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6/622

  不过林翰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告诉给别人呢!于是他叹息一声说道:“具体得看情况吧,做黑客帝国的后期差点把我给做吐了。我得拍个轻松点的电影换换心情,当然也得看看《黑客帝国2》的票房跟口碑!”
  如果《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口碑不佳的话,那么林翰可能就要花费更多时间重制《黑客帝国3》。
  当然如果票房口碑都很不错的话,就不需要做任何改变了!
  所以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得看到时候具体情况。
第804章
科幻名人堂
  重回销售巅峰的《科幻世界》算得上是风光无限,可这仅仅是空中楼阁而已,绝大部分读者都算是路人。
  若是没有林翰在,那么他们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所以就只能赶紧乐几天,接下来苦日子就要来临喽。
  伴随着《朝闻道》在各个地方的传播,看过这本书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在豆瓣阅读上面的评价人数逐渐多了起来!
  3100多人参与了评价,目前均分刚好在9.0,不知道未来是稳定在这边,还是跌落下去。
  绝大部分人都给出了好评,只有极个别捣蛋鬼打出了一星,这其实难免有些不客观,再差的小说也不至于一星,三星或者两星可以接受!
  “相比于科幻成分,故事本身蕴含的道理更让我触动。另外这个丁仪看起来好眼熟,他难道有分身术吗?在三体里面出现过一次。”
  “宇宙没有目的,就像生命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可以自己想一个目的出来。”
  “科学就是另一个宗教,这些科学家就像是狂信徒一样,为了他们的信仰和追求,不惜用性命去追寻!”
  “这样的短篇小说看起来确实挺过瘾的,但要是再长一点就更好了。”
  “不太赞同林翰对科学家的描写,这些科学家实在太脆弱了,简直不可思议,真是不敢苟同!”
  “擦,这么短的小说,蕴含了如此深刻的道理,牛逼!”
  “我还以为斯蒂芬·霍金会在小说里面担任什么样重要的角色呢,结果只是出场了那么短的篇幅,不过他还是非常厉害的,代表我们全人类把外星人排险者给问住了,连外星人都回答不了的问题,666!”
  ……
  其实不光是在豆瓣阅读,而在林翰的官方网站“翰林院”里面,论坛的管理员就开辟出了一个新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面论坛用户可以给林翰的每本书写评价,不管长评短评都行。
  只有具备了相应积分的用户才能参与评价,这样真实性更好一些。
  甚至论坛的管理员还打算把其余作者的作品添加进来,做成一个专业的科幻小说评分网站!
  因为翰林院很早之前就不光是林翰的个人论坛了,许多科幻爱好者在这里经常谈论其余事情,也推荐、评价其余作者的作品。
  豆瓣阅读终究还是以主流阅读为主,现在翰林院就试想着专业化一些,反正也费不了什么时间,这样对于科幻爱好者来说参考意义更大一些!
  林翰对于这样的做法还是挺支持的,他不仅批准了这项建议,同时还给官网注入了500万人民币的资金用于升级跟维护。
  这对于一个比较小众的论坛而言,算是很大一笔资金了,毕竟翰林院论坛从来都没有赚过一分钱,一直都是林翰自己在拿钱。
  其实现在社交媒体兴起之后,很多论坛的用户跟活跃度都在大幅度降低,不过翰林院这边依托于林翰的人气以及科幻作品的逐步普及,用户注册人数一直都在保持稳定增长!
  目前日均活跃人数超过20万,这个数字相当喜人,如果林翰愿意刊登广告的话,一个月赚几十万人民币不在话下。
  不过那样显然会损害用户们的体验,几十万人民币对于林翰而言根本无伤大雅,他不至于目光短浅到这个地步!
  “现在咱们《黑客帝国2》的预告片又放出去了一波,你们注意监测一下舆论走向,必要时候知道该怎么做的。”
  林翰从电影工作室里面走到银河影业的大楼里面,他正在参与苗宏组织的会议,上次的《黑客帝国》全球票房大爆算得上是误打误撞,运气非常不错。
  如今这次再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寄托在运气领域,大片该有的宣传一个不能少!
  目前《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已经先后放出去了三款预告片跟一款幕后花絮,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齐刷刷的上阵。
  甚至远在好莱坞拍摄电影的徐嘉衍、沈彦灵也都陆陆续续抽空录制视频或者在微博上面用一直播跟网友们见面,当然他们也会参加由二十世纪福克斯规划的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宣传计划!
  银河影业规模小、渠道少、经验不多,所以只负责国内跟港澳台地区的电影宣传,这样压力就要小一些。
  任何一部电影的营销成本都不低,银河影业跟二十世纪福克斯更是给《黑客帝国2》投入了大约3000万美元的营销成本,这营销成本都比国内大部分电影的总成本要高得多。
  电视、数字、视频、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其余各种渠道都被苗宏给点到了!
  海报、剧照、预告片似乎都有一定的文章,甚至还在策划大型线下观影活动,首映礼、发布会等等。
  “电影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娱乐大项目,但能看电影的渠道很多,比如电视、比如网络,现在就很方便。这个电影我想看,但我为什么一定要出门,停车难,人挤人,跑到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呢?”
