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622

  看片量是非常必要的,最起码都要看过五百部电影才行,这些只是最基础的东西。
  按照林翰的计划表,他先看IMDB前250跟豆瓣电影前250的电影,这些主流的电影其中有些是他上辈子看过的,但那都是建立在自己是观众的基础上,现在他要站在导演的角度分析这些。
  不只是看股市,更要看剧本、演员的表演、镜头意识,达到看喜剧片不想笑、看悲剧片不想哭的地步。
  看片量上去了,才会有讨论的基础,不然别人问起某个导演的电影,让你分析一下,结果说不好意思我没看过这部电影,那不是丢人吗!
  除了这些主流的影片之外,林翰手里面还有一个北京戏剧学院的导演系必看片单,这是原著记忆里面的东西,每个国家的电影都有涉猎。
  从法国到意大利,从德国西班牙到捷克日本加拿大,这些不同国家的电影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来。
  因此林翰一边看电影,一边在本子上纪录着,等一部电影看完之后再写详细的记录储存起来。
  这原本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项目,但林翰来到这个世界并不算太久,他只有抓紧时间才能做到这些。
  一部又一部的电影看完,林翰在这些排行榜里面找到了一些熟悉的电影,但也发现另外一些电影失去踪影,这种缺失让他再一次感受到了两个世界的不同。
  当陈佳璇敲门而入的时候,林翰正靠在沙发上在观看意大利导演费里尼的电影《道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拍摄风格,画面都有些模糊,但他却看得如痴如醉。
  “我跟《读书》栏目组那边商量过了,明天下午两点就录制关于你的项目,谈论的书就是你的《我,机器人》以及科幻小说。”
第180章
科幻大师
  7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一般阴晴不定,刚刚还艳阳高照,转眼间便噼里啪啦下起了大雨,街道上面的热气不断被蒸腾起来,北京城瞬间变蒸笼。
  此时林翰正开着他的座驾按照导航前往央视大楼,他要在这里录制自己第一款电视节目,这种体验还真有些刺激。
  不知道是不是九天银河开了一个洞,倾盆的大雨让林翰的视线都有些模糊,他不得不放慢车行速度,雨刮器一刻不停的运转起来。
  狂风骤雨来得快,走得也快,十多分钟之后天空就放晴朗,仿佛刚刚那阵强对流天气只是错觉。
  林翰将车停在央视大门外,核实了身份之后才领到一个访客证,戴上证件去停车,然后直奔央视科教频道所在的制作区而去。
  央视总部大楼由三个建筑物组成,分别是主楼、电视文化中心以及能源服务中心。而主楼内则是分为五个区域,行政管理区、综合业务区、新闻直播区、播送区跟节目制作区。
  节目制作区位于基座及其地下部分,主要承担的就是电视台内非新闻日播类综合性节目的制作,包括各种演播室、库房以及后期制作机房等等。
  这个区域局部会对外开放,因为演播室内经常都会邀请到一些观众前来录制节目。
  这些演播室通常都是好几个节目进行混用,只是每次在录制之前会进行一个舞台的重新搭建,所以会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读书》栏目作为一档读书人文类节目,它所需要的演播室并不大,所以一个中型实景演播室就足够了,不需要任何舞美人员,只需要主持人跟嘉宾还有少许观众。
  “林翰老师?”一个穿着连衣裙的年轻女孩跑到林翰面前来,她火急火燎地说道:“林老师先简单化个妆吧,看看需不需要换衣服,咱们作家也是要有形象的。我负责今天跟林老师的对接,你可以叫我小莫。”
  后台有些忙碌,林翰点点头,他什么都不知道,只希望化妆师能不要抹太多的粉或者其余东西。
  “小莫,今天的录制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林翰迷迷糊糊的跟了过去,他昨晚跟今天上午都在积极的准备着,这可是四十多分钟的谈话节目,要不准备一点东西还真应付不过去。
  随后小莫便拿了一个录制台本出来,然而这个台本轻飘飘的只有几句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科教频道的化妆师大概是最轻松的,这个频道的主持人数量少、嘉宾数量少,而且不像其余频道那么重视外表的美,只要端正大方就行。
