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8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3/1806

[11]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第178页。
[12]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卷4,第316—317页。
[13]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第194—195页。
[14]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卷1,中文版,第139页。
[15]同上书,第166页。
[16]美、英两国船只从1832—1837年运来的全部进口货的价值增长64%,价值3770万元。在这同一基础上,出口货增长79%,价值3490万元。丝价增长将近25%;茶价增长55%。
[17]从广州到伦敦的函件来回需时约8个月。1841年以后汽轮和从亚历山大到苏伊士的“陆”路被启用,单程只需时两三个月。
[18]郭斌佳:《第一次英中战争评论》,第234—235页。
[19]斯宾士:《清代吸食鸦片概况》,载小韦克曼、格兰特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冲突和控制》。
[20]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第77页;弗兰克·金:《1845—1895年中国的货币和货币政策》,第140—143页。
[21]郭斌佳:《第一次英中战争评论》,第213页。
[22]张德昌:《清朝内务府的经济作用》,第258页。
[23]《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第533页。这里有关于鸦片辩论的奏文和诏令,第527—533页;更加完备的材料具见于蒋廷黻编的《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卷1,第24—36页。张馨保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和鸦片战争》一书对这个问题作了很好的批判性研究。
[24]魏源:《古微堂内集》卷2,第6页。
[25]郭斌佳:《第一次英中战争评论》,第220页。
[26]《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5,第17页。
[27]郭斌佳:《第一次英中战争评论》,第250—251页。也参看张馨保《钦差大臣林则徐和鸦片战争》,第140页。
[28]张馨保:《钦差大臣林则徐和鸦片战争》,第162页。费伊的《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一书(第142—179页)就外国人团体对钦差大臣林则徐的反应作了生动描述。
[29]张馨保:《钦差大臣林则徐和鸦片战争》,第182页。
[30]韦利:《中国人眼中的鸦片战争》,第55页。
[31]同上书,第61—62页。
[32]参看兰德尔·埃德华兹准备中的哈佛大学博士论文。
[33]韦利:《中国人眼中的鸦片战争》,第64页。
[34]张馨保:《钦差大臣林则徐和鸦片战争》,第206页。
[35]似乎英国女王并未收到过什么信件。参看张馨保《钦差大臣林则徐和鸦片战争》,第135页;又可看邓嗣禹和费正清《中国对西方的反应》,第24—27页。
[36]郭斌佳:《第一次英中战争评论》,第251页。
[37]《林文忠公全集》卷1,第3页。关于赞扬乡勇的诗,参看阿英编《鸦片战争文学集》。
[38]关于某些“武术”及其可能的军事用途的讨论,参看《林文忠公全集》卷1,第22页。
[39]参看齐思和等编《鸦片战争》第2册,第365—543页。
[40]张馨保:《钦差大臣林则徐和鸦片战争》,第190页。
[41]贺尔特:《在中国进行的鸦片战争》,第98—99页。
[42]同上书,第99—100页。
[43]齐思和:《鸦片战争》第4册,第630页。
[44]韦利:《中国人眼中的鸦片战争》,第117页。
[45]同上书,第120页。又见郭斌佳《第一次英中战争评论》,第266—268页。
[46]林崇墉:《林则徐传》,第443页。
[47]郭斌佳:《第一次英中战争评论》,第259—260页。
[48]郭斌佳:《第一次英中战争评论》,第272页。
[49]郭斌佳:《第一次英中战争评论》,第284页。
[50]引自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文版,卷1,第307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3/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