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4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3/1806


[669]钟庚起:《甘州府志》,1779年版,《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重版,第561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版。
[670]赵翼:《廿二史札记》,载杜维运编《廿二史札记及补编》,台北,鼎文书局1975年版。
[671]钱大昕:《廿二史考异》,1782年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672]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1791年序,江苏书局1874年版。
[673]钱大昕:《元史氏族表》,1791年序,江苏书局1874年版。
[674]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1799年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1957年重版。
[675]钱大昕:《潜研堂文集》,1884年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重版。
[676]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长沙,《卢氏家书》本。
[677]《钦定金史语解》,载《钦定三史语解》,江苏书局1878年版。
[678]汪辉祖:《元史本证》,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679]吴广成:《西夏书事》,1826年序,重版载《史料丛编续编》,卷88—91,台北,广文书局1968年版。
[680]庄仲方:《金文雅》,1891年版,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重版。
[681]施国祁:《金史详校》,《丛书集成》本。
[682]张金吾:《金文最》,苏州1895年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重版。
[683]彭百川:《太平治绩统类》,载张钧衡编《适园丛书》,卷10,1917年版;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重版。
[684]魏源:《元史新编》,邵阳魏氏1905年刊本。
[685]洪钧:《元史译文证补》,江苏元和陆润庠1897年刊本。
[686]曾廉:《元书》,邵阳曾氏1911年刊本。
[687]柯绍忞:《新元史》,天津,退耕堂1922年版;北京,1930年第2次修订本;重版载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上海,1935年版;台北,开明书店1962—1969年版。
[688]戴锡章:《西夏记》,1924年版;重版载王云五编《中华文史丛书》,卷4,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版。
[689]屠寄:《蒙兀儿史记》,江苏武进1934年版;北京,科技出版社1958年版;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台北,世界书局i962年版,1968年重版。
[690]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版。
[691]《辽金元传记三十种综合引得》,《哈佛—燕京学社引得丛书》,卷35,北京1940年版。
二 近人研究论著(按著者姓氏笔画排列)
二画
[692]丁崑健:《元代的科举制度》,《华学月刊》124期(1982年),第46—57页;125期(1982年5月),第28—51页。
[693]卜平:《西夏皇帝称号考》,《宁夏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第70—82页。
四画
[694]王民信:《契丹的“柴册礼”和“再生仪”》,《故宫图书集刊》3卷3期(1973年),第31—52页。
[695]王民信:《澶渊缔盟的检讨》,《食货月刊》5期(1975年),第97—107页。
[696]王尧:《西夏黑水桥碑考补》,《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年第1期,第51—63页。
[697]王国维:《金界壕考》,《燕京学报》1卷(1927年),第1—14页。
[698]王国维:《鞑靼考》,载《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重版,第634—686页。
[699]王忠:《论西夏的兴起》,《历史研究》1962年第5期,第20—32页。
[700]王静如:《西夏研究》,3辑;第1辑,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2年,第8期专刊;第2辑,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3年,第11期专刊;第3辑,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3年,第13期专刊。
[701]王德毅编:《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
[702]元大都考古队:《元大都的勘察与发掘》,《考古》1972年第1期,第19—28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3/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