  所以林翰感觉自己只是被随便刷了刷,拍了拍东西在脸上,甚至连服装都没有换,还穿着他那套衬衣。
  “好了,我们正在搭建舞台、调试摄像机,可能还要20分钟才能开始录制。林老师你坐着休息一会儿吧,外面已经有挺多读者的了。”
  小莫忙前忙后的递了一瓶矿泉水过来,林翰开口说道:“行,我坐会儿,到拍摄的时候提醒我就行。”
  而这个时候,休息室外却突然冒了一个脑袋,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男子,小莫则是快步走过去,两个人低声嘀咕起来。
  “林老师,我是你的忠实粉丝,特别喜欢你那篇《乡村教师》,还有《人造美人》也不错,只可惜没有在国内流传。”
  这年轻人有些拘谨,仿佛看到了偶像一般。
  《人造美人》是林翰交给《每日镜报》的英文短篇小说,除非是林翰的铁杆粉丝,不然不可能知道。
  在央视还能看到自己的读者,林翰有些诧异,他惊讶地说道:“很少有人知道这篇小说,你能喜欢就最好。”
  这年轻人晃了晃自己的手机,“林老师,我能跟你合影发微博吗?”
  “当然可以啊”林翰点点头,打趣着说道:“记得给我P一下,千万别只P自己一个人,那样容易失去朋友。”
  于是几分钟后,微博认证“央视财经频道统筹”的个人帐号宋晓宇上传了一张自拍照跟签名书照片。
  “听说林翰老师来央视录节目,偷偷溜出去要到签名跟合影。林老师人非常好,好想留下来看节目。[照片][照片]”
  宋晓宇在微博上面算是一个小网红,在央视工作的他总是能够打探到不同的明星动态,关注的粉丝也有九万多人。
  恰好他的粉丝里面有翰林院的人,于是便评论着说道:“晓宇,林翰到你们财经频道录制节目吗?能不能帮忙要个签名,拜托了!”
  “不是啊,他是去科教频道那边录制《读书》栏目,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播,到时候肯定会有预告的。”
  勤勤恳恳的翰林院大学士就将这个照片还有林翰在科教频道录制节目的事情搬运回翰林院大本营:“林翰去央视录节目了,有央视内部员工的照片!坐等官宣!”
  而此时林翰则是在休息室内办起了签售会,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多的读者隐藏在央视大楼里面,好些工作人员都专门过来要签名,其中甚至还有两个央视名嘴。
  这些工作人员都比较喜欢看书来充实自己,特别是科教频道的工作人员,现在国内出了个拿下雨果奖的科幻大师,他们用职务之便过来看一看。
  幸亏小莫出来将林翰给解救了,“林老师,我们这边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始录制节目,请做好准备。”
  其余工作人员都是老员工了,他们知道每个节目组在演播室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只好遗憾的走开,少数几个没事做的人居然过来套近乎跑去演播室当观众。
  林翰站在嘉宾通道处,他深呼吸了一口气,让工作人员给自己在衬衫领口处别上麦克风,然后静静等待着外面主持人的开场。
  演播室内的灯光逐一点亮起来,舞台上的布景也换成了一排排整齐的书架,观众们知道此时节目已经开始录制,于是掌声便响了起来。
  主持人开口说道:“欢迎大家,欢迎来到《读书》,我是李晓蕾。今天的节目我们特别邀请了一位年轻作家,这位作家最近火得不得了,因为他刚刚获得了雨果奖,要知道雨果奖被称为科幻界的诺贝尔奖,这是在世界科幻文学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奖项。这位科幻大师不用我说名字吧,我们一起把他的名字喊出来。”
  台下的观众大多数都是节目组给出去的赠票,这些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学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林翰!”
第181章
名家气场
  不知道什么节目组什么时候录制好的一段简单的视频出现在舞台的LED显示屏上,这是在介绍林翰取得的成就。
  “林翰,最近你有没有被这个名字狂轰乱炸,到底出啥大事了,请看新闻体的前情提要!”
