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622

  他用扫描器将自己新鲜出炉的作品扫描到电脑里面,然后就传到微博上面,写道:“大家都在好奇七肢桶的文字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就画了一张,有谁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之间这张图片上面的文字就像是泼墨山水画一般,半圆状的图形就像是墨汁溅射出来,看起来有点真实,又具有足够的陌生感、智能化、神秘性。
  这种墨水斑点状的图案看起来很像是毛笔写出来的草书,但其实是林翰用铅笔一点一点画出来的!
  笔触的粗细会随着说话者声音大小以及书写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正如同小说里面介绍的那样,这个符号文字可以拆分成12个基本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有不同的圆形元素组合拼接而成的,这样才能表达复杂的词语和句子。
  其实林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画出来的这玩意儿究竟在表达什么,他只是从脑海里面的电影画面中找出来一个最直接清晰的图案而已!
  他自己都不知道答案,这些网友们肯定更不知道了,只能是乐呵乐呵。
  谁知道这图片才刚刚放上去,就有许多网友进行了回复,他们好像一天到晚都守在微博里面等林翰更新一样!
  “原来外星人的文字是这样的,那林老师您现在可以预知未来吗?”
  “这个字是一段话?excuse
me?谁帮我来翻译翻译!”
  “我是七肢桶语言专业八级,林老师这句话是说他要爆发了,新书马上发布,你们这群坑货赶紧把钱包准备好!”
  “666,楼上翻译只能给零分。明明是说转发本微博,接下来一个月内就有好事发生!大家转起来!”
  “高清无水印好评,已经右键保存好!”
  “这图案会出周边吗?挺想买的。”
  “这才是写科幻小说最真诚的态度,人家根本就不是胡编乱造的,而是真正创造了一种语言,必须给林老师点赞!”
  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这种文字其实是不存在的,但眼前的文字看起来就像画一样,有很多中国元素在里面,网友们心想怪不得这会被中国的语言学家给破解。
  相比起网友们的评论,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郝俊臣则是把关注点放在了这篇小说的写作手法上面,他觉得这种写作手法让人眼前一亮,没有拘泥于现状,同时跟剧情完美无缺的结合在了一起!
  “其实相对于短篇小说来将,《降临》讲诉的故事十分长。从乔羽受命同外星人交流到外星人离开,从她跟丈夫认识到离婚彼此又开始新的感情,以及他们的女儿从出生到死亡。
  但是叙事时间却十分短暂,文章的开头部分是丈夫问她想要个孩子吗,文章的末尾则是乔羽微笑着回答是的。
  由此可见,整个故事的讲诉就发生在这一问一答的间隙之中,在这实际上或许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面,乔羽回忆了她的半生与女儿的一生。在这一长一短两个时间里面,林翰做到了堪称完美的构建!
  小说通篇的时序是错综复杂的,相对于故事讲述的此时,也就是丈夫对乔羽问出问题的时候,他们两人相遇相识相爱结婚都是过去式,而女儿的出生、两人的离婚以及女儿的死亡则是未来。
  然而直到小说结束的时候,读者才能渐渐理清整个故事的先后顺序,因为整篇小说布满了错时,故事发生的前后时序跟叙事文本之间的时序并不相吻合。
  时间在这里有一种宿命与命运的色彩,林翰用这样一个叙事时间颇为巧妙的感人故事进行探讨,并且引导读者思考了自由意志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
  林翰对剧情的掌控能力今非昔比,他对时间的处理非常巧妙,十分动人的讲述了故事、吸引了读者,同时也加深了文章主题,同时也为其余作者创作提供了范例,原来时间还能这么玩!”
  这并不是唯一夸奖林翰的人,事实上每一次他的新作品诞生都会迎来一大波的赞誉,眼下也不例外。
  《人民文学》主编范安这样评价道:“林翰是科幻文坛上最杰出、受到最高评价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极具震撼力,科幻味非常地道!不读林翰,就不会了解科幻!”
