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22

  如果此时手边有一个陀螺的话,林翰还要犹豫一下到底转不转,不想离开这个梦境。
  甩甩脑袋,将这些负面情绪全部扔出去,不管以后怎么样,把握住现在就行。
  于是他拍了张照片之后,发微博说道:“感谢银河奖,感谢所有读者朋友,这一切都只是开始,后面会有更加精彩的科幻小说奉上!”
  不管是看了《乡村教师》的人,还是因为《我,机器人》这本小说而粉上他,林翰的那些黑粉已经逐渐消失,部分甚至从黑转粉了。
  往常都有人骂他,现在评论几乎都是恭喜跟催稿的,林翰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网友们对他的看法。
  不会写科幻小说的导演不是好编剧,这两本书充分显示出林翰在科幻小说方面的才能,让很多科幻迷对他开始抱有期待。
  “恭喜恭喜,这可是银河奖啊!”
  “最佳新人实至名归,赶紧写更多更好的小说出来吧。”
  “《我,机器人》更新就不能快一点吗!每个月才出一章,你好意思跑去领奖,快去写!”
  “楼上请右转豆瓣阅读购买完本书,我已经把《我,机器人》看完了,这是实体先行的啊,别等《科幻世界》磨磨蹭蹭的。”
  “书荒了,林翰你什么时候发新书啊,看了你的小说之后,觉得别人的科幻小说也就是那样了,提不起精神来。”
  “我也书荒啊,鞭打林翰,快去码字,不码字怎么赚钱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呢!”
  “拿了银河奖,还不赶快写书,你对得起我们投的票吗?”
  “我已经看了两遍《我,机器人》,你啥时候弄点新的出来呀!”
  “看不见你的新书,我怎么睡得着~~大家一起唱”
  ……
  催稿的人越来越多,原本很多人都只是浏览,并没有打算回复这条微博,可是被这些催稿的留言所吸引,一个个变着法催稿。
  别人家的作者说自己在写稿,读者们都特别关心,有的说大大好辛苦,我们心疼你,身体要紧,别写太多,出去走走什么的。
  到了林翰这边,就变成了“再不发新书,信不信我砍死你”、“林翰别哭,站起来撸,新书不出,你就是猪”、“刀片,只有这种朴实无华的东西才能代替我们想你表达深深的爱意”之类的话。
  花式催稿妖大战变态拖稿怪!
  每一个作家身后都有一群不停催稿的小天使~
  林翰特别无奈的看着这些评论,自己应该已经算是高产作家了吧?
  从穿越过来到现在,只有两个多月时间,但自己已经写了一部短篇跟一部长篇,另外一部长篇也在积极的等待中。
  催稿一直都是读者、作者、编辑之间永远不能忽视的问题,林翰没有专门的编辑来催他,所以读者就兼任了这个功能。
  只有真正喜欢小说的读者才会不厌其烦的进行催稿,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
  林翰想了想之后,他犹豫着是不是曝光一下新书的消息,这样让读者们稍微安静一下,等自己准备充分了再发书。
  毕竟这一次的《火星救援》不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整个大背景需要更换,一些小细节的设计也要变化,原版就只能当参考。
  中国的科学家登陆火星,最后中美合作一起救援这个火星上唯一的殖民者,一句话归纳整部小说的梗概。
  表面上看着并不吸引人,但主角在火星上生活的几百天日子里,各种问题纷纷冒出来,悬念跟刺激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产生的。
  恰好此时林翰关注的中国航天局的微博官方帐号在几个小时前发布过一条跟火星有关的内容,他往前面翻了翻,“中国航天局公布长城号火星探测器收集的土壤分析,结果表明并未发现构成生命形式的决定性化学物质。火星项目首席数据分析师马家岩表示还将重新采集土壤用作分析,用于确认该结果。”
  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中美两国的国力相当,所以互相敌对外加合作的关系一直深化下去,双方机构都在各自的社交媒体上面有帐号,外国人喜欢上推特,中国习惯用微博。
  NASA跟中国航天局都启动了火星探测计划,目前双方进展都差不多。
  这个结果不出林翰所料,因为在《火星救援》小说跟电影里经典片段之一就是主角用自己的粪便解决了火星土壤不能种植物的问题。
  林翰转发这条微博,并且留言说道:“从沙尘暴中幸存下来的李云帆成为火星上唯一的人类,他所剩余的食物只够31天,但救援队伍需要4年才能抵达火星,如何坚持活下去?”
第64章
全民大讨论
  此时正是林翰人气最旺盛的时候,作为银河奖的大赢家,他飞快的出现在各大网站的醒目位置处,这个名字伴随着《乡村教师》的获奖一起走向更多的读者。
  哪怕科幻算是小分类,但国内最高奖依然引起诸多关注,在此前进行视频直播的网站率先拿出精彩集锦以及录像回放来:“全程回放:《乡村教师》独揽三奖,称霸银河奖!”
  此外新浪网新闻头条:“银河奖落幕,《乡村教师》成最大赢家!”
