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让我去算命(校对)第6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2/1306

  “那我就试试。”
  巫俊道:“好,那我们现在就发吧。”
  “去哪儿?”
  “去种菜啊,”巫俊说道,“工具和种子我都准备好了。”
  “老板,地都没翻出来,怎么种?”
  巫俊笑了笑,翻什么地啊,天师蔬菜落地生根,而且还是几十米深的根,别说那些小山头,放到沙漠里都能轻松活下来。
  带着一帮老年人来到一个小山头上,根据规划,这个地方应该种辣椒。
  天师辣椒的间距是一米一棵,于是巫俊拿出皮尺,让陈尚武找人测量,用石灰做上标记后,他拿出了特制的工具。
  一根棍子,下面有个小铁片。
  在标记的地方轻轻一戳,就出来一个小坑,然后放上三颗辣椒种子,用脚把原先的泥土踩平,一窝辣椒就算种好了。
  陈尚武和一帮老年人们,看得大气都不敢出。
  活了六七十岁,他们还没有见过这样种菜的!
  地不翻、间距这么大就不说了,连肥料也不用,水也不浇,这种子能发芽?
  而且这个季节种辣椒也不对吧?
  “老板,你不是在跟我们开玩笑吧?”
  “不开玩笑,我很认真的,”巫俊说着又示范了一次,“看到没有,就这样,而且必须这样。”
  陈尚武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这根本就是瞎胡闹!
  要是他儿子、孙子敢这么种地,估计他都得拿锄头把他们敲死!
  “你们试试吧,”巫俊把种子拿了出来,“每个坑三颗种子,不能多不能少。”
  陈尚武接过种子,最后心里叹了口气,这样就这样吧,反正大家现在都是打工的,自然是老板说了算。
  于是二十多个人一分工,就开始动了起来。
  虽然大家老胳膊老腿,但这活实在太轻松了、太简单,腰都不用弯。
  一亩地666平米,算下来625个坑,平均到人头上,一个人就二十多个坑。
  只要做好了标记,一群人就散个步似的,几分钟就完事了!
  这一天下来,少说也能弄个七八十亩。
  这还是一帮老头老太太,要是换了年轻人,一天还不得弄个两三百亩?
  “老子活了这把年纪,还没见过这样种地的,今天也算是开眼界了!”
  “可不是啊,这里700亩地,我们快一点七八天就弄好了,是不是就要放假了?”
  “放假有没有工资啊?”
  “听说是月薪,每个月固定那么多钱,所以肯定有工资的。”
  “放心吧,老板出了钱,哪里会让我们闲着?”
  ……
  一帮老年人就这么一边闲聊着,一边就把种子种进了地里。
  上午还没过去,辣椒就种好了。
  下午种的是黄瓜、苦瓜,间距都是两米,速度就更快了,不到天黑就种下去一百多亩。
  巫俊看着大家的进度,觉得非常满意。
  而且也没人拿手机拍视频发到网上去,这也是找老年人的好处之一。
  天黑收工的时候,巫俊把大家召集到了一起。
  苏昊然办公室的隔壁,已经搭建起一个小食堂,派了两个厨师来做饭,此时已经是饭菜飘香。
  “今天种了一百多亩,速度不错啊,”巫俊说道,“辛苦大家了。”
  “老板,我说句实话吧,”陈尚武最先说道,“别看今天种了一百多亩,但比我们在地里拔半天草还要轻松。”
  “累的日子还在后面呢。”巫俊笑道,“别的不多说了,吃了晚饭大家早点回去休息,明天我们争取把菜种完!”
  走进食堂,一帮老年人都非常好奇。
  中午吃的外卖,所以这还是在农场吃的第一顿饭,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为了让这帮老年人的身体快点恢复,巫俊特意让苏昊然从家里带来了天师蔬菜,烧汤也是用的灵泉井的水。
  现在种菜是很简单,但等这些菜都长起来了,摘菜就会比较辛苦,到时候这三十个人够不够都是个问题。
  当然,700亩地不可能全部种蔬菜,有一半要留着种小麦,夏季种水稻,还规划了几十亩的鱼塘,用来养殖水产。
  算下来蔬菜也只有两百多亩,按照天师蔬菜的产量,也足够苏昊然用了。
  ……
  接下来的几天,陈尚武带领的老年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懒人式种田”。
  种菜至少还戳个小坑,种小麦呢,原先地里的油菜、小麦也不清理,直接喷了除草剂,然后把新的种子均匀撒下去就万事大吉。
  这当真是在开玩笑啊!
  这种种法,他一个人一天撒二十亩,都还有时间打半天麻将!
  总共只用了一个星期,所有种子都全部播种好了,四周的围墙也在宋强的加班加点下完成,大门、门卫室、防盗网,也很快就能安装到位。
  有了这些基本的安保措施,巫俊这才让人把28块三级风水石运了过来。
  三级风水石的有效范围是300米,一块能够覆盖近36亩地。
  但是因为地形不是很规则,所以一共需要28块。
  有了风水石,天师蔬菜和鱼塘的鱼才能快速生长,才能高产。
  从和张锡开始谈的时候,巫俊就已经着手准备这些风水石,经过这段时间不眠不休地雕刻,终于赶在这个时间完工了。
  不过这次因为数量太多,风水石的造型是五花八门。
  风景树、大熊猫、假山……甚至还有两个办课体的美女。
  最让巫俊感到难受的是,还有一匹奔腾的骏马,脚下踩着一个巨大的圆球,这种被网友称之为“立马滚蛋”的造型,也赫然在列。
  他决定把这个风水石放在最靠近大门的地方,以后有谁来啰里啰嗦,只要指指这块风水石就够了。
  风水石安装的位置都经过了精密的测量,早就做好了混凝土墩子,一辆大吊车小心翼翼地花了大半天,才这些风水石安装完毕。
  本来的是一片荒山野岭,在这些三级风水石的作用下,立即就变了一副模样。
  陈尚武带领的老年队感觉最为明显。
  在这片山沟沟里,他们已经生活六七十年了,但不管是哪个时代,荒山野岭就是荒山野岭,除了一些不成材的小灌木,最多的就是满山的茅草。
  而且因为缺水,山沟中的田地产量也很低。
  但今天不知为什么,以往在大家眼里根本没什么盼头的地方,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
  站在这里浑身都感觉舒服,好像突然之间年轻了十几岁,腿也不疼了,眼也不花了,一口气上山顶不喘气!
  就连以前那些讨厌的杂草,现在看着都是顺眼的。
  刚开始看到那些雕像时,大家还在说笑,觉得这些年轻人就是喜欢搞事,弄个农场还要到处摆放雕像,弄得像个公园似的。
  后来听搞安装的包工头说,这些雕塑都是风水石,大家才恍然大悟。
  对于风水这套理论,农村的老人们还是比较相信,并有着敬畏之心,一切不好解释的东西只要归于风水,好像就变得很有说服力。
  “我昨天才听人说,那个巫老板,就是望子山上那个算命大师。”
  “是不是只给人算三十天的那个?听说很灵验的。”
  “除了他还有谁啊,我第一眼看到他,就觉得这小伙子不错,我果然没看走眼。”
  ……
  听着大家的小声议论,陈尚武的心不由慢慢热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2/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