”主语是新郎,“君行虽不远”是丈夫要匆忙赴边,主语未变而事情变了,“妾身”主语是新妇,“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主语没变而方位换了,说娘家之事,所谓“令我藏”,是不让我轻易出头露面,换句话说就是娇生惯养。说明自己在娘家受娇宠,父母对自己很珍视,也不是随便许人。“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这是父母嘱咐女儿的话,把你养成人,现在出嫁,就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将”根据朱鹤龄、施鸿保的注,都当“随”讲,即“鸡狗亦得随”,就是嫁鸡随鸡的意思。照理讲,我的命运寄托在你身上,可你现在生死未卜,前途很难预料。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我应随你去,但你是去送命的,所以我“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如果跟丈夫同行,“苍黄”者,变化多端,有仓促、变化频繁的意思,而且有点不可收拾的意思。如果我跟你去,反而让你不好处理。最后新娘子宽慰他,“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女在军中,兵气恐不扬”用《汉书·李陵传》中的话,仇注引《李陵传》:“我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搜得,皆斩之。”这里是反用。士兵带妇女,违反军纪。新妇这里是自己劝自己,我应该随你去,又担心不合你军中的纪律。
下面又一变,“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看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我是贫家女,出身不是多么高贵,但也是守规矩的良家女子,很早以前我就准备嫁妆了。现在新衣服也没用了,下面说得很沉痛——“对君洗红妆”,我不再梳妆了。《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女为悦己者容,现在你走了,我不再梳妆。以前我讲唐宋词,讲到温庭筠的《梦江南》,温词把妇女的生活写得细腻入微,“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丈夫不在家,懒得化妆,但心里终归有个盼头儿,说不定今天就回来,所以还是妆扮好,独倚望江楼,但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梳洗罢”这一句,有多层意思,第一是说早起,第二就是为远人妆扮,也许今天就回来,所以梳洗好等待。杜诗则是因丈夫出征,要“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从“结发为妻子”到这里,一共十二层意思,每两句一层,一气下来,不仔细分析,不觉得这其中有变化。《新婚别》是别丈夫,所以下面又用比兴——“仰看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人事多错迕”,就是《独立》之“天机近人事”。鸟还可以自由地飞翔,可是人事多不如意。望,读平声。我与你永远相期盼,等着你回来。“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这写得很沉痛。
“三吏”、“三别”都是以不同的典型人物反对战乱,实际上也是杜甫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上次讲《石壕吏》有一段没有引,今天补充一下。清人汪灏《树人堂读杜诗》分析《石壕吏》,可以作为“三吏”“三别”的总结:
此一家也,有老翁、老妇,有三男、媳妇,有孙子,虽贫亦乐也,乃一遭兵乱,三男出戍,二男阵亡,孙方乳,媳无完裙,妇今又夜亡,老翁何以为薪火?举一家而万室可知,举一村而他村可知,举一陕县而他县可知,举河阳一役而他役可知;勿只做一事一家叙事读过。
实际上,“三吏”、“三别”都是举一事而看全局,看来当时这个新婚被征兵的事,肯定不只这一家。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垂老别》是别老妻,杜甫越写,主题越明确。“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这里的老翁也曾有一个完整的家。“四郊”,各处,都不安静,都家破人亡了,自己还活什么劲儿呢?“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投杖”,意思是在家都拄拐杖了,还要被征兵,同行者看到年纪这么大也要被征,为之辛酸。他不说这件事本身辛酸,而是用陪衬的笔,说一起被征去的人都感觉难过。“幸有牙齿存”,这带有一点讽刺的意味,别看我老,牙齿尚在。“所悲骨髓干”,在农村里的穷人,被压榨得很苦,别说是没有肌肉,连骨髓都干了。这里挺幽默,“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别人未必有这心气儿,自己还强打精神和长官告辞,这带有一点黑色幽默。这种调侃的话,比直说更惨。假如这诗不这样写,而是直写,说自己如何老迈无力,勉强上路,就没有力量,现在反着说,他还楞充有精神,楞要穿着军装还去行军礼,这样的文字后面,该是什么感情!