  标准的新闻播音腔让通道口的林翰都忍不住为之一阵,栏目组并不是粗制滥造,而是真正下了一番功夫的。
  只是从等候区域的实时转播小电视里面,林翰看到了自己那一本正经的照片,那大概是在伦敦书展时候的照片,目光冷峻看着镜头。
  随后画面直接被切换到了前两天播出的《新闻三十分》相关片段里面去,央视女主播口齿清楚的介绍着相关情况:“中国科幻作家林翰昨天在美国洛杉矶世界科幻大会上荣获2017年雨果奖最佳短篇、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中国乃至亚洲作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惊呆了吧,别愣着,赶紧一起来读他的书,好好品味才是王道。”
  视频播放完之后,林翰便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登上舞台,眼前的舞台跟观众让他有些恍惚,大摇臂摄像机从高空慢慢旋转下来对准他。
  幸亏原主身体对这种情况已经适应,不然还真会有些手足无措。
  林翰觉得有些奇怪,他在面对几千个外国人的时候都能侃侃而谈,但是面对一两百名同胞却有些紧张,台下观众席上面的年轻人几乎是人手一本林翰的书,甚至还有人专门制作了应援牌,那通常是用在偶像明星身上的东西。
  “大家好!”他站在主持人身边,然后冲着观众们挥挥手,这两百人的观众却爆发出了超过一千人的掌声,这绝不是群众演员在敷衍了事,而是真正喜欢林翰的小说。
  女主持人李晓蕾看起来非常温婉大气,她微笑着问道:“林老师,想问一下,您获奖之后是不是忙得脚不沾地?”
  “或许你们觉得获奖之后要忙于跟媒体打交道或者各种社会活动?其实没有,我从国外回来之后就窝在家里看电影顺便倒时差,所有活动都推了,除了咱们这个节目。对于咱们作家来讲,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写作。”
  林翰并不想让采访或者分享变得严肃而沉闷,他是年轻人,拥有年轻人的活力跟幽默来,不能用老成持重的老古板来要求他。
  “那上完咱们《读书》栏目的采访之后,以后就拒绝媒体了?”李晓蕾也很幽默,她个人并不喜欢看科幻小说,但为了节目的录制她还是在两天时间内看完了《乡村教师》跟《我,机器人》,其余《火星救援》、《侏罗纪公园》就是看了个故事梗概,明白大概怎么回事。
  “差不多吧,开始闭关修炼,学习跟写剧本什么的。”
  眼前的观众们都喔得惊叹了一声,他们很多人都是林翰的忠实粉丝,自然明白剧本是怎么回事,喜欢的小说就要被原著作者给搬上大银幕,这是别人家的粉丝都无法享受的超高待遇。
  入座之后,访谈正式开始,李晓蕾先从观众席上随便选了个人来让他概括一下《我,机器人》的主要故事情节。
  不用导演找托儿,这些粉丝们一个个激动的举手,很多人看起来都是那种不大喜欢在外人面前开口的木讷形象,但此时看起来却开朗了不少。
  仿佛林翰的小说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般,可以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里面走出来,把小说分享给大家。
  这个时候,一个戴着厚厚近视眼镜的男生拿到了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话筒,他站起来之后稍显紧张,不停吞咽着口水,仿佛突然卡带了一般。
  “别急,我们慢慢来,你看过我的书,对吧?”林翰这个时候开口鼓励起来,很多人都是在网上活跃,在现实里面沉默,他上辈子也这样,所以很亲切。
  那观众点点头,深呼吸说道:“每本书我都看过好几遍,《我,机器人》讲诉的是故事中的故事,通过一人称的我与机器人心理学家苏珊·凯文谈话,回忆她在美国机器人公司所遇见的机器人。小说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讲诉不同的机器人故事……”
  一旦说起来,他就兴奋起来,刚刚的拘谨消失不见,一口气来了个详细接受。
  说完之后,林翰跟主持人带头鼓掌赞扬起来,“说得很完整,你是真正阅读了这本小说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