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622

  发布《侏罗纪公园》完全是一场意外,本来不会这么快写新书,可为了挽救自己参股的那个杂志,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既然已经写了,那就要完完整整的写出来,不能再三心二意的思考其余书,否则大脑肯定会爆炸的。
  林翰书架上最多的就是技术类的书,像科学传播类的,虽然脑子里面有很多科幻小说,但他必须得随时充电才行。
  现在准备研究生考试也没有打乱这个生活节奏,看枯燥乏味的理论书累了就看一下科幻类、历史类、军事类的书缓解一下,这样才能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平时家里非常安静,除了林翰自己之外,就没有任何人走动,他并不需要去山清水秀的环境里面才能写出东西来。
  现在林翰想要在科幻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在小说语言上面下功夫,大部分的科幻作家语言都比较平实,没有太大的文学价值。
  就连林翰脑子里面记忆最深的科幻文豪阿西莫夫也败在了文字水平上面,非常的干涩、平淡、苍白,甚至被人称为初中生语言水平。
  好的故事非常重要,但优秀的文笔也必不可少。文笔的好坏并不是取决于辞藻的华丽,而是行文间是否恰到好处,能够准确的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给读者。
  有些读者以为把华而不实的文风认为是文笔好,这就进入到误区里面,事实上最适合小说风格的才是最好的。
  林翰现在想的就是把这同样一句话,换一个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让苍白、艰深晦涩的文字变得简洁明快。
  科幻小说不适合绚烂跟华丽的辞藻,而且诺贝尔文学奖看重的也不一定就是这样的风格,适当的进步很重要。
  所以《侏罗纪公园》就成了林翰的一块试验田,这本小说最重要的就是故事跟节奏,当初的翻译在文字上并没有下功夫,所以就给了林翰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
  如今《幻想时代》起死回生上演了一出凤凰涅槃的好戏,首刊连续加印之后,目前已经累计销售了18万册。
  随着时间的流逝,达到20万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这对于一本曾经停刊过的杂志来说有些不可思议!
  原本很多人都觉得这本杂志能有5万册销量就要谢天谢地,可林翰跟李文渊两人的科幻文吸引力很大,再加上话题的引导,出现这个数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只是这样一来,在后续小说的选择上面就需要更加谨慎才行,不过这都不关林翰跟李文渊的事情,他们只需要写好自己的小说就足够了。
  一大早,夏日的阳光将睡梦中的林翰给惊扰醒,忘记拉窗帘就是容易被晃花眼。
  林翰迷迷糊糊的从床上光脚站到地上,呼吸着窗外的新鲜空气做了两下扩胸运动,这才把眼睛给完全睁开。
  昨天刚刚去健身房锻炼了一下身体,现在手臂跟腹部还有些酸痛,原本例行的跑步也被取消了。
  他用牛奶泡了麦片当早饭之后就开始浏览起今天的新闻,他今天要去清华大学参加全国科技周的重头戏——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翟志林的《黑洞起源·极端引力》演讲。
  如果说现在中国哪位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那莫过于这位翟志林教授,他提出的黑洞起源理论得到海内外的广泛认可,在美国各大高校做了无数场巡回演讲。
  这一次他的演讲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并不是那种专门给物理学家们做的,而是面向了众多大学生,所以林翰才宁愿厚着脸皮也要跑去参加。