  《作家天地》的编辑魏格磊同样给出了极高的夸奖,“林翰将值得用在一部长篇小说的点子、才智、鲜活的想象力和少见的洞察力凝结在短篇小说中。读者们一定要反复阅读,每一次都能获得极大的阅读快感!”
  “为了让大脑正常运转,我一直建议人们每年读52本书。但如果你只有时间看一本,那么眼前这篇《降临》乃至《林翰短篇小说集》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更是大加夸赞,要不是她制作的节目《朗读者》刚刚完结,她都想再邀请林翰上一次节目了!
  当然还有林翰的铁哥们李文渊,这位公认的科幻作家在微博上面简单的写到:“没有宏伟壮丽的场面或者时尚酷炫的高科技,林翰也能够写出一部通向科幻最深奥义的小说。我很庆幸能生活在这个时代,能看到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作品诞生!”
  豆瓣阅读的小编在一周好书栏目介绍这本《降临》时,这么形容说:“林翰的科幻小说中往往充斥着卓绝的立意构思以及犀利的价值观拷问,每一个问题的抛出都是对读者的一次挑战。哪怕他创作速度惊人,但作品的质量依旧没有丝毫下降,几乎每一篇作品都成了科幻读者乃至最广大普通读者奉为圭臬的经典!”
  媒体、名家们对林翰一如既往的赞扬,甚至于这些好评都传到了国外,那些国外的读者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区别对待。
  中国人又在看林翰的新书了,可自己偏偏看不到,简直就想在网上画个圈圈诅咒你们!
  ins、tumblr、reddit、脸书等国外社交媒体以及众多论坛当中,林翰画出来的那个七肢桶外星文字则是先于小说进行了传播。
  林翰不少忠实的读者都知道了他的新书是关于眼前这个像图案一样的文字,但是具体写的什么内容根本没有半点资料!
  他自己没翻译,也没有授权给别人翻译,眼下指望的就只有一些好心的中国读者以及海外留学生,看看他们是不是能将故事原汁原味的翻译出来。
  这一刻,那些欧美人又一次心塞了,真后悔没有投胎生在中国!
第720章
纽约客与快闪
  林翰的读者遍及七大洲四大洋,就连在寒冷荒芜的南极洲科考站都有人在看林翰的小说,可惜眼下这本《降临》只有中文版。
  这可急坏了国外的读者们,他们强烈要求自己国家的杂志能转载并且翻译这篇小说!
  《自然》杂志曾经刊登过林翰的好几部作品,但是这部《降临》因为字数太多了,三万多字要是翻译成英文的话,说不定会占据十多二十页的版面,这对于一本以学术研究为主的杂志而言肯定是太多的。
  好在这时候,美国著名的科幻杂志《Analog》就向《幻想时代》以及林翰的经纪公司这边发过来申请,他们想要引进这篇小说,自己来翻译!
  作为传统三大科幻杂志之一,《Analog》大多数时候都被翻译成为了《类似体》,它是科幻流派的先驱领导者,以短篇小说和科学为特色。
  在欧美,科幻已经成为了幻想的代名词,许多科幻杂志发表都同时发表科幻跟奇幻小说。如果要说春科幻杂志的话,那么就只剩下《类似体》了,它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自己的立场!
  林翰也是听说过这家杂志的,之前他的作品曾经多次被《类似体》、《轨迹》、《科幻与奇幻杂志》、《光年》、《每日科幻》、《银河边缘》等老牌杂志转载。
  他们为林翰知名度的扩大奠定了重要的群众基础,要不然欧美的读者很难注意到林翰的短篇小说。
  既然现在有人愿意主动承担翻译的责任,那林翰也乐得轻松,不过他并没有全权放手,而是有着否决权!
  《类似体》上面的英文版必须要让林翰提前过目才行,如果小说的翻译有问题或者不合格,那林翰也不可能将劣质的东西交给他们去出版。
  这明显就是砸自己招牌!
