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古神话之选天录(校对)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6

  而在他赤裸的上身上,竟然四处都有着虬曲盘结的伤疤,自颈至腰,大大小小数十处。最长的一道,从左胸直到右肋,宽有二指,望之骇人。
  远远望见叔父的家中,还亮着灯火,刘縯有些讶异地皱着眉头,脚下加快了脚步。
  这时候,按理说不论叔父叔母,还是弟弟,都该上床就寝了。往常他喝酒喝到这时回去,还得摸黑开门进屋。今天怎么……
  刘縯快步走到院外,轻轻一个纵身翻过了院墙。
  叔父的家并不算很大,进了院门正对着的,是一间朝南的主屋,隔出了三间来。正间会客,两侧卧房。
  而在院落的东西两侧,则各有着两间小一些的厢房,住着刘縯兄弟二人,以及刘良自己的两个儿子。
  此刻亮着灯火的,正是主屋里会客的正间。
  刘縯沿着墙根,轻手轻脚地走到主间之外,没有马上进门,而是蹲在窗下,侧耳倾听起来。
  屋里隐隐有人声传来,但却刻意压低了嗓子。纵然刘縯仔细倾听,也分辨不出里面说话的内容。但灯光映在窗户上,却显出了屋内好几个身影,腰间都带着兵刃。
  刘縯心中突然一跳,想了想,干脆地推开门走了进去。
  门扇日久失修,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吱呀声。而伴随着那门的响动,屋内一瞬间也响起了呛啷呛啷的刀剑出鞘声。
  刘縯偏着头,冷冷望着屋内。
  叔父刘良坐在桌前,表情惊惶地望着门口,欠起了半个身子。
  而坐在他的对面的,是一个蓄着长须,年约四十余岁的中年人。他穿着的只是最普通的布衣,毫无任何特异之处,但无论是神情还是气质,都隐隐透露出他惯常于发号施令,绝非一般的黔首。
  这两人的身上,都没有带着兵刃,但屋内四处或站或坐的几名壮年汉子,腰间却都挂着剑鞘刀鞘,此刻已明晃晃地握在了手中。
  而站在最靠近门边的两人,左侧人手中的短刀已经顶在了刘縯的胸口,右侧握着的匕首则横在了刘縯的颈前。
  刘縯没有动弹,只是低下头,望着身前的两柄利刃,冷笑了一下,双眼中猛然爆发出两道精光。
  他长出一口气,饱满的胸膛突然干瘪下去,原本紧紧顶着胸膛的刀尖便空出了半寸的距离。而与此同时,他的头也向后猛地一抬,右手托住了握着匕首的那只手,手指如钢箍般捏了下去,一声压抑着的惨呼低低响起,匕首已当啷落地。
  左侧那人刚要发力,刺出短刀,但刘縯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一只脚已经重重踹在了左侧那人的小腹上。脚尖如枪尖般一点,看似未曾如何发力,却将他踢得飞了出去,撞在墙壁上,满地打滚。
  而右侧那被刘縯捏住手腕的那人,已经满脸惨白,额头上一粒粒豆大的汗珠开始渗出。
  刘縯身体向下一探一捞,已经将那柄匕首抄在了手中,横在了他的颈前,偏过头冷冷地盯着他。
  “谁让你们在我叔父家动刀的?”
  刘縯手上又加了三分力,被他捏着的那人已经弓下了腰来,嘴里嗬嗬作响,双眼上翻。
  电光火石间,刘縯便打倒了两人,甚至让屋内的其余人等都未曾来得及反应。
  “说,你们是谁的人?西城杜永,还是东城张丰?”
  刘縯上下扫了屋内的几人,冷笑了一下:“江湖事,江湖了。摸到我叔父家里来,算什么英雄好汉?”
  自从到了舂陵之后,刘縯虽将刘秀交给了叔父刘良照看,自己却无心在舂陵这乡下地方终日种田度日。
  他这样的人中之龙,怎么可能安心地做一个庄稼汉子?
第十三章
晚来天欲雪(二)
  舂陵乡位于南阳郡,距离南阳的治所宛城并不太远。即便在整个荆州,宛城都是一等一的大城,繁华之地了。城内数十万人口,自然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但仅仅三个月,刘縯这个名字,便在宛城打出了一片名号。
  全宛城的偏门都知道,有个叫刘縯的小子,不但身手好,而且下手狠。
  而到了三年后的今天,刘縯已经在宛城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名堂来,成为了宛城游侠之中最出色的年轻人物,声势甚至渐渐足以与西城杜永,和东城张丰这宛城原本最大的两股势力并驾齐驱。
  但刘縯却没有在宛城扎下根来,而是大半时间都还住在舂陵,叔父的家里。倒不是为别的,而是因为弟弟还在这里。
  只不过刘縯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会无耻到这等程度,跑到舂陵乡下,找到了叔父家里来。
  不过……区区七八个人,刘縯又怎么可能放在心里?以刚才所见的身手,便是人数再多上一倍,也丝毫不足为虑。
  他唯一还在犹豫的,便是在这里杀人,会不会给叔父惹上麻烦……
  “伯升,快住手!他们不是……”直到此时,刘良才反应了过来,慌忙站起身,颤动着手指,指着刘縯。
  坐在刘良对面的那中年男人却摆了摆手,表情镇静,上下打量了一下刘縯,嘴角露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来:“身手不错。”
  刘縯看着那中年男子的样子,眉头微皱,心中思忖了片刻,缓缓松开了手,但那柄匕首却依旧握在自己手中。
  那被夺去匕首的汉子被刘縯轻轻在胸口一推,向后撞在了墙壁上,紧紧握着手臂上方才被捏住的位置,脸上的肌肉依旧因疼痛而扭曲。
  几道青紫的指印,已经深深印在了他的手腕之上。
  “看来,不是来找我的。”刘縯望了望叔父,又望了望那中年男人,点了点头,手腕轻轻一抖,那匕首已经消失在了手中:“那你们慢慢聊吧。我去睡了。”
  说完,刘縯便大喇喇地转过身,向着自己和弟弟住的厢房走去。
  “少待!”