  腾讯QQ弹窗信息:“《乡村教师》拿下银河奖、读者提名奖、最佳新人奖,科幻新力量值得期待”
  雅虎:“2016银河奖落下帷幕,林翰独领风骚”
  头条新闻:“未来科技大会上演科幻奇观,银河奖冷门迭出”
  南方都市报:“从导演到作家,林翰演绎科幻传奇!”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的媒体也在报道这件事情,全网似乎都被引爆了,恰好今天也没有别的爆炸性新闻搅局,所以关注度都来到了银河奖上面。
  铺天盖地的新闻给林翰带来极大的知名度,他的名字甚至出现在微博推荐上,推荐用户们添加关注,此外他的微博认证也迅速从“新晋导演”改成了“知名科幻作家,代表作《乡村教师》、《我,机器人》”。
  如此多的关注,配合上刚刚林翰转发并且评论的这条微博,脑洞大开的网友们顿时来了兴趣。
  中国航天局说土壤没有构成生物的决定性化学成分,而林翰给的这个命题则是添加了一系列限制条件,也给定了相当的信息,就看大家的想法到底是怎么样的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要属林翰原本的科幻读者们,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林翰要开新书了,新书主角叫李云帆,至于情节就要稍微思索了一下。
  “妈蛋,新书居然是写火星求生,你是想空手套黄图吧!”
  “火钳刘明,待我思考片刻再回复。”
  “食物只能吃31天,要等4年,这不是只能被饿死吗!前面说只有他一个人幸存下来了,是不是可以找到其余伙伴的尸体,然后跟少年派那样吃掉伙伴的尸体活下来。可4年时间,他得需要多少具尸体啊!”
  “呕,楼上太重口了,简直受不了。吃尸体的还算是人吗,要真是这么发展,我绝对弃书!”
  “我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宇航员在火星上肯定要有自己居住地吧,如果居住地损坏了,那主角只能坚持到宇航服的氧气用光,谈不上等31天,更不用说4年时间。既然居住地没有损坏,那居住地内应该有很多其余东西吧,比如水。31天的食物配合上无限量的水,充分计算卡路里跟人体消耗,计算出人体所需最低消耗者,有没有可能将31天的食物延长到310天、甚至更久?”
  “一个人呆在火星上,可能没被饿死,率先无聊死了。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样的环境会把人逼疯的,不过挺期待这本新书,看看外星版的鲁滨逊漂流记怎么玩。”
  “主角会不会在火星上找到了外星人,然后跟一个奇形怪状的外星公主喜结连理,然后幸福快乐的活下去?”
  “这是科幻小说,肯定要有科幻的成分。我猜是在31天的时间里面环游火星,找到外星人残留下来的飞船,然后启动飞船自己跑回地球来。这个猜测能有多少分?”
  “666,我是来看评论的。”
  这条微博的转发跟留言数量都开始激增起来,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看一看前面那些人说的跟自己想的有没有类似。
  想法最贴切、脑洞最大的那几个回复收到了超过一千多次赞,这也让其余很多人开始@起朋友来,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这么多网友的力量难道还比不过林翰一个人?
  于是这边拉开几个朋友,那边把链接发到群里,呼朋引伴,热闹非凡。
  甚至很多作者都收到了邀请,许多科幻读者在那些作者的微博下呼唤他们来一起集思广益,怎么让一个人活下来。
  林翰的命题有些广泛跟空洞了,就那么几个字,谁也不知道究竟应该是依照现实科技,还是来一个想象力扩散。
  此时的微博留言数量已经超过了1万条,许多评论过的网友又在继续评论着,甚至直接在里面开始回复讨论起来。
  第一个牵扯进来的科幻作家是李文渊,他算是《火星救援》这本小说唯一的知情者,不过这会儿正浑水摸鱼呢,“我猜地球突然发生核战争,整个地球毁灭,主角成为太阳系里面唯一幸存者,然后开发火星、殖民火星,建造一系列机器人,打造宇宙最强机器人帝国!”
  这个评论迅速引起网友们的笑话来,大家都知道这是在调侃,一点都不正式。
  “蚊子调皮了,我等会儿回去用皮鞭抽一抽就好。”
  “蚊子的脑洞还真大,直接把机器人跟火星联系起来,你干脆自己写一本好了。”
  “你还有脸在这里冒泡,回去写书,有一年都没新书发布了,我已经给出版社寄刀片了,每个月一次,请注意查收!”
  越来越多的围观者进入到其中,大部分都变成看热闹的人,只有少数一些人积极的讨论着正事,怎么让李云帆从太空中生存下来。
  截至目前,获赞数量最多的评论是一个叫董大炮的网友,他留言说道:“据我所知,NASA正在弄的一个模拟火星环境训练已经进行了快一年。训练的内容有一项是观察生物实验室里面的种子生长状况,在失重以及辐射的影响下,看看种子有没有变化。我国科学家上火星,肯定也有类似的实验吧?有水,有种子,用无土栽培就可以培养出很多的蔬菜。然后利用蔬菜成熟后的种子,再种植,这样就可以靠吃蔬菜生存下去了。”
  林翰不得不承认这个想法的确有一定的可行性,在火星居住地建一个温室,利用瓦特功率、百分湿度、摄氏温度等数据来判定能不能进行无土栽培。
  现在无土栽培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可以由蔬菜种植自控系统自动控制灌溉泵、温度湿度、培植灯跟营养液等。
  比如在电脑控制下,LED植物生长灯可以根据蔬菜生长状况自动调节照明时长;自动灌溉系统每隔一小时向水槽里面注入营养液;当房间湿度低于70%时,加湿系统将向房间内喷洒水雾。
第65章
火遍全网络
  对于董大炮这个回复,林翰表示很有想象力,但其实并不适用在火星上面,因为无土栽培依靠的是营养液,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跟微量元素,光是水的话,并不能提供这些微量元素。
  就算火星基地里面有一些营养液,也绝不可能支撑太久,属于消耗品这种,用一点少一点,要想支撑4年时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网络上面的热切讨论一直延续到线下,当林翰等人晚上吃自助餐庆祝银河奖圆满落幕的时候,大家的话题基本上都是围绕在他的新作品身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