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622

  傅展可能跟他们是朋友,但更多意义上跟这些游戏厂商是竞争对手,林翰的《火星救援》大概就是他这次制胜的王牌。
  或许是他觉得在《火星救援》之后不需要再跟林翰合作了,才会将林翰推荐给其余公司的朋友。
  在苹果手机跟安卓手机端持续大火的《火星救援》给了这些手游厂商非常大的动力,《三体》的小说世界构建得极其庞大,要是能拿下这个IP的改编权,说不定今年也能风风光光的在全世界手机用户面前露面!
  幸亏林翰关上了手机,不然就会被这些电话给打爆,就连他公布在微博下方的工作室邮箱都已经躺了许多份邀请,数亿的利润在眼前,由不得他们。
  “明年再带你回家见我爸妈他们,我家里比较复杂,或许你不会喜欢的。”陈佳璇忍不住叹了口气,要是可以的话,她可真不愿意离开林翰这边。
  “明年就明年吧,反正你几乎每天都可以出来,实在累得很就跟我用微信手机视频吧,我也准备一下过年的东西。”
  两个人拿着春联走到门口,然后开始糊起来,其实这都已经算晚的了,一层楼几家邻居早早的就布置好了。
  林翰将福字倒着贴在门上,他拍了拍手说道:“这看起来才像那么回事,不至于冷冰冰的。”
  掏出手机给自家大门拍了张照片,然后林翰把它分享在自己的朋友圈里面,只配了一个笑脸,幸福大抵如此,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山盟海誓的夸张,只有这种温馨。
  陈佳璇第一个在这照片下面点了个赞,点亮了那颗小爱心,让别人大呼虐狗!
  倒是李文渊从照片里面看到了别人没发现的东西,他评价说道:“这春联居然是从超市买的,也太敷衍了!你应该让我帮你写一副啊,以后还可以变成墨宝拿去拍卖。”
  事实上,林翰也想过自己写春联,但他的书法实在拿不出手,尽管已经在字帖上面练习了快一年时间,写出来依旧是惨不忍睹。
  所以他尽量避免自己在练字以外的时间手写,害怕丢脸,那签名书的林翰两个字都是专门经过设计的。
  将陈佳璇送走之后,房间再度变得空旷起来,林翰给那群热带鱼喂了点饲料之后,就进入到书房里面。
  反正闲得无聊,正好一个人写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这部八万多字的小说还在难产当中呢,目前才写了不到一半,进度堪忧。
  这是一部冷笑话大全,林翰小心翼翼的将网络上面的段子融入其中,在不破坏剧情以及整体文风的基础下,尽量的写好。
  前面那么多部小说都没有让林翰感觉到如此的吃力,这完全激发起他的斗志来,想要将这部作品更好的展现给读者,这样才不枉费读者们的期待!
  不过林翰的读者们最近也没太多闲工夫催更,其中一部分还在看《三体》系列,他们前段时间工作学习忙碌不堪,现在放假之后才能轻轻松松的阅读。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沉浸在手游里面不可自拔,相当一部分人热衷于开发《火星救援》的支线剧情,但主线任务都还没有人玩过去。
  因为游戏时间跟现实时间基本上挂钩,李云帆在火星上睡觉七个小时,那现实时间也得等七个小时后才能继续玩,将代入感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忙着看小说跟玩游戏,哪有时间来找林翰的麻烦!