  苗宏用手锤了锤PPT的幕布,“我们电影是在6月9日上映,那时候刚好高考完毕,票房英国不用担心。不过该有的方式一定要有,放映前沿的院线经理、一线发行的精英分子都是要邀请的,他们能决定《黑客帝国2》的排片。”
  “当然,媒体记者、评论人专场以及科幻爱好者、林翰书迷专场也可以举办,这些评分跟评价可以通过媒体跟自己的公众号发布出去,从而吸引更多观!热门话题是购票的动力,新媒体绝对不能放过……”
  林翰觉得自己让苗宏来担任总裁果然是最好的选择,自己从来都不用担心这些事情,他就打理得井井有条。
  就在苗宏分配任务的时候,林翰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这来自英国企鹅出版集团编辑艾利克斯的电话让他不得不接。
  “不好意思,你们继续,我出去一下!”
  林翰站起身来,他拿着手机就快速走到会议室外面,反手轻轻将门关上,反正他在电影宣传这边就像是个吉祥物,根本用不着做什么。
  电话那头艾利克斯很是激动地说道:“林,恭喜你,被邀请加入科幻名人堂!”
  “什么鬼?科幻名人堂?”
第805章
活着的传奇!
  林翰根本就没听说过科幻名人堂究竟是什么,这好像根本不怎么出名,起码他两世为人都不曾知道这玩意儿。
  艾利克斯解释着说道:“其实它成立时间并不算特别久,大概二十年左右吧。全称是科幻与奇幻名人堂,是美国堪萨斯科幻协会跟堪萨斯大学科幻研究中心合作创立的。”
  “额,只是美国一个州的奖项啊!”林翰不由得失望起来,最开始听到科幻名人堂的时候,他内心还有点小雀跃,至少这名字非常唬人。
  “它只是创立在堪萨斯州而已,影响是世界范围内的,评选结果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同时也弥补了各种大师奖不授予已故作家的遗憾。它虽然是个新兴奖项,但涵盖面却非常广!每年获得雨果奖、星云奖的作家很多,可只有两个人有资格加入名人堂,这是表彰你们长久以来在科幻或者奇幻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
  听了艾利克斯这么一说之后,林翰才发现这个名人堂可能真的很有逼格,大概就像其余的什么摇滚名人堂、篮球名人堂、网球名人堂一样,只有取得的成就收到公众跟专业认可,才有可能加入。
  “听起来好像还不错,确定我可以加入吗?”
  艾利克斯笑着说道:“当然可以了,这是他们亲自打电话来邀请的,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发布正式的公告。另外告诉你一声,科幻名人堂十年前就已经从堪萨斯州搬到了西雅图,现在西雅图那边有一座科幻博物馆跟名人堂。至今已经表彰了超过30人,其中有一半都已经去世了,活着的都是大师级别的人!”
  科幻名人堂每年只收录两个人,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他们宁愿空着,所以人数才这么少。
  正因为名额稀少,所以才愈发显得珍贵,不会有种掉档次的感觉。
  “听起来相当不错,我也进入科幻名人堂了!”
  林翰一想起来都觉得有种梦幻的感觉,他才三十岁不到,竟然就有机会跟那些科幻界的名人们站在同一个台阶上面。
  当然他很清楚这些并不是自己的功劳,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搬运者而已,所以飘飘然的情绪一下子就降低了不少。
  远在伦敦的艾利克斯也很为林翰感到高兴,“你现在就是活着的传奇,你还这么年轻,正不知道他们怎么会选择你。”
  “嘿,伙计。我还想问一下,今年除了我之外,另外一个入选者是谁呢?”林翰好奇的询问起来,难不成今年只有自己一个人?
  “今年跟你一起的是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也是直到今年才正式被接纳,所以你知道这个名人堂的含金量了吧!”
  林翰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标准会不会太高了一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成名了,结果直到现在才被接纳。
  自己几年前开始写小说,最长不过三四年时间,这样一看的确是有所偏爱。
  在国外科幻与奇幻都是不分家的,大多数时候两者都被统称为科幻,而科幻名人堂则是表彰那些为科幻有关的文化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斯皮尔伯格曾经指导过有关外星人的影片《第三类接触》、《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外星人ET》,当然还有最近一部根据林翰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大热电影《侏罗纪公园》!
  可以说这些影片早就成为了科幻片的经典,斯皮尔伯格在科幻片上面的成就也超乎寻常,他竟然到现在才被入选,着实让人惊奇。
  “这可真是让人惊讶,我突然觉得很荣幸了。”
  艾利克斯这才满意地说道:“这下你知道科幻名人堂并不是某个乡下小地方弄出来的奖项了吧!”
  “嗯嗯,那是我不了解具体情况。”
  事实上,除了林翰跟斯皮尔伯格之外,科幻名人堂里面的三十多个人,无一不是响当当的。
  比如雨果·根斯巴克就是第一届被入选的人,他早在1967年就已经去世了,而科幻名人堂在1996年成立的时候,直接第一个将他选了进来!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人究竟是谁,但科幻界最有名的雨果奖就是用来纪念他的!
  雨果·根斯巴克是多本科幻杂志的创办者,其中最有名的是全世界第一本春科幻杂志《惊异故事》,因此被誉为科幻杂志之父。
  另外的约翰·坎伯则是一名杂志主编,他是一手打造了上世纪科幻黄金时代的教父级人物,从他手中提拔的大师级作家数不胜数,没有他,估计也就没有黄金时代!
  杰克·威廉,1908年出身的科幻大师,获得过不知道多少奖项,曾经是1978年-1980年世界科幻大会的总裁,同时也是现存最年长的科幻作家,如今一百多岁的老人还没有停止写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6/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