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5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1/622


第850章
大神就是任性
  “诸葛不亮”是冯星河在翰林院的用户名,他仗着职务之便抢先看到了本期的《幻想时代》。
  这算是作为印刷厂员工为数不多的福利了,至少家里的挂历、图书从来都不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缺少的,都可以去找车间那边沟通一下。
  毕竟任何流水线都可能出现“残缺品”,这是每一家印刷厂都会出现的情况,只要不一口气把几十本、几百本书拿出去卖掉就行!
  冯星河算是国内最先接触到科幻的那批读者,他八六年考上大学,伴随着中国科幻文学一路成长,见证了一名又一名的科幻作家崛起。
  只不过因为国内的作品实在太少了,冯星河又自己捧着英汉字典慢慢啃着国外的作品,这样一直持续到林翰那部《我,机器人》诞生!
  机器人三大定律仿佛火山在他脑袋里面爆发,直接让这位老牌的科幻读者懵了。
  四十多岁的人了,如饥似渴的抓住一切机会阅读着林翰的作品,甚至还学着年轻人一样,打入到翰林院内部,就为了能找到志同道合可以讨论剧情的人。
  虽然有很多人抨击林翰总是不写中国背景的科幻小说,但冯星河却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凡尔纳作为法国人,可他笔下的主角很多都是美国人,也没见法国人追着骂。
  更何况写国内背景的作品很容易触碰到地雷跟敏感区域,还是写国外省事儿一些,看的是主角冒险的过程,又不是看主角究竟是什么人。
  现在看到网友们这么热情的回复之后,冯星河也忍不住沉思起来,双手从键盘上放下来,将旁边那本杂志拿在手中。
  《幻想时代》一直以来的质量都非常不错,每一期总会有那么几篇让人惊艳的小说。
  虽然不可能每本书都能跟林翰的作品相比,但比起前些年科幻小说凋零的场面相比,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到科幻领域!
  拿到书的第一件事儿,当然就是阅读《2001:太空漫游》,只不过冯星河却有些被林翰新书的第一章弄得糊涂了。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之后,就在自己那个帖子里面打字说道:“或许大家看到林翰新书的时候都会比较惊讶,因为这开头部分的科幻内容少得可怜,更像是在描绘一部人类始祖的进化史。大神就是任性,如果换个作者写的话,我估计没那么好的耐心等待剧情发展!”
  如果把《2001:太空漫游》比作是一首乐曲的话,那么眼前公布在杂志上面的内容就是第一乐章,非洲的史前猿人在神秘的黑色巨石面前学会了如何将骨头当做武器,从而发明出最早的工具来!
  毫无疑问,从天而降的神秘黑石就是具有科幻的部分,这显然是出自智能生物之手。
  故事并没有交代后续的内容,冯星河看得心里直痒痒,这神秘的黑色石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启发猿人的智慧,究竟是什么人送到地球上面来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在他脑海里面冒了出来,可是没人能帮他解答!
  因为翰林院论坛上面超过99.9%的网友根本都还没看到《2001:太空漫游》的庐山真面目。
  更何况,就算他们看到了又能怎么样?
  还不是只有跟冯星河这样满肚子疑惑,毕竟后面的内容都是秘密。
  除非!
  冯星河眼睛一亮,除非能联系到太空站里面的航天员,他们携带了一本书上去,肯定知道后续的剧情。
  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自己怎么可能跟景海朋两人联系上。
  那还有谁知道后面的剧情呢?
  林翰肯定知道,出版社那边说不定也看到了全文,据说航天中心那里也有99本限量版图书,李文渊跟林翰的好基友关系说不定也有。
  冯星河只恨自己没本事,要是自己的印刷厂能接到人大出版社的印刷订单就好了!
  ……
  天宫二号里,忙碌做简单实验的景海朋终于结束了劳累而漫长的工作,其实这里工作强度并不大,而且他也不是第一次上太空,可总觉得有些无聊。
  整个人漂浮在半空中,景海朋伸手推了一下墙壁,自己便朝着另外一边飘过去,这里是力学里面的原理。
  玻璃窗外,那颗蔚蓝色的星球看起来分外壮观,白色云层遮挡着大地。
  景海朋来到休息舱内,他此时并不想跑步,而是拿起了箱子里面放着的几本书!
  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操作指南或者各项任务跟急救策略,拿起来的书一个不小心都会飘起来,这时候一本黑色封面的浩瀚宇宙书籍映入了眼帘。
  “《2001:太空漫游》?这是那个作家专门带上来的书?”