第319章
机器人之父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眼间熟悉的春晚便在中央电视台开始直播起来,这些面孔里既有熟悉的人物也有陌生的,林翰一边跟陈佳璇在微信上面聊着,一边看着电视机。
  吐槽春晚大概是大家最喜欢的娱乐活动,要是电视机上面可以发弹幕的话,此时必然会将电视机都给遮挡住,没有多少新意的春晚很难留住人们的心。
  互相拜年的短信来来往往,群发起来数不胜数,许久没联系过的人都会来一条拜年问候新春的短信。
  这个时候,林翰无聊的打了个呵欠,然后登录自己的微博,准备给自己的读者们发送一点新年礼物,就当是这一年时间的回馈。
  当然这个礼物并不是说发多少钱的红包,而是上传了一张自己手绘的图片,这是他花了好几天时间画出来的机器人马文,是以最新版电影里的形象为基础,这样更符合大家的审美观一些。
  “手痒难耐,画了一个《银河系漫游指南》里面的重要角色——机器人马文!它1.8米左右高,体重约为250公斤,是由天狼星机器人公司生产的拥有GPP技术(真实人类性格)的机器人,具有人类情绪,患有严重的忧郁症。”
  这张手绘图里面马文有着一颗又圆又大的脑袋,四肢跟驱赶合起来似乎有些不大协调,银色的外表很是炫酷,三角形的眼睛看起来垂头丧气,萌萌哒的马文长期愁眉不展,看起来让人心疼。
  林翰绝对称不上是什么大触,但胜在马文这个图像很容易描绘出来,特别是它的脑袋,直接用数学工具就能完成,一个圆,一条线,两个三角形就能构成马文的脑袋。
  困难的地方是怎么将手绘图弄到网络上面来,上午时候他曾经用手机跟相机拍摄了一下,后来才在网络的指导下用图像扫描仪扫描出来,最后利用强大PS处理好。
  神神秘秘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罕见的露出了迷雾中的一角,林翰以往那么多小说里面的机器人都没享受到这个待遇,被林翰亲自画出来给网友们看!
  正好看春晚无聊得要命的读者们瞬间就爱上了这个萌萌哒的机器人,他们谁也想不到林翰的新书里会出现这样一个萌货,要知道林翰从来都没写过什么可以让大家一致喜欢的萌物。
  “这个具有人类情绪,是不是指机器人有自己的思维了?林大你是要推翻自己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吗?”
  “机器人也有忧郁症……我算是服了,不过图片里面的马文真的好让人心疼,垂头丧气的。”
  “关注机器人心理健康,认准《我,机器人》牌读物,找专家治疗,只需三个疗程即可痊愈!”
  “为什么我觉得这看起来很有趣的样子,新书难道都是这样的欢乐逗逼风?”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林老师你够了!这么可爱的机器人,你居然让它患上忧郁症。”
  “作为一个铁杆读者,我觉得林老师不会专门强调一句它有忧郁症,肯定是跟剧情连接上了,难道主角的任务就是带着这个机器人环游银河系,帮它做心理开导?”
  “给楼上能推理的大哥跪了!”
  “不管怎么样,图片收下了,林老师的绘画能力还需要加强一下啊,要不是我家马文天生颜值高,就快被你毁容!”
  读者们很快就接受了忧郁机器人的设定,并且把它当成了一个重要的萌点。人们印象中只会执行命令的机器人,设定为了抑郁、唠叨、蠢萌的特点,果然不是平常那种严谨的科幻小说,仅仅一个机器人就这么有趣,整体故事显然更加精彩。
  林翰因为写《我,机器人》的缘故,他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目前已经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甚至很多人都把他称之为机器人之父!
  如今他又写了一个跟机器人有关的角色,大家都非常期待马文在小说里面的具体表现怎么样。
  “机器人之父又要写机器人了,好期待马文!”
  “林老师还真是闲不下来,这种机器人请给我来一打!”
  “狗屁机器人之父,林狗就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机器人都出来多久了,还敢叫这个外号,也不嫌丢人!”
  “别秀智商,机器人之父这个外号可不是我们取的,而是美国新闻报道的,人家CNN可是明确写着father
of
the
robot!”
  好端端的晒出马文的手绘图来,结果评论起面却直接歪楼了,林翰的粉与黑厮杀起来,开始纠结那个机器人之父的名号。
  事实上,关于粉丝们将林翰称之为机器人之父这个外号,国内外一直都非常有争议,因为真正的机器人之父是指发明了机器人的约瑟夫·恩格尔伯格,但他的名字远远没有林翰的响亮。
  虽然他发明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可随着一年前林翰《我,机器人》里对机器人心理、历史的构造,以及惊世骇俗的机器人三大定律提出来,大家几乎都遗忘了这位真正的人,转而将林翰奉上神坛!
