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古神话之选天录(校对)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66

  这是昆阳城内。在攻占了这座城池之后,刘秀被分到了一间不大的宅院。西南方的宛城还未被攻陷,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刘秀倒是过得很轻松写意。
  但看见脸上永远都是玩世不恭笑着的李通,竟然会一副忧虑的样子,刘秀心中也一沉。
  “宛城……哥哥那里出什么事了么?”刘秀连忙站起身,匆忙问道。
  “不,不是宛城。”李通摇了摇头:“北方,新莽调集的援军来了。”
  “有多少?”听见不是哥哥那里出事,刘秀松了一口气。他也很清楚,此前送到宛城的兵力,已经是长安最后的士兵。现在即便是再调集,也不会是多大的数字。
  “四……四十万以上……”李通在将这个数字说出口时,自己也忍不住地颤抖了一下。
  “你……你说什么?!”刘秀骇然大惊,一把抓住了李通的手:“李通!你在开玩笑么!”
  “我也希望我是在开玩笑……”李通摇了摇头,一脸苦笑:“但我已经派出了三波斥候,数字只多不少……四十万以上的新军,由王邑王寻两人率领,尚有三日便将抵达昆阳城下。”
  “这不可能!王莽哪里来的这么多兵力!长安已经几乎是一座空城了!王凤那里怎么说?”刘秀摇着头,依旧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太常偏将军大人,成国上公请您前去议事厅商议紧急军情!请立刻动身!”
  太常偏将军,是刘秀的官职。而成国上公,则是现在昆阳城内所有绿林军的统帅王凤。然而这不过只是名字好听些罢了,刘秀手下的舂陵军,不过只有三千多人而已,而王凤这个成国上公手中握着整个昆阳内的绿林军,也仅仅一万余人。
  “知道了,这就去。”刘秀望了一眼李通,两人的眼中都同时闪过了一丝恐惧。
  王凤如此紧急地召他前去商议军情,那么看来……应该是真的了。
  匆匆策马来到王凤居住的太守府,议事厅内已经坐满了五六名将领,人人面带忧色。
  “怎么那么慢!”王凤瞪了一眼刘秀,却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大发雷霆,而只是斥责了一句之后,不再借题发挥。
  “那么,人齐了。”王凤收回了目光:“恐怕诸位已经都知道了,新莽从北方又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向着南阳郡开来,还有三日便会抵达昆阳城下。应该如何应对,诸位可有良策?”
  “王莽哪来的那么多兵力!”一个偏将摇了摇头:“我想,恐怕只是虚张声势而已。以长安现在能动员的兵力,怎么想也不会超过五万吧?”
  “不是长安,是河北!”王凤阴沉着脸:“此前王邑王寻两人,一直率领着二十万人,在与河北的赤眉军对抗。而现在,王莽将这些部队全部撤出了河北,调往南阳。”
  “他疯了么!整个河北都放弃了?”另一个偏将重重锤了一下面前的几案,声嘶力竭:“南阳不过是一个郡而已,河北可是冀州幽州两州之地!他为了小小的一个郡,把两州之地拱手让给了赤眉军?!”
  “不仅如此……”王凤的面色越发阴郁:“凉州并州戍卫的部队,也被王莽一同撤出。那些原本是驻守长城,抵御匈奴的二十万精锐,现在也全数调集来了南阳。”
  议事厅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只能听见每个人粗重的呼吸声。
第六十七章
举天下而救吾(三)
  “所以,我们该怎么办?”
  良久之后,王凤的问话才打破了沉默。
  “撤退!”
  “与宛城兵马合流,再做打算!”
  “小小的昆阳,完全不足为守!何况城内只有一万多人,面对四十万精锐,完全是以卵击石!”
  议事厅内的众将,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而无论说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意见都只有一条——放弃昆阳,与宛城的军队合流。
  听着厅内众将纷纷表态,王凤细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他的心中,也早就存着了同样的念头,只是担心自己身为主将,贸然提出撤退,将会有损威信而已。但以宛城内这点兵力,要与四十万大军相抗衡,王凤觉得这简直是疯了!
  而现下众将既然都愿意撤退,那么王凤也就可以顺水推舟,不伤面子地宣布撤军了。
  “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么……”
  “等等!”
  王凤刚要宣布撤退的命令,却突然被一个年轻的声音所打断。
  “刘秀!你有什么意见?”王凤皱着眉头,望着这个惹人讨厌的年轻小子。
  “成国上公,属下以为,众位同僚的看法实在大谬。若是我们就此撤军,必将万劫不复。而留守昆阳,却还有一线生机。”
  “胡……你且说说看吧!”王凤冷哼一声,生生压下了脱口而出的那句“胡说八道”。
  刘秀昂然起身,环视了一圈周围的众将,发现他们的眼中也与王凤一样,闪烁着不满的光芒。
  这是自然的。不管是谁,想到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都一定会失去信心。
  就连刘秀自己,也同样在心中有着巨大的忧虑。
  但他却不能将这份忧虑在脸上表现出哪怕一丝一毫。因为他要成为这昆阳城中,唯一一个还抱持着信心的人。
  哪怕,这信心只是他的伪装也好。
  “诸位说要退,可在下不知道,我们究竟能够退向哪里?”刘秀清了清嗓子:“宛城么?”
