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朱熹译注)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89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君子有酒,酌言尝之。[1]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君子有酒,酌言献之。[2]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君子有酒,酌言酢之。[3]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
君子有酒,酌言酬之。[4]
[1]赋也。幡幡,瓠叶貌。〇此亦燕饮之诗。言幡幡瓠叶,采之亨之,至薄也。然君子有酒,则亦以是酌而尝之。盖述主人之谦词,言物虽薄,而必与宾客共之也。
[2]赋也。有兔斯首,一兔也,犹数鱼以尾也。毛曰炮,加火曰燔。亦薄物也。献,献之于宾也。
[3]赋也。炕火曰炙。谓以物贯之,而举于火上以炙之。酢,报也。宾既卒爵而酌主人也。
[4]赋也。酬,导饮也。
渐渐之石
《诗序》:《渐渐之石》,下国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荆、舒不至,乃命将率东征,役久病于外,故作是诗也。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山川悠远,维其劳矣。
武人东征,不遑朝矣。[1]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
山川悠远,曷其没矣?
武人东征,不遑出矣。[2]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武人东征,不遑他矣。[3]
[1]赋也。渐渐,高峻之貌。武人,将帅也。遑,暇也。言无朝旦之暇也。〇将帅出征,经历险远,不堪劳苦而作此诗也。
[2]赋也。卒,崔嵬也,谓山巅之末也。曷,何。没,尽也。言所登历何时而可尽也。不遑出,谓但知深入,不暇谋出也。
[3]赋也。蹢,蹄。烝,众也。离,月所宿也。毕,星名。豕涉波,月离毕,将雨之验也。〇张子曰:“豕之负涂曳泥,其常性也。今其足皆白,众与涉波而去,水患之多可知矣。此言久役,又逢大雨,甚劳苦而不暇及他事也。”
苕之华
《诗序》:《苕之华》,大夫闵时也。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以饥馑。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伤己逢之,故作是诗也。
苕之华,芸其黄矣。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1]
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2]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3]
朱熹云:陈氏曰:“此诗其辞简,其情哀。周室将亡,不可救矣。诗人伤之而已。”
[1]比也。苕,陵苕也。《本草》云:“即今之紫葳,蔓生,附于乔木之上,其华黄赤色,亦名凌霄。”〇诗人自以身逢周室之衰,如苕附物而生,虽荣不久,故以为比,而自言其心之忧伤也。
[2]比也。青青,盛貌。然亦何能久哉!
[3]赋也。牂羊,牝羊也。坟,大也。羊瘠则首大也。罶,笱也。罶中无鱼而水静,但见三星之光而已。〇言饥馑之余,百物雕耗如此,苟且得食足矣,岂可望其饱哉!
何草不黄
《诗序》:《何草不黄》,下国刺幽王也。四夷交侵,中国背叛,用兵不息,视民如禽兽。君子忧之,故作是诗也。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
何人不将,经营四方。[1]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2]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3]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有栈之车,行彼周道。[4]
[1]兴也。草衰则黄。将,亦行也。〇周室将亡,征役不息,行者苦之,故作此诗。言何草而不黄?何日而不行?何人而不将,以经营于四方也哉!
[2]兴也。玄,赤黑色也。既黄而玄也。无妻曰矜。言从役过时而不得归,失其室家之乐也。哀我征夫,岂独为非民哉!
[3]赋也。率,循。旷,空也。〇言征夫非兕非虎,何为使之循旷野而朝夕不得闲暇也。
[4]兴也。芃,尾长貌。栈车,役车也。周道,大道也。言不得休息也。
大雅
文王
《诗序》:《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1]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
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凡周之士,不显亦世。[2]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3]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