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6/1806

[69]《毛泽东集》第1卷,第176—177页。
[70]《毛泽东集》第1卷,第211—212页。
[7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7页。
[72]《毛泽东集》第1卷,第109—111页。
[73]《毛泽东集补卷》第2卷,第143—149页。
[74]《视察湖南农运给中央的报告》,《毛泽东集补卷》第2卷,第255—257页。
[75]《毛泽东集》第9卷,第27—28页。
[76]关于日期为1927年8月20日和30日的两封信的全文,和认为这两封信是毛泽东所写,见《毛泽东集》第2卷,第11—24页。这两封信的英译文摘录及对其意义的分析,见我的文章《论1927年毛泽东“异端”的性质》,《中国季刊》第27期(1964年4—6月),第55—66页。
[77]《毛泽东集补卷》第2卷,第297—298、299—300页。
[78]一种神学教义,认为基督将以有形的方式复临大地,在全世界建起一个神权王国,从而引进基督教的千年国度。——译者
[79]关于1928年11月报告的有关节段,见《毛泽东集》第2卷,第59页。毛泽东1929年4月5日的信,见《毛泽东集补卷》第3卷,第37—45页。
[8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4册,第45—46页。(着重点是俄文本加的。)
[8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第426页。
[82]这些事情已得到苏联最近出版的著作澄清,这些著作虽在解释上有强烈的倾向性,但是关于引用共产国际档案而得出的事实的详情,多半是准确的。这类著作,最便于得到的是A.M 格里戈里耶夫《共产国际与中国在苏维埃口号下的革命运动(1927—1931年)》,收入乌里扬诺夫斯基编《共产国际与东方》,第345—388页。30年代苏联的出版物已给出1930年6月指示的正确日期,现在没有任何理由继续把这个指示当作《7月23日指示》。
[83]《共中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第118—119页。
[84]格里戈里耶夫文,第369—373页。
[85]《毛泽东集》第2卷,第139页。
[86]关于说明对这个问题的各种看法的文章,见林蕴晖:《略论毛泽东同志对立三路线的认识和抵制》,《党史研究》1980年第4期,第51—59页;田园:《再论毛泽东同志对立三路线的认识和抵制》,《党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65—71页;和凌宇:《毛泽东同志和立三路线的关系讨论综述》,《党史研究》1982年第3期,第78—80页。1930
年10月7日决议被瞿秋白在上海《实话》第2期(1930年12月9日),第3—4页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述。关于毛泽东10月19日的信,见《给湘东特委的信》,《毛泽东集补卷》第3卷,第157—158页。
[87]关于李立三就中国在世界革命中的作用发表的言论的简短综述,见施拉姆:《毛泽东》(中文版,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121页。
[88]《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二年一月三十日)》,《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下册,第826页。
[89]李立三为了中国革命想把苏联拖入一场战争的“阴谋”,自然激起苏联学者方面的很大愤慨,例如,见格里戈里耶夫文,第365—367页。
[90]《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99页。
[91]关于这部著作的部分综述,见陈伯钧:《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解放》第28期(1938年1月11日),第14—19页。
[92]遵义会议在本书第4章有论述。关于最新出版的最有权威的资料集,见《遵义会议文献》。
[93]这本书的若干版本在书名页上印有毛泽东之名,其他版本却没有,毛泽东是不是对这本书的著者存疑。虽然这本书在人民解放军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书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图书资料馆:《毛泽东著作言论文电目录》[北京],1961年2月28日)中出现,但是现有的证据偏重于证明这本书的著者不是毛泽东。在我翻译的《基础战术》英译本的导言中,我已概括地说明毛泽东军事战术发展的诸阶段。
[94]《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20页;《毛泽东集》第5卷,第152页。
[95]《孙子兵法·虚实篇》,第13段。今译为“示形于敌,使敌人暴露而我军不露痕迹,这样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这就能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攻击敌人,这样就造成了我众敌寡的有利态势。能做到以众击寡,那么同我军当面作战的敌人就有限了”。(吴九龙主编:《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6页)。——译者
[96]1968年7月28日与红卫兵的谈话《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年),第694页。
[97]《毛泽东集》第2卷,第36—37页。
[98]同上书,第130页。
[99]《毛泽东集》第6卷,第98—99、284—285页。
[100]《毛泽东集》第1卷,第237—238页。
[101]《毛泽东集》第3卷,第14页。
[102]《苏维埃中国》第91—94页;《毛泽东集》第3卷,第183—185页。
[103]《毛泽东集》第4卷,第363—367页。
[104]《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7—162页。在《毛泽东选集》上用的词是“人民共和国的政府”,我认为,和两天前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毛泽东集》第5卷,第26—28页)一样,毛泽东在1935年原来是讲国防政府。
[105]《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45、257—258页。
[106]见1936年下半年的许多信,《毛泽东书信选集》,第30—97页。
[107]《毛泽东书信选集》,第78—79、87—90页。
[108]同上书,第95—97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6/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