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622

  可把整个地球都带走,这或许是太空航行的一种登峰造极形式,气势非常宏大,这是绝大部分作者跟读者都不敢想象的场景。人类不是不造飞船,而是把地球直接当成一个超大飞船。
  如果深究太多,《流浪地球》看起来有不少科学漏洞,就算那么多的发动机看起来极其宏伟,就算全功率发动也只能给地球带来0.0001的加速度,别说是太空航行,就连改变公转的轨道都不可能。
  这些漏洞没办法修改,林翰能做的就是进行简简单单的语言修改,小说的文字表述有些稚嫩,缺乏艺术性的雕琢。
  林翰此时正尝试着用自己的文字来替代这些描写,将简繁不当、文意模糊的地方修改一下,就算不成功也可以学到一些东西,达到艺术上的返璞归真。
  将平原和地球发动机发出的光柱之间关系的类比,林翰觉得有些不够自然,他将起修改成为“倘若把平原比作希腊神殿的基座,那么直插云端的光柱就是支撑大殿的柱石,而渺小的人类不过是来吃超神的一粒灰尘。”
  小说在人物的塑造上面也有一些脸谱化的问题,全文写过的人物里面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少之又少,亮点不多,林翰达不到名家们用十多个字就展现出一个有血有肉人物形象的地步,他只能尝试让每一个人物尽可能多的承担故事情节,做到人少戏多,重点突出,这样才能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来。
  最初只是全文搬运过来,那工作非常轻松,对林翰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只是后面的润色跟修改挺耗费时间的。
  他这会儿兴奋劲儿上来了,就算不用咖啡或者红牛提神,也几乎是熬了个通宵,红着双眼将《流浪地球》给完成,然后发给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秘书处,让她们集合整理之后统一发送给《科学画报》当增刊。
  做完这一切之后,林翰甚至连洗澡的精神都没有了,他到卧室去将窗帘给拉上之后,直接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这一睡就天昏地暗,外界发生任何事情都不知道,完全忘记跟陈佳璇还约着今天一起去郊外玩。
  陈佳璇左等右等,也没见林翰开车来接自己,通常来说他都是比较准时的,这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连电话都不接?到底怎么了!”
  她在QQ、微信还有短信都发了一遍,可怎么也联系不到林翰,担忧之下只好抓着自己的车钥匙直接飙到林翰所在的小区。
  幸亏现在恋爱以来,陈佳璇有林翰屋子的钥匙,直接开门进去,结果发现大白天客厅的灯还亮着,书房里面手机闪烁着需要充电的红色灯光,电脑屏幕上面赫然是一个早上六点的电子邮箱发件回执。
  而那位大作家正一点没形象的躺在床上,肚子上盖着空调被呼呼大睡着。
  “吓死我了,居然是熬夜写小说。”陈佳璇此时才算是松了口气下来,她还真担心林翰出现什么突发状况,现在有些想骂人。
  不过陈佳璇看在他熬夜了一宿的份上,悄悄将卧室的房门关上,然后轻手轻脚的走到客厅里面,今天的约会算是泡汤了。
  ……
  差不多同一时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秘书夏晓照例整理着工作邮箱,她每天的工作都比较清闲,这个协会的事情并不是很多,大多数时间在办公室内喝喝咖啡就能度过。
  昨天举行了科幻大讲堂的沙龙之后,大概就会有挺多作者将他们写的小说发送过来,真要让大家立即写出来是不现实的,许多人都有一两篇没有对外发表过的存货。
  果不其然,夏晓看到邮箱里面除了几封垃圾广告邮件之外,剩下的八个未读邮件都是来自协会里面的科幻、科普作家。
  她一一点开将附件下载下来,她并不负责看书,只负责汇总,所以这会儿时间简单扫描一些这些标题之后,完全不想阅读,直到她看到了《流浪地球》。
  这个名字取得太吸引人了,有种文艺、宏大跟沧桑感,正好领导还没有来,夏晓就点开这个word文档,认真阅读起来。
  开篇的描写让她有些纳闷,没有见过其余季节,难道是生活在赤道地区,可没有见过星星月亮就说不过去了。
  当她看到地球进入刹车时代,停止自转时候,直接就惊恐了,写得太大气、太震撼!
