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4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7/622

  阅读区跟餐饮区交错,图书区域都跟相关主题匹配,走累了或者站着看书看累了,可以到旁边的椅子跟沙发区休息。
  有人干脆把这儿当成了图书馆,抱着一摞书慢慢看,无人催促,自己也不觉得尴尬!
  像极了星巴克,服务员只在你需要时出现,全无那副“你到底买不买,不买赶紧走开,别乱动”的姿态。
  或许卖书并不赚钱,赚钱的则是与之配套的饮料,咖啡、冰淇淋跟果汁价格比外面贵了许多,三明治柜台的销量也很不错!
  在书架前面阅读的人并没有想象中多,最受欢迎的就是懒人沙发跟靠窗的座椅,各种颜色的懒人沙发看起来很独特,抱着书的人躺在沙发里面阅读,懒洋洋的,旁若无人。
  近些年来,中国传统书店倒闭越来越多,虽然林翰等作家的作品销量有所增加,可那很大程度上面都来自于网络书城的销售!
  普通人生活中是不是还需要街角书店的灯光?
  实际上,不光是中国的传统书店在倒闭,美国乃至世界其余国家的书店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拥有几十年历史的美国第二大传统图书零售商Borders连锁书店开始关闭旗下几百家店面,正在申请破产。
  英国著名的水石书店也宣布销售利润同期下滑了近70%。
  然而新形式的书店却越来越多,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姿态!
  这些书店不光是卖书的,更是卖文化的!
  方所、言几又、西西弗、诚品书店等等富有特色主题的实体书店成为了年轻人们的最爱,充满文艺情怀跟唯美空间,将书店跟其余元素结合起来,成为创新的盈利点。
  逸韵书屋这样独特的经营模式就跟上面列举出来的连锁书店有些类似,不光陈列书籍,还有饮品区、咖啡区以及文具、小手工艺品销售区等。
  不光是周围大学城的学生们,就连附近的上班族也会来这边逛逛,龙溪也算是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逸韵书屋就把自己打造成了这片商业区的文化名片!
  ……
  卢阳秋作为一名低调的富二代,他并没有跟网上以及影视作品或者小说中的富二代那么嚣张跋扈。
  相反,他却将自己的钱投入在逸韵书屋身上,从大学毕业之后就一手策划筹建了书屋!
  别人都以为他这是不务正业,觉得等他的钱赔完之后就能回心转意了。
  可是逸韵书屋几乎没有怎么赔钱,每天光是图书都能卖数百本,而且盈利的大头则是放在了饮品跟食品区域内!
  文具什么的也非常赚钱,一支笔,一个笔记本都价值不菲。
  目前逸韵书屋的人气很不错,转化为金钱的比例也非常高,盈利根本就不是问题!
  甚至卢阳秋还在考虑,等自己这家书店真正步入正轨之后,是不是跟西西弗书店那样开分店,走上连锁的道路。
  这的确是一条致富之路,卢阳秋想要做的,就是把基本不读书的人转换为读书人,让读书人在自己店里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消费!
  作为年轻人,卢阳秋的脑袋也非常灵活,他跟大学城的好几所大学的学生会以及各种各样的协会都达成了合作协议。
  比如眼下《黑客帝国》正在热映,店里面就用了一小块区域在主推《黑客帝国》这本书以及《黑客帝国里的哲学》等相关书籍,销售势头非常不错!
  甚至他还做起了代理商的业务,当初《星际穿越》小说火爆的时候,他这个书店里面都没有多少存货,总是不断有顾客在询问这本书,特别是附近几所学校的学生们。
  如今《幻想时代》上面即将刊登林翰的新作,这一期的杂志销量必定会冲上云霄,所以卢阳秋干脆把这次合作当成是试水!
  一所学校几千上万名学生,每个学校几乎都有各种各样的协会,比如眼下联系的科幻协会更是送来了329册的销量。
  这还只是其中一所学校的数字,如果算上周围其余五所高校,说不定预购量还能超过1000册!
  一千册杂志是什么概念?
  差不多就是逸韵书屋垄断了整个大学城一半以上的杂志销售,剩下一半分散在其余书店跟报刊亭、便利店里面。
  卢阳秋看到眼前的数字后非常喜悦,这还只是初步的计划,并没有大量的扩展,如果推广开来的话,不失为巨大的利润增长点!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想要找到一个类似林翰这样的作家不容易,号召力不够强的话,估计就没这么多人约定了。”
  其实他找这些大学的学生协会进行合作,一个是为了赚钱,另外一个是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图书进货渠道按照传统来说,一般有三个。
  如果从出版社直接进货的话,价格肯定是比较便宜的,但是却非常麻烦。国内的出版社跟出版公司大大小小上千个,要是每个出版社都去直接联系,那工作量非常大,而且也不方便收货。
  要是从大型图书经销商手中进货,能拿到多少折扣就要看自己的实力,因为很多新书首轮发售的时候,出版社会将这些首次印刷的图书承包给一些有实力的书商并且给与相当大的折扣!
  有时候小书店拿不到货,就是因为那些大型经销商将货源给承包了,优先配送给跟他们合作的书店。
  进货量越大,图书的折扣越大!