  上一次他去参加全国科技周的科技展活动就引起了踩踏事件,本来准备潜心学习,但架不住李文渊的邀请,清华大学的学生们肯定不会拥挤着找自己签名。
  能听到这样大师的演讲,想必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所以林翰也快速找科普作家协会那边报名了,顺利拿到10个名额中的一个。
  科幻作家少不了跟这些科学家打交道,不管是邀请这些科学家担任理论顾问还是什么的。
  将自己往成熟向进行打扮后,林翰很满意自己现在的形象,他故意留了下巴的一圈胡茬没有修剪,这样看起来更稳重一些。
  驱车跟随导航来到清华大学的停车场,此时已经有不少人员都到齐了,原定于10点开始的演讲人满为患。
  能聆听到大师的演讲非常难得,清华的学子们更是早早的开始排队,这个演讲的门票可以说是一票难求,清华大学自己的票都供不应求,但还得分一部分去给其余人。
  科普作家协会影响力比较小,能拿到10张票实属不易,所以当林翰出现在李文渊身边的时候,周围几个人都纷纷投出了诧异的目光来。
  “他是谁啊,难道是老李的后辈?门票这么紧张,居然还能分给别人,有点过分。”
  “看起来太年轻了,不知道是谁,这年头听演讲都得拼关系,怪不得老张他们来不了,票都给这位了。”
  “嘘,少说两句。”
  李文渊跟林翰两人并没有察觉到这边同一个协会会员的议论,现在才走过来介绍着说道:“腾哥,你不是一直想认识林翰吗,这就是了。”
  “林翰,这些都是我们协会的元老级人物,滕海云腾哥、杨明、周琦、赵卓伟……”
  既然是同一个协会的,林翰也就一一握手问好,处理好人际关系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倒是滕海云稍微有些惊讶,他们都知道自己科普作协特招了一名人气作家,可没想到这么年轻帅气,一点也不像是作家,反而像娱乐圈里面的明星。
  “小林果然是年少有为啊,咱们协会很少招新人,总算是有新鲜血液的加入。”
  不管背地里怎么说,面子功夫大家都不差。
  正在众人寒暄的时候,一个消息却像飓风一般传播开来:“翟志林教授急性阑尾炎住院了?”
  “真的假的,那这个演讲怎么办,取消了吗?”
  “不会吧?我们都排了这么久的队,真要取消了可遗憾得要死,我为了拿这个门票可是请学生会的哥们吃了两顿饭。”
  林翰等人也有些焦急起来,生病是谁也不想发生的事情,可现在怎么紧急处理这件事情,大礼堂前面排队的人们都已经检票入场了!
第143章
赶鸭子上架
  现场这么多清华大学的师生、校外科学工作者以及记者还有嘉宾都已经陆续开始入场,可现在说主讲人翟志林教授疾病住院,这么多人怎么处理?
  一般的活动都是有紧急备案的,可现在主办方却慌了神,现场的确有一些科学家,但他们根本没有做任何准备,哪里能上台去演讲。
  林翰看了看逐渐移动的队伍,他对李文渊说道:“现在还在放观众入场,是打算不取消演讲?”
  “主办方肯定有准备的,清华这么大牛,随便拉一个过来都能侃几个小时,只是需要担心一下我们能不能听懂而已。”
  李文渊倒是心大得很,他根本没想太多,只是优哉游哉的欣赏着清华校园的美景。
  眼前的清华大礼堂看起来完全是古罗马的拜占庭风格建筑,大圆顶配上四周的巨大三角顶楣,十字形的破定与最高处的铜面穹顶交互映衬。
  富丽精致浮雕的大铜们镶嵌在汉白玉的们太之中,白色门廊跟红色砖墙形成鲜明对比,在朴素端庄中又增添了些许生动活泼。
  林翰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门票,14排7号座应该还是挺靠前的,他周围应该都是自己的这些同行才对。
  座无虚席的演讲现场看起来热闹不已,将近一千多的位置都坐满了人,要是过道上面允许坐下的话,那肯定还能再邀请很多人进来。
  此次活动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同时清华大学校园电视台对活动进行实时网络直播,让那些不能进入到现场的莘莘学子可以观看都这次演讲。