  当主人公“我”用自述的口吻讲诉地球发动机的原理时候,夏晓再次被震撼了一把,怪不得要叫流浪地球,直接就将地球逃逸到半人马座的比邻星去,国内科幻作家居然能写出这么恢弘无比的科幻小说,磅礴雄奇都不足以形容。
  当看到地球化作最大飞船绕太阳飞行,正面撞上小行星带时,她的心都跟着紧张起来,反物质炸弹轰击这些小行星,想要给地球炸出一条生路来。
  小行星的一些碎片仍然穿过大气层,拖着耀眼的尾巴击中地面、海面,激起上百米高的巨浪冲刷着大地,这样的轰炸持续了一个星期!
  地球笼罩在轰击产生的厚厚灰尘里面,没有一丝光线,人们心情暗淡,脆弱者几乎自杀,西半球的发动机被击毁了三分之一,人类依靠东半球的发动机来完成逃逸时代。
  夏晓的心完全被这小说给吸引住了,她看到地球跟木星在几乎相撞的距离擦肩而过,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心情,直接小声惊呼起来。
  各种各样的规模宏伟的细节描写,人类甚至在月球上装了行星发动机将它推离地球轨道,而这引发了海面的巨浪滔天跟冰封海洋解冻。
  这正好就是昨天讨论过的话题,当月球突然消失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只不过在《流浪地球》里面是人类主动将月球送走的。
  沉浸在小说里面的夏晓完全没有注意到顶头上司已经站在她旁边有一阵了,同事拼命的咳嗽都没有引起她的注意。
  “小夏,看来你不是不喜欢科幻小说嘛,这不是看得津津有味的。不过现在先把这些文章发给我解解馋之后你再继续看。”
  副会长和颜悦色的说着,他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在这里上班看科幻小说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夏晓回过神来之后被吓了一跳,她赶紧站起身来说道:“会长,我马上就发给你,这本《流浪地球》特别好看,特别吸引人!”
  肖诺这名科普作家协会的副会长诧异地问道:“真有那么好?到底是哪位作家写的啊?”
  “林翰。”夏晓继续补充了一句,“就是拿了雨果奖那个林翰。”
  “他啊,既然是林翰写的也就不奇怪了,快给我也发一份。”肖诺说完之后就迫不及待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面,他要先睹为快。
  肖诺也是一名科幻作家,只是他大部分时间都已经没有继续写作了,主要精力放在官场上面,但这一看就一发不能收拾起来!
  除了小说中宏伟的描写以及悲壮外,小说也有阴柔的一面,林翰对这个特殊时代的人类文化跟心理做出了讨论,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愿望压倒了一切,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人类对不关生死的爱情已经看得很淡。
  从作家角度看,这本书更是融合了小说的文学性跟科学幻想,这两者在《流浪地球》里面达到了一种平衡。
  “这创意太令人惊喜,明明是长篇小说的题材,为什么要写成短篇,简直就是大材小用,太可惜了!”
第204章
神作预感
  肖诺这会儿无比的遗憾,原本《流浪星球》是一个可以写十多万字的史诗题材,可是却被压缩成了两万字,说大材小用都算是轻的。
  他想了想之后,干脆找到林翰的联系方式,然后发送了一封邮件过去,建议林翰把这短篇小说扩展成为三十万字的小说。
  然而这封邮件如同泥牛入海,一点回应都没有,让肖诺颇为纳闷。
  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的聊天群,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东西就是要分享给大家才对,肖诺将林翰的这篇小说发到他们科普作家协会的群里,冷不丁的开口说道:“今天刚刚收到一篇非常不错的短篇小说,让大家都好好欣赏一下,谁帮我去劝劝林翰,让他扩写一下。”
  并不是每个作家都一大早开始上网,响应肖诺消息的只有大猫小猫三两只,看起来比较冷清。
  “光看标题就觉得这小说肯定非常大气,我先看一下再聊。”
  “林翰又写短篇了?我觉得他的短篇都非常有意思,会长有考虑把他那本《人造美人》翻译成中文吗?我上次在网上看到过英文版跟网友自发翻译的中文版,感觉很不错。”
  “这小子真是不得了,我昨天跟他聊天的时候很有想法,而且不骄不躁,没有想象中的自大什么的。”
  “怎么没人聊天?难道都看书去了,算了我也去看看吧。”
  肖诺回复着说道:“快去看看吧,给点修改意见,或者你们谁来写推荐语。”
  一瞬间,整个群就冷清下来,大家全部变成潜水员,只愿意看书不愿意写东西。
  聊天的人就这么几个,但群文件里面的下载数却显示有二十多次。
  两万字的小说只需要几分钟就能简单浏览完成,但这些科幻作家们更加在乎的是里面的数据、描写还有想法,这些需要花点时间好好体会一下。
  如果单纯作为读者只需要惊讶、感慨一番就完了,可他们必须深究一下才能发表意见,不能直接说好看就结束吧。
  足足过了半个小时之后,群里讨论的人才算是多了起来,这一下便格外激烈起来。
  “虽然有一点小小的缺陷,但这绝对是2017年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比他当初写的《乡村教师》还要好!”
