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2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7/622

  是的,国内外的评论家们都一致认为新世纪是文学经典的终结!
  在那篇文章中反复强调的观点是,新世纪以来,虽然中国产生了一批很好的长篇小说作品,但令人悲观又无可回避的问题是,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叙事文学的辉煌时代就这样总结了。
  这就好比是权威的中医给病人把脉,然后无奈地摇摇头,已经病入膏肓,药石无医了,21世纪的唱片小说无可救药,不可能再有超越20世纪或者之前的辉煌,我们只能在不断重复的阅读中体味经典,就跟如今品读唐诗三百首那样体味唐诗的辉煌一样!
  希利斯·米勒是拿过普利策奖的作家,而负责发这篇文章的作家孟凡华同样算是文坛批评家里面的扛鼎人物,他长期从事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工作,对中国文学史了如指掌,行文信手拈来,有理有据,21世纪真的不是文学经典诞生的沃土。
  其实不光是读者们对这个问题表示疑惑,作者们更是首当其冲,他们相信自己能写出足够经典的文学作品吗?
  如果在这个新秩序里,文学写作首先要获得“文化大多数”的认可才能够生存,那文学还能有创造性吗?
  如果文学写作的意义必须得到“文化大多数”的认可才能有效,那文学写作还能有对现实的怀疑吗?
  如果文学变化的走向不能得到“文化大多数”的认可就只能止步不前,那还有文学的发展吗?
  回顾历史,几乎每个时代都曾经呼唤伟大的作品出现,而且,不论围绕有关经典化的问题在过去和今天都发生过多少争论,实际上,每一个世纪初,或者世纪末,总会有一些被公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意外地从人们的视线中升起,就像从海涛里涌出几座高山。
  那么21世纪呢?这个世纪还会有文学的高峰凭空涌现吗?
  起码从现在最初的十多年里面没有看到所谓的文学高峰,一方面我们为文学的当下处境忧心忡忡,为文学不远的末日深感不安和惊恐,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日见奇异和灿烂的想象,又为文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魅力。
  虽然没有了文学经典,可网络文学的发展几乎是坐上了高铁在发展,这是意外的想法。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每一文体都有它的鼎盛时代,诗、词、曲、赋和散文都曾引领过风骚,都曾显示过一个文体的优越和不能超越。但同样无可避免的是,这些辉煌过的文体也终于与自己的衰落不期而遇。
  于是,曾辉煌又衰落的文体被作为文学史的知识在大学课堂讲授,被作为一种修养甚至识别民族身份的符号而确认和存在。它们是具体可感的历史,通过这些文体的辉煌和衰落,我们认知了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无论如何评价近百年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创作,无论这一文体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它的辉煌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它的经典之作通过文学史的叙事会被反复阅读,就像已经衰落的其他文体一样。
  新的长篇小说可能还会大量生产,但当人们再谈论这一文体的时候,更多的可能是深怀凭吊和怀念。
  在那篇骇人听闻的文章里面,作者认为人类肯定还会写出伟大的小说,但不知道属不属于这个世纪!
  ……
  林翰原本将小说写完之后就无事一身轻,可看到这中外学者交流探讨联合发出来的文章时却有些沉重。
  作家群里面大家都在谈论这件事情,毕竟跟他们自己息息相关,虽然觉得孟凡华小瞧了天下人,可他们的反驳却格外无力,因为这的确就是事实!
  “这老孟是老糊涂了吧,他怎么知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面不会诞生文学经典了?”
  “你行你上啊,有本事写一本书去打他的脸。我到时候给你唱征服!”
  “应该不至于吧,现在文学市场虽然在衰减,可大家赚的钱、卖的书也并不差,我心态比较积极,这预言肯定不是真的。”
  “这太悲观了,20世纪初的时候也没有人能想到会有那么多的经典吧。”
  “不过他这话也有道理,我们现在的文坛老的老小的小,几乎就没几个成器的。老一辈整天把资历挂在嘴上,年轻一代又桀骜不驯,什么时候才能出来一个领军人物啊!”
  相比起这群作家的忧虑,网友们的想法就简单多了,嬉笑怒骂,无所不用其极,明明是很严肃的事情,可是却让林翰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早就说过中国文学药丸,现在是世界文学药丸了!”
