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血(精校)第6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2/926


  听说在县城居住后就忙说他平时就在县城和附近的村子开车跑,如果他们要用车可以提前打电话给他,顺路送他们不要钱。
  陈依明白这人是觉得内疚又感动想借此回谢。原本就考虑怕这人心里不自在会有亏欠感才没说到酒店吃饭,小餐馆两个荤菜也就二十多块钱,不致让人太惦记。嘴里答应说一定,心里哪里会打算耽搁别人做白忙的生意。
  车上林青睡了会又醒。山路不好走,不停的转弯,有些路段尚未修建完成,还是一地的黄土,颠簸着根本睡不着。
  “师傅,到B县要多久呢?”
  “开快点两个半小时,慢点三个小时过点。快慢我都能开,看你们怕不怕了,有的人着急快点到,有的人但求安全不在乎慢点。”
  “您视状态而定吧,不必担心我们。”
  “好咧!”司机答应了着又道“很少碰到你们这么好的客人。新婚不久吧?”
  林青就笑说“我们看起来那么大了?还在读高中呢。”
  “……是吗?城市人真开放。”
  “其实就我们两个比较叛逆,别因为我们给城市的学生抹黑了,其它人都很乖。”
第415节
小城(中)
  司机哈哈笑说听不少外出打工的提起城市初中生就开始谈恋爱。又说现在的孩子吃得好发育早,十几岁谈恋爱也不奇怪。
  林青笑说“其实也算继承历史文化嘛。”
  “封建社会的事情哪里算数,我们现在是新中国,古代人不懂科学小小年龄就结婚。”
  “古代也好现在也好,人可没有变种呢。再说了,美国有些州十六岁就能合法结婚了,实际上还有不少国家的合法结婚年龄都是十六岁,甚至还有十二岁的呢。”
  林青这话让司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反问说现在还有国家允许那么小就结婚?连美国都有?
  “是啊!法定结婚年龄的意思就是法律规定嘛,跟人本身的实际情况当然有差异。我们国家法定结婚年龄在全世界算最高了。我国也是由于人口太多以致推行晚婚。”
  司机连连点头道“你说的也对,十几岁谈恋爱是没啥奇怪。美国那样也对啊,十六岁的孩子都算大人了,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哪像我们中国要求那么大了才能结婚,就是应该学学美国……”
  陈依在一旁听的暗自失笑。
  世界无处不存在引导和暗示。真理是什么从来各执一词。不仅眼前此刻林青和这个司机的对话体现如此。对错的准则,行为的准则,价值观的准则等等同样在比较中产生。所以各种时代有各种时代的准则,各国有各国的准则,各族有各族的准则。
  占据制高点的方式总是以大多数做为标准。
  大多数人都这样。这种暗示引导很容易让人感到理亏,继而修正认识。但以国为参照物时,人们又以国力的强弱做为衡量准则,强即使对。所以很容易在生活中听到别人说‘美国如何如何……’
  违背这种特性的人则会遭到别人的否定。是所以占领时代公理制高点即为得民心。
  这种特性让陈依一直不信任西方的投选制。因为人们并不可能清楚投选对象的真实,也不可能清楚国家面临的真正处境。一切都被舆论所引导,公选即等于谁更擅长又更成功的引导了舆论方向。
  人们主导和掌握政权根本不符合现实,人类起源之初何以发展为部落,部落何以有首领?人们需要优秀的领导,从人性本质角度而言是种必然。人们应该掌握的并非政权,而是对内政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没有真实的知情权所谓监督权就根本不存在,因为还是舆论引导决定结果。没有透明化的内政制度人们就不可能真正拥有知情权,没有知情权的所谓监督权都是愚弄人的谎言。
  “喂!”林青伸指戳陈依腰眼不满的喊叫,每当陈依乱想的时候她就会这样,除非她在忙别的事情或者睡着了。因为不打断陈依就会一直忘记她的存在。
  见陈依回过神了林青抱着靠他怀里。“师傅说前面都是平坦的马路了,我睡会。”
  “你睡吧。”
  “嗯。”林青闭眼不一会又睁开。“可惜是晚上呢,欣赏不到沿途的山景。”
  “回来的时候还有机会,飞机是下午。”说罢陈依又补充道“到时候送你去机场。”
  “那你一个人回县城多孤独无聊呀?”
  “我不怕,就怕你觉得孤独无聊。”
  “不怕我孤独……只怕你寂寞……”林青便想起张学友《秋意浓》的歌词唱了两句。
  司机听了直夸她唱的好听,又说车上有这歌,就找着要放。林青忙道“有王馨平的《不要躲避我的眼睛》吗?”见司机想不起来忙又补充说“国语的叫做《请你看着我的眼睛》。”
  司机恍然大悟道有,说他妻子也非常喜欢看《中南海保镖》保镖,里面这首歌经常听,但他不知道歌手叫什么名字。
  说话间就找出来放了,歌声在车里响亮。
  “你还有什么怀疑
  你还要怎么样逃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2/9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