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1806

[223]
Herzer,Christine.“Das
Szu-min
yüeh-ling
des
Ts’ui
Shih:Ein
Bauern-Kalender
aus
der
Späteren
Han-Zeit.”Diss.
Hamburg
Univ.,1963.克里斯丁·赫泽尔:《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
[224]
Hightower,James
Robert.
Han
Shih
Wai
Chuan:Han
Ying’s
illustrations
of
the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the
Classic
of
songs;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
Press,1952.詹姆斯·罗伯特·海托华:《〈汉史外传〉译注》。
[225]
Hiranaka
Reiji.
Chūgoku
kodai
no
densei
to
zeihō.
Oriental
Research
Series,no.
16.
Kyoto:Tōyōshi
Kenkyūkai,Kyoto
University,1967.平中苓次:《中国古代的田制和税法》。
[226]
Hiranaka
Reiji.“T’ien-tsu
or
land
tax
and
its
reduction
and
exemption
in
case
of
natural
calamities
in
the
Han
period.”3
parts.
Memoirs
of
the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
Tōyō
Bunko,31(1973),pp.
53—82;32(1974),pp.
73—97;33(1975),pp.
139—160.
[abbreviation:“Land
tax”]
平中苓次:《田租或地租和发生天灾时的减免情况》。
[227]
贺昌群:《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228]
贺昌群:《关于宗族宗部的商榷》,载《历史研究》,1956.
11。
[229]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汉代冶铁技术初探》,载《考古学报》,1978.1。
[230]
河南省博物馆:《灵宝张湾汉墓》,载《文物》,1975.
11。
[231]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望都二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
[232]
Hoang.
P.
Concordance
des
chronologies
néomeniques
chinoise
et
européenne.
Variétés
Sinologiques
no.
29.
Shanghai:Impr.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19
10.
P.奥昂:《中国和欧洲年月的换算》。
[233]
Holzman,Donald.“Les
débuts
du
système
médiéval
de
choix
et
de
classe-ment
des
fonctioanaires:Les
neuf
catégories
et
l’Impartial
et
Juste.”Mélanges
publiés
par
l’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1(1957),pp.
387—414.唐纳德·霍尔兹曼:《中世纪九品中正制度的起源》。
[234]
Holzman,Donald.“Les
sept
sages
do
la
forêt
des
bambous
et
la
société
de
leur
temps.”TP,44(1956),pp.
317—346.唐纳德·霍尔兹曼:《竹林七贤和当时的社会》。
[235]
Holzman,DonaId.
La
vie
et
la
pensée
de
Hi
K
’ang(223—262
ap.
J.
C.)Leiden:E.
J.
Brill,1957.唐纳德·霍尔兹曼:《嵇康(公元223—262年)的生平和思想》。
[236]
Hotaling,Stephen
James.“The
city
walls
of
Han
Ch’ang-an.”TP,64:1—3(1978),pp.
1—46.斯蒂芬·霍塔林:《汉长安的城墙》。
[237]
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的农民战争及其口号的发展》,载《历史研究》,1959.4。
[238]
夏鼐:《三十年来的中国考古学》,载《考古》,1979.
5。
[239]
夏纬瑛:《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56.
[240]
萧之兴:《关于匈奴西迁过程的探讨》,载《历史研究》,1978.
7。
[241]
萧之兴:《试释“汉归义羌长”印》,载《文物》,1976.
7。
[242]
晓菡:《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概述》,载《文物》,1974.
9。
[243]
Hsiao,Kung-chuan.
A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Vol.
Ⅰ.
From
the
beginnings
to
the
sixth
century
A.
D.,trans.
Frederick
W.
Mot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
Press,1979.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1卷《公元6世纪起》,牟复礼英译。
[244]
谢剑:《匈奴政治制度的研究》,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41∶2(1969,6)。
[24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246]
Hsu,Cho-yun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722—222.
B.
C.
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
Press,1965.许倬云:《变迁中的古代中国:公元前722一前222年社会变动的分析》。
[247]
Hsu,Cho-yun.
Han
agriculture: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inese
agrarian
economy(206
B.
C.—A.
D.
220),ed.
Jack
L.
Dull.
Seattle
and
London:Univ.
of
Washington
Press,1980.
[abbreviation:Han
agriculture]
许倬云:《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农业经济的形成》。
[248]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台北,1976。
[249]
徐恒彬:《广东佛山市郊澜石东汉墓发掘报告》,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载《考古》,1964.
9。
[250]
徐榦:《中论》,丛书集成本。
[251]
徐天鳞:《西汉会要》,两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52]
徐天鳞:《东汉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
[253]
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254]
荀卿:《荀子》。可参见梁启雄编:《荀子简释》,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255]
荀爽:《九家易解》,载《汉魏遗书钞》卷二。
[256]
荀爽:《周易荀氏注》,残件载《玉函山房辑佚书》(马国翰辑),20。
[257]
荀悦:《前汉纪》(黄姬水辑,1548),四部丛刊本,台北再版,1973。
[258]
胡昭曦:《论汉晋的氏羌和隋唐以后的羌族》,载《历史研究》,1963.
2.
[259]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两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260]
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载《文物》,1966.
5。
[261]
Hu
Shih.“Wang
Mang,the
socialist
emperor
of
nineteen
centuries
ago.”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59(1928),pp.218—230.胡适:《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王莽》。
[262]
桓宽:《盐铁论》。参看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