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武神(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319

  羽冲恒考虑到,自己索要的官吏数目,远超出虞文辉所求,爽快的同意了这个方案,允许其中八百人以家眷形式兑现,不过想要减免一名官吏,就要以十名家眷为抵充,可以是直系血亲,妻子姬妾,为了避免这些不要面皮的官员用闲杂人等充数,还规定必须要识文断字。
  羽冲恒也算是机智,大概明白虞文辉此举,是想要断绝大宋文脉,收罗大宋读书人,所以才并不计较是否真正的家眷,只要是读书人,就算是苦寒出身,也一样能够减少大宋文人士子的数目。
  大宋朝廷上下哀嚎遍野,那些正直的文臣武将,数次劝谏,但宋理宗赵昀就是不做理会,铁了心想要以大臣换取“和平”。
  至于提议派出使臣说降虞文辉的人,早就被众人攻讦,罢官免职,此番也在送入吴文辉大帐的名单内,而且是全家都被发配了,还不占名额,算是附送的礼物。
  羽冲恒在临安呆了十余日,又复勒索了一批军械,他这却非是因为虞文辉赐予的使命,而是他在做义军领袖的时候,时常苦恼部下穷困,没有兵刃甲胄。如今蒙人虽然横扫天下,但也就是战马充盈,兵刃甲胄也仍旧甚缺,蒙人大多是皮甲,所用兵刃也不过是寻常马刀罢了,就算弓箭也不如大宋的犀利。
  羽冲恒为了虞文辉着想,故而也顺手勒索了一批,大宋朝廷根本不敢拒绝,甚至因为库藏不足,还把大宋诸路兵马的兵刃甲胄收了回来,抵押给了羽冲恒。
  羽冲恒当年也跟大宋朝廷打过交道,当他望着堆积如山的兵刃甲胄时候,甚至有一种冲动:“老子这就闯入大宋皇宫,是不是就能把这个腌臜的朝廷推翻了?他们何至于窝囊如此?”
  羽冲恒作为使臣,虽然有些兵马随行,但想要攻入皇宫还颇为不足,所以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把这件事放在了心底。
  虞文辉又复等候了月余,羽冲恒这才带了使节团迤逦而归,除了大宋的读书人和臣子,他队伍中还有不少大宋的农户。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羽冲恒回来的路上,四处招揽人口,居然也得了万余人跟随。
  羽冲恒把使命完成的如此圆满,虞文辉也是大喜,赏赐了这位义军领袖之后,这才安排接见了前来“道歉”的大宋官吏。
  虞文辉看到名单的时候,排头第一个人,就让他大吃一惊,脱口而出:“大宋不亡是真没天理。”
第一百一十章
伐宋(四)
  南宋此番前来道歉的官员之首,便是孟珙。
  此人字璞玉,号无庵居士。随州枣阳人,原籍绛州,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是岳飞部将,后来岳飞冤死风波亭,岳家军被就地解散,不得归乡,孟家是因此定居随州枣阳。
  孟珙是左武卫将军孟宗政第四子,早年随父抗金,并参与灭金的蔡州之战。宋蒙战争爆发后,孟珙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累官枢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封汉东郡开国公。淳祐四年(1244年),兼知江陵府。后以宁武军节度使致仕。淳祐六年(1246年),孟珙病逝,年五十二。后特赠太师、吉国公,谥号“忠襄”。
  此人既抗过金,甚至历史上参与过灭金之战,还抗过蒙古,历史上蒙古第一次伐宋,就是大败与孟珙手下,不得不退回大草原,是实打实的民族英雄。当然随着时代变化,一些不太好说的原因,他其实并没有评上官府的民族英雄称号,只能是民间称呼。
  此时好有一比,正在跟岳家军对战的时候,大宋皇帝把岳飞爷爷送过来了……
  虞文辉再看名单第二个人,名唤王坚!
  虞文辉此时真是连吃一把苍蝇都没这么恶心,在成吉思汗副本里,大宋是敌人,但是身为炎黄子孙,他如何不知道王坚是谁人?
  第一次宋蒙大战,全赖孟珙大败蒙古,守住了南宋基业,但第二次宋蒙战争,孟珙已经病死,这一次的两国大战的主角,便是——王坚!
