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331

明月皓皓挂天空,
月下美人真俊俏。
步履舒缓身婀娜,
想她使我心烦恼。
【注释】
[5]皓(hào):清澈明亮。
[6]懰(liú):“嬼”的假借字。《广韵》:“嬼,美好。”
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
【译文】
明月高悬照四方,
美人月下神采扬。
缓步行来姿态美,
想她使我心忧伤。
株林
【题解】
这是诗人用委婉含蓄之笔,讽刺陈灵公和夏姬淫乱之诗。《毛诗序》说:“《株林》,刺灵公也。淫乎夏姬,驱驰而往,朝夕不休息焉。”夏姬是郑穆公之女,嫁给陈大夫夏御叔。生子夏徵舒,字子南。据《左传》宣九年、十年记载,夏姬很漂亮,陈灵公和他的大臣孔宁、仪行父都与之私通,而且肆无忌惮。有一次,君臣三人在夏姬家饮酒,灵公被夏姬的儿子夏徵舒杀死。孔宁、仪行父逃亡国外。诗之所咏,就是陈灵公朝夕来往于夏氏株邑,并在夏氏邑中修建台阁之事。诗中说在株林筑台是为了找夏南,不明说找夏姬,运用的是婉讽的方法。方玉润《诗经原始》评论说:“灵公与其臣孔宁、仪行父淫于夏姬,事见《春秋传》。而此诗故作疑信之谓,非特诗人忠厚,不肯直道人隐,抑亦善摹人情,如见忸怩之态。……诗人即体此情为之写照,不必更露淫字,而宣淫无忌之情已跃然纸上,毫无遁形,可谓神化之笔。”
胡为乎株林[1]?
从夏南[2];
匪适株林[3],
从夏南!
【译文】
为何要到株林去?
那是为了找夏南;
不是为到株林玩,
而是为了找夏南!
【注释】
[1]株林:地名,是陈大夫夏徵舒的食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夏亭镇北。一说株为邑名,邑外有林。亦可。
[2]从:当训为“因”。夏南:即夏徵舒,字子南,以氏配字,谓之夏南,夏姬之子。
[3]匪:非,不是。适:往。
驾我乘马[4],
说于株野[5];
乘我乘驹[6],
朝食于株[7]。
【译文】
驾着我的马车跑,
株林郊外卸下鞍;
再换我的矫健马,
奔到株林吃早餐。
【注释】
[4]我:指陈灵公。陈奂《诗毛氏传疏》:“我,我灵公也。”诗人代用其口吻。
[5]说:通“税”,停车。
[6]乘:驾,动词。乘驹:当作“乘骄”。陈奂《诗毛氏传疏》:“驹,当依《释文》作“骄”。乘骄,四马皆骄也。《汉广》传:‘五尺以上曰骄。’”
[7]朝食:早餐。
泽陂
【题解】
这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位男子追求他的心上人而不可得的烦恼。也有人认为是女子追求男子的诗。从诗中“寤寐无为,涕泗滂沱”、“中心悁悁”、“辗转伏枕”等句子看,是和《关雎》、《月出》相类的诗,都是叙述相思及追求不到的痛苦和忧愁。《毛诗序》说:“《泽陂》,刺时也。言灵公君臣淫于其国,男女相说,忧思感伤焉。”此《序》前后内容不相连属,也无因果关系,纯为牵强附会。还是朱熹说得明白,他说:“此诗之旨与《月出》相类,言彼泽之陂,则有蒲与荷矣,有美一人而不可见,则虽忧伤而如之何哉?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而已。”
彼泽之陂[1],
有蒲与荷[2]。
有美一人,
伤如之何[3]?
寤寐无为[4],
涕泗滂沱[5]。
【译文】
池塘四周有堤坝,
池中有蒲草与荷花。
那边有个美人儿,
我爱他(她)爱得没办法。
日夜想他(她)难入睡,
哭得眼泪哗啦啦。
【注释】
[1]泽:池塘。陂(bēi):堤岸。
[2]蒲:一种水草。
[3]伤:因思念而忧伤。
[4]无为:无办法。
[5]涕:眼泪。泗:鼻涕。滂沱(pāng
tuó):本意是雨下得大,此处形容泪涕俱下的样子。
彼泽之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