  “谁说我们找不到本世纪的经典?你们读过《小时代》吗?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反正我看不懂那些文学作品,没有也好。不过肯定也还是有人能写出来的,有生之年系列!”
  “讲真,我还真不知道我们新世纪有过什么文学经典,我脑子里面想出来的全都是各种各样的小说作品,看完爽完就没了……细思极恐!”
  “哪有你们说得那么可怜,远的不说,就说刚刚完本的《海伯利安》吧,你们看过之后要说说它不是文学经典,我第一个跟你急!”
第465章
文坛救世主
  被这网友一提,人们才蓦然想了起来,原来这个时代并不是没有文学经典,它其实就在自己身边,林翰变成了整个文坛的遮羞布!
  《海伯利安》的文学性从它连载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讨论着,想要成为一部文学经典,不光需要极高的美学文学价值,还需要再漫长的历史总经受考验。
  其实关于文学经典的定义,作家门自己也都没有答案,到底是看它的文学价值,还是看它是否能陪伴人们到久远的以后,还是看它是否写出了一些可能被压制或者淡忘的人和事。
  不过在林翰看来,经典必须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
  当然,现实中的文学作品经典地位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文学评论、文学史编写、文学教材编写、选本、书目等方式实现。
  这些方式的运作中有各种审美观念、文化观念乃至政治观念的博弈,在这种博弈中,人们最终形成了某种具有较大公约数的共识!
  原本很多人都只是把《海伯利安》当成是科幻经典,虽然它文学性非常高,可因为题材类型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面很难超越那些所谓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
  现在被当成遮羞布之后,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的称赞起这部小说来,不管看没有看过。
  “对啊,谁说我们这个世纪没有经典?《海伯利安》就有这个潜力,坐等它发行实体书!”
  “《海伯利安》居然被无视了,心疼林老师。这么好的作品居然都算不得经典,难道非要等作家人死了之后才能封神吗?”
  “林老师的水平是显而易见的,他每一章节的故事发出来之后,都有专门评论家进行分析,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水平。”
  “为什么我们没有经典?因为我们的评论家们只是沉醉在过去的辉煌里面,觉得以前的作品就一定比现在好,他们根本就没有睁开眼睛用正确的心态看过现在的小说!”
  “如果《海伯利安》都不是文学经典,那其余书就更不可能了。”
  “林翰的笔力在这一刻几乎达到了巅峰,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写法,如果能投票的话,我会选择给《海伯利安》!”
  之前那个“二十一世界不会再有文学经典”的推论影响力非常广,被各大新闻都进行了推送,所以关注者相当多。
  人们都不愿意在自己这个时代错失文学经典,所幸他们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按照原有的轨迹,《海伯利安》或许会在几十年之后才被披上文学经典的名号,不至于提前这么多年。
  ……
  林翰坐在自家别墅的花园里面,让秋天的阳光洒落在身上,他对面坐着的就是自己的好友李文渊,这家伙是专门来恭贺乔迁之喜的。
  “你还真是会享受,这才写作一两年功夫,居然就在北京买了套别墅。这要是说出去,肯定会成为年轻作家们的榜样。”
  “这又不是什么豪华别墅,也就是屋子大了一些,跟别人汤臣一品的豪宅没法比。话说你又不是买不起,最近《幻想时代》的投资已经开始盈利了,估计分红就能让你成为邻居!”林翰打趣的回复着,他敢这么说自然是收到了《幻想时代》杂志社那边发来的财务运营状况。
  《幻想时代》自从复刊以来,杂志销量一直都是稳中有升,特别是今年更牢牢的站稳在了月售百万的畅销级别上,这对于一本曾经因为销量原因而停刊的杂志来说,许多业界人士都说这个一个奇迹,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纸质媒体逐渐衰落的时代!
  这部杂志能够成功,有很大原因是因为林翰授权将他的大多数长篇小说在这上面连载,吸引到足够的科幻读者后杂志社并没有忘记自己还有其余分类的内容可以刊登。
  杂志社的手笔极其大方,稿酬给得让人舒心不说,还有那么多的读者,许多幻想类的作家可以说是不请自来!
