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331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译文】
赠给我一个木李,
我用宝玉还报她。
不是仅仅为回礼,
我要和她好到底。
王风
“王风”即东周王城洛邑一带的乐调。幽王丧失西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室衰微,已无力驾驭各诸侯国,但名义还是中国之王,所以称此地之诗为《王风》。其地大约为今河南洛阳、孟县、沁阳、偃师、巩县、温县一带地方。今存诗十篇,多悲怨之音,故李白有“王风何怨怒”之说。
黍离
【题解】
这是一首有感家国兴亡的诗。作者为朝廷中大臣,他行役到此地,看到故室宗庙尽变为禾黍,悲怆不已,彷徨不忍离去。可能他曾对朝政发表过意见,但不被理解,以为他有什么个人企图,所以他感叹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现在国都已东迁洛邑,往事已不堪回首,他只能对天浩叹:“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啊苍天!这种状况是谁造成的呢?这明明是因为周幽王的暴虐无道,政治腐败,才导致狄人入侵,西周覆灭。但诗人是周朝大臣,不便直说,就用反问句委婉地说出来。《毛诗序》说:“《黍离》,闵宗周(西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较符合诗意。此诗主要特点,就是用重叠的字句,回环反复地吟唱,表现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和凄怆无已之心。正如方玉润评论:“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徊无限。此专以描摹虚神擅长,凭吊诗中绝唱也。”(《诗经原始》)此诗历代流传,影响很大,后世文人写怀古诗,也往往沿袭其音调。“黍离”一词成了人们感叹亡国触景生情常用的典故。
彼黍离离[1],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2],
中心摇摇[3]。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4],
此何人哉?
【译文】
看那黍子一行行,
高粱苗儿也在长。
迈着步子走且停,
心里只有忧和伤。
知我者,
说我心忧;
不知者,
说我有求。
高高在上苍天啊,
何人害我离家走!
【注释】
[1]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离离:一行行的。
[2]靡靡(mǐ):走路缓慢的样子。
[3]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4]悠悠:遥远的样子。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译文】
看那黍子一行行,
高粱穗儿也在长。
迈着步子走且停,
如同喝醉酒一样。
知我者,
说我心忧;
不知者,
说我有求。
高高在上苍天啊,
何人害我离家走!
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5]。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