  这不只是国内的粉丝给林翰这么叫,国外的读者似乎也都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这三大定律实在很有影响力,直接征服了那群人。
  长久以来,好莱坞凡是处理机器人的题材总会陷入两种刻板模式,一种是机器人破害人类,另外一种则是人类欺压机器人。人机对峙似乎是最普遍的冲突模式。
  然而在林翰的《我,机器人》当中,他写作的内容已经超越了简单冲突对峙的关系,采用多元化的开放心态,想象与预测机器人在未来世界的历史,直接为机器人科幻小说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许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直接就将机器人之父的名字安在了林翰身上,所以这也引起了网友们的普遍争议。
  事实上,如果在这里面加几个字或许会好一些,比如机器人故事之父啊或者机器人科幻之父什么的,但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了这个外号倒是意外的事情,明明有人纠正,这代表了林翰在普通人心目中的确就是这样一个身份。
  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第320章
中英文同步连载
  热闹喧嚣的春节已然慢慢过去,在这几天时间里面林翰完全把时间跟精力用在小说上面,如此一来写作就要迅速了许多。
  到正月初八正式上班的时候,他已经在对《银河系漫游指南》进行收尾工作,此后就可以进行漫长的删改过程,也就意味着小说很快就能普罗大众见面。
  积压了一个春节的事情,陈佳璇工作室已经忙碌得不堪重负,工作室邮箱已经被各大游戏公司占据,专门的工作人员一封一封的打开然后进行整理。
  幸亏这是娱乐圈的工作室,绝大部分工作都是提前做好准备,并不会突然袭击什么的,其余明星收到的工作讯息反而比林翰还要少,他成了工作室的顶梁柱!
  作为老板,陈佳璇的时间很是潇洒,所以此时她就端着咖啡坐在沙发上,对林翰说道:“所以你新书是什么打算,还是直接出版吗?这次我建议将小说翻译成英文后,中英文一起上市,这样才不会有人吐槽你。”
  “事实上我还没有决定到底是直接出版还是在杂志上面连载。前段时间《科幻世界》不是又向我约稿了吗?千字八千到一万,这价格应该是最顶尖的水平了。”
  “你肯定不会答应的,这摆明了是要跟你的《幻想时代》撞车嘛,就算你选择在杂志上面连载也不会是在那上面。”
  陈佳璇胸有成竹,就算《幻想时代》的影响规模要远远逊色于《科幻世界》,林翰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照顾自家人,宁愿少赚一点钱。
  事实也就跟她想的那样,林翰点点头承认说道:“所以我还在犹豫,这本书只有8万字,如果出一本书的话就太薄了一些,不大好意思找读者要那么多钱来买书。再说了,元旦节的时候才连发两本书将他们的钱包搜刮一下,这会儿估计都要犹豫一下吧。”
  “这你想错了,首先读者们应该都不缺那十多块钱,他们很喜欢你发新书。再说了,春节期间钱包或多或少都会变鼓一些。要是字数太少的话,发行那种便携的口袋书籍如何?”
  这次就轮到林翰摇头了,口袋书籍在欧美非常的流行,可以在上下班的公交车、地铁里面随手翻阅,大概就是一本书先出精装本,如果畅销了就做平装本,最后才是口袋书籍,口袋书籍处在销售的最后一拨。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做法,现在一些出版商直接会根据图书的内容、定位以及目标消费群的差异进行不同的开本出版。
  现在很多国人买书都喜欢买大开本,精装版的,要又厚又重,看上去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那种。他们觉得大开本的书肯定要比小开本划算,但这基本上是错误的认识。
  口袋书籍就是典型的小开本,大概是64开本,并不是通常见到的32开本。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不同开本的区别,觉得数字越大,可能纸张就越大。
  这种想法是刚好相反的,在国内图书的版面大笑被成为开本,开本就是以全张纸为计算单位,每全张纸裁切和折叠多少小张就称为多少开本。
  全张纸对折后的大小为对开,再对折就是4开,然后继续对折为8开、16开、32开、64开。简单的说,64开的印刷图书只有32开的图书一半大。
  言归正传,小开本的口袋书籍其实在国内并不能畅销,这是消费观念决定的,林翰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扭转。
  “那就还是在《幻想时代》上面连载吧,正好给他们第一季度来个开门红。”陈佳璇自言自语的说着,这本经历过涅槃的杂志目前已经将自己的月销售量稳定在了40万册附近,向上面提升就达到了一个瓶颈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