  他们宁愿少拿点稿酬,也想要让自己的小说出现在这部能月售百万的杂志上面,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手段,帮助他们找到实体出版商然后在实体书销售市场上面走红。
  《幻想时代》上面既有大神也有新人,就算偶尔林翰的小说缺席几周,在销量上面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滑,大家都已经养成了订购的习惯!
  除去辉煌的实体销售外,杂志社在广告上面的收益同样让同行眼热不已,甚至电子版杂志的销量也都非常喜人,因此林翰才说年底分红之后买一栋别墅不成问题,这可是北京黄金地段的别墅,价值不菲。
  李文渊哈哈笑了起来,他喝了一口刚泡好的茶叶,感慨万千:“说实话,当初谁能想到《幻想时代》能成为现在这样呢?”
  林翰点头表示赞同,“当初我投钱基本上是为了情怀吧,大概就是玩玩,这投资收益比估计要惊掉别人的大牙。”
  投入几百万,收入上千万,再天才的投资人都很难保证这么高的收益率。
  “不要说别人了。就说我媳妇儿吧,之前她说我花钱让《幻想时代》复刊是败家,现在看到那么红红火火的局面居然夸我眼光好。”
  “嫂子本来说得也有道理,不过我觉得她原话肯定是你运气好。”林翰翘着二郎腿,自己靠在椅背上,鼻子里面闻到了月桂浓郁的香气,最后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起来!
  李文渊挠了挠自己的脑袋,“我觉得自己运气好大概就是认识了你,虽然你把我的小说毁了。小时候算命的人都说我命中有贵人相助,现在看来就是你。”
  “得了吧,我算哪门子的贵人。”林翰并没有居功,在他看来,自己并没有帮到李文渊什么忙。
  “有些东西并不一定是直接说出来,光是我那本《冲出母宇宙》就因为你的名字让我多卖了五十万册。”李文渊用手指敲了敲桌面,他也没想到自己这三部曲居然成为了华语科幻上面的经典之一。
  《冲出太阳系》、《冲出银河系》、《冲出母宇宙》一部更比一部强,里面很多创意跟点子都是来自于林翰,他们俩好基友的关系也让林翰的粉丝会跑过来买一本!
  林翰可不愿意让自己所剩无几的朋友变得更加稀少,他摆摆手说道:“得了吧,我们换个话题聊聊,轻松一点的。”
  “那行。你身上可以聊的那么多,威尼斯电影节那边情况怎么样?”李文渊比较关心这个问题,他倒是想转行当导演,可惜没这个天分。
  “《火星救援》剧组一直留在威尼斯那边公关以及销售海外放映权,不过我估计获奖的可能性不太大,毕竟这是科幻喜剧,距离经典电影作品还有一段距离。倒是在票房上面,可能会带给我们非常大的惊喜!”林翰并没有奢望太多,威尼斯电影节能给一个主竞赛单元的参赛资格就不错了,真要把奖项交给《火星救援》,估计要被影评人还有电影杂志给喷死!
  李文渊煞有介事的点点头,“还是你这电影版权卖得好。没有我当初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正好你跟陈佳璇都熟悉娱乐圈产业,不至于跟我那样傻乎乎有人来买就不问价格卖出去。”
  林翰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了,毕竟自己这具身体的原主曾经搞砸过李文渊的小说改编,他只能默默鼻子保持沉默。
  好在李文渊并没有想太多,“话说你《海伯利安》什么时候出实体书啊,现在大家可都是把你当成了文坛救世主。”
  “这期望真的是太高了,我之前当华语科幻的救世主就已经很累了,哪里还能拯救整个文坛?”林翰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虽然看起来挺宽厚的,可那真的不是单独一个人刻意承担起的重量。
  饶是他拥有上辈子地球的记忆,也不敢说自己能挑起来,这期望太高也容易毁掉一个人。
  正如同之前大家在《盗梦空间》之后对他期望很高,可《生化危机》这部作品明明非常不错,愣是被说成了普通水平!
  李文渊有些羡慕也有些庆幸,“现在那些人应该是病急乱投医,抓到一个人就想当救命稻草。要是他们之前知道唯一能拯救文坛的居然是一部科幻小说,不知道那群家伙会是什么样的想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7/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