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7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7/1806


樊树志:《万历清丈述论兼论明代耕地面积统计》,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2,第25—37页。
[279]Fang,Chaoying.The
Asami
library:a
descriptive
catalogue.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房兆楹:《浅见图书馆书目》,伯克利、洛杉矶,1969年。
[280]Fang
Hao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2卷,台北,1969年。
方豪:《李之藻研究》,台北,1966年。
方豪:《王徵之事迹及其输入西洋学术之贡献》,载《文史哲学报》,13(1964年),第31—96页。
[281]Fang
I-chih
方以智:《通雅》,1666年本。
方以智:《物理小识》,1664年;收于《国学基本丛书》,1968年台北重印。
[282]Fang
Kuoy-ü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83]Farmer,Edward
L.“The
despot
as
lawgiver:the
codes
of
the
founding
Ming
emperor.”Unpublished
paper.
爱德华·法默:《作为法典制订者的专制君主:明代开国皇帝的法典》,未发表论文。
[284]Farmer,Edward
L.Early
Ming
government:The
evolution
of
dual
capital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爱德华·法默:《早期明代政府:两京制的演变》,坎布里奇,1976年。
[285]Farmer,Edward
L.“The
Great
Ming
commandment(Ta
Ming
ling).”Unpublished
manuscript.
爱德华·法默:《大明令》,未发表稿。
[286]Farquhar,David
M.“Oirat-Chinese
tribute
relations,1408—1446.”Studia
Altaica:Festschrift
für
Nikolaus
Poppe.Wiesbaden:Otto
Harrassowitz,1957,pp.60—68.
戴维·法夸尔:《瓦刺与中国人的朝贡关系,1408—1446年》,载《阿勒泰研究》,威斯巴登,1957年,第60—68页。
[287]Faure,David.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
Territories.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戴维·福里:《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新界东部的宗族和村落》,香港,1986年。
[288]Fei
Ch’eng-k’ang
费成康:《澳门四百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289]Fei
Hsiao-t’ung.“Peasantry
and
gentry: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its
chang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52,No.1(July
1946),pp.1—17.
费孝通:《小农和绅士:中国社会结构及其变化的一种解释》,载《美国社会学杂志》,52:1(1946年7月),第1—17页。
[290]Fei
Hsin
费信:《星槎胜览校注》,冯承钧编,上海,1938年。
[291]Felix,Alfonso,Jr.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1550—1770,2
vols.Manila:Solidaridad,1966.
小阿方索·菲利克斯:《菲律宾的中国人,1550—1770年》,2卷,马尼拉,1966年。
[292]Feng
Ch’i
冯琦:《宗伯集》,约1607年;东京,1975年。
[293]Feng
Meng-lung
冯梦龙:《清史类略》,邹学明编,湖南,1934年。
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收于冯梦龙编:《警世通言》,1624年;1965年香港重印。
[294]Feng
Ts’ung-wu
冯从吾:《冯小墟集》,1612年;1974年台北重印。
[295]Ferguson,Donald.“Letters
fron
Portuguese
captives
in
Canton,written
in
1534
and
1536.With
an
introduction
on
Portuguese
intercourse
with
China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The
Inaian
Antiquary,30(1901),pp.421—51,467—91;rpt.Bombay:n.p.,1902.
唐纳德·福开森:《1534—1536年葡萄牙俘虏的来信,附:关于16世纪上半期葡萄牙与中国交往评价》,载《印度文物》,30(1901年),第421—451、467—491页;孟买重印,无日期。
[296]FerandezA-rmesto,Felipe.Columbus.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7/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