  “宛城现在,可还在大司空率领的部队围攻之下。城外虽然有五万人马,但城内守军依托着城墙,一直防卫至今也无法攻下,只能在城外围困,消耗城内的粮草。难道我们退向了宛城,就能插上翅膀飞过城墙,将宛城攻下?”
  刘秀环视了一下众人:“昆阳是宛城北面的门户。我们退向了宛城,就意味着将这门户拱手让给了新莽大军。接下来,他们绝不会丝毫停留,而是继续长驱直入,向着宛城进发。而那时我们即便在宛城之下会师,甚至将其余几个城的兵力也集中起来,也依然远远少于新莽的大军。而那时,我们就连固守的机会都没有了!”
  “而只有我们坚守住昆阳,像一颗钉子一般牢牢钉在这里,钉住新莽的大军,才能给宛城的大司空争取时间,夺下宛城!而宛城一旦被我方攻下,不仅南阳一郡可以彻底连为一片,抱着救援的目的而来的敌军,也一定会士气大跌!”
  刘秀一拳重重捶在了身后的墙壁上:“昆阳必须守!只有守住昆阳,我们才有一线生机,否则,那必将是全军覆没!”
  “可是,人数相差如此悬殊,又该怎么守!”一个偏将虎视眈眈地瞪着刘秀:“一万多人对四十万人,昆阳又是这么一座小城!十天……不,不出三天,他们就能将这座城攻破!”
  “三天?”刘秀冷笑了一声:“诸君对自己难道就这般没有自信么!不过是四十倍的兵力差距,我们还有着城池驻守,别说三天,便是一个月,两个月,也绝不在话下!”
  “刘秀,你可不要把话吹得过了!”另一个偏将阴沉着脸瞪着刘秀。
  “吹得过了?”刘秀仰天长笑:“此前黄淳水一战,我与我兄长刘縯以二千兵,击破王睦十万大军之事,难道诸位都忘了么?以五十倍的兵力差距,平地交战,我等都能够取胜,何况如今据城而守?”
  此言一出,在场的众将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中,有些来自新市绿林军,有些来自平林兵、下江兵。但无论是谁,当日都在黄淳水的战场上。
  当他们率领着部队冲入王睦的大营时,大营之中已经陷入了彻底的混乱。而他们所做的,只是屠杀追赶那些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的新莽军。真正决定战局的,就只是那两千舂陵军而已。
  刘秀说的两千人击破十万人,还真的此言非虚。
  而刘秀方才所说的那一番道理,也确实都是事实。若是真的放弃昆阳,到了宛城城下合流,那时城外有四十万大军逼来,城内又有守军,两面夹击之下,更是必败无疑。
  但人的本能,终究都是胆怯的。即便清楚地知道未来的后果,但与大部队合流,总还是能带来一丝心理上的安慰感。哪怕再短暂,哪怕再虚幻。
  这就是所谓饮鸩止渴吧。
  “在下的话已说完了。”刘秀看着其余众将皆低下了头在沉思,就连王凤也没有即刻开口反驳,重新坐了下去。
  “太常偏将军的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偏将咳嗽了两声:“若是于宛城会师,恐怕还真的有被内外夹击的风险,但若是撤离宛城……”
  “撤离宛城?去哪里?新市的绿林山么?”刘秀认出这名偏将是来自新市部的,冷哼了一声:“新市的军粮早已大半运到了宛城之下,现在撤回绿林山,根本来不及连同辎重一起运走。我军此前一直在吸纳流民,加上纳降,此刻在南阳郡内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万。这十万人在绿林山上,又能坚持多久?况且……我们自黄淳水一战之后至今,已经几乎打下了整个南阳郡,只差这一座宛城而已。若是此时放弃,那便等于前功尽弃!!”
  说到最后,刘秀已经声色俱厉。
  那偏将面色一灰,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成国上公,我军接下来的行动,还请您来决断。”刘秀说完,向着王凤行了一礼,等待着他的回答。
  “这……”王凤沉吟着,心中也被刘秀说动了几分。纵使讨厌这小子,但他说的也确实字字在理。此时看来,倒是坚守昆阳,等待宛城被攻下之后再来援助,更有希望一些。
  而若是真的能够击败这四十万人,王莽便真的再没有可用之兵了。到了那时,挥师北上,攻取长安,这天下便已有一半落入手中。而若是被河北的赤眉军抢了先的话……
  但,死守这昆阳城,若是宛城那里迟迟攻不下来的话,自己可就必死无疑了。
  刘秀死死盯着王凤紧闭的嘴唇,等着他做出最后的决定。
  终于,他看见了王凤张开了嘴。
  是逃,还是守?
  “报!”
  就在王凤即将开口的一刻,一名传令飞奔了进来,表情惶急:“成国上公,北面的敌军在昨日分出了一支骑兵作为先锋,向着昆阳前来,现在距离昆阳只有一日路程!”
第六十八章
举天下而救吾(四)
  王凤的面色突然一变,原本已经张开的嘴,又重新闭了起来。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屏息片刻,才沉沉吐出。
  “守城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