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古神话之选天录(校对)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66

  “是啊……快入土了……”
  刘良没想到侄儿开口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个,愣了一下,脸上渐渐挂上了几分凄凉:“这把老骨头,也没多久好活了。”
  “我们兄弟回到舂陵,蒙您抚养,也已经十七年了……”刘秀叹了口气,直直注视着刘良的双眼:“我现在,只有最后一件事,还想要拜托叔父。”
  刘良与刘秀对视了良久,又望了一眼坐在刘秀身旁的刘縯,面色突然一变:“阿秀……你难道……”
  刘秀点了点头,跪坐的下半身未动,上身伏下,拜倒在了叔父的面前:“王莽夺取汉室天下至今,已经天怒人怨。请叔父领头,联络舂陵的本乡刘氏宗族,一同起兵,复兴汉室!”
  “阿秀……阿秀……不,文叔……”刘良预想到的变成了现实,颤抖着嘴唇,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对刘秀的称呼,也自小名变作了表字:“你……你怎么也来说这等混账话!”
  说完,刘良恶狠狠地瞪着刘縯:“给我说清楚,伯升!是不是你把文叔带坏的!!”
  “叔父,您为何说这是混账话?”刘秀抬起头,苦笑道。
  “文叔啊文叔……”刘良摇着头,满脸痛心疾首:“你自幼,便和你大哥伯升的志向操守一向不同。现在伯升给家里带来灭门的危险,你不但不阻止,竟然还与他同谋造反!你可知道,十三年前……”
  “我知道,叔父。您说的是安众侯那件事对吧。”刘秀打断了刘良的话:“十三年前,我虽然还年幼,但他来舂陵找您的事情,我可是还记得的。”
  “既然记得,那为何还有如此愚蠢的想法!”刘良狠狠瞪了一眼刘秀:“安众侯刘崇独自起兵,却连宛城的城门都没有能够攻得下来,便被击败身死。随后抄家灭族,侯府上下百余口人,连嗷嗷待哺的婴儿都没能活下来,这些事情难道你不知道么!”
  “侄儿知道。”刘秀吸了一口气,点点头。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说这等话!”刘良的胸膛急促地起伏不定。
  “因为……”刘秀话说到一半,却突然停住,笑了笑:“我倒是有一件事,想先问一问叔父。”
  “十三年前的那一夜,我在房中,可是一直仔细听着外面的对话。安众侯走后,您和哥哥又交谈了一阵。最后,您问了哥哥一句话,我可是记得很清楚——‘若是有一天,真的天下大乱。到了那时,你可愿起兵讨伐王莽?’”
  “叔父,我想至少在那时,您的想法,与现在是不一样的吧。”
  刘良一时竟然愣住了。
  良久,他才叹了口气,缓缓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确实……是不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刘秀微笑着继续问道。
  “因为,我老了……”刘良沉默许久,才沙哑着声音开口,语声里带着苍凉:“壮年时再多的雄心壮志,到了暮年时,终究都会渐渐化作冷却的灰。”
  “您……已经冷却了么?”刘秀望着刘良。
  “是的,已经冷却了。”刘良幽幽叹了口气:“曾经的我,重视的是那个拥有天下的刘氏,想要捍卫的是那个刘氏拥有的天下。安众侯来找我时,虽然我并没有答应他一同起兵的提议,但那只不过是因为我清楚,他必定会失败而已。我当时,只是在等待机会,等待一个能够让我们打倒王莽的机会。”
  “那么现在,这个机会已经到了。”刘秀沉声道:“天下灾祸频繁,流民四起,王莽刚刚篡位时的实力便是再强,现在也已经到了无法再压服天下的时候了。只要我们揭竿而起,天下必然一呼百应,到了那时……”
  “必然?”刘良打断了刘秀:“谁告诉你,这是必然的?昔年秦末时,首先起兵的,是大泽乡的戍卒。然而陈胜吴广,最后还不是身死国灭?”
  刘良顿了顿,继续道:“现在,我已经不再心怀昔日那些对天下的责任了。王莽登上帝位,已经十一年了。在大汉刚刚被他篡夺时,我或许还有几分残存的热血。但现在……我重视的,只是自己身边的人而已。”
  刘良叹了口气,深深望着刘秀与刘縯:“也就是……你们。只要能够守护好你们,那便足以让我满足了。而任由你们以生命去冒险……我已经不再有昔年的勇气。”
  他的目光里,真的已经再没有了壮年时的气魄,而只剩下了无奈。
  刘秀迎着刘良的目光,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开口:
  “冒险么?那么……叔父,如果现在我告诉你,朝廷要杀我,并且真的差一点便杀掉了我呢?”
  刘秀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逼视着刘良:“你明白么,叔父?若是不起兵,我……便会死。”
  “什么?”刘秀的话,让刘良全身一震。他皱起眉,细细打量着刘秀。
  然而刘秀的表情与眼神,沉毅而诚恳,丝毫没有作伪的迹象,只是平静地注视着自己,丝毫没有任何波动。
第四十四章
男儿当有所为(四)
  “谁要杀你?为什么要杀你?就算你是前朝宗室,也不会莫名便惹来杀身之祸!到底是怎么回事!”坐在一旁的刘縯完全没有想到,会从弟弟的口中听见这样的事情。在刘秀回到南阳之后,竟然从没对他提起过。还不等刘良问起,他已经一把捏住了弟弟的肩膀,满面紧张地连声问道。
  “在我从长安回南阳的路上,我……遇见了一个奇怪的老人……”
  刘秀对着叔父与哥哥两人,将自己离开长安时经历的事情从头至尾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当他再度回想起在那个集市上,黑衣黑马的男人自雪夜中策马奔来,一剑斩下马端的首级时,还是忍不住地全身颤抖了起来。
  “我不知道在酒肆中遇到的那两人是谁……我也没有报出过自己的真名。但我可以很确定,他们要杀的人,就是我。”刘秀深深吸了一口气,抬眼望着身前的刘良:“那个老者,从头至尾都没有报出过自己的身份,但至少我知道他身旁那个年轻人,却是大司空王邑的家人。”
  “大司空……王邑?”刘縯瞪大了眼睛:“昨日你在宛城,为何没有告诉过我?阿秀!”