  所以逸韵书屋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扩大自己的进货量,毕竟它不能跟新华书店那种庞然大物相比,新华书店都是自己直接采购,然后统一配送,折扣达到了极限。
  进价低,销售价格维持不变,利润空间自然会增大不少!
  “小卢,我勉强也算是你的长辈,这《幻想时代》你确定要进1200册?是不是输入的时候多写了一个0?”
  莫家强白手起家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图书经销网络,有任何出版社的新书上市都不可能绕过他,这次看到助理反应过来的异常数据后,才自己打电话问了一下。
  卢阳秋也算是跟莫家强见过几面,只不过都是看在他背后家世上面,可这老狐狸自诩为长辈,但是在图书进货的折扣上面可是一点也没松口!
  他开口回答着说道:“这没错,我们是订了1200册。可能我觉得还不够,到时候会再追加一批货,莫叔叔您可千万得把货源准备充足啊,别到时候没货了。”
  “这哪能,谁不知道林翰要在幻想时代上面刊登新作品?我下面那些书店跟报刊亭,几乎每个都是比平时增加了好几倍的进货量。可最多的也没你多,跟你莫叔透个底,这究竟怎么回事?”
  商业机密可不是随便就能透露的,卢阳秋也不想跟莫家强撕破脸皮,他回答着说道:“大概是因为我们这边卖得更好吧。另外莫叔,我还打算进一批作品,您看这价格能不能再便宜一点点?”
  “这个肯定好商量,要不然你找个时间过来面谈一下?”莫家强有些吃不准逸韵书屋的底,他作为供货商自然知道逸韵书屋每个月都要销售多少图书,因为退回来的书非常少。
  随着出版社每年新书品种越来越多,书店的周转率也越来越高,很多作品在一年内或者更短时间销售不掉的话就要被退回出版社,滞销书会占据出版社资产很大的比重!
  对于较长时间内都卖不动的图书,书店首先希望进行降价促销,只要不低于进价就行,毕竟退货产生的费用也不小,能赚一点也行。
  所以出版社跟书店双方其实都是希望能减少退货量的!
  至于促销都卖不出去的书,只能退货,这就是店大欺社,社大欺店。
  像新华书店这种有规模跟实力的书店,卖不动的书不管新旧状况,即使里面存在各种残缺,出版社都得认,因为要靠书店回款!
  而出版社实力很强的话,他们就会将书店卖不出去的书添加在报废作品里面,报废的书是无法退回出版社的,这个亏就得书店吃!
  哪怕是效益很不错的出版社,也难以避免退货的情况。
  就像跟林翰签约的人大出版社,他们资产甚至是好几亿,但很多都被这些退回来的作品给占据了,卖不出去的书就是废纸而已!
  林翰的作品反复加印,但其余人的作品就不那么美妙了。
  所以不知名的书,首印数量越来越少,而首印十万或者二十万册就像是莫大的荣耀!
  对于出版社来说,他们宁愿首印数量少一点进行反复加印,也不愿意直接首印五十万册或者上百万册!
  那样风险太大,一不小心就可能滞销几十万册在仓库,除了养老鼠外,没有别的用途。
  哪怕是林翰的作品,人大出版社在首印的时候也都是以谨慎为主,所以经常会发生卖断货的情况!
  这并不是在做饥饿营销,而是出版社对于风险的考虑。
  眼下《幻想时代》杂志社接收到的数据非常喜人,所以他们干脆做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尝试,印刷量直接提升到300万册,后续还有各种加印计划!
第713章
庆功宴,影史留名
  别看有些书大卖上百万册,但有时候赚的钱还不如那些只卖了几十万册的书多。
  对于书店跟出版社来说也一样,他们中间还夹杂了一个经销商,所以在包销跟库保两种模式下面,都是有实力的一方占据主动。
  所谓包销很好理解,就是给钱发货,不退不换,滞销自理,能不能赚钱全靠自己了。
  至于库保的话,就是规定时间内,有多少比例是可以退货的,这些比例从20%到-100%不等!
  100%就是号称全库保,剩多少退多少,一般只有像新华书店这样的主渠道才有资格拿到。
  对于出版社来说,退货问题可能还不是问题,结款才是最让他们头疼的事情!
  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尾款基本上是最难拿到手的,各种各样的理由会拖着不给或者克扣一些,但偏偏敢怒不敢言,毕竟自己占据劣势地位。
  林翰在跟出版社签订的协议当中就很明确的规定了,不管出版社有没有拿到从书店来的货款,反正他们每个月是要把稿费交给林翰的,哪怕是垫付!
  这就是强势的作家的影响,一些新人作者等自己的小说出版之后,会收到第一笔稿费预付,但想要拿到版税分成那估计得等半年甚至更久,要看出版社是不是良心发现。
  有时候出版社是的确没办法,他们也没有收到货款,自然发不出来稿费;但有时候他们也是故意拖欠稿费!
  业内有句话,没被拖欠稿费的作者,多半不是好作者!
  那边书店们正准备狂欢,这边林翰也被谭麟给埋怨了,原本做的好好的活动策划,结果却被林翰的转发给打乱了。
  害得他们迫不得已,只能够将准备好的微博提前发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7/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