  景海朋一直都有听说过林翰的名字,这位最年轻最火爆的科幻作家在航天中心这边人气可不低,各种小说都有人追看跟讨论。
  之前那部《火星救援》可是猛夸航天局,不知道的人恐怕还会以为那是航天局出资拍摄的主旋律科幻电影呢!
  他在火箭升空前一个月就隔离起来了,这本书一直到火箭发射前两天才紧急送过来,所以忙碌之下也根本顾不上。
  左右现在没事儿干,景海朋便随手翻阅起来。
  世界上找不出来几个比这更好的读书环境了,幽静而深邃!
  他坐在舷窗旁边,身体靠在玻璃上,一丝不苟的盯着眼前的书籍,这一看便是入了迷。
  甚至连旁边飘过来的另一位宇航员都没看见,这本书牢牢吸引住了他的注意力。
  在这本故事里面,人类竟然在2000年就殖民了月球,还发现了一块神秘石板,而宇宙飞船上面还有名叫哈儿的人工智能跟几名冰冻宇航员……
  宇航员大概是最能体会到小说里面里面那份孤寂,独自一人航行到木星找到另一块黑色石板,并且穿越过星门。
  里面这些飞船细节让景海朋觉得非常很熟悉,明明林翰没有来到过太空,但却对太空旅行的设想了解得那么细致,每一笔都是那么完美!
  林翰对这本小说也做了适当的修改,《2001:太空漫游》完成于1968年,那时候作者想象中的宇宙飞船肯定跟现在不一样。
  好歹林翰也是亲自参观过航天中心的人,同时网络上面也能查询到许多资料,这些有利于帮助他将小说里面的硬科幻进行进行升级更新。
  所以依照现在2018年的目光来看,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并不会过时,充满了硬科幻的范儿!
第851章
来自太空的夸赞
  跟其余人比起来,景海朋无疑是幸运的,他可以将《2001:太空漫游》整本书都看完。
  有什么比在太空中看这本书更有氛围的呢?
  有那么一瞬间,景海朋觉得自己仿佛化身故事里面的男主角,孤独的朝着木星飞去!
  所幸能参加航天飞行的人,心理素质都是极强的,景海朋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01!你快过来看一下,这些蚕结茧了!”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站内,另外一名宇航员陈东惊讶地喊道。
  这已经是景海朋第三次飞天,而陈东则是首次,这种新老搭配是考虑到航天员队伍的现状跟未来,所以年轻人还有些大呼小叫的!
  生活中两人都是互称师兄师弟,但是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两人的称谓只能是01跟02!
  虽然空间站内处于失重的状态,但依然是有空气的。
  景海朋听到声音之后,便迅速将手中这本《2001:太空漫游》放下,他手脚并用的沿着墙壁一路飘浮到实验室那边。
  陈东看到景海朋的身影之后,连忙指着那边的小盒子说道:“01,我们的蚕成功结茧了!”
  这是他们在太空的第十八天,按照香港中学生的设计,他们进行了天空养蚕,现在终于看到了结果。
  “02,现在封存好实验器具,确保温度、湿度适中。”
  五十岁的景海朋有条不紊的处理着相关事情,并没有任何慌张。
  这一次他们在太空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试验跟实验,光是需要他们俩亲手才做的就有几十项,其中不乏专业性很强的试验。
  比如之前他们刚刚做完的训练实验项目就是“在轨失重状态下的心血管研究”,这对于航天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毕竟他们根本不是专业医生!
  “景师兄,生日快乐,今天航天局那边有惊喜送给你。”
  陈东低声祝贺着,他对自己这位师兄敬佩不已,50岁的年龄在很多职业岗位上都算是知天命,但景海朋却依然坚守在航天第一线。
  景海朋拍了拍陈东的肩膀,说道:“谢了,你要不说的话,我还真的忘记了。”
  这边航天局地面通讯信号已经跟天宫二号这边联系上了,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的航天员们已经可以轻松跟地球实现信息交流!
  地面跟天宫二号之间有一条名叫“天地链路”的信息通道,航天员随时可以跟地面沟通信息,不用在跟以前一样,非得专门把航天员的家属请到地面大厅或者机房里面,再找一个彼此都方便的时间。
  现在景海朋每天都可以跟亲人们写点什么,随时发一封邮件,听听声音看看相貌都没有问题!
  昨天其实景海朋就跟自己的亲人们视频聊天过了,他还真不知道今天的惊喜到底是什么。
  景海朋一打开邮箱,赫然发现了这竟然是全军将士发过来的生日祝福,虽然距离地球这么远,可他依旧很是感动!
  “这视频是什么?”
  伴随着这封邮件而来的,是一个多达8G的视频文件,景海朋还以为是自己的亲戚朋友跟同事录制的视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