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朱熹译注)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89

不解于位,民之攸塈。[4]
[1]赋也。嘉,美也。君子,指王也。民,庶民也。人,在位者也。申,重也。〇言王之德既宜民人而受天禄矣。而天之于王,犹反覆眷顾之不厌,既保之右之命之,而又申重之也。疑此即公尸之所以答《凫鹥》者也。
[2]赋也。穆穆,敬也。皇皇,美也。君,诸侯也。王,天子也。愆,过。率,循也。旧章,先王之礼乐政刑也。〇言王者干禄而得百福,故其子孙之蕃至于千亿。适为天子,庶为诸侯,无不穆穆皇皇,以遵先王之法者。
[3]赋也。抑抑,密也。秩秩,有常也。匹,类也。〇言有威仪声誉之美,又能无私怨恶以任众贤,是以能受无疆之福,为四方之纲。此与下章,皆称愿其子孙之辞也。或曰:无怨无恶,不为人所怨恶也。
[4]赋也。燕,安也。朋友,亦谓诸臣也。解,堕。塈,息也。〇言人君能纲纪四方,而臣下赖之以安,则百辟卿士,媚而爱之。维欲其不解于位,而为民所安息也。东莱吕氏曰:君燕其臣,臣媚其君,此上下交而为泰之时也。泰之时,所忧者怠荒而已,此诗所以终于“不解于位,民之攸塈”也。方嘉之又规之者,盖皋陶赓歌之意也。民之劳逸在下,而枢机在上。上逸则下劳矣,上劳则下逸矣。不解于位,乃民之所由休息也。
公刘
《诗序》:《公刘》,召康公戒成王也。成王将莅政,戒以民事,美公刘之厚于民,而献是诗也。
笃公刘,匪居匪康。
乃埸乃疆,乃积乃仓。
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思辑用光。
弓矢斯张,干戈戚扬,
爰方启行。[1]
笃公刘,于胥斯原。
既庶既繁,既顺乃宣,
而无永叹。
陟则在巘,复降在原。
何以舟之?
维玉及瑶,鞞琫容刀。[2]
笃公刘,
逝彼百泉,瞻彼溥原;
乃陟南冈,乃觏于京。
京师之野,
于时处处,于时庐旅,
于时言言,于时语语。[3]
笃公刘,于京斯依。
跄跄济济,俾筵俾几。
既登乃依,乃造其曹。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4]
笃公刘,
既溥既长,既景乃冈,
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其军三单,度其隰原,
彻田为粮。
度其夕阳,豳居允荒。[5]
笃公刘,于豳斯馆。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
止基乃理,爰众爰有。
夹其皇涧,溯其过涧。
止旅乃密,芮鞫之即。[6]
[1]赋也。笃,厚也。公刘,后稷之曾孙也,事见《豳风》。居,安。康,宁也。埸、疆,田畔也。积,露积也。糇,食。粮,糗也。无底曰橐,有底曰囊。辑,和。戚,斧。扬,钺。方,始也。〇旧说召康公以成王将莅政,当戒以民事,故咏公刘之事以告之曰:厚哉公刘之于民也,其在西戎不敢宁居,治其田畴,实其仓廪,既富且强,于是裹其糇粮,思以辑和其民人,而光显其国家。然后以其弓矢斧钺之备,爰始启行,而迁都于豳焉。盖亦不出其封内也。
[2]赋也。胥,相也。庶、繁,谓居之者众也。顺,安。宣,遍也,言居之遍也。无永叹,得其所,不思旧也。巘,山顶也。舟,带也。鞞,刀鞘也。琫,刀上饰也。容刀,容饰之刀也。或曰:容刀如言容臭,谓鞞琫之中容此刀耳。〇言公刘至豳,欲相土以居,而带此剑佩,以上下于山原也。东莱吕氏曰:“以如是之佩服,而亲如是之劳苦,斯其所以为厚于民也欤!”
[3]赋也。溥,大。觏,见也。京,高丘也。师,众也。京师,高丘而众居也。董氏曰:“所谓京师者,盖起于此。其后世因以所都为京师也。”时,是也。处处,居室也。庐,寄也。旅,宾旅也。直言曰言。论难曰语。〇此章言营度邑居也。自下观之,则往百泉而望广原,自上观之,则陟南冈而觏于京。于是为之居室,于是庐其宾旅,于是言其所言,于是语其所语,无不于斯焉。
[4]赋也。依,安也。跄跄济济,群臣有威仪貌。俾,使也,使人为之设筵几也。登,登筵也。依,依几也。曹,群牧之处也。以豕为肴,用匏为爵,俭以质也。宗,尊也,主也。嫡子孙主祭祀,而族人尊之以为主也。〇此章言宫室既成而落之,既以饮食劳其群臣,而又为之君为之宗焉。东莱吕氏曰:“既飨燕,而定经制,以整属其民。上则皆统于君,下则各统于宗。盖古者建国立宗,其事相须。楚执戎蛮子而致邑立宗,以诱其遗民,即其事也。”
[5]赋也。溥,广也,言其芟夷垦辟,土地既广而且长也。景,考日景以正四方也。冈,登高以望也。相,视也。阴阳,向背寒暖之宜也。流泉,水泉灌溉之利也。三单,未详。彻,通也。一井之田九百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耕则通力而作,收则计亩而分也。周之彻法自此始。其后周公盖因而修之耳。山西曰夕阳。允,信。荒,大也。〇此言辨土宜以授所徙之民,定其军赋与其税法,又度山西之田以广之,而豳人之居于此益大矣。
[6]赋也。馆,客舍也。乱,舟之截流横渡者也。厉,砥。锻,铁。止,居。基,定也。理,疆理也。众,人多也。有,财足也。溯,乡也。皇、过,二涧名。芮,水名,出吴山西北,东入泾。《周礼职方》作“汭”。鞫,水外也。〇此章又总叙其始终。言其始来未定居之时,涉渭取材而为舟以来往,取厉取锻而成宫室。既止基于此矣,乃疆理其田野,则日益繁庶富足。其居有夹涧者,有溯涧者。其止居之众日以益密,乃复即芮鞫而居之,而豳地日以广矣。
泂酌
《诗序》:《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也。
泂酌彼行潦,
挹彼注兹,可以餴饎。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1]
泂酌彼行潦,
挹彼注兹,可以濯罍。
岂弟君子,民之攸归。[2]
泂酌彼行潦,
挹彼注兹,可以濯溉。
岂弟君子,民之攸塈。[3]
[1]兴也。泂,远也。行潦,流潦也。餴,烝米一熟,而以水沃之,乃再烝也。饎,酒食也。君子,指王也。〇旧说以为召康公戒成王。言远酌彼行潦,挹之于彼,而注之于此,尚可以餴饎。况岂弟之君子,岂不为民之父母乎?《传》曰:“岂以强教之,弟以悦安之。民皆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又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2]兴也。濯,涤也。
[3]兴也。溉,亦涤也。塈,息也。
卷阿
《诗序》:《卷阿》,召康公戒成王也。言求贤用吉士也。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岂弟君子,来游来歌,
以矢其音。[1]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
岂弟君子,
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2]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
岂弟君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