  他一路辛辛苦苦走到现在并不容易,越是站在高峰越是要注意。
  ……
  “听说你订婚了?什么时候办婚礼啊!”
  徐嘉衍给林翰发了一段语音,他也加了陈佳璇的好友,自然能看到陈佳璇此前发出来手指上面的钻戒。
  林翰点击播放语音后,就同样长按屏幕回复说道:“肯定要请你的,你就安安心心准备好红包。”
  “话说你的伴郎选好了吗?我觉得自己挺适合的!”
  像徐嘉衍这种咖位的人,平时几乎没有给别人当过伴郎,他算得上是现在的国民男神、国民影帝,万千网友心中最帅气、性感的演员,左手能拿影帝,右手能抗票房,算得上是最近风头最强的明星。
  哪怕他出国去进修,也没有影响半点人气,反而凭借一系列的国际大牌代言将自己的逼格提升上去!
  他的粉丝们在掐架的时候就有底气得多,能在全球范围内代言奢侈品的明星有几个?
  更别说是跟徐嘉衍这样,连续拿下好几个代言!
  能在海外看到硬广告的人,一只手都还有剩余。
  面对徐嘉衍的毛遂自荐,林翰打趣着说道:“当伴郎可以啊,不过你到时候可别一个人来。同时也别打扮得太帅,免得抢走我风头。”
  “这可就麻烦了,要让我不帅,恐怕得给我画个特效妆才行。对了,我现在正在纽约这边录节目,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作为能在北美横扫近3亿美元电影《黑客帝国》的主演之一,徐嘉衍也算是在好莱坞走上了一条非主流的发展道路。
  他并没有拍摄正儿八经的好莱坞大片,但是却被众多影迷以及好莱坞业界人士所熟悉。
  因此被邀请录制美国国民级别的脱口秀《大卫·莱特曼深夜秀》,这是CBS电视台的王牌节目,观众非常多,影响力很大,对于想要开辟好莱坞市场的徐嘉衍来说很是重要!
  林翰兴趣乏乏,并不大想知道这家伙究竟看到了什么,“说来听听,一定要是有趣的事情。”
  “我路过时代广场的时候,发现有一群人在Cosplay《黑客帝国》,并且玩起了快闪。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录像,估计网上已经有人传播起来了,你可以看看,好几百人呢,很震撼的场面,刚好时代广场上面有好几个屏幕也在播放跟黑客帝国相关的广告,这部电影在美国真的挺火的!”
  “你这才知道啊,不然三亿美元票房是凭空变出来的吗?”
  徐嘉衍辩解着说道:“以前都是看新闻听报道,没有直观的感受。现在来到现场,旁边的围观人士一个个都是能认出我来!”
  这对于脸盲癌晚期的美国人来说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这大概得益于徐嘉衍在《黑客帝国》里面扮演的史密斯特工形象太过于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行行行,知道你在美国人气高,不用跟我显摆。”
  “额,刚刚跑题了。我想说的不是快闪,而是我买到的《纽约客》杂志,好像你的新书才发布没多久吧,这边就看到了书评。我马上拍照发给你。”
  说罢,就有几张照片通过微信传了过来,只见照片上面密密麻麻全都是英文,配的图竟然是此前林翰自己画出来的七肢桶外星文字!
  这些外国佬的效率可真高!
  林翰也顾不上跟徐嘉衍继续交谈,他将这两张图片放大,然后仔细阅读起来。
  ……
  《纽约客》是一份美国知识、文艺类的综合刊物,以非虚构作品为主,包括对政治、国际事务、大众文化和艺术、科技以及商业的报道与评论。
  平时也会刊登一些文学作品,主要以短篇小说和诗歌为主,拥有高质量的写作团队以及严谨的编辑作风。
  毫不夸张的说,《纽约客》已经发展成为纽约社会的一个必要部分,想要进入大都会社交圈子,那么读一读这本杂志就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