  “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对你说……因为我害怕你会担心”刘秀苦笑着摇了摇头:“那个黑衣人的剑实在太快,快得我连他拔剑的动作都看不见,马端的头颅就已经被斩落……”
  刘縯点了点头。他知道,弟弟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尽管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自己身手更好的人存在,但那个黑衣人是个劲敌,这点却是毫无疑问的。
  “阿秀,你觉得,他们还会来追杀你?可是你已经离开了长安,对他们报的也是假名,我看未必……”刘良思忖许久,缓缓开口道。
  “不,叔父。”刘縯凝眉想了想,摇摇头:“无论对方为什么要杀阿秀,但他们既然知道阿秀化名为赵成,也知道阿秀太学生的身份,那么就一定能查得到阿秀的真实身份。”
  “为什么?”刘良不解:“我记得你跟我说过,你让人改了阿秀在太学的案牍。”
  “因为我虽然让人改了案牍,但能改的,却只有阿秀在去太学登记的那份名册而已。太学察举的那份名册,已经早就登记在案,那却是没法再改了。”刘縯叹了口气:“两份名册之中,唯有阿秀的名字对不上号。没有人查便罢,但以大司空这个身份,只要有心要查,那便绝不会放过这个疏漏。”
  “我……明白了。”
  刘良沉默良久,长长叹了口气,再抬起头时,望着刘秀的双眼里带着些无奈。
  “且容我……想想吧。”
  “是,叔父。”刘秀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我和哥哥,在外面等你。”
  刘秀拉着刘縯走出了门,轻轻关上了屋门,并肩坐在了门槛之上。
  夜空中,月色皎洁,洒落在两人的身前,将大地照得一片银白。两人静静低着头,望着身前地上如霜般的月光,不发一语。
  “哥哥,我能说的,已经全说了。剩下来的,就只能看叔父的抉择了。但是……”沉默了良久,刘秀突然抬起头,望着身旁的刘縯:“不管他最终的决定是怎样,我都一定会……跟随着你。”
  “跟随?我不需要你跟随。”刘縯一愣,随后哑然笑了起来:“只要能帮我说服叔父,那就够了。夺取天下,是我自己的事情。还记得我曾经说过的么?我做刘邦,你只要做刘喜就够了。”
  “可是……我不想一直被哥哥保护着。”刘秀摇了摇头,面色坚定:“如果一直在你的羽翼下,被庇护着生活的话,那样确实会很轻松。但……我不想一直做你的累赘和负担。我想……”
  刘秀突然自门槛上站了起来,张开双臂,拥抱着身前的晚风:“我想要为你做一些事情,甚至有一天,也能够……保护你啊,哥哥!”
  “傻瓜……我怎么可能需要你保护?”
  刘縯脸上挂着不屑的笑容,重重抽了一下刘秀的后脑。然而他的语气,却是如以往一般,满含着温柔。
  而那双永远霸气凛然的双眼中,也破天荒地闪动起了点点晶莹的光芒。
  身后,年久失修的门扉,发出了吱呀的响声。
  打开的门内,刘良停在了两人身后。然而无论是刘秀还是刘縯,都没有回过头去。三个人只静静地保持着这样的姿势,甚至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终于,刘良轻声开口:“如果这是保护阿秀唯一的办法……那么,我也只有这么做了。”
  直到此时,刘縯才站起身,转过身来望着叔父。
  那张苍老的脸上,混杂着痛苦,与挣扎之后的坚定。
  “谢谢你,叔父。”
  刘縯重重抱住了身前的老人,在他的耳边轻声说道。
第四十五章
男儿当有所为(五)
  身为舂陵刘氏中辈分最高,威望最隆的人,刘良很快取得了舂陵数十家宗族的支持。
  这也就意味着,刘縯补全了他计划中拼图的最后一块图片。
  刘縯自己手下豢养的私属死士,李通家族的财力,以及舂陵刘氏的人望。这三者合在一起,便搭建起了取得天下的第一块基石。
  然而起兵,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便有了刘良的支持,有了舂陵刘氏的支持,刘縯依然需要时间,来采购兵器,招揽人马,训练士卒。
  而这些事情,恰好是此前刘縯在宛城无法做到的。作为天下五城之一,南方重镇,宛城的城守可以容忍刘縯作为一个地下掌控者的存在,但却绝不可能放任他在眼皮底下建立起一支军队。
  一晃眼,便是三年过去了。
  地皇三年,十一月。
  晓月楼。
  房中,三个人围着几案,坐成了一圈。
  任光坐在刘秀的对面,手中端着个酒杯,时不时浅浅抿上一口而已。他一直是刘縯最信任的部下,也是最忠实的部下。
  李通的下颌留起了短须,手中捧着个龟壳,轻轻摩挲把玩着。他作为李氏一族在南阳的代表,虽然没有公开成为刘縯的下属,只不过是长年借着来晓月楼玩乐作为掩护,时不时来与刘縯见面而已。然而私下里,他却已经是刘縯最为重要的智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