  “我正在痛心当中,你们发现没有,这个题材时间跟空间跨度都极其广,就算是写个长篇几部曲出来都没有任何问题。”
  “从林翰前面写的小说来看,他一直都拥有瑰丽的想象跟完整的框架,但在文学性跟艺术性上面会弱一些。但这篇小说他有了不少进步,许多环境描写神奇而详细,像是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一般,将那个时代的风光展现在读者面前。各种各样的色彩运用十分恰当,这是只能在科幻小说中才能看到的美景描写!语言不啰嗦,简洁而恰到好处。”
  “的确是有了进步,我们还担心他在商业面前迷失了头脑,谁知道别人写的这么好,我这把老骨头自愧不如。”
  “小说的语言很优美,开篇那句话‘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就是所谓的开篇有奇笔,让人挪不开视线。即时按照严格的文学眼光,这几乎也是拥有写散文的优美笔法,回家的路上,我们看到荒芜已久的大地上,野草在大片大片地钻出地面,各种花朵在怒放,嫩叶给枯死的森林披上绿装。”
  肖诺等人之前也一起分析过《乡村教师》,这次则是集中开始剖析起《流浪地球》来。
  他在键盘上面打字道:“最打动我的倒是文中人物的语言,比较有特色。叛军将领精彩至极的演讲,将他们那种愤怒之情淋漓尽致的发泄出来。而最高执政官的演说则是充满了悲壮跟涵养,让读者涌起无限的崇敬之情,他在语言方面很贴合人物。”
  正面评价特别多,但负面的质疑也不少。
  一位作家疑惑地问道:“我看到后面地球派五千人被处以极刑,可主角‘我’却觉得死得太简单了,不应该有这么大的恨意才对,主人公巨人为这种残酷喝彩,不太符合情感逻辑,虽然渲染了一下悲剧气氛,但却有些生硬跟刻意。”
  “我也觉得比较粗糙,这里或许还应该再好好想想。不过瑕不掩瑜,这篇小说的确足够精彩,让人心痒痒,被这些年轻人超过喽。”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有种余音绕梁感觉,我觉得一个震撼接着一个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这大概是国内最高端的科幻作家跟科普作家群体,他们绝大部多数都是功成名就之辈,现在却一个个的认真剖析起《流浪地球》来。
  小说还没有发布出去,极高的评价跟名声就率先在圈子里面流传起来,甚至这些作者都纷纷开始求资源起来。
  从最高一撮的科幻作者圈慢慢扩散开来,普通科幻作者知道林翰写了一本名为《流浪地球》的短篇小说,可他们却苦于看不到小说的内容。
  因为肖诺当初在科普作家协会的官方群里面是反复嘱咐不允许任何人传播、分享出去,不然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没有惊喜可言。
  这个世界里面,版权保护非常到位,未经允许就私自分享出去是违法行为,如果追究起来很麻烦。
  大家都有了这样的自觉性,不能分享资源,简单的剧透总的有吧?
  那些科幻作家们纷纷在群里@起科普作家协会的大牛们,让他们出来简单剧透一点点,吃不了肉也要喝点汤。
  科普作家协会的入会标准比较高,只有顶级科幻作家才能入选,所以大部分科幻作家其实并不是这个协会的会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