  身后传来那中年男子的声音:“既然有缘会面,何妨一叙?”
  “没兴趣。”
  刘縯冷冷丢下一句话,关上了身后的门。
  望着刘縯走出去,刘良对面的中年男子却丝毫没有因他的无礼而有什么愤怒之色,而是对着刘良微微躬了躬身:“毕竟事关机密,我的属下警惕得过了些。幸好,没伤着他。实在抱歉得很。”
  “无妨……无妨……”刘良连忙摇了摇头,脸上挂着歉意:“这是我兄长的孩子,名叫刘縯,字伯升。我本来也没想到伯升这孩子今夜会回来,忘了跟你交待。反倒是伤了侯爷两个属下,该是我不好意思才对。”
  直到此时,被刘縯一脚踹飞的那汉子,才缓缓自地上爬起,捂着小腹跪在了被称为侯爷的中年男子面前:“属下保护不力,向侯爷请罪。”
  “不必介怀。”那侯爷笑着摇了摇头:“那年轻人的身手,确实出色。这不是你的错。反正也并非什么歹人,此事便不用再提了。”
  安抚了属下两句,侯爷又转过头向刘良诚恳道:“次伯兄,我的提议,你便真的不再考虑一下?”
  刘良苦笑了一下:“王莽权倾天下,安众侯能于此时决意起兵与抗,实乃我宗室之幸。我刘良自然是钦佩不已。但舂陵一支,却实在人丁稀薄,恐怕是帮不上什么忙了。况且,我如今只是一介布衣而已,人微言轻,何德何能,值得安众侯夤夜来访?”
  “次伯兄何必过谦?”安众侯摇了摇头,微笑道:“舂陵一带,自高祖开国以来便是我宗室大支。何况次伯兄于平帝年间便被举为孝廉,又曾任萧县县令,莫说舂陵乡,便是整个南阳郡的宗室之中,都可称得上是一言九鼎。人微言轻一词,实在太过自谦了。”
  刘良只苦笑着摇头,不再说话。
  “次伯兄,自去年年末,先帝驾崩之后,王莽扶孺子婴为继,却只给了一个皇太子的名号,自己倒是僭号假帝。此等狼子野心,天下但凡双眼不瞎之人,皆能看得出来。更不必说,你可知……他此刻已昭告天下,改元为何?”
  “在下身居乡野,此刻才是二月,朝堂上改元之事,还传不了那么快。”刘良手抚颌下短须,轻轻摇了摇头:“那么,新年号是?”
  “居!摄!”
  安众侯脸色铁青,死死盯着刘良,自口中吐出了两个字来。
  纵使刘良此前一直面色平淡,但听见安众侯说出的新年号,依旧忍不住全身微微一震。
  “居摄……居摄……”刘良轻轻念叨着这两个字,面上忍不住泛出苦涩与惊恐之意来:“看起来,他是真的下定了决心,要篡位了。”
  “正是如此。”安众侯沉沉点了点头:“次伯兄,真的可以坐视我刘氏天下,落到他王家的掌中么?若真如此,你我死后,又有何面目到九泉之下,面对太祖高皇帝?”
  “可……”刘良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长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还是再静观其变一阵子吧。或许王莽……只不过想做周公伊尹,而非智伯田禾,也未可知。”
  安众侯一霎不霎地望着刘良,良久,也终于长长出了一口气,神色黯然:“看起来,次伯兄心意已决,那我便也不再多说了。”
  说罢,安众侯站起身来,向着刘良长揖一礼:“既然如此,我便就此告辞。但无论次伯兄如何打算,一月后,我都将在安众起兵,攻打宛城。若能成功,只盼到那时……次伯兄能念在同为宗室一脉的份上,于舂陵呼应。”
  “我……不能给安众侯什么许诺。”刘良涩然一笑:“只能……预祝侯爷成功吧。”
  安众侯点了点头,领着众护卫走出门外,抬头对着夜空凝望许久,幽幽长叹了一声。
  “侯爷,为防万一,要不要……?”
  身边一名护卫凑到安众侯耳边,轻声说道,同时向着刘良那间屋子努了努嘴。正是方才被刘縯一脚踢飞那人。
  “一派胡言!”安众侯狠狠瞪一眼那护卫,压低了嗓子:“刘次伯乃忠厚长者,纵使不愿相助,也绝不会做那等卖友求荣之事!何况,你们几人,打得过方才那小伙子么?”
  说到此处,安众侯看了看刘縯方才走入的那间厢房,凝神思索了一下,迈步走去。
第十四章
晚来天欲雪(三)
  刘縯原本担心宛城中的仇家寻来,还有些担心叔父与弟弟的安危,误会消除之后,也懒得再理会他们深夜密谈之事,向着弟弟所住的厢房走去。
  自从到了舂陵之后,他便是一直跟年幼的弟弟住在同一间厢房内。现在长年待在宛城,只是偶尔才回来一趟,自然更是没有必要独住一间。反正弟弟也习惯了和他一起睡觉。
  推开门,刘縯轻车熟路地摸黑走到了弟弟的床前,在床沿边坐下,轻轻拍了拍被窝中的弟弟:“阿秀,阿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