  第二次蒙宋战争,蒙古大军共分三路,中路军由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领,南下四川,直扑重庆,南路军从云南出发,经广西,直扑长沙,北路军由忽必烈率领,直扑鄂州(今武汉),三路军计划在鄂州会师,然后顺江东进,直取临安,企图一举灭亡南宋。
  大汗蒙哥率领的中路军一举攻克了成都,蒙军顺嘉陵江南下,在合州遇到了守将王坚。双方激烈数月,王坚所部以石炮击中蒙哥,这位蒙古大汗当晚死在营中。
  金庸大师的神雕侠侣,言及杨过飞石击毙蒙哥乃是杜撰,实际上这位蒙古大汗算是死在王坚所部之手。
  虞文辉很有一种,自己跟岳家军对战的时候,大宋皇帝把岳飞爷爷送过来了,还附赠了一个韩世忠……
  他也没有耐心继续看这份名单了,作为汉族子孙,他心态非常不好。
  这个游戏真实的可怕,让他恍惚了好久,反复劝说自己,这不是穿越历史,只是一个游戏而已。
  虞文辉知道这些名臣,根本不可能投降,所以也不劝说,只把这些人如普通人一样看待。这批被大宋朝廷送过来的大臣,他挑选聪明伶俐,又颇有见识,身体又复健壮的,送入轩辕营去淬炼,其余都安排了去负责授田,把这些读书人当成小吏来使用。
  至于那些被抵冲数目的家眷,他本着女性也该有劳动的权力,也都分配了工作,而不是用来赏赐给麾下将士。
  这些大宋朝的仕女,过半都能读诗书,有些还算是才女,就算最差的也能认识几百个字,这都赖与羽冲恒的选拔,不识字的文盲一概不要。
  因为这次的勒索,大宋朝廷甚至有了一个小风潮,把家生子,奴才,丫鬟,婢女凑到一起认字,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大宋朝臣,心头想的都是:说不定下次就要靠这些人,给自己换取人生的新希望了。
  这些政务上的事儿,虞文辉开始做的还有些磕绊,但随着熟悉了,又复有全职武神的系统帮忙,加之手下人才不少,倒也安排的井井有条。
  南宋朝廷本来还指望这些使臣过来,出了道歉,还能签订一些条款,两家罢兵休战,但虞文辉根本就跟这些使臣交流,不管多大的官职,也一样充当小吏分配去授田了。
  忙乱了数月的内政,虞文辉授田的影响渐渐显示了出来,他统治下的大金国故土,粮食丰收,虽然每亩只购买百斤粮食,却也让他把军粮补充充足。授田制度不但能保证军粮充足,对百姓的生活也几乎没有负担。
  虞文辉暗暗算计时日,他进入成吉思汗副本,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虽然外面的时间肯定停滞,但也不觉唏嘘,加快了南侵的步伐。
  大宋朝廷失去了大批的能吏,此时已经陷入了停滞,尤其被送出去的都是能员干吏,肯干活的老实头,留下来的都是偷懒耍滑,攀附门路之辈,早就运转不灵光……
  虞文辉本来步步为营,缓缓推进,今日攻一城,明日占一地,占下之后,就改易授田法。富户愿意投靠者,举家迁入汴京,不愿意投靠者,罚没家财,与穷困之辈一体看待。穷困之辈若是有读书,便可收入军中做事,若是不读书,除非是商贾,工匠,艺人,或者有营生之辈,尽数送去种田。
  如此推进,但凡被占领的地方都会纳入切实的管辖,虞文辉务求要把自己的命令深入到最基层的民户。
  要知道,古代政权充其量也只能管束到县一级,再往下就要乡绅辅佐,若是没有乡绅,政令极难下行。尤其是宋朝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各种坞堡林立,俨然一个个小王国,豪门大户根本不在意大宋朝廷。
  蒙古更是各部自行管束,就算大汗也插手不得部族的私务,每个王公贵族的人口土地,都是私人所有,生死予夺,也没有法律约束。
  不管是征税,还是发动战争,古代政权能够动用的力量都只是国家的极小一部分,甚至士大夫阶层,还更看重自己的利益,若是自己利益跟国家有冲突,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家国,只顾一己之私。就算是蒙古这样全民皆兵的政权,若是没有各部王公的支持,光是大汗的直属大军,也不过十余万而已,根本发动不得战争。窝阔台一系,因为不得各部王公的支持,就在拔都举行的忽里台大会上,丢了蒙古大汗之位,从此蒙古大汗就转入了拖雷家族。
第一百一十章
伐宋(五)
  虞文辉授田是附带,通过授田建立了基层官吏,才是真正的目的。
  那些被分配下去,管理授田的官吏,大半是他军中豪士,夹杂了一些被他收入帐下的读书人,这些人互相监督,把他的权力深深的扎入了每一寸角落,让他占领的土地上,每一户人口都被牢牢控制。
  这个法子虽然慢,但却无可抵挡,只要执行数年,大宋因为人口不断流失,财政必然每况愈下,甚至粮食都未必能够食用,不攻自破。一旦遇到天灾,只怕瞬息间南宋政权就要崩塌,甚至无须大军攻打。
  但是虞文辉计算时间,忽然有些烦躁,决定加速战争的进程。他仗着此时大势在握,派出各种密使,不断收买大宋的官吏,数月之间就有大批的宋朝官员开了城门,投降他这位南王。