下文杜甫忍不住了:“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垂老别”,是与老妻别。子孙都阵亡了,家里没有别人了。“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老妻送他走,已经走不动,快到年终还穿着单衣。“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孰知,谁知,谁想到,说不定,他不说“明知是死别”,而说“孰知”。谁知这一次是不是死别呢?故意把话说得活一点。我走了,豁出去了,可一看自己的老妻,她生病怎么办,挨冻怎么办——“且复伤其寒”,自己死活先不管,担心老伴儿何以为生。下面换一个角度,换到老太太角度,她心里也明白老伴儿这一去回不来了,“还闻劝加餐”,你自己多保重,多吃一点,多注意身体,“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老翁明知自己是去送死,还担心老妻挨冻;老妻也明知老翁不能活着回来了,还是劝他多保重。
下面的话也带有讽刺,我这次去守住了阵地,“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壁,壁垒,包围阵地、保护阵地。阵地还比较坚固,敌人要攻过来也不容易。这比邺城的形势还好一些。就算是战败身死,时间也能延长一点。杜甫真是会写啊。“人生有离合”,团聚是有,离别也是有的;“岂择衰盛端”,离合与年纪无关,不一定是只有盛年才离别,衰年就不离别,衰是年老的意思,盛,壮年也。人生的离合不管年轻、年老,都有离别的可能。不因为年纪大了就可怜你,不让你离别。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我有一个想法,认为这个老人过去也曾打过仗,可能就被征过,岁数大回来了,但现在又被征。“忆昔少壮日”,把过去的经历反复想一下,不禁长叹。有人说这句的意思是少壮时把时间都耽误了,其实这里不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而是说自己少壮的时候也没少吃苦,也是死里逃生,现在到老了,又碰见这种局面。“迟回”是留恋徘徊的意思。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国,城市,不是国家的意思。安史之乱影响面很大,多少个城市都在打仗,“烽火被冈峦”,所有的山野都是烽火。“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意思是全国各地都有战事,死人太多了。“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不要恋恋不舍了,哪里有太平的地方?“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一咬牙一跺脚走了,可是内心整个跨了,全部的精神都垮了。
这一首提到“万国”、“何乡为乐土”,也是不止于一人一事,而是指大局。所以杜甫他举的是一个例子,背后写的是社会,是历史,是时代,写得了不起。我们老提初盛中晚,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代表的作品,但真正描写盛唐社会太平景象的又究竟有多少诗呢?在真正的盛唐诗里倒不一定找得出来,高适、岑参的诗里,有的也是反面的东西。盛唐景象最真切地反映在杜甫的诗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的了不起就在这里。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无家别》,也不仅仅写一个单身汉。家庭是人类社会基本生活单位,社会是由若干个家庭组成的,家庭破碎了说明社会动乱,社会动乱说明国家要垮。杜甫写“无家别”,家都没有了,还要走。家里只我一人,我走了,家整个都没有了。换句话说,不是安居乐业的问题,在战乱环境里,过的都是非人生活。诗里出现了“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村子里荒凉,住宅里出了野狐野狸,如果人烟稠密,动物会远离村落,现在野狐野狸都搬到村子里。“三吏”、“三别”中,《无家别》是写到了极点。大背景是“寂寞天宝后”,换句话说就是从天宝十四年,局势就变了。天宝原本是盛世,但杜甫说“寂寞天宝后”,写得好,妙不可言。“园庐但蒿藜”,园子里只有野草。“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我这个村子本来有一百馀家,现在东离西散,没有完整的了,意思是说,不光我没有家,整个村子都是战乱以后的情况。“存者无消息”,清初黄生《杜诗说》很有眼光,他认为“存者”可能指的是他原来的妻子,这个单身汉原是有家的,他当兵后,妻子走了,不是回娘家,就是改嫁了。所以有下文的“永痛长病母”,妻子走了,母亲没有人照应。“死者为尘泥”,死去的人连死尸都找不到了。“贱子因阵败”,我自己因为打了败仗,就是《新安吏》中的“归军星散营”,自己可能是被遣散,也可能是逃回来的。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到家后看到一条条巷子都空了。杜诗影响宋诗,“日瘦”,宋诗就用这个,太阳如何“瘦”呢,是说太阳光眼看着都弱了,都无精打采了,走到跟前一看,“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村子里没有人了,野狐、野狸占据了人住的地方。“四邻何所有”,家家都死人了,“一二老寡妻”,年轻的都走了,只剩老寡妻。下面又是比兴,“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家里一无所有,但我又能去哪里呢?哪怕生活很艰苦,我还是回家,凑合着过吧。不愿意流落他乡,回来后还要找活路——“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自己扛着锄头去劳动,“荷锄”是种大庄稼,“灌畦”是浇自己的菜园子,这样的日子没过一两天,衙门来人,又被征走——“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当民兵去。“虽从本州役”,就在当地当民兵,“内顾无所携”,自己什么东西也没有,跟他走便是,到了县衙又把我打发到哪里去,就不管了,“远去终转迷”,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最后如何,我自己心里也没数,也是豁出去了。“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在本州也好,到远处也好,都是一样的,五十步百步而已,反正是当兵,是送死。既然饶不过我,我也无可留恋。
诗写到这里可以结束了,但他又翻起一层——“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我五年没有回来,母亲死了都不知葬在哪里。或者是母亲已去世五年,或者是自己走了五年,回来母亲已经去世。“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她把我养大,没得到好处,我没有报答她。《无家别》最后归到亲情,对母亲没有尽到孝,我遗憾没有为她送终,我遗憾,我妈妈也遗憾。一个人活到连家都没有了,还要离开故乡,被征走,怎么还能算一个百姓,算这个社会上的一个人呢?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社会组成了国家,汪颢说《新婚别》犹有夫妻,有姑嫜;《垂老别》只有老妻;《无家别》只剩一人,三首一首比一首惨。写到《无家别》,作者突然提起一笔,追痛病母,自己没有送终,抱恨终身,写得好,他不是无家,是有家而变成无家。他自称“贱子”,没出息的人,回到家乡,回来了还被抓走。
佳人
(乾元二年
秦州)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