  林翰坐在座位上,他觉得自己心态都年轻了好多,这么多学生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到底现在怎么办,要是走了太不甘心。
  “你看见没有,我们前面三排那边是两名中科院的院士,还有一个外国人,这好像都是研究天文跟物理学的,我们平时用到的一些理论都是这些人提出来。”
  李文渊低声向林翰介绍着自己认识的人,只是很多人都只能看到后脑勺,并不知道这里面究竟有哪些人隐藏着,说不定就是一尊大牛。
  ……
  陈江华无语的挂掉电话,他对着周围管事人的人耸耸肩膀:“我尽力了,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低维量子物理实验室那边说正在操纵大型实验设备走不开,天体物理中心的几位教授都出去交流了,还有几个教授干脆电话都没接通。”
  “陈主任,那现在怎么办?记者、嘉宾还有观众都已经到位了,我们找谁来做演讲报告呢?”有些秃顶的中年人张毅焦急的说着。
  别看清华人才济济,大牛小牛着实不少,国家级实验室什么的科研机构一百多个,但真正要找人来演讲时,却发现请不动别人。
  眼看着现在预订的演讲时间就要到了,就算找校长或者其余校领导亲自去请都不一定把那些科学家们邀请过来。
  这时陈江华吐了口气,低声说道:“我记得现场有两位中科院的院士对吧?希望他们能救救急,一切都指望在这些人身上了。”
  于是这群活动的负责人们便鱼贯进入到观众席边上,然后悄悄将那两名中科院院士请到后台的办公室里面。
  “周教授,董教授,现在情况非常紧急,我也就长话短说了。由于翟志林教授生病住院,现在我们的演讲必须换人换主题。现场能压住场子的也就您两位了,如果您们有合适的演讲话题,能不能帮忙处理一下这个意外呢?”
  陈江华充满期待的看着眼前这两位五十多岁的院士,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了。
  然而周俊东跟董亚辉两人无奈的摇摇头,“陈主任,我们这一点准备都没有,完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要是一点章法条例都没有,那演讲完全就是流于形式。”
  “清华大学这么多人,如果我们推迟半小时的话,能不能找到其余人呢?”
  “其实我们之前已经联系过很多本校的实验室了,但里面主事人大多数都在忙着做自己的事情,几乎不可能来到现场。”陈江华一筹莫展,好端端的一个演讲即将变成事故。
  这些院士其实都相当爱惜自己的羽毛,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不可能贸然上台演讲,特别是有外宾还有媒体在,万一讲得不好,那就是自砸照片。
  普通人听不出来还行,可落在专业人士的耳朵里面,那可就比较麻烦。
  董亚辉看着陈江华焦头烂额的样子,忍不住建议着说道:“如果你想找会说话的演讲者,我之前入场的时候看到了科普作家协会那边也派了人过来,他们上台讲话肯定都不带重复的。”
  中国科普作协跟中科院其实是有合作的,以前举办过科学家跟科幻作家的座谈会,去年还联合举办过一场名为“科幻作家走近科学家,走进顶尖物理实验室”的活动,进行过科学与幻想的对谈。
  “老董,你确定让那群什么都不懂的所谓科幻作家上去演讲?我觉得那肯定是一场彻底的灾难,那群人什么都不懂,全靠想象,上去估计会被学生给哄下来。”
  科学家跟科幻作家的关系非常复杂,曾经钱学森就科幻小说到底属于科普小说还是文学小说展开过批评,公开在《人民日报》发布自己的主张,让科幻小说归科学管,承担起科普义务来,甚至觉得科幻小说是精神污染。
  科幻小说的创作里面有很多科学上面的漏洞,这些漏洞在严谨的科学家眼中是不可忽视的错误,所以抓住机会就要酸一酸,现在能看到科普作家协会的那群人出丑,这两位院士也挺腹黑的。
  陈江华并没有考虑太多,这就相当于是他的救命稻草,哪怕知道不靠谱,但也得去做才行,万一遇到一个靠谱的科普作家协会成员呢!
  于是当他再一次出现在观众席里面时,林翰还有李文渊等十人就被召集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