  历史上,南宋虽然忠臣不少,但投降的更多,史书上有名有姓的武将就有两百多人,前后数十万大军都投靠了蒙人。
  再加上,虞文辉无意中,讨要宋朝大臣前来“道歉”,把南宋朝廷的忠贞之士一网打尽,故而此时南宋朝廷,比历史上大大不如。
  虽然南宋朝廷也有心抵抗一番,却又担心激怒了这位“南王”,虞文辉始终对南宋王朝留有一线,甚至从没有摆出过攻击临安城的姿态,跟历代金国入侵时都不同,更让南宋君臣有了侥幸之心。
  尤其是,此时朝廷上主战之声尽没,主流的声音是:反正虞文辉也不过是夺取些土地人口,不如随他去吧,总比激怒了这位南王,使其派兵前来攻打都城要好的多。
  南宋朝廷上下昏聩如此,就算虞文辉也始料未及,他在收留了大批南宋降将和投靠的官吏之后,又复得了这些人的建议,干脆避开了临安城,分兵十余路,继续往南侵略。
  宋朝的军队相对集中,地方根本没有什么兵力,故而才有方腊起兵,席卷数州之地,甚至势力最膨胀的时候,所占之地比金国还要大。
  虞文辉避开了杭州,不攻打临安,大宋朝廷对救援各地毫无动作,就好像不知道,若是这些地方都没了,大宋朝廷也难以存在一样。
  虞文辉坐镇中路,每天查看各路大军的推进,忽然有一种玩三国志开外挂的感觉,几乎所有玩三国志的玩家都是这种战术,把兵力集中起来,不断的去占领城池,遇到兵力足,将领多的城池就绕过去,专门攻打没什么人把守,也没什么兵力的空虚城市。
  随着城池占领的越来越多,玩家能够征集的兵力也就越多,靠兵力的数量再一个一个横推那些难啃的城池。
  历代辽国,西夏,金国,蒙古入侵,都是烧杀掳掠一番,开始都不会遇到多强力的抵抗,就在宋军出动之后,多半大战一场,带了掠夺的财货退走。这些游牧民族始终没有深入南宋疆域的念头,因为他们都会担心孤军深入,也没有那么强力的补给,无法入侵太深。
  虞文辉就不一样,他对南宋的了解,远在这个时代任何人之上,就算还不够了解,去网上搜索一通,也就都了然了。
  虞文辉的十余路大军,虽然疾缓不同,但却都犹如滚雪球一般,每攻略一地,兵力就增长一分。
  数月之后,终于有喜讯传来,有一路大军推进到了海边,贯穿了大宋全境。
  又复月余之后,各路大军占领了几乎沿海的所有港口城池,大宋七八成的海船都落入了虞文辉之手,只余下了明州(今宁波)一地,为大宋海军主力所据。
  这场伐宋之战,越是到了后来,虞文辉就越是情绪复杂,因为每次麾下的军队攻城掠地成功,他都会想起来历史上的屈辱,成吉思汗的副本里,人性几近真实,就好像再现历史上的种种。
  南宋朝廷的不堪,在读史书的时候,就腐气扑鼻,此时宛如身临其境,看到南宋官场种种不堪,纵然是敌对方,虞文辉的体验也绝不好过。
  只要避让开宋军主力,大宋的军队就好像三国志游戏中的npc,绝对不会主动挑衅,甚至就算被吴文辉的军队分开切割,只要没有主动攻打,就不会动弹。
  虞文辉查看地图,此时南宋已经只剩下的七处汇聚大军的要略之地,以及这些战略要地控制的附近城池,其余国土尽数沦丧,接下来他想要再攻略城池,就必须要跟大宋军队硬撼了。
  虞文辉不断发布命令,调兵遣将,准备先攻打明州,夺取大宋所控制的最后一处海港,先断了大宋君臣逃亡海上的道路。
  若是让南宋君臣逃亡海上,他还真有些麻烦,毕竟大海辽阔,宋朝的海运不输明朝,很有可能占据某个海岛,就此落脚下来,让他完不成毁灭南宋的任务。
  攻打到了大宋沿海各地的军队,在虞文辉的命令下,又复各自回军,以包抄之势,逐步压缩南宋朝廷的控制区域。
  此时明州的守将,非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抗元名将,却是一个以无能彪炳史册的将领范文虎!
  此人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常败将军,一生不仅逢战必败,更是战中必逃,投降元朝之后,忽必烈想要以战灭尽南宋降兵,就派此人率领十万大军东征日本,结果十万大军只剩下了三人归来,全军尽没与大海之上,当时东征的军队几乎都是汉人降兵,蒙人只是极少数。
  虞文辉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也只是派兵直接攻打,连什么计划都没做,反正他也不是什么出色统帅,他手下的将领比他会打仗多了。
  他要做的就是等候数日,果然就有捷报传来,羽冲恒在大军合围的情况下,仗着明州守军无法出城侦查,故意带了小股部队耀武扬威,吸引镇守的守军出城突袭,尽灭这一支宋军,第一个率领大军攻入了明州。
  范文虎这位主将,为了卖身求荣,不但自己投降,还下令把所有海船都献上,让羽冲恒立了一个首功。
  明州被贡献,南宋朝廷终于急了,连续派出了四路大军前来征讨,其中两路大军,都是著名的抗元名将。
第一百一十章
伐宋(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